第242節 生歧義刺皇案拖延 爲案情督察司採證

正如鄭琨所言每一個人都有着各自的職責。對於身爲檢察官的符曉秦來說,他的職責就是代表國家進行公正的公訴。然而自從接手皇室遭刺一案之後,符曉秦卻深刻地感覺到要做到這一點是一樁多麼艱難而又辛苦的事。需知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杆屬於自己的秤,對事物的衡量既取決於客觀事實,亦受着個人情緒與道德觀的影響。因此當十二個來自不同階層擁有不同職業的人同時端坐在公堂上對一樁案件進行裁決時,其裁判的效率自然也就要比由判官一己的判斷來得低得多。而這一點在皇室遭刺一案的審理上則似乎顯得尤爲明顯。

洪武十年農曆八月二十五,皇室遭刺一案正式於京師大理寺衙門開庭。期間督察司衙門與董志寧等狀師大約花了近一個月的時間將有關五十七名嫌疑人的各項證據一一遞呈展示。面對如此詳盡而又繁多的證據,原本以爲能很快做出判斷的陪審團內部立刻就產生了異議。而隨着控辯雙方在法庭上的辯論日漸深入,陪審團的分歧也隨之愈演愈烈起來。一場在外界看來毫無爭議可以速判速決的案件,竟出乎衆人意料地從九月一直審到了臘月。眼見着年關將至,案件的審理又多次陷入僵持狀態,大理寺不得已之下只得宣佈暫時休庭,直至來年開春再行審理。

面對這場跨年度的審判,符曉秦在無奈之餘倒也十分理解陪審團的苦衷。在中華朝刑事案件一般由陪審團進行事實審,法官進行法律審。藉以通過雙方的相互影響、交流,來保證司法判斷的公正性。畢竟要收買影響12個人,比收買影響1個人顯然要困難得多。而同樣的要讓12個人同時作出相同的決斷亦非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在控辯雙方同時都能取出切實充足的證據,又都能爲自己的委託方作出有力的辯護。人們的情緒與判斷就會在潛移默化之中受到影響。正如此次的皇室遭刺一案,陪審團從最初的義憤填膺,到後來的長吁短嘆,再到現在的爭執不休,無不受着控辯兩方代表的影響。

想到這兒,符曉秦不得不對自己的對手董志寧打心底裡產生了欽佩之情。首先,董志寧敢冒天下之大不惟接下此案爲嫌疑人辯護,就足夠讓符曉秦佩服他的膽氣。而他與一干狀師能在不足三個月的時間裡收集到如此詳盡而又細緻的資料,更是讓符曉秦等人敬重他們的敬業精神。不過佩服歸佩服,敬重歸敬重。對符曉秦來說如何完成自己的任務纔是自己的首要大事。更何況,能在公堂上與董志寧進行較量亦是一樁能激起人鬥志的事。

想到這裡,符曉秦不由地打起了精神向一旁坐着的傅以漸問道:“傅大人,後天開庭的文書資料準備得怎樣了?”

“回大人,吾等都已經整理妥當了。”傅以漸連忙回過身恭敬地回答道:“大人您要不要再最後複查一遍?”

“恩,那也好。”符曉秦想了一下點頭道。

卻見傅以漸當下就從一旁的資料架上取下了兩疊資料遞與符曉秦道:“大人,後天上庭的資料都在這裡了。請大人過目。”

“好的。”符曉秦應了一聲後便將眼前的資料快速地翻閱起來。事實上,這上面的內容其實早已一字不落地映在了他的腦中。只不過出於安全起見他還是決定在上庭之前再好好檢查一下。待見其中的內容並無差池之後,符曉秦滿意地向自己的屬下點頭讚揚道:“傅大人,你們準備得充分啊。”

“回大人,既然董志寧等狀師都能做到事無鉅細,通通查明。我等朝廷命官自然也不能就此屈居人後。更不能讓田川次郎的事再次發生。”傅以漸正色道。一想到當初董志寧等人在大理寺公堂上出示證明田川次郎過繼倭人的證據,從而當庭駁斥了督察院對其判國罪的指控。傅以漸心裡氣就不打一處來。畢竟督察司是號稱花了半年的時間對案情進行調查。在公堂上出現這樣的紕漏多少讓人覺得有些過意不去。雖然陪審團方面對於董志寧等人有關田川次郎非中國人不適用判國罪的辯護在民間一度引起過不小的爭議。可陪審團方面最終還是接受了董志寧等人的辯護。爲此督察司不得不在中途撤消了對田川次郎叛國罪的指控。

“怎麼?傅大人還在爲去年的事耿耿於懷?”符曉秦擡起頭打趣地問道。

“那樣的事若是再發生幾次,咱們督察司的顏面可就真要丟盡了。真不知道那些陪審是怎麼想的,那樣的理由都能被接受!什麼非中華國籍不能算叛國。那田川次郎分明就是鄭芝龍的兒子。隨便找把短劍就能證明他是倭人,這也太便宜這賊人了。”傅以漸氣鼓鼓地說道。

“傅大人你也不要太過激動。那田川次郎既沒有我中華國籍,也未曾在黃冊上有過登記,當然不算是我中華朝的子民。既然不是中華的子民,也就沒有背叛中華一說。作爲一個在整個刺殺計劃中任人擺佈的棋子,田川次郎在我們手上所掌握的證據並不充分。因此當初司裡才堅持要追加判國罪名起訴他。但就現在來看,這麼做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不僅讓董志寧人抓住了破綻,還讓陪審團因此事陷入嚴重的分歧之中,致使審理過程一度陷入僵持。其實與其糾纏田川次郎是否是中國人,不如加緊收集證據,力求將這批人以謀殺罪名繩之於法。”符曉秦坦然地說道。

“大人說得有理。這次爲了田川次郎的叛國罪名大理寺確實浪費了不少時間。不過請大人放心,我等在最近的調查中發現了一個新情況。那田川次郎在刺殺案發生之前曾與刺客在深夜促膝長談過。”

“哦?有這事?那他們都說了些什麼?又是何人見證了這件事?”符曉秦聽罷追問道。

“是客棧裡的一個雜役。他看見了田川次郎在深夜去了海慧和尚的客房。至於二人究竟說過些什麼,那雜役並沒有聽清。其實就算是讓他聽清了他也聽不懂倭話啊。”傅以漸如實回答道。

“恩,這倒是一件意外的發現。不過光靠這點也並不能咬定田川次郎就真是海慧的助手。我看就這樣吧,把這事還是作爲一項證據提交公堂。但要書明當時的情況,不得有任何篡改或隱瞞。”符曉秦想了一下囑咐道。

“是,大人。”傅以漸點了點頭,隨即又不無擔憂地補充道:“其實,田川次郎的事倒也並沒什麼大不了的。他若不是鄭芝龍的兒子,也在也不過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小角色罷了。根本就不會引來如此多的注意。真正讓人揪心的是陪審團至今都沒有達成統一意見。董志寧等人現在緊咬着嫌犯不知暗殺計劃爲由,堅決否認嫌犯直接參與了暗殺。而在這個問題上,陪審團內部現在也是分歧頗大。只要陪審團不下裁決,這案子就得一直這麼吊着。真不知道這案子究竟要審到什麼時候纔能有個了結!”

“陪審團的分歧主要是集中在那幾個華人嫌犯身上。對於像田川次郎這那樣的倭人嫌犯,陪審團的看法比較統一。不管這些倭人知不知曉暗殺計劃,反正他們破壞帝國的意圖都是一致的。區別也只在情節的輕重,但那就不是陪審團所能決斷的事了。因此我等在起訴過程中還得分得更細緻才行。例如將幾個華人嫌犯與倭人嫌犯分開處理,以求迎合陪審團的斷案思路。”符曉秦抽絲撥繭地分析道。

與傅以漸一樣,皇室遇刺一案也讓符曉秦身心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由於陪審團的成員是由國會指定的非專業人士組成的,在斷案過程中往往更講究情理而非律法。而他們也常常比較明瞭普通人的昏亂和謬誤。因此在皇室遇刺一案之中,陪審團多少有點對本國的嫌犯抱有同情心。認爲這些人是受了倭人的欺騙或鼓惑才犯下如此大逆不道之罪。然而督察司的起訴可不管此人是華人,還是倭人,而是以事實爲依據的。因此陪審團在偏向華人嫌犯的同時,往往會就此影響到對整個案件的判斷。於是便就出現了符曉秦所分析的情況。

“大人說得是。現在看來,我等當初還真是應該將這兩批人分開起訴呢。不過幸好咱們之前將京師爆炸案與刺殺賢親王一案分案起訴。而今看來還真是歪打正着了呢。像田川次郎那樣的賊人就算能躲過叛國罪,亦難逃過破壞罪的起訴。”傅以漸聽罷連連點頭應和道。雖然在皇室遇刺一案上,督察司遇到了這樣那樣的挫折。但通過這樁案件督察司同樣也得到了不少收穫。至少經過這次的案件,督察司已然學會了如何揣摩陪審團的想法,以此來改進自己的起訴方式。雖然在這一點上他們對手早已佔得了先機。

“京師爆炸案的事,咱們稍後再說。眼前最關鍵的任務是要力求先讓陪審團儘快達成一致意見,完成對案件事實的認定。一但過了陪審團這一關,接下來對嫌犯罪行的量刑尺度則完全能由大理寺來掌握,案件的進程速度也能隨之加快起來。”符曉秦進一步分析道。

“是啊,相信輪到大理寺來量刑之時,董志寧之類的壯師估計也翻不起什麼大浪來了。”傅以漸舒了口氣道。

眼見傅以漸一副期待的模樣,符曉秦不由向其反問道:“看來傅大人十分期待湯大人的最後判決啊。”

“那是當然。如果一開始就由大理寺卿湯大人直接進行審理,這案子根本不用拖那麼久。真不知道國會是怎麼想的。爲何堅持要組織陪審團來審理此案。真是既費時間,又費精力。”傅以漸不滿地嚷嚷道。

“可能是國會想要行使自己在司法上的權利吧。畢竟皇夫遇刺一案是我朝建國以來最大的一樁刑案。國會想不插手都難啊。”符曉秦撫摩着鬍鬚意味深長地說道。其實此刻他的心情遠沒有他表面所顯露地那樣淡然。對於這樁案件,符曉秦心中有着太多的疑問與不解。爲何國會非要組織陪審團審理此案?爲何在外界一致要求嚴懲嫌犯的呼聲之下陪審團還會對嫌犯的罪行認定產生如此大的歧義?爲何原本對田川次郎咬住不放的督察司上層會在陪審團尚未達成一致意見之前撤消對其叛國罪的起訴?諸多問題就像煙霧一般在符曉秦的腦中若隱若顯。他知道這些問題既不便與外人道來,也不便深究下去。事實上,符曉秦有一點想法倒是與傅以漸出奇地相似。那就是現在的他同樣想知道作爲主審法官的湯來賀最終會怎樣判決此案。

“咳,依下官看來這種事情不懂的人還是少插手爲妙。”傅以漸不以爲意地努了努嘴道。已然與符曉秦共事大半年的他,多少都有些摸清了上司的一些脾性。因此在言語之間傅以漸也不再刻意遮遮掩掩。而是依照他原來的脾氣有什麼就說什麼起來。

“傅大人,現在陪審團既已介入,那我等就要耐着性子把差使辦到底。”符曉秦苦笑了一下,隨即便岔開了這個鬱悶的話題道:“傅大人,有關起訴島津父子謀殺、顛覆罪的補充材料你哪兒準備得怎樣了?”

“回大人,島津父子的補充材料現在大致已經置辦得差不多了。現在就等殖民司那邊從倭國收集來的證據了。”傅以漸立刻收起了心緒,表情嚴肅地拱手回答道。原來雖然而今島津父子還在倭國附隅頑抗,雖然對倭作戰至今還沒有結束。但在此次的皇室遇刺一案中,督察司還是特地將作爲主謀的島津父子作爲首犯一併起訴。這種缺席審判的方式在中華朝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而老百姓在好奇之餘亦通過此事對皇室遇刺一案與目前正在進行的對倭之戰有了更爲詳細的瞭解。

“恩,辛苦你了。殖民司那裡還得催一催。雖說是缺席審判,但島津父子畢竟是刺殺計劃的主謀。無論是爲賢親王殿下伸冤,還是彰顯帝國司法的威嚴,我等都有必要將最充足的證據展現給世人目睹。要讓天下人都知曉,凡是觸犯我天朝律法者無論身處何地,無論有何身份都逃脫不了帝國法律的審判!”符曉秦環抱着雙手斬釘截鐵的說道。

【……242生歧義刺皇案拖延 爲案情督察司採證 文字更新最快……】@!!

()

第9節 川藏道朝廷設茶行 滇藏道流寇課重稅第45節 火槍與聖水第325節 推法案海商造商機 起間隙復興暗角鬥66 移僑民商會開農場重膚色土王怠華使176 感聖恩喀爾喀歸附爲將來綽羅斯探路第24節 東路第339節 嘗新鮮君臣遊青天 揣聖意陳家明告罪63 爭標段晉商巧貸款爲商務倭朝遣特使131 投無路滿人附蒙古暗較勁土汗大斗法第28節 影子戰場第二十七節第274節 臨大敵朝鮮忙黨爭 中華軍月夜登仁川第378節 會恩師孫露吐心聲 初長成皇子欲受封第28節 蜀中攻略(五)第278節 蘇赫巴魯心窺火炮 米哈伊爾終明敵情第314節 中奧軍卡奇灣決戰 牽敵軍施琅下伏筆第15節 結社144 爲立足帶言人逢圓鑑差距護國主隱忍第34節 密使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第13節 血染東直門第十二節25 韓半瓶攜妻投小舅張村民投票換酒席第27節 山西烽火(三)192 回京路女皇賞楓葉乘御輦皇夫進納言第二十八節第三十節第34節 百舸爭流第三十九節第10節 遼東戰報第376節 玻意爾書信聊中華 聽介紹洛克談看法 黑色柳丁第314節 中奧軍卡奇灣決戰 牽敵軍施琅下伏筆188 崑山廬雙儒達共識玄武湖太沖審明史67 臻盛世奧斯曼稱雄中西使共遊蘇伊士146 商會使利誘謀合作駐藏臣爲國納馬幫第二十九節第3節 金鑾殿藩王投新主 御書房衆臣議北疆58 司法院苦嘆法不全老百姓樂道青天眼135 展抱負宗羲直仗言冷處理女皇顧大局第23節 父子君臣第三十三節158 退冬營三桂造防線碰釘子藩酋籠羅剎142 戰局順倫敦股市火遭危機邦德受追捧第九節第8節 騎鶴遊揚州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第23節 休整22 英武殿上專員起誓衆臣面前女皇律己第283節 萬軍圍攻託木斯克 舉白旗傳教士送信第17節 中國風狂掃歐羅巴漢使團初臨羅馬城第8節 盛京之戰(二)第12節 太后的決斷151 察哈爾求援中華朝李定國進抵葉爾羌第44節 蕙露軒175 滿州殘部就地出家蒙古王公獻貢歸順第10節 驚變(一)88 公私別南北差異生塘沽口太沖慮新政第5節 亮三寶女皇定乾坤 剿悍匪義師借藩道第352節 兩重臣當廷起爭執 弘武帝獻股組央行第14節 歷史的界線第44節 蕙露軒第7章 投命狀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第30節 歐洲之行第221節 倒幕武士以下克上 李耀鬥部以逸待勞60 興女學女皇辦女校啓民智商會辦新學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第16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65 朝鮮自稱小中華莫臥兒吸引衆列強167 入軍校皇子初長成論預言君臣議時世160 準葛爾汗兵臨滿寨睿親王親赴鴻門宴第307節 定協約華俄定疆域 復皇命世澤勸好友第9節 盛宴(四)第233節 忤聖意勞工法受挫 說聖上陳家明直言132 吃一箭紅毛長一智憂出路九酋嘆現狀第1節 染血的臺階175 滿州殘部就地出家蒙古王公獻貢歸順第31節 百家爭鳴第29節 隆武皇帝(上)第15節 潛在規則第32節 朝鮮使節第20節 寧古塔將軍第15節 結社第342節 寫策論皇子找槍手 剿土匪軍部遣參軍第2節 奉皇命黃得功赴京 接家書吳克善朝聖第15節 東暖閣衆勳釋兵權慶功宴女皇賜王銜40 精心炮製航海條例英吉利海狼煙四起第15節 暗戰(一)第37節 決戰牧野(三)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38 頻漏氣寶機難投產鬧棉荒夷布入中原第360節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黑色柳丁86 刁民小報逼煞官爺法治人治女皇明志第334節 英國王欲抵殖民地 詹姆斯暗算當土王第343節 呈計劃張家玉面聖 調部署李定國回京133 忙告辭滿人躲亂局籠勇士可汗當說客第35節 決戰牧野(一)
第9節 川藏道朝廷設茶行 滇藏道流寇課重稅第45節 火槍與聖水第325節 推法案海商造商機 起間隙復興暗角鬥66 移僑民商會開農場重膚色土王怠華使176 感聖恩喀爾喀歸附爲將來綽羅斯探路第24節 東路第339節 嘗新鮮君臣遊青天 揣聖意陳家明告罪63 爭標段晉商巧貸款爲商務倭朝遣特使131 投無路滿人附蒙古暗較勁土汗大斗法第28節 影子戰場第二十七節第274節 臨大敵朝鮮忙黨爭 中華軍月夜登仁川第378節 會恩師孫露吐心聲 初長成皇子欲受封第28節 蜀中攻略(五)第278節 蘇赫巴魯心窺火炮 米哈伊爾終明敵情第314節 中奧軍卡奇灣決戰 牽敵軍施琅下伏筆第15節 結社144 爲立足帶言人逢圓鑑差距護國主隱忍第34節 密使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第13節 血染東直門第十二節25 韓半瓶攜妻投小舅張村民投票換酒席第27節 山西烽火(三)192 回京路女皇賞楓葉乘御輦皇夫進納言第二十八節第三十節第34節 百舸爭流第三十九節第10節 遼東戰報第376節 玻意爾書信聊中華 聽介紹洛克談看法 黑色柳丁第314節 中奧軍卡奇灣決戰 牽敵軍施琅下伏筆188 崑山廬雙儒達共識玄武湖太沖審明史67 臻盛世奧斯曼稱雄中西使共遊蘇伊士146 商會使利誘謀合作駐藏臣爲國納馬幫第二十九節第3節 金鑾殿藩王投新主 御書房衆臣議北疆58 司法院苦嘆法不全老百姓樂道青天眼135 展抱負宗羲直仗言冷處理女皇顧大局第23節 父子君臣第三十三節158 退冬營三桂造防線碰釘子藩酋籠羅剎142 戰局順倫敦股市火遭危機邦德受追捧第九節第8節 騎鶴遊揚州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第23節 休整22 英武殿上專員起誓衆臣面前女皇律己第283節 萬軍圍攻託木斯克 舉白旗傳教士送信第17節 中國風狂掃歐羅巴漢使團初臨羅馬城第8節 盛京之戰(二)第12節 太后的決斷151 察哈爾求援中華朝李定國進抵葉爾羌第44節 蕙露軒175 滿州殘部就地出家蒙古王公獻貢歸順第10節 驚變(一)88 公私別南北差異生塘沽口太沖慮新政第5節 亮三寶女皇定乾坤 剿悍匪義師借藩道第352節 兩重臣當廷起爭執 弘武帝獻股組央行第14節 歷史的界線第44節 蕙露軒第7章 投命狀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第30節 歐洲之行第221節 倒幕武士以下克上 李耀鬥部以逸待勞60 興女學女皇辦女校啓民智商會辦新學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第16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65 朝鮮自稱小中華莫臥兒吸引衆列強167 入軍校皇子初長成論預言君臣議時世160 準葛爾汗兵臨滿寨睿親王親赴鴻門宴第307節 定協約華俄定疆域 復皇命世澤勸好友第9節 盛宴(四)第233節 忤聖意勞工法受挫 說聖上陳家明直言132 吃一箭紅毛長一智憂出路九酋嘆現狀第1節 染血的臺階175 滿州殘部就地出家蒙古王公獻貢歸順第31節 百家爭鳴第29節 隆武皇帝(上)第15節 潛在規則第32節 朝鮮使節第20節 寧古塔將軍第15節 結社第342節 寫策論皇子找槍手 剿土匪軍部遣參軍第2節 奉皇命黃得功赴京 接家書吳克善朝聖第15節 東暖閣衆勳釋兵權慶功宴女皇賜王銜40 精心炮製航海條例英吉利海狼煙四起第15節 暗戰(一)第37節 決戰牧野(三)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38 頻漏氣寶機難投產鬧棉荒夷布入中原第360節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黑色柳丁86 刁民小報逼煞官爺法治人治女皇明志第334節 英國王欲抵殖民地 詹姆斯暗算當土王第343節 呈計劃張家玉面聖 調部署李定國回京133 忙告辭滿人躲亂局籠勇士可汗當說客第35節 決戰牧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