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節 影子戰場

隆武五年十一月二十日,一支氣勢洶洶的大軍駐紮進了戒備森嚴的懷慶要塞。從那天起懷慶城頭原本飄揚着的藍色龍旗便被一面面威武地白色龍旗所代替了。正如多鐸與孫露猜測的那樣,多爾袞最終還是決定親征了。深知此次大戰重要性的多爾袞幾乎抽乾了從京畿到衛輝府沿線的所有兵力。還特地從山海關調來了科爾沁部等蒙古騎兵一萬餘人前來助戰。加之懷慶府原來有的25000多駐軍,此刻清軍在懷慶一點聚集的總兵力達到了六萬餘人,對外則號稱二十萬。

“大清國叔父攝政王殿下親率二十萬大軍南征。”類似的告示貼滿滿清控制區的大街小巷。當然,在如今這種情況下,耍這些文字遊戲看似並沒有多大的意義。無論是清軍將士,還是普通的平頭百姓心裡都清楚,現在究竟是誰在徵誰。不過多爾袞親征的消息依然鼓舞了清軍本就低彌的士氣。毫無疑問這位滿州的莫爾根青在廣大清軍將士心中佔有無可比擬的地位。那個名字代表着勝利、勇氣、榮譽、希望。大名、東昌兩府的清軍在得知多爾袞到來後士氣大振,在稍後的戰鬥中擊退了明軍的多次進攻。而駐紮沁陽的嶽託部甚至還成功突襲了明軍的輜重部隊。這樣的戰果若是在五年前,那簡直就是微不足道的事。可在目前這種情況下,哪怕只是一次小小遭遇戰的勝利,也能被清軍鼓吹上半天。各式各樣有關前方大捷的消息很快就在清軍陣營中流傳開了。人們也不去追究這些消息的真僞,在殘酷的大戰之前士兵們多多少少都希望得到些精神上的鼓舞。與底下的將士不同,身爲主帥的多爾袞可不能將戰局的勝負寄託在御用文人的鼓吹上。他知道自己現在面對的是一個怎樣的敵人。亦明白成功的機會可能只在剎那之間,就看他是否能抓住。

當然清楚這一點的並不只有多爾袞,此刻同在大帳之中的洪承疇對清軍目前的處境也是心知肚明。讓他唯一沒想通的反到是孫露這次的舉動。就他看來以那女人的地位和處境,完全不用不着身先士卒的上戰場。更何況據洪承疇所瞭解的情況來看,孫露現在最大的敵人反倒不是滿清,而是她身後的朝堂。能不能有別的解決方法呢?正當他暗自思考之時,卻聽一直沒作聲的多爾袞突然開口詢問道:“洪大人,關於目前的情勢你有何見解?”

被拉回思緒的洪承疇連忙低頭回應道:“回王上,我軍現依託魯翼防線,左翼有豫親王爺把持,右翼有王上親自坐鎮。明軍想要一舉北伐可不容易…”

“好了,洪大人,現在我軍的情況究竟如何,你我心裡頭都清楚。這種客套話就不用再講了。本王想知道你現在的真實想法。你就儘管直言吧,本王恕你無罪。”多爾袞不耐煩地一揮手道。

“是,王上,那臣就斗膽直言了。”洪承疇恭敬地做了一個揖道:“王上,恕臣直言,大清目前的情勢可謂是岌岌可危。說句喪氣的話,就是敗局已定。”

洪承疇說到這兒不由停頓了一下又擡頭望了望多爾袞的臉色。卻見多爾袞雖鐵青着臉,但依舊鎮定地示意道:“洪大人,你繼續說下去吧。”

“是,王上。就整個戰局來看明軍幾乎是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上同時對我軍進行合圍的。特別是遼東的陷落,徹底斷了大清的後路。想要保住大清在中原的這點領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因此現在唯一問題是怎麼個敗法?敗了之後我大清又當何去何從?”洪承疇語重心長的告戒道。

而多爾袞聽到這兒臉色也不由微微一變。卻見他攙起洪承疇急切地問道:“那依先生的意思我們該怎麼個敗法?”

“回王上,先力保京城不失,再與孫露周旋於中原腹地。若能借機重創其主力最好,如若不能則儘量將拖延中原之戰的時間。將孫露釘在中原越久,對我大清就越有利。”

“可是先生,要知道我大清現在國庫已然空虛,糧草也都不濟,如何能應付這曠日持久的戰爭。”多爾袞眉頭一皺問道。在他印象中,自己唯一的出路就是同孫露決一死戰。只要打敗孫露,那明軍也就不攻自破了。雖然他自己也有被明軍反殲滅的危險,可這畢竟是速戰速決最好的方法。正如多爾袞自己所說如今的滿清已經再也不能支持大規模的作戰了。

“回王上,大清在立國之初也不是糧草不濟、人丁稀少。可照樣越戰越勇,最後還入了關。當然,臣並不要求王上象入關之前那樣同明軍周旋個十幾、二十年。我們只要將那孫露拖在中原一年半載就行。到時候,王上您就等着看南明後院起火吧。”洪承疇陰沉地一笑道。

“哦?先生此話怎講?”多爾袞雖隱約有些明白了洪承疇的意思,但還是想問個清楚。

“王上,就南明現在的實力來說,根本不用象現在這樣急功近利。只要他們再穩紮穩打個一兩年,我大清將不戰而降。從另一方面來說保留我大清對於孫露個人來說也是極爲有利的。在南北朝時,北魏的中山王權傾朝野,卻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南下親征。爲的就是以此獲取軍功來鞏固其在朝堂上的地位。就算孫露不知此典故,相信她的幕臣們也該知道這道理。可是這次孫露卻孤注一擲地執意北伐,甚至不惜以身犯險。王上難道看不出其中的奧妙嗎?”洪承疇不置可否地反問道。

“這有何奇。孫露那女人向來對我大清存有敵意,野心也不小。或許她是真的想一統中原,驅除咱們這些韃虜。這樣一來她便能象霍去病、衛青一般在你們漢家的史書上名存千古了。”多爾袞滿不在乎地一笑道。

“王上,若是這樣的話孫露當年便可趁我軍入關立足爲穩之機,一股作氣將我等趕出關外。還用得着等上五年嗎?那女人的野心遠不止如此。這些年來她在南明的所作所爲王上想必也早有耳聞了吧。孫露以一介平民女子的身份權傾朝野,又頒佈了大量離經叛道的新法。無論是放在哪兒一個朝代這都是不可想象的。照理說就算明帝縱容她,南方士大夫們的唾沫星子也能淹死她。底下的百姓更會將她當作妖女看待。”越說越激動的洪承疇不由停頓了一下,整了整思緒繼續開口道:“可事實卻是孫露‘政通人和’地做了五年南明首相。靠的不正是咱大清朝嗎。南方之地向來民風柔弱。孫露靠的正是挾我北朝威勢,來恐嚇南明君臣,以鞏固其地位。”

“哦,如此說來,那孫露該與我大清互不侵犯,將大清繼續當作她的擋箭牌纔是。怎麼會象現在這般急於至我等於死地呢?難道說她與明帝有了間隙,已有不臣之心了嗎!”同爲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權臣,多爾袞自然而然的從自己的思路上揣摩起孫露來。

“孫露現在有沒有不臣之心,老夫不敢枉加判斷。可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孫露同明帝之間的隔閡已日漸加深。表面上兩人雖配合默契,但在私底下或許勢同水火了也不一定。朱家兒郎向來多疑好猜忌。況且朱聿鍵看上去也並不是一個好逸惡勞的昏君。他和他的臣子都不會坐視一個女子、一個權臣繼續把持朝政。而孫露似乎也想通過一統中原來增加她的威望,來鞏固其對軍隊的控制。也就是通過北伐來轉移她同皇帝的矛盾。所以說……”

“所以說,咱們現在就要拖住孫露,等待南明後院起火。無論雙方誰勝誰負,我大清都可趁機同其和談。甚至還能收回關外的領土。”順着洪承疇的思路,多爾袞一股腦兒地將後面的話語接了上去。理清思路的他,忽然發現眼前一片豁然開朗。卻見他感激的朝洪承疇謝道:“聽了先生一席話,真是讓本王茅塞頓開啊。若是這樣的話,我等是否還要對外放出流言,說那孫露已有不臣之心,擾其後方。當年袁崇煥何等威武善戰,還不是死在流言與君主的猜忌之上。勝負有時候並不只在戰場上見分曉的。”

“王上英明。”面對多爾袞的讚賞洪承疇顯得很低調。特別當多爾袞提起袁崇煥時,洪承疇心中的苦澀只有他自己清楚。早年被誣陷爲“漢奸”的袁崇煥現在已被平反。而被崇禎帝錯當成忠臣良將的洪承疇則一個條路走黑,當了鐵桿漢奸。

“洪大人,事情並不簡單。她孫露既然敢來,就不會沒有準備。更何況,朱聿鍵什麼時候會同孫露翻臉,咱們並不知曉。可我大清能堅持多久,你我都心知肚明,不是嗎?”並沒就此得意忘形的多爾袞仰面自言自語的問道:“你說現在隆武君臣會不會也在象我們一樣商討對策啊?”

此刻的多爾袞並不知曉,正如他所猜測的那樣,相似的談話也在長江之濱的石頭城中進行着。稍有不同的是談話的雙方並不是隆武君臣。而是目前本該賦閒在鄉的夏允彝與督察司御使中丞史何騰蛟。

“早就聽說雲間之地山明水秀,如今看來果不其然啊。夏大人才反鄉數個月,現在看上去可是神清氣朗。真是羨慕煞老夫了。”皇城的暖閣中何騰蛟撫着鬍鬚奉承道。

“那裡,何大人真是過獎了。老夫乃是閒雲野鶴之人,哪兒比得上何大人日日爲朝廷操勞啊。”夏允彝滿臉堆笑着寒暄道。就在夏完淳離開松江回營覆命的半個月後,夏允彝突然出現在了南京皇城之中。同時秘密進京的還有何騰蛟、黃澎、章曠等等高級官員。

“誒,真是讓夏大人見笑了,老夫現在不過是個廟裡的泥菩薩罷了。”何騰蛟苦笑着擺手道。

“咳,其實老夫還真爲何大人不值。何大人好歹也是擊斃李闖的有功之臣。若是放在以前封王拜侯的事是少不了的。可是現在反倒是那些李闖餘孽封侯拜將,而吾等忠貞之士卻悲守冷落。當初老夫正式受不了京城的妖氣才主動告病還鄉的。”夏允彝跟着痛心疾首地附和道。

“哦,那夏大人又爲何突然回京了呢?”何騰蛟神色一凜,明知故問道。

“那不是老夫這幾日夜觀天象,見京城方向紫氣如蓋嘛。怎麼何大人沒發現嗎?”夏允彝伸出枯槁的食指指了指天花反問道。

面對夏允彝似是而非的問題,何騰蛟並未回答,而是擡頭望了望夏允彝。過了半晌,四目相窺的兩人,終於心有靈犀地會心一笑起來。只聽夏允彝繼續開口道:“何大人,老夫聽說黃大人和章大人也已經入京,可有此事啊?”

“不錯。黃大人和章大人先前已經被皇上召進御書房了。他二人都是地方父母官,還未見過皇上聖容呢。所以皇上這次特地先召見他們了。”切入正題的何騰蛟解釋道。

“恩,說起來這幾年黃大人和章大人還真受了不少委屈。堂堂的朝廷命官反而要聽從一幫武夫的指揮。若是放在從前,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夏允彝一邊點頭,一邊憤然地說道。

“咳,夏大人還是看開些吧。現在可是亂世,亂世之中有兵就有權。皇上、朝廷都離不開武將的支持。這麼說來令公子倒是挺識時務的,棄筆從戎,往後可真是前途無量啊。”何騰蛟半開玩笑着開導道。

“哼,別提那個逆子了!”想到那日與兒子的爭論,夏允彝的臉立即霜了下來。但他也不想將自己兒子的立場告訴何騰蛟。於是夏允彝立刻將話題一轉問道:“何大人,老夫聽說這次皇上還召見了錢歉益那斯。此事當真嗎?”

“是啊,皇上確實召見了錢大人。喏,錢大人一直都在御書房待着呢。”何騰蛟滿不在乎的朝御書房方向指了指道。

“這麼說來,皇上已將咱們的事告訴錢謙益那個老匹夫了!”夏允彝驚愕的叫道。

“錢大人既然肯浪子回頭,而皇上對其也很是信任。咱們的事他當然已經知道了。”何騰蛟見夏允彝滿臉狐疑的模樣,不由莞爾一笑道:“夏大人請放心。錢大人當初也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是不得已而爲止。況且他向皇上覲獻的蘭妃娘娘已懷有皇子。那可是未來的太子殿下啊。真是祖宗保佑,幸好懷有皇子的是蘭妃娘娘,而不是那女人挑選的大腳皇后。”

“這麼說蘭妃娘娘是真懷上了?”

“那還用說,太醫早就診斷過了,都快八個月了。所以說這幾日皇上總是精神抖擻的啊。”何騰蛟一臉欣喜的說道。

“那可真是皇天保佑啊。看來大明這回真的有救了。不過,錢謙益可是出了名的牆頭草,他的話真可信嗎?”夏允彝在欣慰與皇子即將誕生消息的同時,從心底裡還是對錢謙益有着一份深深的敵意。正當何騰蛟想要進一步說服夏允彝時,門外的內侍忽然恭敬的說道:“夏大人、錢大人,皇上宣二大人位覲見。”

【……】@!!

()

52 引山海南荒地得名受封號冒險家揚名第358節 衆學究行宮論園林 論教育御前起爭執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第七節第337節 接風宴百官互試探 攔馬車主事告密情第344節 傳皇子女皇嚴訓斥 見聖上學士報喜訊第27節 受禪壇與憲誥50 赴晚宴楊紹清周旋起豪言太陽王立志190 爲大局復興黨定計求合作倭國使赴朝第20節 湯若望第23節 休整第354節 黃首相盤算國有化 陳會長聞訊阻危局第298節 駕龍艦施琅抵安曼 勤胡王華僑受封賞第31節 宗族會議第351節 候聖駕兩臣懷心事 建央行政商起爭執第327節 下決心施琅意決戰第367節 印加獨立震驚歐洲 面見西王法相獻計第十三節第215節 查資料訟師遇刁難 整風氣曉秦訓下屬129 開眼界男爵慕龍艦爲謀權達賴尊天朝95 使團船隊逆流北上畫家醉心長江美景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第7節 茶與茶杯第十五節第233節 忤聖意勞工法受挫 說聖上陳家明直言第一節第309節 聞敗訊商會議對策 查實情書生仗直言第35節 受禪大典第九節141 議西北軍部擬方案拉民心女皇提口號第7節 盛京之戰(一)33 互角力提案藏乾坤謀席位黨爭狼煙起177 弘武女皇宴請番王蘇赫巴魯難擋誘惑第6節 兵臨城下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第17節 暗戰(三)第19節 攝政王的選擇102 一體化百族匯中華鍛心志皇子入軍校第10節 馬祥麟大理剿流寇 木羅桑茶市識銀票第28節 返航第329節 弄玄虛摩根得先機 爲殲敵施琅縱英艦第361節 遇說客黃太沖探底 收殘局閻爾梅佈陣 黑色柳丁190 爲大局復興黨定計求合作倭國使赴朝第305節 聘倭人法國造瓷器 奉重商法王允新政149 奪三城奇正相呼應無音訊敵酋失蹤影第36節 密談27 推當家長輩行代議和爲貴可明讓議席第20節 寧古塔將軍第269節 施將軍領命徵朝鮮 大維其召見中華使第240節 中華使會場巧周旋 詹姆斯跨海送情報第23節 鄭家102 一體化百族匯中華鍛心志皇子入軍校100 追刺客鄭森遇胞弟穩局勢酒井細盤算第12節 大魚吃小魚第44節 北京方式第369節 爲財閥羅勝圖博覽 拓商路女皇扶北商第18節 血腥的鬧劇(上)第19節 血腥的鬧劇(中)第十九節第31節 蜀中大西197 巧設計島津放手搏聞變故女皇穩局勢第37節 揚帆第362節 陳家明送妻做了結 姚啓聖坐鎮衙門口 黑色柳丁151 察哈爾求援中華朝李定國進抵葉爾羌第15節 潛在規則197 巧設計島津放手搏聞變故女皇穩局勢103 輸官司縣衙門道歉鳴不平懵書生抗議第5節 奇貨可居146 商會使利誘謀合作駐藏臣爲國納馬幫第6節 義塾第264節 鎮海公書房圖運河 楊夫人府邸宴貴客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第293節 放貸款中華套白狼 爲債務公爵遠渡洋201 昭莫多吳三桂大勝雪月夜準葛爾更權第14節 廢宦官朝野起波瀾修女訓女主彰女德74 聚陳府三臣論上書訪河南專員諫外察第9節 盛宴(四)第274節 臨大敵朝鮮忙黨爭 中華軍月夜登仁川44 驅紅夷南洋終歸順諾千金中軍護商隊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第335節 聞買賣羅威巧周旋 歷千辛法使回巴110 陳子壯進諫收道統楊紹清簡介歐洲事第1節 私掠艦隊24 中式國會政法熔權申明亭前大選開鑼第11節 大同義軍(上)第15節 結社第13節 旅途的終點第249節 漸成勢陳家掌商界 御花園陳老講心得38 頻漏氣寶機難投產鬧棉荒夷布入中原第三十九節第24節 登基第240節 中華使會場巧周旋 詹姆斯跨海送情報第343節 呈計劃張家玉面聖 調部署李定國回京123 爲商會家明挽局勢求貸款男爵忙奔走第16節 分歧145 懲韃虜宣慰司封市求開市大馬幫奔走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第39節 金融革命
52 引山海南荒地得名受封號冒險家揚名第358節 衆學究行宮論園林 論教育御前起爭執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第七節第337節 接風宴百官互試探 攔馬車主事告密情第344節 傳皇子女皇嚴訓斥 見聖上學士報喜訊第27節 受禪壇與憲誥50 赴晚宴楊紹清周旋起豪言太陽王立志190 爲大局復興黨定計求合作倭國使赴朝第20節 湯若望第23節 休整第354節 黃首相盤算國有化 陳會長聞訊阻危局第298節 駕龍艦施琅抵安曼 勤胡王華僑受封賞第31節 宗族會議第351節 候聖駕兩臣懷心事 建央行政商起爭執第327節 下決心施琅意決戰第367節 印加獨立震驚歐洲 面見西王法相獻計第十三節第215節 查資料訟師遇刁難 整風氣曉秦訓下屬129 開眼界男爵慕龍艦爲謀權達賴尊天朝95 使團船隊逆流北上畫家醉心長江美景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第7節 茶與茶杯第十五節第233節 忤聖意勞工法受挫 說聖上陳家明直言第一節第309節 聞敗訊商會議對策 查實情書生仗直言第35節 受禪大典第九節141 議西北軍部擬方案拉民心女皇提口號第7節 盛京之戰(一)33 互角力提案藏乾坤謀席位黨爭狼煙起177 弘武女皇宴請番王蘇赫巴魯難擋誘惑第6節 兵臨城下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第17節 暗戰(三)第19節 攝政王的選擇102 一體化百族匯中華鍛心志皇子入軍校第10節 馬祥麟大理剿流寇 木羅桑茶市識銀票第28節 返航第329節 弄玄虛摩根得先機 爲殲敵施琅縱英艦第361節 遇說客黃太沖探底 收殘局閻爾梅佈陣 黑色柳丁190 爲大局復興黨定計求合作倭國使赴朝第305節 聘倭人法國造瓷器 奉重商法王允新政149 奪三城奇正相呼應無音訊敵酋失蹤影第36節 密談27 推當家長輩行代議和爲貴可明讓議席第20節 寧古塔將軍第269節 施將軍領命徵朝鮮 大維其召見中華使第240節 中華使會場巧周旋 詹姆斯跨海送情報第23節 鄭家102 一體化百族匯中華鍛心志皇子入軍校100 追刺客鄭森遇胞弟穩局勢酒井細盤算第12節 大魚吃小魚第44節 北京方式第369節 爲財閥羅勝圖博覽 拓商路女皇扶北商第18節 血腥的鬧劇(上)第19節 血腥的鬧劇(中)第十九節第31節 蜀中大西197 巧設計島津放手搏聞變故女皇穩局勢第37節 揚帆第362節 陳家明送妻做了結 姚啓聖坐鎮衙門口 黑色柳丁151 察哈爾求援中華朝李定國進抵葉爾羌第15節 潛在規則197 巧設計島津放手搏聞變故女皇穩局勢103 輸官司縣衙門道歉鳴不平懵書生抗議第5節 奇貨可居146 商會使利誘謀合作駐藏臣爲國納馬幫第6節 義塾第264節 鎮海公書房圖運河 楊夫人府邸宴貴客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第293節 放貸款中華套白狼 爲債務公爵遠渡洋201 昭莫多吳三桂大勝雪月夜準葛爾更權第14節 廢宦官朝野起波瀾修女訓女主彰女德74 聚陳府三臣論上書訪河南專員諫外察第9節 盛宴(四)第274節 臨大敵朝鮮忙黨爭 中華軍月夜登仁川44 驅紅夷南洋終歸順諾千金中軍護商隊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第335節 聞買賣羅威巧周旋 歷千辛法使回巴110 陳子壯進諫收道統楊紹清簡介歐洲事第1節 私掠艦隊24 中式國會政法熔權申明亭前大選開鑼第11節 大同義軍(上)第15節 結社第13節 旅途的終點第249節 漸成勢陳家掌商界 御花園陳老講心得38 頻漏氣寶機難投產鬧棉荒夷布入中原第三十九節第24節 登基第240節 中華使會場巧周旋 詹姆斯跨海送情報第343節 呈計劃張家玉面聖 調部署李定國回京123 爲商會家明挽局勢求貸款男爵忙奔走第16節 分歧145 懲韃虜宣慰司封市求開市大馬幫奔走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第39節 金融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