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節

開封府裡多爾袞冷冷的掃了下面衆將領一眼。幾乎所有的人都覺得有一陣寒風從自己的頭上掠過。特別是勒克德渾更是坐立難安。當年豫親王多鐸在錦州之戰被祖大壽偷襲差點兒全軍覆沒。就被削去了親王頭銜。如今作爲西線南下部隊統帥的自己丟了三萬人馬和整個鑲黃旗,只帶着不到百人的親兵倉惶逃回開封。他不用想都知道將會有什麼樣的結局等着他。

果然被多爾袞頭一個點名的就是勒克德渾:“勒克德渾你可知罪!”

“回輔政王,臣知罪,臣罪該萬死。”勒克德渾連忙請罪道。

“那你自己說說吧。究竟有什麼罪?”多爾袞面無表情的問道。原本以爲南明已經是強弩已末。可誰知這一次大舉南下。竟然連失三路大軍。久經沙場老將圖賴、準塔、葉臣相繼戰死。而自己的胞弟多鐸則已經孤軍深入淮南腹地同朝廷失去了聯絡,如今生死未卜。這一系列的慘敗使得坐鎮北京的多爾袞不得不親自南下督戰以求挽回劣勢。

“回輔政王,臣不聽完顏將軍的進言貿然分兵此爲其一;臣率大軍受到明軍挑釁貿然追擊以至大軍落入明軍圈套此爲其二;臣未能爲大清盡忠,擅自逃回開封此爲其三。臣自知罪該萬死。但臣實在是咽不下這口氣。還請回輔政王給臣一次機會一雪前恥爲死去的將士報仇。” 勒克德渾顫顫巍巍的數落着自己的過失。這最後一句話近乎是在求饒了。

多爾袞聽罷看了看趴在地上的勒克德渾一眼。對於勒克德渾的失敗多爾袞確實是很惱火。可是勒克德渾也是唯一一個同對方交手後仍能活着回來的高級將領。到目前爲止清軍失敗最主要的原因是不知道對方的底細。多爾袞在南下前除了聽說過襄樊之戰外對於這個義勇軍可謂是一無所知。勒克德渾多多少少的都能彌補清軍在這方面的缺陷。於是多爾袞清了清嗓子宣佈道:“多羅貝勒勒克德渾指揮不利貿然挺進致使西路大軍全軍覆沒實難赦免。但本王用人不當也有責任。現削去勒克德渾多羅貝勒頭銜,貶爲庶民。暫留軍中戴罪立功。”

“臣,謝輔政王不殺之恩。”勒克德渾感激涕淋道。雖然一下子由貝勒貶爲了庶民,但總算撿回了一條命。

其他衆人看着勒克德渾的樣子也感慨萬分。其實西路的失敗也不能完全怪勒克德渾。就連一向老到的準塔都着了對方的道。何況是這個沒打過幾次仗的年輕貝勒呢。怪只能怪他運氣不佳了。

多爾袞見衆人對他的處罰並沒異議於是繼續問道:“平西王,這次英親王只讓你來嗎?”

“回輔政王,山西呂梁山匪患嚴重。那些赤匪不但多次劫掠我大清的糧草。甚至還糾集亂民襲擊附近縣城。大有向陝西曼延趨勢。所以這次只有臣來。”吳三桂小心翼翼的解釋道。

“赤匪?這些是什麼人?”多爾袞皺着眉頭問道。好象前些日子在阿濟格的摺子裡提到過這夥人。

“回輔政王,這些是山西呂梁山的土匪。由於他們打着紅色的大旗所以臣等稱其爲赤匪。英親王現在正同何洛會將軍在呂梁山剿匪。還請輔政王諒解。”吳三桂補充道。其實他說的倒是真話。原本以爲將李自成趕出山西當地的流寇就羣龍無守了。可偏偏在此時出現了一夥赤匪迅速代替李自成成爲了晉、陝兩地流寇的頭領。搞得阿濟格暈頭轉向。

對於阿濟格的這種態度多爾袞並不好發作。阿濟格和多鐸是自己同母兄弟。也是自己的左膀右臂。多鐸的正白旗深陷淮南,多爾袞身邊就只剩下了阿濟格的鑲白旗。清軍在淮北和河南的失利使得北京城也開始暗潮洶涌起來。原本告病在家的輔政王濟爾哈朗這幾日又見了幾個兩藍旗和兩黃旗的大臣。而好好的大貝勒代善又稱病在家臥牀。至於肅親王豪格駐紮黃河以北的正紅旗眼看着徐州失陷卻沒有半點動靜。大有在山東觀望的打算。雖然多爾袞知道一但自己失勢弄不好頭一個踹自己一腳就是這個親兄弟。但在這樣的情況下多爾袞還是要拉攏阿濟格的。於是他擺擺手道:“英親王和平西王爲大清鞠躬盡瘁,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本王已經奏請聖上爲兩位請功了。”

吳三桂聽罷連忙謝恩稱頌多爾袞。雖然他不知道這兩兄弟暗中有什麼瓜葛。不過吳三桂兩頭都不想得罪,兩頭也都不想依靠。對於吳三桂的表現多爾袞還是滿意的。至少他沒象其他從西安來的漢軍將領那樣表現得對阿濟格惟命是從。在多爾袞看來真正能信任的只有多鐸。因此他這次南下的目的已經不再是南下攻明瞭。而是考慮如何將多鐸給救出來。想到這裡多爾袞起身示意衆人去看地圖。於是下面的將領們立刻就圍到了地圖前。多爾袞指着地圖向鎮國將軍鞏阿岱問道:“鞏阿岱,目前明軍有什麼動靜嗎?”

“回輔政王,據悉左良玉已經過了九江了。不日便會和南京火併。”鞏阿岱指着九江道。

“我是問你那支叫義勇軍的明軍情況。沒問你左良玉那些廢物的事。”多爾袞面色不善道。對於左良玉的南下多爾袞很不是滋味。原本以爲靠着那個計劃可以把南明搞個天翻地覆,自相殘殺。可沒想到還是殺出了這麼一匹黑馬。

“是,是。”鞏阿岱連忙附和道。這次兩黃旗損失慘重幾乎已經被打慘了。身爲兩黃旗大臣的鞏阿岱現在說話都有些中氣不足了。只見他指着地圖上的幾個紅點道:“如今襄樊的義勇軍三路並進分別朝河南和安徽挺進。按照探子的探察結合勒克德渾將軍的講述。我們現在可以肯定的是明軍襄樊總兵張家玉親率一路從汝南東進許昌。另有兩路從郾城出發分別朝淮南和毫州進發。據悉離我們最近的一路是義勇軍第六師。其統帥好象叫李耀鬥。”

多爾袞邊聽邊點着頭。看來鞏阿岱的功課做得不錯連對方統帥的名字都搞到了。不過他還是回頭向洪承疇問道:“洪大人,這師是什麼意思啊?本王記得明朝的軍制裡好象沒有師。”

“回輔政王,明朝確實沒這種說法。不過據說那義勇軍原是廣東的民團。民團並不是正規的官軍。”洪承疇解釋道。原本洪承疇已經不再過問軍事了。但這次清軍遭受的打擊實在太大了所以多爾袞又啓用了洪承疇這個前明將。想在軍事上來個以漢制漢。

“民團?這個民團的規模未必也大了些吧。”多爾袞問道:“那你們知道這一個師有多少人嗎?”

“回輔政王,聽從徐州逃回來的人報告說對方的一個師約莫一萬人左右。不過義勇軍具體的人數臣還不清楚。”鞏阿岱老老實實的回答道。

“恩,本王聽說這個義勇軍的統帥是個叫孫露的女子。好象身兼襄樊總督和廣東總兵兩職。四川有個秦良玉,廣東有個孫露。你們漢人很喜歡讓女子帶兵嘛。”多爾袞以嘲弄的口吻說道。

對於多爾袞帶刺的話語洪承疇只好苦笑着解釋道:“那都是邊庭的事。明朝西南邊境番族較多。因此也有不少番族的女將軍和女土司。那秦良玉和以前的冼夫人均不是漢家女子。那孫露是從嶺南來的。想必也是這種情況。”

多爾袞努了努嘴他對孫露是不是漢人不敢興趣。他想知道的是如何解決這個麻煩的女人。“鞏阿岱,知道那孫露的人馬在那裡嗎?”

“回輔政王,據悉孫露的人馬在攻克徐州後又集結了起來已經南下。不過具體位置不清楚。” 鞏阿岱回道。

“恩,現在還沒有豫親王的消息嗎?”多爾袞盯着地圖問道。

“回輔政王,還沒和豫親王聯繫上。”鞏阿岱一邊擦着汗一邊回答。在他看來現在的多鐸已經凶多吉少了。

看着多爾袞緊鎖着眉頭洪承疇微微一笑道:“輔政王不必擔心,依臣看豫親王部現在應無大礙。”

“哦?何以見得?”多爾袞連忙問道。

“輔政王,義勇軍若是真想北上取開封。那就該西取洛陽,東取汝南。形成東西並進之勢力。可是現在他們的主攻方向是朝東。剛纔鎮國將軍也說了孫露部在佔領徐州後又南下了。義勇軍這麼勞師動衆看來對身後還是很有顧及的。在臣看來他們顧及的正是豫親王部。所以說豫親王還沒出事。”洪承疇解釋道。

“如此說來對方難道是想包圍豫親王!如今的豫親王可是無糧無援啊。這難道還不夠危險嗎!”多爾袞反問道。這也是他最擔心的事。

“輔政王多慮了。所謂的包圍其實並沒地圖上看着那麼嚴實。姑且不論義勇軍現在行軍速度如何。光是河南和安徽多變的地形和河道就足以將這三路義勇軍分割開了。因此對方的部署看似氣勢洶洶。其實是漏洞百出。說實話那女人的招數並不高明。她勝在一個‘奇’字。”洪承疇侃侃而談道。

“奇?”衆位滿族將領將目光聚集到了洪承疇身上。一瞬間他們發現這個曾經的手下敗將其實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是的,就是‘奇’。出奇制勝。這次我大清兵分四路南下。其實是犯了分兵大忌。”說到這裡洪承疇偷偷的瞄了多爾袞一眼。見這個戰略的始作俑者並沒表現出不滿。於是他壯着膽子繼續說道:“我大清之所以能縱橫中原靠的就是騎兵。騎兵優點就是機動力強能長途奔襲。這在平原和草原是很佔優勢的。可是如今我們的戰場是在淮南。那裡河道縱橫。我軍又不善長水師。因此很容易就會被分割開。而義勇軍正是憑藉着熟悉地形的優勢。對我軍進行逐個擊破。她這種戰法同諸位當年在遼東對付明軍的方法是一個道理啊。”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有意思。”多爾袞發現這個叫孫露的女人越來越有意思了。被洪承疇這麼一分析多爾袞發現自己的思路一下子清楚了許多。沉思了片刻的多爾袞向勒克德渾問道:“勒克德渾,你同這些人交過手。說說你的感受。”

“回輔政王,臣在同這些人交手的過程中發現他們的火器很厲害。特別是火炮不但打得遠而且還能自行爆炸。殺傷力很強。對方還有一種小木棍(手榴彈)扔出去後也能爆炸其威力不比火炮差。但臣覺得最厲害還算是他們步卒使用的火銃。”勒克德渾努力回憶着當時的情景。

“哈哈,火銃?你說那玩意厲害?勒克德渾,那東西射得還沒弓箭遠呢。”鰲拜輕蔑的笑道。要知道在明軍衆多火器中最被看不起的就是火銃。不少清軍將領都戲成那玩意兒還比不上燒火棍。

“哼,漢人現在使用的火銃可不是以前的那種‘燒火棍’了。不但速度快而且射的比弓箭遠。相信你鰲拜還沒衝到他們面前就已經被打成篩子了。”勒克德渾反駁道。

“我看你小子纔是被嚇傻了。哼,沒骨氣的傢伙!”鰲拜傲然道。如今兩黃旗只剩下了鰲拜的三千鐵騎還算是滿員的。在他看來葉臣的失敗完全就是給勒克德渾拖累的。

“好啊,鰲拜你厲害。你大可帶着你的手下朝對方的火銃陣沖沖看。不過,我就怕到時候你沒命回來。”勒克德渾冷哼道。沒有同對方交過手的人是不知道面對火槍時的感受的。

“你小子,說什麼呢!”被勒克德渾這麼一激鰲拜連忙捲起袖子要抽他。卻聽一旁的多爾袞大喝道:“好了!現在都什麼時候了!還有心情鬥嘴。”

被多爾袞這麼一教訓兩人立刻就安靜了下來。多爾袞鐵青着臉對着衆人說道:“從圖賴和準塔兩路被全殲的情形來看對方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勒克德渾同他們交過手應該不會說錯。所以我們決不能掉以輕心。”

聽多爾袞這麼一說衆位滿蒙將領紛紛交頭接耳,點頭稱是。但也可以看出他們對對手火器的恐懼。於是多爾袞話鋒一轉道:“不過我們也不用太在意那些東西。任何武器都會有它的弱點。當年明軍的大炮是何等的威風。還不是沒能擋住我八旗的鐵蹄。”說完多爾袞的眼中閃過了一絲殘忍只聽他厲聲道:“這次我們要用對方的血來洗刷先前的恥辱!”

【……】@!!

()

第41節 洪承躊第351節 候聖駕兩臣懷心事 建央行政商起爭執第7章 投命狀第46節 忠烈廟165 多爾博橫掃準軍營蒙古兵暈頭互殘殺第335節 聞買賣羅威巧周旋 歷千辛法使回巴第17節 國會(一)第15節 本相139 世澤憂嘆商人戰爭存古堅持軍人職責95 使團船隊逆流北上畫家醉心長江美景第362節 陳家明送妻做了結 姚啓聖坐鎮衙門口 黑色柳丁第17節 前夜(下)第319節 回京師夏完淳覆命 見女皇衆議員暢言145 懲韃虜宣慰司封市求開市大馬幫奔走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第10節 遼東戰報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26 浦江畔十六行林立漕鹽弄勞工安身家第287節 國會請援公審朝王 內閣大臣讀報論事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第19節 楊紹清喜獲嚮導人博雷利歷數共和史第373節 增實力各方攏海軍 妒下屬施琅存不滿第31節 皇宮深院第311節 御書房女皇展計劃 將軍府馮貴遭拒絕第309節 聞敗訊商會議對策 查實情書生仗直言第33節 交易第286節 孫特使古寺勸李淏 金判書夜訪說施琅第23節 父子君臣170 尼羅河上公爵納言君士坦丁英使告密第253節 不相謀夫之婉言拒 道不同書生萌意氣第十七節第33節 芝蘭174 歸化城下衆將迎駕九九重陽滿人認親第212節 懲藩屬中華改方針 印度洋華商遇封港132 吃一箭紅毛長一智憂出路九酋嘆現狀188 崑山廬雙儒達共識玄武湖太沖審明史第214節 接玉牌成功受重託 拜王府志寧尋證據106 奇伉儷促膝聊祭祖衆狂生擋駕遞請願51 歷艱辛澳洲露面容面聖上船長獻寶物第2節 帝都風雲(二)第258節 聞死訊弘武帝神傷 論國策皇長子出彩第13節 旅途的終點第三節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151 察哈爾求援中華朝李定國進抵葉爾羌第18節 紅月第2節 帝都風雲(二)第38節 巨獸第4節 帝都風雲(四)第346節 賞才華紫軒攏誠志 爲和談特使抵海港第275節 圍漢城黃首相得意 收戰報弘武皇驚喜77 御花園二女論社稷石巢園東林議對策第11節 海盜第6節 五月內閣第319節 回京師夏完淳覆命 見女皇衆議員暢言52 引山海南荒地得名受封號冒險家揚名191 朝王宮島津說君臣燕京城田川聽佛經第267節 終抵華倭國使謝恩 籌儀式衆議員緊張第20節 寧古塔將軍第三十二節第7節 路(二)188 崑山廬雙儒達共識玄武湖太沖審明史第四十三節60 興女學女皇辦女校啓民智商會辦新學31 聽民意縣太爺坐鎮議拆遷諸議員針鋒168 弘武帝北訪收番王兩重臣爲國起爭執第378節 會恩師孫露吐心聲 初長成皇子欲受封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第280節 互試探開花彈顯威 遇土人中華軍款待109 御花園女皇撫學士科技宮陳王欲進言第19節 審判夜166 沈廷揚批駁當朝政黃宗羲冷諷託夢人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第三十五節第28節 蜀中攻略(五)第44節 北京方式楔子第8節 盛京之戰(二)124 馬六甲狐出謀劃策王副會長設宴款待第213節 御書房紫軒析局勢 午門外鄭森求面聖38 頻漏氣寶機難投產鬧棉荒夷布入中原23 羣臣獻策外儒內法女皇綢繆以權制權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第45節 受降150 色楞格河畔硝煙起準葛爾汗圖喀爾喀第26節 虎狼之師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132 吃一箭紅毛長一智憂出路九酋嘆現狀第19節 國會(三)第283節 萬軍圍攻託木斯克 舉白旗傳教士送信76 斥衆臣女皇追罪責倒苦水尚書吐實情第19節 審判夜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第4節 風口浪尖(四)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第十六節第25節 山西烽火(一)第47節 開封之戰(一)82 防未然蕭雲述警告爲殖民君臣生分歧
第41節 洪承躊第351節 候聖駕兩臣懷心事 建央行政商起爭執第7章 投命狀第46節 忠烈廟165 多爾博橫掃準軍營蒙古兵暈頭互殘殺第335節 聞買賣羅威巧周旋 歷千辛法使回巴第17節 國會(一)第15節 本相139 世澤憂嘆商人戰爭存古堅持軍人職責95 使團船隊逆流北上畫家醉心長江美景第362節 陳家明送妻做了結 姚啓聖坐鎮衙門口 黑色柳丁第17節 前夜(下)第319節 回京師夏完淳覆命 見女皇衆議員暢言145 懲韃虜宣慰司封市求開市大馬幫奔走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第10節 遼東戰報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26 浦江畔十六行林立漕鹽弄勞工安身家第287節 國會請援公審朝王 內閣大臣讀報論事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第19節 楊紹清喜獲嚮導人博雷利歷數共和史第373節 增實力各方攏海軍 妒下屬施琅存不滿第31節 皇宮深院第311節 御書房女皇展計劃 將軍府馮貴遭拒絕第309節 聞敗訊商會議對策 查實情書生仗直言第33節 交易第286節 孫特使古寺勸李淏 金判書夜訪說施琅第23節 父子君臣170 尼羅河上公爵納言君士坦丁英使告密第253節 不相謀夫之婉言拒 道不同書生萌意氣第十七節第33節 芝蘭174 歸化城下衆將迎駕九九重陽滿人認親第212節 懲藩屬中華改方針 印度洋華商遇封港132 吃一箭紅毛長一智憂出路九酋嘆現狀188 崑山廬雙儒達共識玄武湖太沖審明史第214節 接玉牌成功受重託 拜王府志寧尋證據106 奇伉儷促膝聊祭祖衆狂生擋駕遞請願51 歷艱辛澳洲露面容面聖上船長獻寶物第2節 帝都風雲(二)第258節 聞死訊弘武帝神傷 論國策皇長子出彩第13節 旅途的終點第三節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151 察哈爾求援中華朝李定國進抵葉爾羌第18節 紅月第2節 帝都風雲(二)第38節 巨獸第4節 帝都風雲(四)第346節 賞才華紫軒攏誠志 爲和談特使抵海港第275節 圍漢城黃首相得意 收戰報弘武皇驚喜77 御花園二女論社稷石巢園東林議對策第11節 海盜第6節 五月內閣第319節 回京師夏完淳覆命 見女皇衆議員暢言52 引山海南荒地得名受封號冒險家揚名191 朝王宮島津說君臣燕京城田川聽佛經第267節 終抵華倭國使謝恩 籌儀式衆議員緊張第20節 寧古塔將軍第三十二節第7節 路(二)188 崑山廬雙儒達共識玄武湖太沖審明史第四十三節60 興女學女皇辦女校啓民智商會辦新學31 聽民意縣太爺坐鎮議拆遷諸議員針鋒168 弘武帝北訪收番王兩重臣爲國起爭執第378節 會恩師孫露吐心聲 初長成皇子欲受封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第280節 互試探開花彈顯威 遇土人中華軍款待109 御花園女皇撫學士科技宮陳王欲進言第19節 審判夜166 沈廷揚批駁當朝政黃宗羲冷諷託夢人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第三十五節第28節 蜀中攻略(五)第44節 北京方式楔子第8節 盛京之戰(二)124 馬六甲狐出謀劃策王副會長設宴款待第213節 御書房紫軒析局勢 午門外鄭森求面聖38 頻漏氣寶機難投產鬧棉荒夷布入中原23 羣臣獻策外儒內法女皇綢繆以權制權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第45節 受降150 色楞格河畔硝煙起準葛爾汗圖喀爾喀第26節 虎狼之師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132 吃一箭紅毛長一智憂出路九酋嘆現狀第19節 國會(三)第283節 萬軍圍攻託木斯克 舉白旗傳教士送信76 斥衆臣女皇追罪責倒苦水尚書吐實情第19節 審判夜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第4節 風口浪尖(四)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第十六節第25節 山西烽火(一)第47節 開封之戰(一)82 防未然蕭雲述警告爲殖民君臣生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