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 川藏道朝廷設茶行 滇藏道流寇課重稅

當姚金帶着占城王與一干華商以奪人眼球的氣勢橫穿中南半島向着昆明進發的同時。另一支經歷了千辛萬苦的隊伍也漸漸地靠近了雲南重鎮大理。與姚金等人愜意的水上之旅不同,眼前這羣馬隊則是穿梭在高峰聳雲、大河排空、崇山峻嶺、河流湍急的羣山之中。此處乃是青藏高原東緣的橫斷山脈這些高山平行排列,峰險谷深,山頂海拔四、五千米,與谷底的落差也多在三、四千米。到處懸崖絕壁,深溝飛瀑,當地俗語這樣道:“仰看山接山,俯看江如線。”不過就是在這些高山深谷中來自滇西的馬幫開拓道路,跋涉前行,踏出了舉世聞名的茶馬古道。而促使人們不惜以生命爲代價開啓這一古道的動力,正是中華的特產——茶葉。

由於青藏高原高寒缺氧,世代生息與此的藏民歷來以肉類糌粑爲主食,蔬菜水果十分匱乏。早在漢茶進藏之前,藏民通過採集樹的樹葉或某種植物的根莖,以土鹼熬製代茶。吐蕃中期時來自唐朝的茶葉開始陸續進藏。由於茶葉中含有芳香族化合物聞起來能令人愉快興奮。更重要的是它能溶解脂肪,有肋於消化肉奶類食物,這使得藏民一旦接觸到茶葉,便被它的芳香及助消化的功能所吸引。此外,高原的氣壓較低,人體的水分蒸發作用強烈,血管的膨壓增大,喝茶還可以增強血管的抗壓能力。因而茶葉先是作爲宮廷藥用,繼而成爲上流社會飲品;漸漸傳播到民間,先是家中男子享用,婦孺不得。所以藏民有“一日無茶則滯,三日無茶則病”的口頭禪。漢族也有“番人嗜乳酪,不得茶則困以病”、“青稞之熱,非茶不解”的記載。由於高原地區不適宜種植茶樹。因此茶葉在高原上是十分珍稀的。百姓家總是將茶熬過一遍又一遍,最後連茶葉渣也嚼了吞下,或熬煮在粥中,丁點兒不捨得浪費。

正因爲茶葉是高原民族生存的重要保障,因此自唐朝起,中原的歷代政權都會開“茶馬互市”,以茶易馬。甚至將茶葉當做一種重要的政治籌碼來使用,遂對茶葉生產出售制定了嚴格的政策,統購統銷的計劃經濟。既壟斷茶利又以茶治邊,所以又有“以是羈縻,賢於數萬甲兵”之說。因此唐朝纔會以一本《茶經》換取回紇的千匹良馬。宋朝才能通過“不給茶”戰略迫使西夏的元昊降順。然而對於川、滇地區的茶農、茶工、茶商,連同背夫騾幫、某些中介機構,所有以此謀生和盈利者來說,嗜茶如命的藏民族等高原民族纔是他們的“衣食父母”。因此無論中原的政權是否同意“互市”,無論中原的政局如何變化。“茶馬古道”這條用生命連接的綠色古道依舊還是會生生不息。正如眼前這一隊隊穿梭在險山峻嶺中的馬幫。

時值中午,先前還下着磅礴大雨的山谷轉眼間又放起了晴。太陽透過漸漸泛白的雲隙透射出金黃色的光束。馱着大堆貨物的馬兒們興奮地甩了甩頭,抖掉水珠,脖項上懸墜着的一個拳頭大的鈴鐺,隨着身體的晃動,發出叮咚叮咚的聲響。這聲音柔和而又細膩,既不刺耳,也不張揚,卻有着一種征服高山大谷的自豪感。

或許是因爲山道過於崎嶇,亦或許是剛剛下過雨使山路變得泥濘不堪。此時的馬兒們大多全身肌肉緊繃,嘴裡喘着粗氣,身上蒸氣繚繞。見此情景馬幫裡頭一個鬍子花白的老漢不由從馬背上取下些小件貨物,自己肩挎手提着向身後的一個少年嚷道:“阿魯,把貨卸下來些。別把馬累着了。”

“人馱馬馱還不都是一樣。馬累,人就不累了。”少年一邊嘟囔着,一邊心不甘情不願地將兩包貨物從馬背上卸了下來。長時間的翻山越嶺讓人與馬都感到了異常的疲憊。而目的似乎還是那麼遙遙無期。

“叫你卸,你就卸。哪兒來的那麼多廢話!”老漢狠狠瞪了叫阿魯的少年一眼。阿魯今年才14歲,還是第一次趕馬來大理。事實上在滇西,漢、藏、彝等等各民族都有不少家庭世代趕馬,並以此做爲維持生活的主要手段。據說在太平的年頭裡每年有超過十萬馱的馬隊經過茶馬古道。就算是在戰火連天的亂世這裡的山澗依舊會盪漾着馬幫特有的鈴鐺聲。至於像阿魯這樣的少年就更是數不甚數了。他們爺爺的爺爺都是趕馬的,所以他們也會在這條古道上繼續趕馬。當然在此之前這些少年必須學會茶馬古道上的規矩。

被老漢這麼一呵斥,阿魯當下便老老實實的將貨物背在了肩上。繼而他又以羨慕的眼光,望了望後面騎在馬上的一個年輕人。這個年輕人約莫二十來歲的模樣,衣着整潔,面相白淨,腰間不但挎着把鱷魚皮鞘黃金吞口的彎刀,還插着一把象牙柄的火槍。他也是整個馬幫唯一一個有權騎馬過山道的人。阿魯知道自己羨慕了也是白羨慕,人家是木家馬幫的少東家羅桑少爺。當然不是自己這種小角色可以比擬的。不過阿魯依舊在心裡還是暗自下了決心,發誓等自己日後發達了也要買一支馬幫,作一作馬幫的大掌櫃。

馬背上的木羅桑自然是沒有興趣去了解一個趕馬的少年會有什麼樣的雄心壯志。此刻他最關心的是他的這趟買賣能否順利完成,期間又能賺取多少利潤。想到這兒,木羅桑不禁一夾馬肚來到老漢面前禮貌的問道:“阿崩代,照這個腳程,再過一天咱們應該就能進大理城了吧。”

“回少東家,這天時陰時雨的估計還得走上兩天才行。”阿崩代依照自己的經驗如實的回答道。

“兩天?那咱們到大理時該不就是十一月了嗎。”木羅桑一皺眉頭問道。在他看來馬幫的這次行程所花時間實在是太長了。

“少東家,咱這一路上雖花了不少時間,好在是有驚無險總算到了大理。正所謂正二三,雪封山;四五六,淋得哭;七**,稍好走;十冬臘,學狗爬。等咱們去思茅進完貨後正好能趕上四月開山,也不算是耽誤了行程。少東家,不管怎樣現在滇藏道都是孫可望的地頭,這生意可不好做。只盼着朝廷能早日平定了雲南。這樣滇藏道也能像川藏道那般太平。”阿崩代寬聲安慰道。

原來這茶馬古道還分爲兩條路線,一條是從雲南普洱茶的產地(今西雙版納、思茅等地)出發,經大理、麗江、中甸(今香格里拉)、迪慶、德欽,到西藏的芒康、昌都、波密、拉薩,而後再經藏南的澤當,後藏的江孜、亞東然後出境,世稱“滇藏道”。另一條則是由四川的雅安出發,經盧定、康定、巴塘、昌都至拉薩,再經後藏日喀則出境到尼泊爾、緬甸、印度,世稱“川藏道”。如今四川諸省均已平定,中央又在雅安設立邊茶總行,改良茶種,整頓茶政,在打箭爐(康定)設立分行,並在理塘、巴塘、昌都設立售茶分號,保證內地茶葉迅速銷往各藏區。而云南大理等地此刻都在孫可望與沙定州的控制下之下,盜賊橫行,課稅甚重。以至於原先走滇藏道的大批馬幫都開始改走更爲安全的川藏道。

“阿崩代,你的意思我也明白。但正是應爲孫可望等人佔據了大理,這普洱茶才能值千金不是嗎?”木羅桑回頭反問道。孫可望與沙定州佔據雲南一方面影響了滇藏道的對外貿易,而從另一方面來說使得滇茶的價值隨之暴漲。正如木羅桑所言云南的普洱茶此刻在拉薩已經能同黃金等價。這也促使木羅桑這樣的大馬幫會冒風險選擇走滇藏道。

“咳,普洱茶是價值千金,可那孫可望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主啊。”阿崩代嘆息着搖頭道。

“阿崩代你放心,這孫可望在雲南也刮不了多久的地皮,朝廷早晚會來收拾他。或許咱們跑完這一趟買賣,滇藏道已像川藏道那樣爲朝廷所控制。所以說咱們這‘千金’茶的買賣也做不了多久,能多跑一趟就多跑一趟。”木羅桑望着四周綿延起伏的羣山欣然分析道。

“少東家說得是。想來用不了多久中華朝也會像前朝那般在川藏道與滇藏道上重設茶馬司與茶課司。”阿崩代心悅誠服的附和道。所謂的茶馬司與茶課司就是中原政權用來壟斷茶葉貿易的官方組織。歷來明政府在西北地區設立茶馬司,實行“金牌信符”的茶馬貿易制度,每三年一次,發放金牌,按照金牌字號,收納馬匹,發給茶價。貫徹官府對茶馬貿易的壟斷。同時嚴禁私茶出境,凡發現有將私茶出境的,即拿解赴官治罪。又設置茶課司,對茶戶徵收茶課。商人不得私自去茶園收購茶葉,茶戶也不得私賣茶葉,而必須有官府發的“茶引”、“由帖”爲憑證。官府就是利用自己的壟斷地位,肆意擴大茶馬比價的剪刀差。

“阿崩代,茶馬司與茶課司都是老皇曆了。現在朝廷在雅安設立的是邊茶總行。”木羅桑搖頭糾正道。

“咳,少東家你有所不知。什麼茶馬司、茶課司、邊茶總行,還不都是換湯不換藥的一回事。漢人官府歷來都是獨佔茶葉買賣的。花費些銀兩,打通些人脈,搞塊‘金牌字號’,日後咱們還不是想販什麼就販什麼。就不知二老爺、三老爺他們隨三江土司去雅安那裡打點得怎樣了。”阿崩代略帶擔憂的說道。正如阿崩代這般,茶馬古道上的茶商們也早就習以爲常了中原政權對茶葉貿易的官方壟斷。有道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官方壟斷帶來的必然結果就是官商勾結。因此,無論中原的朝廷頒佈多麼嚴厲的法令,設立再多的官方機構都,茶商們總有辦法讓這些法令,這些機構爲其所用。

“阿崩代,這中華朝可不比從前的大明朝。我聽那些從四川那邊回來的人說了,現在的雅安、康定等地已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那裡不但設有邊茶總行,還開設了銀號。雅安的邊茶總行雖爲朝廷所設,但據說卻是由漢人那邊的商業協會控制的。朝廷對茶葉買賣的限制也不似前朝那般嚴格。聽說茶葉、布匹、馬匹的價格,朝廷只給一個參考價。真正的交易價格可以跟據貨物的實際供需上下波動。”說到這兒木羅桑的眼中露出了嚮往的神色。正如年輕人總是嚮往新事務一樣,木羅桑對於川藏道上發生的巨大變化亦充滿了憧憬。

“那不是同咱們現在私下裡的買賣差不多了嗎。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阿崩代半信半疑着向木羅桑告誡道:“少東家,漢人換新皇帝的時候總喜歡搞些事出來。但這些事都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用不了多久茶馬古道上又會一切照舊了。咳,這種事少東家你日後自會明白的。”

“我倒覺得這次漢人並不是在新瓶裝舊酒。本來嘛,就算新朝廷現在硬定了茶葉的價格,不許販私茶,有門路的大茶商照樣有辦法疏通關節,拿到茶引,販賣私茶。那還不如像現在的中華朝那般直接開放茶市來得乾脆。說實話,我倒真想去一次雅安看看那裡漢人的商業協會,聽說那些商業協會的大東家就是現在中原的女皇。”木羅桑早就聽說中華朝的皇帝是個女人,還是個做大生意的女人。他雖然不能理解漢人怎麼會讓一個女人做皇帝,但他也很好奇一個買賣人統治的國家究竟會是個什麼樣子。

“少東家莫急,等二老爺、三老爺拿到茶引後,咱們去雅安的機會多得是呢。”雖然阿崩代笑着撫須道。他知道木羅桑還在爲不能去雅安的事耿耿於懷呢。

其實,木羅桑也知道阿崩代同自己的父親一樣對自己的這些想法頗不已爲然。事實上,木羅桑在出發前曾向自己的父親要求前往雅安。一方面是去向新朝廷申請“茶引”,另一方面他也想借着這次機會去新朝廷控制的漢地開開眼界。看看雅安、康定那裡是否真像人們說的那樣發生了衆多新奇的變化。然而可惜的是父親終究沒有答應他的請求。隨三江土司一同去雅安的是他的兩個叔叔。父親的決定讓木羅桑覺得很沮喪,在他看來自己去雅安要比他的那兩個只知投機倒把叔叔要合適得多。但實事已然如此,他也只好乖乖帶着馬隊來滇藏道同那隻知刮地皮的孫可望打交道。當然此刻的木羅桑並不知曉,在他的前方正有一個去雅安府更爲難得的機遇在等着他。

【……第九節川藏道朝廷設茶行 滇藏道流寇課重稅 文字更新最快……】@!!

()

第294節 龔紫軒書房析局勢 弘武皇御園見公爵64 開國門東瀛受衝擊圖奮進倭使窺天學第23節 鄭家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11節 大同義軍(上)114 爭議席復興黨執政報財政陳首相憂心第33節 民惟邦本第6節 盛宴(一)147 心不甘黑山開聖戰抵武威定國做準備第7節 路(二)第20節 尾聲92 歷艱辛訪歐使回國迎親人總督擺盛宴第18節 朝鮮王的野心第33節 交易第37節 決戰牧野(三)206 大隅海施琅扭乾坤臨覆滅倭艦殊死搏第9節 盛京之戰(三)208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第261節 上書房皇子拜新師 爲解答二師起爭執第301節 下賭注英軍傾巢出 擬計劃海盜對海盜第349節 欽差邸所互論案情 馮貴夜見粵國夫人第15節 本相137 吸教訓君臣論治財議金融中華謀霸主第42節 桑稻之爭(二)88 公私別南北差異生塘沽口太沖慮新政第三十六節159 獲水源輜重營德救巧碰面雙俊傑初識第373節 增實力各方攏海軍 妒下屬施琅存不滿第二十九節130 成正果國會終落幕互試探草原盛會起64 開國門東瀛受衝擊圖奮進倭使窺天學147 心不甘黑山開聖戰抵武威定國做準備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149 奪三城奇正相呼應無音訊敵酋失蹤影84 賞明月粵黨聚瞻園爲案情兩臣起爭執第19節 血腥的鬧劇(中)第15節 東暖閣衆勳釋兵權慶功宴女皇賜王銜62 黃太沖怒駁僞科學北諸府籌備開棧道58 南安普敦龍困淺灘市長衙門親王赴會82 防未然蕭雲述警告爲殖民君臣生分歧53 剪羊毛王公開財路窺資源沙俄又探手93 賢親王爺回鄉祭祖南洋總督欣然赴宴181 北美大陸羣雄逐鹿大西洋上艦隊遭襲第二節第303節 怠中華沙俄遇尷尬 審局勢主教提對策第19節 國會(三)176 感聖恩喀爾喀歸附爲將來綽羅斯探路55 仿武器英倫初成效識龍威護國忌黃禍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第310節 憂股市兩士起爭執 見女皇將軍求幫助第378節 會恩師孫露吐心聲 初長成皇子欲受封90 睹龍艦倭朝懷鬼胎入絕境荷蘭議投降178 尋古籍中華繪世界受皇命完淳接重任第35節 仲夏之夜第267節 終抵華倭國使謝恩 籌儀式衆議員緊張第215節 查資料訟師遇刁難 整風氣曉秦訓下屬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141 議西北軍部擬方案拉民心女皇提口號第21節 山海關第257節 遊說客國會忙內外 西夷使帝都謀利益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第27節 山西烽火(三)第三十六節第22節 雙頭鷹第36節 密談第7節 路(二)第4節 帝都風雲(四)143 格雷欣婉言拒合作詹姆斯雪夜遭堵截第301節 下賭注英軍傾巢出 擬計劃海盜對海盜第328節 遭遇戰英軍失先機 中華軍卡奇灣再戰35 湯神甫承接育嬰堂弘武帝修編教材書第十節第378節 會恩師孫露吐心聲 初長成皇子欲受封第9節 朝貢第二十三節57 得雛鳳楊紹清幸喜廢國會英格蘭惶恐第一節第346節 賞才華紫軒攏誠志 爲和談特使抵海港150 色楞格河畔硝煙起準葛爾汗圖喀爾喀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第46節 忠烈廟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第35節 朱仙鎮66 移僑民商會開農場重膚色土王怠華使第308節 阿曼灣中奧軍對峙 拉克沙中英軍遭遇第364節 訪英國宗羲薦鄭森 清欠款英主達心願第35節 受禪大典第281節 完淳世澤炳燭談心 萬軍兵臨託木斯克175 滿州殘部就地出家蒙古王公獻貢歸順第13節 血染東直門51 歷艱辛澳洲露面容面聖上船長獻寶物94 防隱患蕭尚書柬言爲愛婿楊國公面聖第五節第249節 漸成勢陳家掌商界 御花園陳老講心得第262節 回皇女夫之巧解圍 爲皇家宗羲擬新法第263節 聯姻親兩世家合作 爲印度王罡謀陸路第21節 山海關第256節 奉天命幕府建鈔局 析孝道華使識倭人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
第294節 龔紫軒書房析局勢 弘武皇御園見公爵64 開國門東瀛受衝擊圖奮進倭使窺天學第23節 鄭家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11節 大同義軍(上)114 爭議席復興黨執政報財政陳首相憂心第33節 民惟邦本第6節 盛宴(一)147 心不甘黑山開聖戰抵武威定國做準備第7節 路(二)第20節 尾聲92 歷艱辛訪歐使回國迎親人總督擺盛宴第18節 朝鮮王的野心第33節 交易第37節 決戰牧野(三)206 大隅海施琅扭乾坤臨覆滅倭艦殊死搏第9節 盛京之戰(三)208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第261節 上書房皇子拜新師 爲解答二師起爭執第301節 下賭注英軍傾巢出 擬計劃海盜對海盜第349節 欽差邸所互論案情 馮貴夜見粵國夫人第15節 本相137 吸教訓君臣論治財議金融中華謀霸主第42節 桑稻之爭(二)88 公私別南北差異生塘沽口太沖慮新政第三十六節159 獲水源輜重營德救巧碰面雙俊傑初識第373節 增實力各方攏海軍 妒下屬施琅存不滿第二十九節130 成正果國會終落幕互試探草原盛會起64 開國門東瀛受衝擊圖奮進倭使窺天學147 心不甘黑山開聖戰抵武威定國做準備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149 奪三城奇正相呼應無音訊敵酋失蹤影84 賞明月粵黨聚瞻園爲案情兩臣起爭執第19節 血腥的鬧劇(中)第15節 東暖閣衆勳釋兵權慶功宴女皇賜王銜62 黃太沖怒駁僞科學北諸府籌備開棧道58 南安普敦龍困淺灘市長衙門親王赴會82 防未然蕭雲述警告爲殖民君臣生分歧53 剪羊毛王公開財路窺資源沙俄又探手93 賢親王爺回鄉祭祖南洋總督欣然赴宴181 北美大陸羣雄逐鹿大西洋上艦隊遭襲第二節第303節 怠中華沙俄遇尷尬 審局勢主教提對策第19節 國會(三)176 感聖恩喀爾喀歸附爲將來綽羅斯探路55 仿武器英倫初成效識龍威護國忌黃禍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第310節 憂股市兩士起爭執 見女皇將軍求幫助第378節 會恩師孫露吐心聲 初長成皇子欲受封90 睹龍艦倭朝懷鬼胎入絕境荷蘭議投降178 尋古籍中華繪世界受皇命完淳接重任第35節 仲夏之夜第267節 終抵華倭國使謝恩 籌儀式衆議員緊張第215節 查資料訟師遇刁難 整風氣曉秦訓下屬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141 議西北軍部擬方案拉民心女皇提口號第21節 山海關第257節 遊說客國會忙內外 西夷使帝都謀利益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第27節 山西烽火(三)第三十六節第22節 雙頭鷹第36節 密談第7節 路(二)第4節 帝都風雲(四)143 格雷欣婉言拒合作詹姆斯雪夜遭堵截第301節 下賭注英軍傾巢出 擬計劃海盜對海盜第328節 遭遇戰英軍失先機 中華軍卡奇灣再戰35 湯神甫承接育嬰堂弘武帝修編教材書第十節第378節 會恩師孫露吐心聲 初長成皇子欲受封第9節 朝貢第二十三節57 得雛鳳楊紹清幸喜廢國會英格蘭惶恐第一節第346節 賞才華紫軒攏誠志 爲和談特使抵海港150 色楞格河畔硝煙起準葛爾汗圖喀爾喀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第46節 忠烈廟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第35節 朱仙鎮66 移僑民商會開農場重膚色土王怠華使第308節 阿曼灣中奧軍對峙 拉克沙中英軍遭遇第364節 訪英國宗羲薦鄭森 清欠款英主達心願第35節 受禪大典第281節 完淳世澤炳燭談心 萬軍兵臨託木斯克175 滿州殘部就地出家蒙古王公獻貢歸順第13節 血染東直門51 歷艱辛澳洲露面容面聖上船長獻寶物94 防隱患蕭尚書柬言爲愛婿楊國公面聖第五節第249節 漸成勢陳家掌商界 御花園陳老講心得第262節 回皇女夫之巧解圍 爲皇家宗羲擬新法第263節 聯姻親兩世家合作 爲印度王罡謀陸路第21節 山海關第256節 奉天命幕府建鈔局 析孝道華使識倭人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