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染血的臺階

清晨,陽光懶懶洋洋的撒在了南京城的街道上。往日繁華奢靡的六朝之都此刻卻成了一座死城。街道兩旁還殘留着點點血跡。眼前的慘景讓馬背上的孫露彷彿又回到了泗洪城。但這次不同是兇手是同爲漢人的左夢庚部。八天前左夢庚在浦口大敗劉良左部後便順勢攻下了南京城。能如此順利的攻下南京有一個人的功勞是不得不表的。那就是張天祿。這個劉左良的部將不但殺了自己的主子還親自打開了城門將左夢庚迎進了南京城。進了南京城後這些打着“清君側”大旗的明軍立刻就露出了他們的禽獸本色。左夢庚以除奸佞爲由大肆洗劫了整個南京城。爲了不放過任何一個“可疑”的獵物。他們將南京城街道上所有的門都釘死了。然後一條街一條街的慢慢洗劫屠殺。當然也包括孫露面前的這座殘破的皇宮。這樣的屠殺洗掠持續了整整二天二夜。直到曹天琦的第四師和陳奇策的第三艦隊趕到長江的採石口。意識到情況不妙的左夢庚立刻帶着從南京城劫掠來的金銀珠寶向九江的老巢倉皇逃去。只留下了一座赤色的南京城給義勇軍。

義勇軍已經進城兩天了。但整個清理工作還沒完全結束。一旁帶着口罩的義勇軍戰士正和城裡的百姓一同清理屍首。已經是四月了,天氣漸漸的熱了起來。如果不及時處理的話很容易造成瘟疫的流行。而在孫露的面前此刻還匍匐着一羣衣着鮮明的人。他們正是從這次屠殺中倖存下來的官員。其中不乏幾張讓孫露熟悉的面孔。例如跪在自己左邊的那個五十歲光景的男子。此人正是錢謙益。他不但避過了馬士英等人發動的大清洗。還順利的躲過了這次屠殺。在左夢庚逃出南京後,錢謙益連忙和尚書龔芝麓等倖存官員在城牆上在大書“順民”二字以迎接義勇軍的到來。而馬士英和阮大鋮則在城破後一個畏罪自殺,一個則被亂軍砍成了肉泥。只有皇帝朱由崧到現在都沒消息一直生死未卜。

哼,真不愧是“天巧星浪子”啊!生命力還不是一般的強,都快趕上“小強”了。如果今天進城的是多鐸。他們會不會也這樣卑躬屈膝的接待他呢?應該會吧。所謂的“文人無骨”指的就是這種表情。看着錢謙益等人恭順的模樣孫露輕蔑的瞟了他們一眼一言不發的一扯繮繩徑直向皇宮方向走去。錢謙益等人見狀以爲孫露在怪罪他們。不禁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連忙起身小跑着跟在孫露後面。生怕就此得罪了這個煞神。

介於中國人愛誇大的“優良傳統”義勇軍這次兩淮戰役的戰果一路傳來越傳越神。殲敵人數就象滾雪球般越滾越大。如果說傳到揚州的數字是十萬。那麼傳到南京城的數字就成了百萬。百萬“辮子軍”是個什麼概念啊。能消滅百萬“辮子軍”的義勇軍試問有誰能敵?再加上由於在“泗洪屠城”事件中義勇軍處死了一批俘虜。關於義勇軍嗜殺的傳聞更是被傳得沸沸揚揚。也正因爲如此左夢庚在聽說義勇軍南下後嚇得掉頭就跑。如今孫露的義勇軍簡直成了煞神的代名詞。而這批煞神的統帥更是不能得罪的。若不是因爲孫露是個女子。估計在場的這些個朝廷命官們早就匍匐在她的腳下奉她爲皇帝了。不過無論怎樣眼前的這個女子都將是日後朝廷中支手遮天的人物。

但此刻的孫露絲毫沒有考慮這些的念頭。看着一旁馬車上的屍體讓她覺得自己真是罪孽深重。孫露很難想明白爲什麼這些人能如此乾脆而殘忍的屠殺自己的同胞。他們出手是如此的狠。彷彿這些百姓是他們十世的仇敵一般。爲了錢財?爲了發泄?爲了證明自己的勝利?這是一個瘋狂的年代。孫露知道以她的思考方式是怎麼也解不開這個題目的。就象自己心中的負罪感也是永遠無法抹去的一樣。

是的!罪孽!孫露知道自己是有罪的。這種罪過決不亞於屠殺者。當初是自己主動放棄南京的。爲的是讓南明的軍閥互鬥以便座收漁利。不讓他們影響自己同清軍的戰鬥。說什麼不先阻止清軍國家就會滅亡!說什麼以爲只有清軍會屠城沒想到明軍也會屠殺百姓!說什麼爲追擊清軍沒有及時南下!這都不是理由。屠殺就是屠殺!自己的放任這種可能性出現就是有罪。左夢庚用最原始而殘酷的方式讓孫露看清了自己身上的“原罪”。也是日後明帝國身上的“原罪”。

看着孫露蒼白的臉頰,她身旁的史可法知道眼前的這個女子正在做着激烈的鬥爭。“若是爲的打敗自己的敵人必須犧牲百姓呢?”史可法不知道孫露在決定放棄南京時有沒有考慮會發生這種事。但他在燒燬南京調令的那一刻起就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了。不過目前情況還不算差,大明的半壁江山還在。想到這兒史可法也瞟了了一眼底下的錢謙益和龔芝麓。都是老相識了,史可法依然爲他們的做法感到不齒。不過自己呢?自己這麼拋棄國君也不是一個臣子應有的舉動。算了,對得起大明就行。使自己的心稍微舒服些後史可法一夾馬肚也跟了上去。

不一會兒衆人就來到了皇宮門口。雖然皇帝已經不知去向了。但孫露依然按照規矩下馬步行進了皇宮。如今的皇宮早就被洗劫一空了。太監、宮女大多也不知道逃到哪兒去了。偌大個皇宮顯得空空蕩蕩、死氣沉沉的。通往大殿的道路上死去侍衛的血跡還沒被沖洗乾淨。一旁雕花的扶欄上還粘點點血跡和燒焦的痕跡。而大殿的琉璃瓦房頂也被燒出了一個醜陋的大窟窿。孫露覺得皇家的威嚴至此當然無存。或許這就是新秩序產生的契機吧。孫露忽然回頭向身後的閻爾梅問道:“有左夢庚的消息了嗎?”

“回司令,曹師長和陳提督已經沿江追擊左逆數日。估計很快就能讓左逆伏誅。”閻爾梅連忙回道。

“恩,傳令無論發生什麼情況我軍均不接受左夢庚部投降。不惜一切代價都要將其消滅!”孫露狠狠的命令道。不管你是漢人,還是滿人。如果這個世界一定要用武力來制定新的秩序。那我孫露一定奉陪到底。這一刻下定決心的孫露心中燃起了一股難以言語的鬥志。可正當她要踏上臺階時,一個戰士匆匆跑了過來報告道:“報告司令,剛纔在皇宮的一個池塘裡發現了皇上的屍首。”

衆人聽聞一陣譁然。雖然已經猜到皇帝這次是凶多吉少了。但突然聽聞朱由崧的死訊。衆人仍是吃了一驚。畢竟他是皇帝。他的死意味着明朝又將選出一個新的皇帝。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每個人的心裡此刻都是七上八下的。於是孫露等人急忙趕到那池塘前。

此時池塘前已經圍滿了人。普通人估計沒機會見到活的皇帝,死了的皇帝就更是少見。誰都不想錯過這難得的機會。雖然現在朱由崧的尊容實在讓人覺得噁心。他那本來就已經肥胖不已的身體由於泡在水裡數天。現在卻已經腫得象個球了。發紫的面容還依稀可以辨認出他的樣子。一瞬間沒有人哭泣,也沒有人嘆息。所有人都沉默着站在那裡。終於龔芝麓頭一個反應了過來撲到屍首上痛哭流涕起來。其他的明朝官員見狀馬上不甘示弱的跪在地上嚎啕大哭起來。彷彿死了朱由崧天都要塌下來似的。孫露看了看這些個“大忠臣”轉而又冷冷的瞥了一眼這個由自己扶植起來的皇帝。卻聽史可法率先說道:“皇上駕崩,舉國哀悼。列位大人節哀吧。現在不是悲痛的時候。當務之急先確立新主。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啊。”

借於上次皇位之掙的失敗教訓。史可法一上來就將定立新君主的問題擺上了檯面。雖然不可能就這麼一錘定音。但至少他可以知道孫露的態度。史可法上次之所以擁立潞王失敗主要原因就是沒有得到軍方的支持。雖然武將歷來在大明的地位同文官沒法比。但在如今看來酸舌腐儒根本成不了事。只有得到軍隊的支持纔是硬道理。

果然,史可法這話一出。其他官員們紛紛交頭接耳,點頭稱是。不過到最後他們無一例外的將目光轉向了孫露。是的,無論這些大人們心中有一千個一萬個的計劃。可只要孫露一聲令下外面的士兵就能在瞬間將這些計劃變成血色的泡影。與其苦苦的猜測還不如聽聽這位孫將軍有什麼意見。

眼見衆人都望着自己孫露忽然有了一種從沒有過的滿足感。一種擁有絕對實力後俯視下界的滿足感。這就是做“軍閥”的感覺嗎。孫露在心中自嘲着。不過她依然以她那不卑不亢的語調開口道:“擁立國君之事,事關社稷興亡,國家安定。本官以爲不可草率行事。幸好這次幾位藩王不在京城未遭左逆毒手。據悉兵部侍郎沈猶龍大人已經南下杭州、廣州等地迎接潞王、魯王、唐王等藩王一同入京。希望到時候能選出一個適合的君主。”

這算什麼意思?把這麼多藩王一起迎入京城?這女人到底想立誰爲皇帝?亦或許是這些藩王都有可能?那些官員一邊附和着一邊疑惑的看着孫露。只有史可法和錢謙益眼中閃過了一絲異動。孫露則掃了一眼衆人後繼續說道:“不過在皇上登基前,朝廷還有很多事要做。如今史督師是南京品級最高的官員。理應由史督師暫時監國,待到確立新主後再成立新內閣。”

“這萬萬不可,萬萬不可。老夫只是一介臣子,又怎能妄議監國呢?不行,不行絕對不行。”史可法連忙推辭道。此時他只覺得自己的背都在發麻,額頭上不禁冒出了點點汗珠。

“兩位大人,依下官來看不如這樣吧。先選五位德高望重的大臣一起議政監國如何?”錢謙益眼珠一轉上前說道。

“五大臣議政監國?錢大人說說可選哪五人啊?”孫露瞥了錢謙益一眼故意拉長語調問道。一旁的幾個大臣則在那裡竊竊私語着。

錢謙益聽孫露這麼一問心中不由一喜。看來自己這次是揣摩成功了。不過他的臉上並沒有顯出多大的變化。只見他侃侃而談道:“此五人定是能壓得住朝堂,順得了民心的。需要是勳臣如沂城伯趙之龍、魏國公徐久爵。能臣如史督師,及沈猶龍大人。另一個就需要是個名將。此名將如今看來非孫將軍末屬了。”

“誒,錢大人說笑了。孫露只是一個武將又是一介女子。如何能擔此重任。”孫露謙虛的推辭道。不過在心中不得不對錢謙益刮目相看了。真不愧是“天巧星浪子”這麼快就揣測道自己的心意。這樣的人正是自己日後需要的“人才”。

“孫將軍不必過謙。將軍這般保江山去靼虜,百姓無不稱頌,百官無不敬佩。軍的功績可昭日月,堪比當年的嶽武穆啊。”龔芝麓不甘示弱的奉承道。聽了錢謙益說辭他都有些後悔自己反應慢了。趙之龍和徐久爵雖然是勳臣但都是些空頭銜,加上年紀又大。放在五大臣中名氣雖響卻只是兩尊泥菩薩罷了。而那沈猶龍是何人?他和孫露同屬“粵黨”這是人所共知的。至於史可法嘛。他的官職是兵部尚書。不過他的“兵”說穿了還是孫露的。且這次他也沒按詔命回京而是留在了揚州。可見他同孫露的關係也不一般。如此一分析監國的還不是眼前這女人一人。其他人當然也看清了這其中的貓膩。卻也跟着一起奉承附和起來。這是亂世他們可不想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

正在孫露冷冷的看着這些見風駛舵之輩的表演之時忽然從遠處跑來了一個士兵。他的手上還拿着一個粘有污泥的黃布包。“報告司令,在剛纔那個池塘裡打撈上來了一包東西。請過目。”

看着這個小小的布包,孫露的心猛的抽了一下。其他人都目不轉睛的看着這個黃布包。他們也大致猜到了這裡頭包的是什麼了。孫露深吸一口氣慢慢的打開了黃布包。忽然一陣青白色的光芒籠罩在了她的臉上。一枚刻有盤龍的白玉大印立刻顯現在衆人面前。頓時孫露覺得自己的雙手都在那裡顫抖。不知道爲什麼她的心此刻竟也有了一陣悸動。卻聽周圍的官員連聲稱頌道:“恭喜將軍,此乃玉璽也。”

終於孫露整了整自己的情緒,連聲稱罪着將玉璽恭敬的包好後,雙手捧着讓人將其收好了。只見她朝衆人拱着手謙遜的說道:“列位大人,五大臣議政之事還要好好的商量一下。不如我們先去看看大殿被損毀得怎樣了吧。”說完便和衆一起回到了大殿前。當踏上沾有血跡的臺階時,孫露自己的軍靴也在那一刻沾上赤紅色的鮮血。一步一步的在雪白色的臺階上留下了一連串紅色的腳印。

【……】@!!

()

第1節 帝都風雲(一)53 剪羊毛王公開財路窺資源沙俄又探手209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20節 寧古塔將軍157 紅海畔蘇萊曼起事南京城弘武皇定策第十八節第24節 蜀中攻略(一)第291節 種水稻遼東獲豐收 進忠言閣臣生間隙第十五節第366節 識手段總督認新主 爲宗教特使下許諾第259節 黃首相試探繼承權 鎮海公言明國會意106 奇伉儷促膝聊祭祖衆狂生擋駕遞請願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第43節 長路漫漫第27節 受禪壇與憲誥第310節 憂股市兩士起爭執 見女皇將軍求幫助31 聽民意縣太爺坐鎮議拆遷諸議員針鋒104 女皇重薦殖民司長紫軒暢談東瀛經略第253節 不相謀夫之婉言拒 道不同書生萌意氣第346節 賞才華紫軒攏誠志 爲和談特使抵海港第37節 決戰牧野(三)第340節 泡溫泉孫女皇沉思 攜女兒李鳳兒面聖35 湯神甫承接育嬰堂弘武帝修編教材書第260節 借修法儒道首爭鋒 關國事皇子收報紙第7節 北越誼王隔岸觀火 南越君臣禍水北引25 韓半瓶攜妻投小舅張村民投票換酒席第三十二節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367節 印加獨立震驚歐洲 面見西王法相獻計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第二十八節第319節 回京師夏完淳覆命 見女皇衆議員暢言第三十三節124 馬六甲狐出謀劃策王副會長設宴款待第26節 蜀中攻略(三)第9節 盛宴(四)第221節 倒幕武士以下克上 李耀鬥部以逸待勞第二十五節第23節 賜名51 歷艱辛澳洲露面容面聖上船長獻寶物第287節 國會請援公審朝王 內閣大臣讀報論事112 官府議會相持如賓各省議員暗自較勁185 蘇伊士公爵會公爵歐羅巴君主助君主第38節 洛陽之戰(三)第2節 我們不會死的!第239節 定戰術軍民互合作 爲埃及諸使匯開羅第266節 論私掠君臣談局勢 變結構中華求動力169 蘇萊曼復辟新王朝陳家明巧舌說蘇丹第5節 風口浪尖(五)第26節 虎狼之師41 拒千金青年赴萊頓邀才峻親王開講壇第6節 楊家大少爺第11節 石柱義莊第376節 玻意爾書信聊中華 聽介紹洛克談看法 黑色柳丁第17節 國會(一)148 匯城頭雙雄論戰術伊犁城俄使誇海口第251節 內務部啓用新紀年 冒闢疆晉升內閣臣第26節 東林鉅子第264節 鎮海公書房圖運河 楊夫人府邸宴貴客第2節 帝都風雲(二)第272節 朝鮮王改革頻受阻 士林派大殿除政敵第212節 懲藩屬中華改方針 印度洋華商遇封港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第35節 朱仙鎮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第228節 君臣對弈深談巨室 中華女皇艱難抉擇第十三節第11節 海盜192 回京路女皇賞楓葉乘御輦皇夫進納言第350節 查案情令史見女皇 收詩詞皇女生思緒第278節 蘇赫巴魯心窺火炮 米哈伊爾終明敵情第15節 關中日落第243節 見女皇來賀探聖意 上奏摺宗羲圖朝鮮第226節 棲霞寺爾梅當說客 爲稅賦而農巧周旋第347節 接風宴武官起爭執 瞞姓名奧將探敵情第15節 潛在規則第十七節34 王夫之析分拆遷案陳子龍歷數省議席第9節 朝貢161 多爾袞錦袍藏書信多爾博救父忙點兵162 準軍大營父子脫逃翁金河畔滿漢再遇第28節 天下之法第335節 聞買賣羅威巧周旋 歷千辛法使回巴第7節 銅錢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第三十八節172 敦刻爾克約克失利法王親政春風得意第24節 蜀中攻略(一)第24節 第二屆國會第364節 訪英國宗羲薦鄭森 清欠款英主達心願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第17節 中國風狂掃歐羅巴漢使團初臨羅馬城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第三十四節第332節 追友軍鄭森赴戰場 卡奇灣旗艦對旗艦第379節 顧大局皇女斬情絲 爲參政皇長子面聖第376節 玻意爾書信聊中華 聽介紹洛克談看法 黑色柳丁第13節 盛宴(五)第20節 血腥的鬧劇(下)第1節 帝都風雲(一)
第1節 帝都風雲(一)53 剪羊毛王公開財路窺資源沙俄又探手209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20節 寧古塔將軍157 紅海畔蘇萊曼起事南京城弘武皇定策第十八節第24節 蜀中攻略(一)第291節 種水稻遼東獲豐收 進忠言閣臣生間隙第十五節第366節 識手段總督認新主 爲宗教特使下許諾第259節 黃首相試探繼承權 鎮海公言明國會意106 奇伉儷促膝聊祭祖衆狂生擋駕遞請願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第43節 長路漫漫第27節 受禪壇與憲誥第310節 憂股市兩士起爭執 見女皇將軍求幫助31 聽民意縣太爺坐鎮議拆遷諸議員針鋒104 女皇重薦殖民司長紫軒暢談東瀛經略第253節 不相謀夫之婉言拒 道不同書生萌意氣第346節 賞才華紫軒攏誠志 爲和談特使抵海港第37節 決戰牧野(三)第340節 泡溫泉孫女皇沉思 攜女兒李鳳兒面聖35 湯神甫承接育嬰堂弘武帝修編教材書第260節 借修法儒道首爭鋒 關國事皇子收報紙第7節 北越誼王隔岸觀火 南越君臣禍水北引25 韓半瓶攜妻投小舅張村民投票換酒席第三十二節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367節 印加獨立震驚歐洲 面見西王法相獻計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第二十八節第319節 回京師夏完淳覆命 見女皇衆議員暢言第三十三節124 馬六甲狐出謀劃策王副會長設宴款待第26節 蜀中攻略(三)第9節 盛宴(四)第221節 倒幕武士以下克上 李耀鬥部以逸待勞第二十五節第23節 賜名51 歷艱辛澳洲露面容面聖上船長獻寶物第287節 國會請援公審朝王 內閣大臣讀報論事112 官府議會相持如賓各省議員暗自較勁185 蘇伊士公爵會公爵歐羅巴君主助君主第38節 洛陽之戰(三)第2節 我們不會死的!第239節 定戰術軍民互合作 爲埃及諸使匯開羅第266節 論私掠君臣談局勢 變結構中華求動力169 蘇萊曼復辟新王朝陳家明巧舌說蘇丹第5節 風口浪尖(五)第26節 虎狼之師41 拒千金青年赴萊頓邀才峻親王開講壇第6節 楊家大少爺第11節 石柱義莊第376節 玻意爾書信聊中華 聽介紹洛克談看法 黑色柳丁第17節 國會(一)148 匯城頭雙雄論戰術伊犁城俄使誇海口第251節 內務部啓用新紀年 冒闢疆晉升內閣臣第26節 東林鉅子第264節 鎮海公書房圖運河 楊夫人府邸宴貴客第2節 帝都風雲(二)第272節 朝鮮王改革頻受阻 士林派大殿除政敵第212節 懲藩屬中華改方針 印度洋華商遇封港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第35節 朱仙鎮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第228節 君臣對弈深談巨室 中華女皇艱難抉擇第十三節第11節 海盜192 回京路女皇賞楓葉乘御輦皇夫進納言第350節 查案情令史見女皇 收詩詞皇女生思緒第278節 蘇赫巴魯心窺火炮 米哈伊爾終明敵情第15節 關中日落第243節 見女皇來賀探聖意 上奏摺宗羲圖朝鮮第226節 棲霞寺爾梅當說客 爲稅賦而農巧周旋第347節 接風宴武官起爭執 瞞姓名奧將探敵情第15節 潛在規則第十七節34 王夫之析分拆遷案陳子龍歷數省議席第9節 朝貢161 多爾袞錦袍藏書信多爾博救父忙點兵162 準軍大營父子脫逃翁金河畔滿漢再遇第28節 天下之法第335節 聞買賣羅威巧周旋 歷千辛法使回巴第7節 銅錢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第三十八節172 敦刻爾克約克失利法王親政春風得意第24節 蜀中攻略(一)第24節 第二屆國會第364節 訪英國宗羲薦鄭森 清欠款英主達心願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第17節 中國風狂掃歐羅巴漢使團初臨羅馬城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第三十四節第332節 追友軍鄭森赴戰場 卡奇灣旗艦對旗艦第379節 顧大局皇女斬情絲 爲參政皇長子面聖第376節 玻意爾書信聊中華 聽介紹洛克談看法 黑色柳丁第13節 盛宴(五)第20節 血腥的鬧劇(下)第1節 帝都風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