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四章 戰後態勢

但他們的犧牲並不是毫無價值的。

這次明軍出擊遼東,滿清雖然極力封鎖消息,但通過百姓的口耳相傳,消息也很快的傳播開來。在感到振奮的同時,很多人開始明裡暗裡開始反抗清軍。在事情發生後的兩個月內,在遼東便有大大小小近百起漢人揭竿而起,反抗清軍的起義。後來,經過清軍的瘋狂鎮壓,事件纔有所平息。但只是將事情從明面上轉移到了暗地裡,內部的裂痕欲來欲大。

而百姓的嚮明之心卻越來越強。僅在明清兩軍對峙的蓋州,不到兩個月,便有近三千戶百姓拋家舍業,從蓋州逃到復州。大量百姓逃逸影響的不僅是滿清的勞動力,也直接影響清軍的軍心和戰力。

清軍爲此還在蓋州南側設立了無數的壘堡,以監視南逃的百姓,並對抓到的百姓進行最嚴厲的懲罰。但即使如此,仍有不少百姓越過重重阻礙前往明境。

而黃蜚看到民心可用,派出輕騎不斷北上。從任何可以突破的地方攻擊清軍,或破其屯堡,或燒其糧草,或毀其禾苗。本來土地肥沃,不僅可以自給自足,甚至可以供給其他地方的蓋州變的殘破不堪,甚至還需要滿清從其他地方調來糧食來供養在蓋州駐紮的大軍。

這種情勢,在福臨登上皇位,多爾袞當上攝政王之後,滿清的朝局穩固之後,纔開始有了一些改變。滿清以尚可喜爲將,率海州之軍進入蓋州,以伺機攻滅金復二州的明軍。

耿繼茂身死的消息傳回盛京,耿仲明仰天痛哭,大聲叫罵勒克德渾讓自己耿家斷子絕孫(耿繼茂爲耿仲明獨子,此時,耿精忠還未出生)。

但這種叫罵也只能在自家莊園裡面,勒克德渾是滿清的貝勒,他是被封的漢人的王。兩者論官職,當然是耿仲明更高,但地位確實千差萬別。如若讓滿清知道耿仲明心存不滿,或許他自己也要去地下陪兒子了。當多爾袞爲了補償耿仲明,而爲他增三百戶時,他也只能磕頭叩謝,將自己的一切不滿都壓下去了。但內心的積仇,卻使他氣憤難消,暗地裡不斷對兩紅旗的人使絆子。

多爾袞在當上攝政王之後,在代善的提議下,爲顯示自己的大公無私,斬殺了曾經支持自己登基的碩託和阿達禮。經過努爾哈赤、皇太極兩代,直到多爾袞當上攝政王,代善才終於把碩託這個自己最討厭的兒子送上了斷頭臺,可真是可喜可賀。而阿達禮,則是代善認爲不得不除,誰讓他當初上躥下跳,和碩託走的那麼近呢!

勒克德渾因爲戰敗,最後還致使明軍逃脫,被多爾袞下令暫時免除了貝勒。但有老代善在背後支持,相信用不了多久,便能重回滿清的高層。

尚可喜因爲疏忽放明軍進入遼東而被追責,但因爲多爾袞還要用他增援蓋州,也只是申斥了一番,讓他去蓋州戴罪立功。

杜爾祜因放走明軍,而被多爾袞下令申斥,免除鎮國公的官職,以普通將領的身份前往遼東前線戍防。

而李率泰雖然及時反應過來,率部向東追擊,並殲滅了部分明軍。但因爲仍然有不少明軍逃脫,且他帶兵前來盛京是導致明軍潛入遼東的主要原因,很多人上書要求重懲,甚至要求直接斬殺李率泰。

但李率泰在追擊不成的情況下,直接率部返回蓋州,並助馬永功及時穩固了局面,薄有功勞。且他返回蓋州後不久,在得知多爾袞當上攝政王后,立即給多爾袞寫了兩封書信。其中一封是他對這次戰事的總結,以及大力發展水師的建議。另一封則是他言說豪格之罪,並向多爾袞表忠心的信件。

多爾袞看過之後,覺得他發展水師的建議十分有理。他又詢問勒克德渾和石廷柱,兩人對李率泰評價都十分高。不久之後,一道聖旨從盛京傳下,封李率泰爲水軍總管,負責在遼河上訓練水師。

李率泰不僅沒被追責,還得到重用。多爾袞把他豎起來,製成了一個標杆,表明他並無追究跟隨豪格反對他的文武官員的意思。在這之後,不斷有人脫離豪格前來投靠多爾袞。豪格身旁除了一切死忠沒有離開外,得到了空前的孤立。

而多爾袞則水漲船高,統治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不久之後,他迎娶了皇太極的遺孀莊妃,間接成了福臨,也就是順治帝的父親。而滿清衆文武在此刻卻不敢發一言,多爾袞的威勢達到頂峰。

周顯在得知韓勇留在遼東腹地之後,下令升其爲遊擊將軍,劉麻子爲守備,讓人將文書、印信送到他們的所在地。並令人告知韓勇,在其控制的範圍內,武將遊擊之下可以由其任命,文官之下縣令可以隨意任命,大明朝廷予以全部認同。也就是說,周顯給了他充分的自由任命權。

按照最初的約定,凡是前往遼東的明軍。官職就地提升一級,高奇被任命爲副將的文書傳向京師,而吉木被立即提升爲參將。戰死者得到雙倍的撫卹,留在遼東傷兵的親屬亦是如此。而最後留下斷後的明卒無論生死都得到了三倍的撫卹。

直到後來數月,仍有一些明卒越過重重障礙,逃回明境,這就是後話了。

沈廷揚提行的通過海運運送糧草的提議得到了成效,第一批糧食十萬石運抵登萊。其中一半留下爲克遼軍,剩下的一半被運往京師。雖然不多,但大部分百姓看到有糧食到達,又不再積極屯糧,買糧。京師的糧價迅速下降,物價得到了一定量的穩定。

後來,崇禎帝答應了沈廷揚開放天津爲經商口岸的提議。鄭芝龍知道之後,當即派出海船五十艘,幫助朝廷轉運糧食到京師,運糧的數量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第二批,共轉運了近七十萬石糧食到達。其中一部分仍然送往京師,剩下的則被送往寧遠,爲

第九百八十八章 崔鳴吉第六百四十九章 詐言3第四百七十五章 盧象升聚將2第一百五十九章 驅民攻城第四百零六章 勝利在望第一百一十七章 轉折第四百五十九章 李巖的思慮第八百零八章 震遼陽4第九百九十三章 南陽大戰3第九百四十三章 回援濟寧2第五百五十四章 金州血戰2第一百五十六章 說服楊嗣昌2第八百零九章 震遼陽5第六百二十三章 濟南遊逛第八百二十四章 震遼陽20第五百零九章 何人爲將2第一百六十一章 側擊太子第九百五十三章 宋應星第一百一十四章 松山之戰20第四百二十六章 皇太極的疑慮第四百六十五章 攻遼三途2第八百五十五章 沂州攻防3第四百八十章 夜襲第一百一十章 單發手銃第六百二十四章 漱玉館題字第五十三章 兵起11第九百三十四章 協議第三百一十七章 火器演練第三十四章 攻入滕縣2第五百零一章 安撫金州第一百五十三章 謀變小城第八百九十四章 濟南城亂第一百七十五章 離京第四百三十四章 夏承德的選擇第二百二十五章 襄陽斬刑第四百八十七章 對戰5第八百八十八章 牛金星第七十四章 寒門進士第九百六十九章 入通州第四百八十二章 兄弟第二百二十三章 刺張第一百六十七章 殿試第八百九十三章 激烈廝殺3第五十五章 攻心第四百三十六章 土豆的育種第九百四十章 新幣鑄造第三章 志向第八百二十四章 震遼陽20第二百一十五章 毒計第三百二十七章 船援松山4第四章 大侄子第五百七十一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第八十五章 再戰第七百七十三章 濟寧驚變3第九十七章 五關城門第一百七十七章 再見趙宇2第三百一十三章 處置俘虜2第五百三十八章 屠殺百姓第一千章 議事第六百一十五章 開封城破第四百四十六章 攻遼三途3第五百一十二章 孫傳庭出獄2第十六章 立足沙巴第四章 山東之局4第963章 川地形勢2第一百一十章 單發手銃第五十四章 兵起12第九百四十六章 張名振第八百四十七章 招攬士子第九百零九章 德之島第八百二十三章 震遼陽19第六十九章 京師4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軍從將第一百一十二章 松山之戰18第五百八十六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6第八百八十三章 白翥第一百三十八章 入宮第三十一章 攻城2第八百二十四章 震遼陽20第五百零九章 何人爲將2第二百四十六章 萊州局勢第八百六十八章 兵圍淄博第一百六十章 高陽外戰第十五章 滿清入局第八百七十九章 平抑物價第九百三十二章 接戰第八百四十二章第八百七十八章 風三姐2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排第九百四十章 新幣鑄造第六百零九章 松山之戰15第八百六十四章 俘虜第一百七十三章 復社張溥2第三十三章 分贓第七百七十八章 處罰第二百二十八章 威脅第三十七章 醒來第六章 早課第二百一十九章 決勝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地態勢
第九百八十八章 崔鳴吉第六百四十九章 詐言3第四百七十五章 盧象升聚將2第一百五十九章 驅民攻城第四百零六章 勝利在望第一百一十七章 轉折第四百五十九章 李巖的思慮第八百零八章 震遼陽4第九百九十三章 南陽大戰3第九百四十三章 回援濟寧2第五百五十四章 金州血戰2第一百五十六章 說服楊嗣昌2第八百零九章 震遼陽5第六百二十三章 濟南遊逛第八百二十四章 震遼陽20第五百零九章 何人爲將2第一百六十一章 側擊太子第九百五十三章 宋應星第一百一十四章 松山之戰20第四百二十六章 皇太極的疑慮第四百六十五章 攻遼三途2第八百五十五章 沂州攻防3第四百八十章 夜襲第一百一十章 單發手銃第六百二十四章 漱玉館題字第五十三章 兵起11第九百三十四章 協議第三百一十七章 火器演練第三十四章 攻入滕縣2第五百零一章 安撫金州第一百五十三章 謀變小城第八百九十四章 濟南城亂第一百七十五章 離京第四百三十四章 夏承德的選擇第二百二十五章 襄陽斬刑第四百八十七章 對戰5第八百八十八章 牛金星第七十四章 寒門進士第九百六十九章 入通州第四百八十二章 兄弟第二百二十三章 刺張第一百六十七章 殿試第八百九十三章 激烈廝殺3第五十五章 攻心第四百三十六章 土豆的育種第九百四十章 新幣鑄造第三章 志向第八百二十四章 震遼陽20第二百一十五章 毒計第三百二十七章 船援松山4第四章 大侄子第五百七十一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第八十五章 再戰第七百七十三章 濟寧驚變3第九十七章 五關城門第一百七十七章 再見趙宇2第三百一十三章 處置俘虜2第五百三十八章 屠殺百姓第一千章 議事第六百一十五章 開封城破第四百四十六章 攻遼三途3第五百一十二章 孫傳庭出獄2第十六章 立足沙巴第四章 山東之局4第963章 川地形勢2第一百一十章 單發手銃第五十四章 兵起12第九百四十六章 張名振第八百四十七章 招攬士子第九百零九章 德之島第八百二十三章 震遼陽19第六十九章 京師4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軍從將第一百一十二章 松山之戰18第五百八十六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6第八百八十三章 白翥第一百三十八章 入宮第三十一章 攻城2第八百二十四章 震遼陽20第五百零九章 何人爲將2第二百四十六章 萊州局勢第八百六十八章 兵圍淄博第一百六十章 高陽外戰第十五章 滿清入局第八百七十九章 平抑物價第九百三十二章 接戰第八百四十二章第八百七十八章 風三姐2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排第九百四十章 新幣鑄造第六百零九章 松山之戰15第八百六十四章 俘虜第一百七十三章 復社張溥2第三十三章 分贓第七百七十八章 處罰第二百二十八章 威脅第三十七章 醒來第六章 早課第二百一十九章 決勝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地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