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歷174年5月27日,不出李宇軒等人的預料,巴斯爾揮軍一萬五千人進攻阿特伯裡的哈斯谷地,堅守該處的是阿特伯裡五千七百名正規軍。戰爭進行的異常激烈而殘酷,雙方處於一種僵持的狀態。阿特伯裡方面憑藉地勢上的優勢一次又一次擊退巴斯爾軍隊的進攻,而巴斯爾則依仗自己在兵力方面的所佔有的優勢,不分晝夜的向阿特伯裡發動進攻。
對於雙方的兵士和將軍而言,這都是一場意志與精神的較量。鮮紅的血液在這裡飛濺,年青的生命在這裡倒下。這場戰爭已經摒棄了一切所謂的戰略戰術,這裡只剩下無盡的殺戮。
慘烈的消耗戰僅僅進行了三天,雙方軍隊的傷亡就都超過了一半,將近萬名戰士在這短短的三天時間裡倒在這個戰場上,不管他們生前是阿特伯裡的戰士還是巴斯爾的英雄,他們都將被永久地留在這片谷地中。但戰爭並沒有結束,雙方的後援部隊仍舊源源不斷地從各自的後方趕來,又有許多生命將被投入到這場“絞肉機”式的戰爭中。
但是,戰爭不僅僅發生在洛水平原的北面。幾乎在同時,洛水平原的南面也發生了戰爭。
帝王歷174年6月1日,鳳翔王國第三軍團指揮布拉米奇對外聲稱江鶴是殺死風少君的元兇,也喊出了“清君側”的口號,並呼籲一切有愛國心的軍人加入到自己的軍隊中討伐江鶴,一時間聲勢大振。但也就在他的主力剛進入鳳翔本土,一路高奏凱歌向鳳翔首都鳳城推進的時候,從鳳翔南部調來的王國第四軍團擋住了它的去路。
於是,除了名義上歸屬鳳翔的第五兵團以外,鳳翔王國的四大兵團在兩條不同的戰線上對峙着,一個月前還強大到讓大陸南部國家爲之震驚的鳳翔王國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誰也不清楚這場鳳翔內部的戰爭會怎樣收場,但鳳翔王國由強盛走向衰落的趨勢已經不可避免。
也就在布拉米奇的主力進入鳳翔的本土後,一直被軍糧問題搞得焦頭爛額的李宇軒得到了第三軍團反叛的消息,另他欣喜若狂,急忙召集手下一衆將領召開了一輪新的軍事會議。
帝王歷174年6月17日,晴。“家園”的商船隊經過幾十天的航程,終於將緊急採購的八十萬斤糧食運到了巴林。
帝王歷174年6月25日•蘇格爾”
帝王歷174年6月30日,“哈斯谷地爭奪戰”持續了一個月零四天,最終以巴斯爾一方獲勝而告終。雙方前後共投入了四萬八千名士兵,其中阿特伯裡爲一萬四千名,巴斯爾爲三萬四千名,而其中的三萬九千名士兵在此長眠,其死亡率竟然高達驚人的八成,不能不說創造了一個戰爭“奇蹟”。
帝王歷174年7月3日,在阿特伯裡西縣上作戰的阿特伯裡軍主力在得知哈斯谷地落入巴斯爾一方的消息後,士氣低落。終於在決戰中輸給了準格爾,雅安聯軍,連國王都被對方俘虜,阿特伯裡王國已經是名存實亡。在接下來的短短一個星期中,準格爾和雅安聯軍橫掃了整個阿特伯裡王國,聯軍在7月11日抵達了哈斯谷地。
但是聲勢強盛的聯軍並沒有向哈斯谷地的巴斯爾軍隊發動進攻,反而發表了一個願意與巴斯爾和平相處的外交文件,顯然是默認了巴斯爾對哈斯谷地的控制權。在此期間,大量的阿特伯裡難民經由布林關進入洛水平原,駐留此地負責防務的白雲起和徐執信爲此忙得暈頭轉向。後來經過徐若愚等人的統計,僅在7月3日以後這8天中,涌入洛水平原的阿特伯裡難民就多達十三萬之多,其數量令人瞠目結舌。
但戰爭真的就此結束了嗎?
帝王歷174年6月29日,洛水。
這是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洛水波濤洶涌的江水奔流向海,江水拍打着江岸巨大的礁石,發出的聲音有如雷霆。自從半年多前“家園佔領了洛水平原,一切來往於洛水兩岸的渡船以及漁民的漁船都被禁止航行。整條洛水靠北岸的江面已經有半年多沒出現過航行船隻的身影。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黑夜,竟然有一支龐大的艦隊藉着夜色的掩護逆流而上。這不是一支漁船隊,也不是一支商船隊,從船身上密密麻麻排列兩旁的箭孔就可以看出,這是一支可以在海上航行的戰艦所組成的艦隊。
天上是濃密的烏雲,這支艦隊離岸邊有兩,三百米的距離,站在岸邊只能看見一點模模糊糊的影子,沒有人會相信那裡的江面上此刻正有一支龐大的艦隊在航行。但如果是常年與大江打交道的漁民就不一樣了。雖然滔天巨浪拍打岸礁的聲音震耳欲聾,但他們仍然可以分辨出哪些聲音是江水擊石聲,哪些聲音是槳櫓划水聲。
這支在夜色中前進的艦隊正是李宇軒花費巨資建立的海軍艦隊。而現在這支艦隊的指揮官“雄鷹“鄭經正坐在艦隊旗艦“家主”號的船艙中悠閒自得的喝着茶。
三天前,也就是6月27日,來自蘇格爾的斥候帶來了家主李宇軒的一封親筆密令。要求他的艦隊延洛水北上,在7月3日之前到達洛水江北小鎮卡莫,任務是爲”家園”提供江上運輸和掩護。
接到密令後的鄭經興奮的不得了,這是自己第一次參與”家園”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在佈置完所有的事宜後,鄭經即在當日夜率領十四艘戰艦連夜延江北上,其中包括海軍的旗艦“家主”號。
家主要揮軍南下,那就意味着要和鳳翔開戰,不知道鳳翔的鐵甲步兵與”家園”的騎兵哪個更勝一籌。不過以家主的英明睿智,擊敗鳳翔的鐵甲步兵團應該不成問題。
同大多數”家園”的將領和兵士一樣,鄭經對自己的家主李宇軒有一種近乎盲目的信任與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