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無題

商業不敵工業,是歷史的必然,西班牙、荷蘭都因商業而繁榮一時,但卻難以持久穩定。

“資產管理機構要儘快建立起來,就由戶部牽頭組織人手。”朱永興還在繼續交代着,“不光是商業領域,還有工業、手工業,潛力也很大,以個人爲單位的小作坊生產效率太低了,要逐漸加以改變。”

“龍爺您是說紡織業嗎?”易成疑惑地問道。

目前個人單位的生產最主要的便是紡織,男耕女織嘛,非常傳統。但朱永興所指的並不只是紡織,雖然工業革命的開端便是由紡織開始的。

“各個行業都應該包括,紡織業是重點,首先扶植的還要有造船業、鋼鐵業。嗯,這個需要商討研究,朕只是隨便這麼一說。而且要使工業大發展,取消丁稅,使人身擺脫土地的束縛是前提條件。”

朱永興說得隨便,可沒人敢不當真。易成便牢牢記住,準備回去後好好籌劃一番。

“說到生產效率低下的問題,還涉及到了科學技術和發明創造……”朱永興沉吟着,考慮是否應該把專利法提前推出來。

在西方國家,一般認爲最早的一件專利是英王亨利三世1236年授予波爾多的一個市民以製作各色布的15年的壟斷權。但實際上這是封建特權的一種形式,並非現代意義上的專利。

第一個建立專利制度的國家應該是威尼斯,於1474年頒佈了第一部具有近代特徵的專利法,並於兩年後批准了第一件有記載的專利。但歷史上一般認爲英國於1624年制訂的《壟斷法規》,纔是現代專利法的開始。對以後各國的專利法影響很大,被稱之爲“發明人權利的大憲章”。

仿效當然可以,但朱永興認爲採用另一種方法,即發明人證書制度,應該更有利於國家和民衆。更適應於現今的中國國情。所謂的發明人證書,就是發明權歸國家所有,發明人取得一定的報酬和獎勵,但不能拒絕經國家批准的其他人使用其發明。在後世,很多國家採用專利法,也有國家採用發明證書制度。

從鼓勵發明創造。以及發明人所獲得的報酬來看,專利法應多於發明人證書制度。但朱永興並不認爲發明人證書制度便不適用,因爲這是一個新事物,以前沒有,也就不會有人挑剔。

從鼓勵發明創造。到尊重知識產權,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形成良性循環,並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事情。

“一些詳細的章程,回去再研究決定吧!”朱永興覺得不必在這樣的環境下繼續深入探討,便笑着說道:“嗯,出來一趟便輕鬆一下,不談公事了。嚐嚐這些小吃食。主餐的調劑。就象生活,也需要些變化,一成不變就沒意思了。”

柔兒咯咯的笑聲吸引了一桌人的注意。朱永興對張施華並沒有什麼印象,但女兒能開心,他也便感到高興。等仔細打量後,朱永興發現這個女孩長得很清豔,其實更接近於後世美女的標準。

當然,這不是說夢珠和龍兒。以及段琬兒不漂亮,但美與美之間也不是相同的。就象美女很多,但相貌卻並不一樣。

朱永興感到特別。目光便在張施華身上多停留了片刻,然後微微一笑,轉頭繼續與易成和鄭昭仁閒談。雖然他沒有別的什麼想法,但卻被張川天看在了眼裡。

“龍爺,應該多選些宮人了。”易成也注意到了朱永興目光的停留,試探着建議道:“沒有漢家女位列嬪妃,可能引起物議。”

“漢家女?賢妃不是嗎?”朱永興覺得他搞的手腳應該已經被默認,沒想到易成又提出了疑問。

易成苦笑了一下,低頭喝茶,不作應答就表示不認同。只是個嬪妃還罷了,若要立其爲皇后,恐怕就不是羣臣不吭聲的時候了。

鄭昭仁咧了咧嘴,說道:“龍爺不必煩惱,賢妃若生皇子,海外封王亦無不可。您知道,這百官,這萬民,若承繼大位者的血統不是漢人,恐怕生亂啊!”

朱永興皺起了眉頭,思索着沒有說話。易成和鄭昭仁算是親信了,他們都這麼看,恐怕還真不能草率行事。這是中國,不可能象別的國家那樣,英國、荷蘭可以接受女王,但在中國,這是不可想象的。除了那位武則天,後來還被黑得既荒淫又殘忍。

至於海外封王,倒是可行之法。呂宋算一個,婆羅洲算一個,澳大利亞也算一個,還有其他的地區。這樣倒是不愁了,對夢珠和龍兒,也不算太過愧疚。

當然,這樣的話便不能採取西方殖民者的做法,可要把這些地方穩固佔領,其中的關鍵便是使這些地方的主體民族變成漢人。

按照資源分配的合理性,中國大陸有一億人應該是比較合理的。而再過幾十年,或者上百年,如果能夠保持和平安定,再加上鼓勵生育,人口肯定會超過一億。這多出來的人口,便能分流到各個佔領區,逐漸使其成爲穩固的中華之地。

政策要鼓勵,觀念要改變,這才能使人們自覺自願地前往異地開拓並生活。起碼人們現在的思想,沒有多少人願意離開故土,前往異地他鄉的。

設想會變成現實嗎?朱永興覺得至少要過上十年二十年,或者更長的時間,纔會有人認同並稱贊他的強權政治、擴張侵略,並持之以恆地將其施行到底。這就涉及到了政局的穩定,不光是他在位的時期,還有他接班人在位的時期,這是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夠完全實現的夢想。所以,他不得不擔心硬要將夢珠立爲皇后的不利影響。

當朱永興離開茶樓的時候,本來是有心事的,但柔兒卻又使他笑了起來。

“象鼻猴子,小松鼠……別忘了啊!”柔兒似乎與張施華達成了什麼協議,邊走邊回頭叮囑着。

而張施華已經呆住了,牽着小公主走的這個男人——天啊!(未完待續)

第189章 東征前線第148章 再戰新會(一)第38章 巧取龍尾關第135章 漢服傣家女第229章 內政之治,疑惑未解第63章 攻掠遼東第148章 元江那氏第115章 緬甸的條件第100章 再唔晉王第199章 接戰第74章 東逃,後路第233章 三桂之謀,鄭家再亂第28章 雙層爆破第132章 名人陰影第25章 山東攻略第107章 厭炮厭勝?第101章 強盜的轉變第74章 以夷制夷的陰謀第116章 篡權之議第140章 工部主事第78章 勝利之因第94章 相疑第117章 困難的基礎工程第88章 毒蘑第58章 少年夢,新錢,質變第213章 清廷之反應第82章 勝利的標誌第65章 騎兵牆浪潮第28章 雙層爆破第84章 失敗之源第256章 威懾重慶,王旗所至第244章 召見,山東於七第132章 名人陰影第188章 大調整第163章 廣州戰役(九)第58章 明智,千秋節第17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03章 產馬之地——河套第92章 僞造,詭道第55章 滇緬戰事第66章 非戰之困難第122章 大難臨頭幾人“忠”第51章 渡河,渡河第23章 伏擊之地第148章 未來戰略,死戰大勝第23章 綜合實力第49章 清軍的迂迴第142章 川中形勢第96章 死地難脫第249章 殿下不易,酒後點透第116章 治河之才第94章 相疑第8章 依城挫敵第84章 失敗之源第262章 遼東攻略第38章 三師相會第15章 正妃虛懸第159章 中華輝煌第89章 勝利第102章 再赴下龍第43章 兵出大理,晉王退讓第91章 川滇呼應第144章 講武會二第59章 無題第135章 各自的心思第86章 復臺建議第130章 無題第118章 破釜沉舟?第272章 血戰第100章 再唔晉王第134章 非奇襲,即決戰第84章 後中先,大海戰第14章 感情是睡出來的第160章 大結局第222章 戰雲壓福州,救與不救?第116章 不悅的提議第45章 元江接觸戰第1章 陌生之地第73章 小朝會第68章 以誠待人,執着進諫第147章 一戰定遼?第108章 各懷心思第140章 戰局急轉第126章 火力致勝,英國心思第131章 東征救民第177章 當兵吃糧?第124章 授課第252章 三桂低頭第74章 以夷制夷的陰謀第219章 名士碩儒不盡可用第135章 得子,變局第4章 封賞,臺灣第101章 鐵腳板和轟天炮第143章 講武會一第45章 大反攻第235章 鄭軍投靠,清廷退縮第131章 良賤之分第30章 宗室入滇第89章 進退兩難第218章 江南名士?
第189章 東征前線第148章 再戰新會(一)第38章 巧取龍尾關第135章 漢服傣家女第229章 內政之治,疑惑未解第63章 攻掠遼東第148章 元江那氏第115章 緬甸的條件第100章 再唔晉王第199章 接戰第74章 東逃,後路第233章 三桂之謀,鄭家再亂第28章 雙層爆破第132章 名人陰影第25章 山東攻略第107章 厭炮厭勝?第101章 強盜的轉變第74章 以夷制夷的陰謀第116章 篡權之議第140章 工部主事第78章 勝利之因第94章 相疑第117章 困難的基礎工程第88章 毒蘑第58章 少年夢,新錢,質變第213章 清廷之反應第82章 勝利的標誌第65章 騎兵牆浪潮第28章 雙層爆破第84章 失敗之源第256章 威懾重慶,王旗所至第244章 召見,山東於七第132章 名人陰影第188章 大調整第163章 廣州戰役(九)第58章 明智,千秋節第17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03章 產馬之地——河套第92章 僞造,詭道第55章 滇緬戰事第66章 非戰之困難第122章 大難臨頭幾人“忠”第51章 渡河,渡河第23章 伏擊之地第148章 未來戰略,死戰大勝第23章 綜合實力第49章 清軍的迂迴第142章 川中形勢第96章 死地難脫第249章 殿下不易,酒後點透第116章 治河之才第94章 相疑第8章 依城挫敵第84章 失敗之源第262章 遼東攻略第38章 三師相會第15章 正妃虛懸第159章 中華輝煌第89章 勝利第102章 再赴下龍第43章 兵出大理,晉王退讓第91章 川滇呼應第144章 講武會二第59章 無題第135章 各自的心思第86章 復臺建議第130章 無題第118章 破釜沉舟?第272章 血戰第100章 再唔晉王第134章 非奇襲,即決戰第84章 後中先,大海戰第14章 感情是睡出來的第160章 大結局第222章 戰雲壓福州,救與不救?第116章 不悅的提議第45章 元江接觸戰第1章 陌生之地第73章 小朝會第68章 以誠待人,執着進諫第147章 一戰定遼?第108章 各懷心思第140章 戰局急轉第126章 火力致勝,英國心思第131章 東征救民第177章 當兵吃糧?第124章 授課第252章 三桂低頭第74章 以夷制夷的陰謀第219章 名士碩儒不盡可用第135章 得子,變局第4章 封賞,臺灣第101章 鐵腳板和轟天炮第143章 講武會一第45章 大反攻第235章 鄭軍投靠,清廷退縮第131章 良賤之分第30章 宗室入滇第89章 進退兩難第218章 江南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