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6章 近衛騎兵團

騎兵學校和普通學校不一樣,不是從很小的歲數開始培養的,而是從13歲開始培養。13歲是小學畢業的年紀,同時,孩子們身高基本也能爬得上馬背了,這時開始培訓騎兵教程,纔有意義。

就像普通的騎士,去大貴族家裡當侍從,雖然7歲就被送過去。但是,7歲到14歲,一般只能當侍童,做些雜事。同時,學一些基本的文化知識,以及各種騎士的禮儀。直到14歲,長得有馬背高了,纔開始練習騎士武藝,然後,一練就是7年,直到21歲出師。這有點類似學徒制度,同樣是7年學藝。不過,比工匠學徒要好的是,在7歲到14歲這7年利,騎士們在當侍童的時候,有機會學習文化知識和各種禮儀。雖然要爲大貴族做服務工作,可是,這些文化知識,卻是平民子弟永遠沒法接觸到的。

當然,西歐騎士們14歲開始接觸騎戰訓練,是因爲西歐戰馬比較高大,肩高能達到1米7以上。而北海國現在普遍採用來自克里米亞汗國的東歐蒙古馬,肩高普遍只有1米5 出頭。所以,騎士們要從14歲開始騎戰武藝訓練,北海國騎兵學校的學生,13歲就可以了。畢竟,東歐蒙古馬比西歐戰馬矮了一大截,身高要求也低了很多。

一般情況下,北海國騎兵學校的學制也是7年制的,和騎士培養一樣,同樣要求21歲畢業。之所以選擇21歲畢業,是因爲21歲這個年紀,身體基本長成了,可以定製配套尺碼的板甲了。要是太早的話,身高還繼續長,定做的板甲可能會嫌小,到時候,就會浪費一套板甲。而一套板甲起碼幾十金幣,一般人家可浪費不起。所以,一般都要等21歲往後,纔會開始定製板甲。有的發育遲的,甚至會拖到二十五六歲,才正式定製板甲套,作爲征戰所用。

當然,這是經濟條件比較差的騎士家族,纔會這麼較真。換作有錢的大貴族家庭,18歲就可以定製板甲,而且是豪華版本的鑲嵌寶石的板甲。至於以後長個子穿不上,大不了每年重新定做一套唄……

就像凱撒,現在雖然才14歲,卻已經開始披甲訓練了。當然,馬林可不敢讓凱撒穿沉重的板甲。那玩意兒太沉重,天天穿着容易被壓得個子長不高。所以,馬林給凱撒弄的鎧甲,是來自非洲的犀牛皮做成的犀牛皮甲。犀牛皮甲防護力高,而且輕便,壓不壞凱撒。而且,作爲北海國繼承人,凱撒想要啥鎧甲沒有?從14歲開始,馬林就開始爲他定做犀牛皮甲,每年一套,奢侈無比。

按道理,5年前建立的騎兵學校,第一屆畢業生應當在兩年後。不過,事情有特例,5年前建立騎兵學校的時候,一些十六七歲的少年也渴望加入。關鍵是,他們的父親,很多都是北海國軍中大佬。

那些在軍中擔任軍職的北海國軍官們心裡很清楚,騎兵地位比步兵高。若是有機會能進入騎兵學校學習,畢業後就是騎兵軍官,逼格可是比步兵軍官高多了。

所以,當初騎兵學校建校時,很多軍官求到馬林這邊,希望自家十六七歲的兒子也能進去學習。馬林不好寒老部下們的心,而且這也沒啥。

於是,馬林就特批,批准了幾百名十六七歲的軍官子弟進入騎兵學校。同時,也特招了幾百名德意志哥薩克子弟,進入軍官學校學習。最後,超齡學員的總數,達到了一千人之多。

如今,五年過去了,那些超齡學員們年齡全部超過了21歲,是時候進入軍中服役了。

本來,這也就是一件小事,正常走流程就行。按照正常流程,阿爾薩斯這個騎兵學校的校長都不用出面,派一個教官帶着畢業生去軍部騎兵科報名就行,然後,等待安排。

但阿爾薩斯心裡有小想法,希望能借此機會,展示自己的教學成果的同時,且希望能得到馬林的認可,並讓他重新出山,擔任實職將軍。

他現在享受的是軍團長待遇,可手裡無兵,類似文職將軍,空有頭銜。要是他曾經沒指揮過軍隊,那也就罷了。可他曾經指揮過一個騎兵軍團,在被馬林撤換後,心裡很不甘心,希望重新出山擔任將領。

畢竟,除了面子問題外,擔任實職將領,還有立功的機會,可以提升爵位……

阿爾薩斯雖然擔任過哥薩克騎兵軍團的軍團長,可因爲沒啥戰功,至今仍舊是個世襲騎士。在軍團長級別的貴族裡,絕對是墊底的存在。而同樣是擔任哥薩克騎兵軍團長的尤爾根,因爲在對抗八國諸侯聯軍時表現出色,爵位已經提升至一等男爵了。如果以後還有戰爭可打,還能往上提升。

這讓阿爾薩斯非常羨慕,也有些嫉妒。他可不想就頂着世襲騎士的爵位就這麼過下去,但想要提升爵位,擔任教官是撈不到的。只有上戰場,立下戰功,才能獲得爵位的提升。

因此,阿爾薩斯明明不用親自出面,卻親自帶着一千騎兵學校的超齡畢業生來到了奧裡希。在安排老師帶着學生們去軍部登記後,他自己則來到了王宮,求見馬林。

作爲地位等同軍團長的軍官,阿爾薩斯也是有資格求見馬林的。馬林也想知道騎兵學校的現狀,就召見了他。

聽說手裡多了1000名騎兵學校的畢業生,馬林的眼睛大亮:

“真的?有一千畢業生?水平咋樣?”

那可是一千軍校生啊!雖然只學了五年,沒滿七年,但馬林知道,他們學的並不少。因爲,騎兵那些玩意兒根本不用學七年。前面也說了,之所以21歲才讓騎士畢業,除了身高定型的原因之外,21歲的小夥子,力氣也基本長成了,可以和人對抗了。要是年紀太小,力氣還未長成,就算武藝不錯,力量也不足以和人對抗。

事實上,騎士的巔峰,往往要等到二十七八歲。這個時候,騎士的力量是最足的,戰鬥經驗也變得很豐富。

但北海國的騎兵要求和普通騎士不一樣,他們不需要手持笨重的騎槍和人對撞。因此,對於力量要求不是特別高。21歲,基本也夠用了。接下來,就是需要實戰鍛鍊了。

馬林得知了有一千騎兵學校畢業生,也很是滿意。於是,他繼續問道:

“那幫孩子的武藝如何?可以和普通騎士子弟對抗嗎?”

對此,阿爾薩斯信心滿滿:

“沒啥問題!至少,和同齡的騎士子弟對抗沒問題。當然,他們沒怎麼訓練過使用騎槍,在傳統騎士的騎槍對抗中可能不敵。但是,他們使用陛下您創造的彈簧騎槍和笨重的傳統騎槍對抗,也不落下風。”

“那軍事謀略的成績如何?”馬林又問道。

這時,阿爾薩斯的臉紅了起來:

“這……這方面好像不是很出色……您知道的,這幫超齡學員,文化底子都比較差,比不得後來入校的正規小學畢業的孩子。所以,軍事謀略考試方面,能過七十分的都很少,只有一百來人……”馬林對軍官要求較高,70分纔算合格,而不是60分。

頓了頓後,阿爾薩斯又道:

“當然,那些沒考到70分的,擔任普通的騎兵小隊長還是可以的。至少,他們武藝嫺熟,對基本的騎兵對抗指揮流程也很熟悉,缺的只是實戰經驗。而且……”

看到馬林臉色沒有太差,阿爾薩斯又道:

“那些軍事謀略不大行的畢業生們,也能擔任陛下您的近衛騎兵啊……”

“近衛騎兵?”馬林先是愣了下,但很快滿臉驚喜。

“對啊,近衛騎兵!”馬林高興地拍了拍桌子,嚇了阿爾薩斯一跳。他還以爲馬林發飆了呢,結果看到馬林一臉喜色,心才放下。

想到拿破崙在戰爭中始終有四個近衛騎兵團護衛左右,馬林也打算組建近衛騎兵團,在戰時護衛自己的安全。

很顯然,這第一批畢業的超齡的騎兵學校畢業生大部分人文化成績似乎不太好,作爲將官似乎有些不足。但正如阿爾薩斯所說,那些人不能擔任將官,但擔任近衛騎兵卻是毫無問題啊!

而且,那些文化成績不好的騎兵學校畢業生,也不是不能擔任軍官,而是能力不足以擔任高級將官而已,擔任普通的騎兵小隊長還是沒問題的。擔任近衛軍騎兵,那就更沒問題的。畢竟,近衛軍不需要多聰明,只需要夠忠心就問題。

於是,馬林吩咐阿爾薩斯道:

“你派人詳細調查下,除了那一百多文化成績在70分以上的交由軍部安排外,剩下的800多人,你挑選出忠誠度最高的500人出來,我要組建近衛騎兵團!”

阿爾薩斯顯示滿臉喜色,但隨後小心地問道:

“那挑剩下的三百多人呢?”

身爲校長,幾年下來也和學員們有了感情,他可不希望那三百多被挑剩下的畢業生前途沒有着落。

馬林想了想後,決定道:

“一樣交給軍部安排!不過,那一百多優秀畢業生起步是騎兵小隊長,而那三百多被挑剩下的,只能從普通騎兵做起了。以後有了戰功,可以比那些沒文化的騎兵優先提拔……”

“好,我這就去帶人瞭解情況,挑選出最忠誠的500人出來,擔任陛下您的近衛騎兵!”說完,阿爾薩斯轉身就離開了。

就在他要走出馬林辦公室的大門的時候,後面傳來馬林的聲音:

“好好做好你份內的事情,幹得好了,以後,有你帶兵的機會……”

顯然,馬林也看出了阿爾薩斯的想法。而且,他也不排斥使用阿爾薩斯。畢竟,以後他要吞併整個德意志北部諸國,需要很多軍隊和軍官。因此,機會還是很多的。阿爾薩斯雖然天分不高,但也不是很差,只是思想有點偏向傳統騎士。

但是,這種偏向重騎兵思想的軍官,統領純輕騎兵的哥薩克也許不合格,但用來指揮槍騎兵那樣的半重騎兵半輕騎兵的中間路線的騎兵,卻是合適的。畢竟,他當初能從那麼多德意志哥薩克裡面脫穎而出,除了名字有特色佔了便宜外,本身能力也是不容小覷的。

阿爾薩斯先是整個人一頓,但隨後臉上露出喜色。然後,他腳步輕快地離開了奧裡希王宮,整個人似乎充滿了力量……

第1303章 哥薩克之王第835章 代價和目標達成(下)第1757章 憤怒的教皇第1337章 少年神射手第1888章 牛馬船第1240章 馬六甲驚變第773章 新式雙桅縱帆船第1934章 名牌皮包?第142章 妥協第1119章 智利硝石和太陽竈海水淡化第420章 陣前毒帥?第1146章 忌憚第273章 艾伯特要去美洲(爲萌主大人加更1)第1114章 第六軍團第1436章 圍攻那不勒斯城第709章 皇家政法大學第1332章 獨輪戰車第537章 北海大公國第1006章 長驅直入第615章 事先商議第1676章 葡萄牙人要遠征大明?第667章 甩鍋哪家強第405章 瑞士的情報第720章 波蘭是個最佳盟友第451章 吉姆的演技第1572章 想不打了?沒門!第21章 科霍恩迫擊炮第1662章 戈斯拉爾銀礦第1078章 摩洛哥形勢第888章 新式軍刀(續)第1894章 十里紅妝第387章 羣毆訓練法第355章 法國大餐第1922章 安排第808章 正面交鋒(上)第1402章 坑害路易十二第440章 驚天騙局第736章 結局早已註定第1287章 混賬弟弟第855章 收達芬奇當開山大弟子第1084章 蘇格蘭高地步兵軍團第1278章 決鬥戰爭第908章 鼓惑西班牙人出兵第1376章 猛獸出籠第809章 正面交鋒(下)第754章 火槍戰術和秀實力第344章 意大利戰爭的核心第355章 法國大餐第1125章 “女王”和“內閣”第1038章 親自探路第809章 正面交鋒(下)第1386章 餓死還是談判第389章 新晉法國宮廷御廚第349章 英格蘭僱傭兵第113章 挑撥第1805章 貸款買船和海軍兵源第1198章 進軍臺北盆地第797章 集體換人法第1988章 獵鷹部隊第244章 逼降奧斯納布呂克第915章 蒙古騎兵的騷操作第190章 和美第奇家族合作第48章 戰後第270章 小哥倫布第1699章 抵達波斯貨幣換算問題第245章 原來是仇家第1645章 以人爲本第737章 上緣斜桁帆和減搖鰭(上)第1778章 制桶廠第156章 去北美造紙第1916章 海東青的空中偵察能力第1889章 和葡萄牙關係惡化第170章 學自袁大頭的流氓手段第1759章 蠱惑第1795章 寬輪獨輪戰車和槍式衝鋒第460章 吉姆的情報第1301章 齊格蒙特一世的打算第2011章 兩個“牙”也別想跑第745章 內部挖掘見效更快第1391章 出賣小漢薩商人第1555章 流寇第342章 約翰.卡伯特第678章 膠合船和夜襲準備第821章 楓糖第79章 易北河會師第773章 新式雙桅縱帆船第599章 鋅錠搞出來了第1113章 曲終人散第505章 宣傳戰第264章 憤怒的亨利七世第817章 馬克伯國到手第1878章 呂秀才獻計第1714章 和英格蘭人合作第1843章 英法海上衝突第1089章 語言問題和留學計劃第1799章 明朝版拿破崙炮第1422章 法國人動起來了第1074章 《羅馬公約》和皇帝加冕第586章 建立都會區的想法
第1303章 哥薩克之王第835章 代價和目標達成(下)第1757章 憤怒的教皇第1337章 少年神射手第1888章 牛馬船第1240章 馬六甲驚變第773章 新式雙桅縱帆船第1934章 名牌皮包?第142章 妥協第1119章 智利硝石和太陽竈海水淡化第420章 陣前毒帥?第1146章 忌憚第273章 艾伯特要去美洲(爲萌主大人加更1)第1114章 第六軍團第1436章 圍攻那不勒斯城第709章 皇家政法大學第1332章 獨輪戰車第537章 北海大公國第1006章 長驅直入第615章 事先商議第1676章 葡萄牙人要遠征大明?第667章 甩鍋哪家強第405章 瑞士的情報第720章 波蘭是個最佳盟友第451章 吉姆的演技第1572章 想不打了?沒門!第21章 科霍恩迫擊炮第1662章 戈斯拉爾銀礦第1078章 摩洛哥形勢第888章 新式軍刀(續)第1894章 十里紅妝第387章 羣毆訓練法第355章 法國大餐第1922章 安排第808章 正面交鋒(上)第1402章 坑害路易十二第440章 驚天騙局第736章 結局早已註定第1287章 混賬弟弟第855章 收達芬奇當開山大弟子第1084章 蘇格蘭高地步兵軍團第1278章 決鬥戰爭第908章 鼓惑西班牙人出兵第1376章 猛獸出籠第809章 正面交鋒(下)第754章 火槍戰術和秀實力第344章 意大利戰爭的核心第355章 法國大餐第1125章 “女王”和“內閣”第1038章 親自探路第809章 正面交鋒(下)第1386章 餓死還是談判第389章 新晉法國宮廷御廚第349章 英格蘭僱傭兵第113章 挑撥第1805章 貸款買船和海軍兵源第1198章 進軍臺北盆地第797章 集體換人法第1988章 獵鷹部隊第244章 逼降奧斯納布呂克第915章 蒙古騎兵的騷操作第190章 和美第奇家族合作第48章 戰後第270章 小哥倫布第1699章 抵達波斯貨幣換算問題第245章 原來是仇家第1645章 以人爲本第737章 上緣斜桁帆和減搖鰭(上)第1778章 制桶廠第156章 去北美造紙第1916章 海東青的空中偵察能力第1889章 和葡萄牙關係惡化第170章 學自袁大頭的流氓手段第1759章 蠱惑第1795章 寬輪獨輪戰車和槍式衝鋒第460章 吉姆的情報第1301章 齊格蒙特一世的打算第2011章 兩個“牙”也別想跑第745章 內部挖掘見效更快第1391章 出賣小漢薩商人第1555章 流寇第342章 約翰.卡伯特第678章 膠合船和夜襲準備第821章 楓糖第79章 易北河會師第773章 新式雙桅縱帆船第599章 鋅錠搞出來了第1113章 曲終人散第505章 宣傳戰第264章 憤怒的亨利七世第817章 馬克伯國到手第1878章 呂秀才獻計第1714章 和英格蘭人合作第1843章 英法海上衝突第1089章 語言問題和留學計劃第1799章 明朝版拿破崙炮第1422章 法國人動起來了第1074章 《羅馬公約》和皇帝加冕第586章 建立都會區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