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拍賣會上,還出現非常有意思的一幕——馬林收到了不少自己鑄造的假銀幣……
這些假銀幣,主要來自德意志西部靠近法國的諸侯國。他們和法國貿易頻繁,收到的法國銀幣自然很多。而且,相比較之下,那些假銀幣,才更像是真銀幣。而真的銀幣,則糙太多了,像是假的。
這還是馬林讓鑄幣廠的師傅們把錢模子弄得粗糙點了,要是採用更好的模子,估計能把正規的法國銀幣甩幾條街。而且,馬林也看得出來,那些西部諸侯,也沒有意識到這些是假幣。
也難怪,法國本身的銀幣含銅量就超過白銀,銀幣變得很硬。你要是想用牙齒咬,鐵定崩牙。而馬林做出來的假銀幣,外表看起來和真銀幣差別不大,而且這個時代也沒別人知道鋅和鎳的存在。若是用錫和銅混合,得到的青銅,而不是發白的類似銀幣的東西。因此,居然沒人辨別出真假來。
馬林在收到這些假的法國銀幣後,心裡有些發苦。畢竟,這算是搬起磚頭砸了自己的腳。不過,既然沒人發覺是假幣,馬林決定——將這些收到的假銀幣,儘快拿去法國用掉,用來購買夏洛萊牛和貝爾修倫馬等優良品種的牲口……
但馬林不知道,他弄出來的假銀幣,因爲沒人能認出來是假的,因此,根本沒必要那麼急拿去法國用掉。
古代辨別錢幣的真假,無非是通過手感,對比大小,以及稱重量計算密度等手段來辨別錢幣的真假。若是金幣,還可以咬一咬,看看軟不軟。銀幣就不行了,因爲銀幣摻銅太多,肯定是咬不動的了。但這些手段,完全對馬林弄出來的鎳白銅銀幣無效。馬林這個半吊子文科生,居然連密度都弄得和法國真銀幣差不多,你說還怎麼辨別?無論從外表、密度,或是錢幣耐腐蝕性上看,馬林做出的鎳白銅銀幣都不亞於真的法國銀幣。因此,那些假銀幣,在法國市場上流通得很歡暢呢,都流入德意志境內了。要不是科勒的手下知道假銀幣比真銀幣看上去更真,可能連這些假幣都不能發現……
嚴格來說,在美洲金銀大量涌入歐洲前,歐洲各國都是缺乏鑄造貨幣的貴金屬的。而貨幣不足,帶來的問題就是市場活力缺乏。甚至,會導致以物易物的原始貿易流行。因此,馬林給法國鑄造了大量的看不出問題的假銀幣,不但沒坑到法國,反而促進了法國國內市場的錢貨流通。當然,他也不是沒坑到人。比如法王路易十二,他的鑄幣稅暴利,就被馬林賺了去……
事實上,這個年代的歐洲,因爲貴金屬的缺乏,導致物價偏低。而物價偏低,帶來的後果,就是錢幣難以找零。
比如,德意志地區,一個男勞力每天的工錢是2個芬尼銀幣。可問題是,芬尼是這個時代德意志最小單位的貨幣了,沒有比它更小單位的零錢了。
這就造成了,你想去買貨物,使用芬尼小銀幣的話,對方很難找零。爲此,現在德意志地區的人們,爲了解決這個問題,發明了使用黑麥和鹽當零錢的辦法。或者,採用記賬法,等達到了1個芬尼的整錢後,再收取貨幣。但是,這還是很不方便。
事實上,馬林曾經想過使用銅幣。而且,這個時代,南歐的西班牙,已經開始使用一種叫馬拉維第的銅幣,作爲最小單位的貨幣。
可是,馬林也有他的顧慮。他的主要顧慮是——當前歐洲銅價過高,導致銅幣的價值也虛高。
比如,現在歐洲銀銅比價是1比15。也就是說,1個純銀幣,纔可以換等重的15個銅幣。可問題是,目前歐洲銀幣含銀量普遍很低。像是法國和西班牙的銀幣,銅的含量已經佔了一大半了。比如西班牙銅幣馬拉維第,本來其實是一種類似芬尼的小銀幣。可隨着銀含量的降低和銅含量的提升,後來,西班牙人乾脆把馬拉維第鑄成了純銅幣,不再摻雜白銀。
這就導致,現在西班牙,一個銀幣,才能換幾個銅幣,銅幣的幣值過高了點。
而馬林想推廣銅幣的初衷,就是給銀幣搭配零錢來着。可是,一枚銀幣才能換幾枚銅幣,實在算不上什麼零錢。
只有像華夏那樣,一兩銀子可以換1000枚銅錢,銅錢才能擔當零錢的作用。像歐洲這樣,一枚銀幣只能換取幾枚或十幾枚銅幣的,很難用銅幣來充當銀幣的零錢。
打個比方,我們姑且把德意志男人一天2個芬尼銀幣的工錢比作後世的100元。那麼,一個芬尼銀幣,就相當於50元。
可是,若是兌換成銅幣的話,以歐洲當時的銅的高價格,加上銀幣含銀量較低,一枚芬尼銀幣,只能換幾枚銅幣。這樣算下來,一枚銅幣的價值,差不多相當於10元左右……
也就是說,即使使用銅幣,它的幣值,依然高達10元左右。可馬林很明白,即使後世華夏物價大漲,也是用一毛錢充當最小的零錢單位的。而一毛錢和10元錢之間,還有5毛、1元和5元共三個幣值單位……
如此算下來,現在在歐洲推廣銅幣,也無法達到作爲最小值的零錢的作用。除非,銅價大跌……
如果銅價跌到1比100的銀銅比價的話,那麼,銅幣作爲銀幣的零錢,它的作用就能完全發揮出來了。1枚相當於50元的芬尼銀幣,如果按照1比100的銀銅比價兌換的話,可以兌換100個小銅幣。而一枚銅幣,就降低到差不多相當於5毛的水平。雖然還是有點不足,但用來擔當零錢,卻是足夠的了……
但那也只是假設而已,現實情況是——歐洲銅礦缺乏,導致銅價高昂,馬林的想法,很難實現。
而銅幣價值太高的話,是很難充當小額交易的媒介的。如此,商業就難以活躍起來。
其實,馬林還考慮過使用紙幣。但是,左思右想後,他還是放棄了。因爲,現在缺乏有效的防僞技術。那麼,紙幣的僞造,就會十分容易。要是被人僞造了大量紙幣,那麼,經濟很可能會崩潰的。
不是紙幣不夠好,而是紙幣在古代,很難推行。且不說民衆不一定肯接受,光是無法遏制僞造這一點,紙幣就不太容易推廣。而且,馬林很難保證,自己的後代會不會濫發紙幣,導致經濟崩潰。畢竟,他的後代不是穿越者,可沒有他的謹慎心理。就像這個年代的大明朝,官方就濫印寶鈔,導致寶鈔價值大跌。即使朝廷三申五令寶鈔是合法貨幣,可大家依然不肯買賬。最後,大明帝國流通的,還是銅錢和白銀。至於寶鈔,這玩意沒人肯信啊……貌似在正德年間,大明王朝印發的寶鈔被廢止,成了廢紙了……
因此,製造錢幣的話,還得用金銀銅等貴金屬。可問題是,銅從哪兒來?
法一倫銅礦倒是開始大量產銅了,可要達到供應全歐洲的水平,估計還得要一些年。那麼,從印度和華夏引進廉價銅,就成了一個捷徑。只是,華夏好像也缺銅,那麼,只有開發日本的銅山了?貌似,現在日本銅山的開發度還很低。連石見銀山還尚未開發呢,更何況那些銅山?所以,在未來,馬林不僅要擔當石見銀山的開發者的重任,還需要給那些日本的大名們提供技術,鼓勵他們大規模開發日本的銅山,好提供足夠的廉價銅。在原本歷史上,貌似歐洲銅價,就是被荷蘭人從日本運回歐洲的廉價銅,給打壓下去的……
而等到銅價被打壓下去的那一天,銅幣作爲小額交易中的零錢的作用,才能真正發揮出來。而不像現在,因爲銅價昂貴,銅幣根本無法擔當零錢的作用,這大大阻礙了歐洲市場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