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潘帕斯草原和美利奴羊

北海國總人口不過兩百多萬,但光是本土的面積就超過10萬平方公里,而且多半還都是平原。所以,別說剩餘勞動力了,種地的人壓根就不夠。現在糧價這麼高,馬林可捨不得把寶貴的人口從土地上解放出來。

所以,想要搞基建、挖礦、運輸和工業什麼的,只能大量依賴民工了。但是,因爲政治站隊問題,馬林的北海國被大部分德意志邦國敵視,別想從別的德意志邦國弄到大量人口。所以,馬林只能把獲得民工的途徑投向其他地方。

首先是意大利,意大利地區雖然山地衆多,耕地不足。可是,人家人口多啊。別看耕地面積遠不如德意志地區,可那裡人真心多。整個意大利地區,大概有1100萬人口左右,幾乎快趕上1200人口的德意志。光是一個那不勒斯王國,人口就多達200萬。

因爲大部分意大利邦國不摻和神聖羅馬帝國的內部事務(只有米蘭公國等少數幾個北部邦國摻和神羅的事),大部分意大利人並不在乎神羅內部的戰隊問題,自然也不敵視馬林的北海國。所以,北海國去意大利招募民工,還是很容易的。

只不過,之前一直瞧不起懦弱的意大利人,纔沒有對意大利人口動心思。但現在不同,馬林又不是要意大利人移民德意志本土,而只是想獲得勞動力,加快北海國的建設。那麼,意大利人懦弱逗比與否,就不重要了。反正,只是找人幹活而已。

而且,意大利民工去北海國也方便,比德意志南部地區去北海國還要方便。馬林只需派船去意大利半島的各個港口接人,就能順利地把民工帶回本土。

至於意大利邦國的領主們是否阻攔他招募民工的問題,那就更不是問題了。只要給點好處,那些領主絕不會爲難。

意大利和華夏的福健很像,山多平原少。爲啥福健和廣東有那麼多移民海外的客家人?還不是因爲耕地少,呆在家鄉沒啥活路?只能去外地找飯吃,甚至出海討生活。

意大利地區也同樣如此,除了北部的米蘭平原等少數幾個平原外,其餘地區多半都是山地。當地和福健差不多,都有人多地少的困擾。所以,意大利人不得不另想辦法。比如,去外地經商,搞搞航海什麼的。要不然,憑藉意大利那些山地,肯定養不活那麼多人。

但不是每個意大利人都會經商,或者說,有本錢經商的。大部分意大利無地者,還是爲少部分富商打工的。而且,工作崗位都不一定夠。

就像威尼斯共和國,別看面積挺大,可威尼斯國民總數都不超過20萬人,是意大利諸邦中人口比較少的。但威尼斯有三千多艘商船縱橫在地中海上,水手總數超過4萬民。若按照正常算法,4萬多水手其所在家庭,就超過20萬人口了。可威尼斯人的青壯不可能都去當水手,還有好多人當工匠呢。因此,那些爲威尼斯商船服務的水手,多半是威尼斯從意大利各邦國僱傭來的。

記起了後世民工的巨大作用後,馬林就決定——派人前往意大利地區,招募民工,去北海國當建築工、搬運工、水手等職業。

至於危險的挖礦行業,馬林左思右想後,決定去法國那邊試試,看看能不能招募到法國人來爲他挖礦。

實際上,去法國招募民工,比去意大利還要好。畢竟,意大利人口才1100萬,而法國人口可是1500萬。

但問題是,法國對北海國可不友好。去法國招募民工,可能會被刁難和阻攔。而且,以後北海國大肆修建房屋和道路,肯定大量用到水泥。若是從法國招募民工當建築工,必然會讓法國民工接觸到水泥等敏感物資。到時候,法國人再摻入一些間諜,沒準會偷走機密。

而意大利邦國不同,意大利邦國不敵視馬林,意大利人也不像法國那麼喜歡竊取別人的機密。因此,用意大利人當建築工,更讓馬林放心。

不過,挖礦的工作,交給法國人卻是沒啥問題。畢竟,挖礦接觸不到太多水泥等敏感物資。讓法國民工成天呆在井下挖礦,他們也沒法打探到啥機密。

至於礦井裡採用蒸汽機和鐵軌等先進技術,馬林也不怕被法國人學了去。爲啥?法國人就算學會了這些,國內也沒啥礦可挖啊!

說起來,法國人也是悲催。偌大的法國,竟然沒啥礦產資源。當然,用後世的眼光看,法國礦產資源也不差。鋁土礦和鈾礦等高價值礦產資源的儲量還是很豐富的。但問題是,這個年代,無論是鋁土礦還是鈾礦,都毫無利用價值。而後世對法國人很重要的洛林大鐵礦,此時還屬於神羅的洛林公國,和法國人無關。

至於煤礦,也是非常缺乏。這也逼得後來法國人另闢蹊徑,專心去搞核電和水電去了,沒辦法啊,想搞火電,也得有足夠的煤炭啊……

也就是說,眼下的法國,缺煤缺鐵,就算給她們學去陷阱的開礦技術,也沒礦可採。所以,馬林是傾向於去法國找礦工的。

而若是從法國弄到了足夠的礦工,馬林就能打魯爾區那3萬多煤礦工人的主意了……

煤礦工人啊!那可是戚大帥挑兵的最佳選擇。大名鼎鼎的戚家軍,起家的底子就是義烏的4000礦工!

只要能解放出那3萬多煤礦工人,馬林肯定能從這些人中挑選出幾千精兵!畢竟,成天挖礦的人,臂力肯定比一般農夫更強,更適合冷兵器作戰。

而且,用法國人挖煤礦,就算煤礦井發生瓦斯爆炸什麼的事故,死的也是法國人,不是本國居民,不會讓馬林感到心疼。大不了,賠一筆錢唄。但和人命相比,那點錢實在不算什麼。

不止如此,對於礦工井下遇難的賠償撫卹,馬林也玩出了花……

按照目前北海國的規矩,一般在礦上出事故的相關人員,家裡會收到10金幣的賠償。雖然和後世的賠償標準沒法比,還不到一個人一年的工資。但是,在這個年代,馬林肯賠償,已經算是很有良心了。要知道,這個年代很多不講究的僱傭兵將領,是直接吞掉陣亡手下的佣金和賠償的。

而且,對於遇難礦工,馬林給出的賠償也不全是前。除了那10金幣外,還有土地賠償——賠償10英畝封地!

不過,卻不是本土的10英畝耕地,而是美洲殖民地的10英畝!

如此,若是從法國招募的礦工遇到礦難去世,其家屬,不但會收到10金幣的賠償撫卹,還會得到10英畝耕地的賠償。

這裡面可是大有文章,如果遇難者家屬接受了那10英畝土地,那就意味着要移民美洲。而美洲是馬林的地盤,移民去美洲,就相當於成了馬林的子民和勞動力了。

所以,這個賠償,也是一個招攬移民的隱藏手段。想要兌現這10英畝土地,就得移民美洲,成爲被馬林驅使的勞動力。而對於一個窮得只能讓家裡青壯去挖煤的貧苦法國家庭而言,10英畝的耕地,絕對吸引力巨大。畢竟,那可是60畝地!

法國人口那麼多,一千五百萬人口裡,總會有很多窮人家庭。起碼,讓馬林去招募幾萬礦工是毫無問題的。

至於法國人可能阻攔的問題,馬林也拿出了殺手鐗——主動交稅!

比如,每在法國招募走一個礦工,就主動支付給法國官方1個金幣的勞務輸出稅,而且是每年都交。

也就是說,如果法國有5萬礦工在北海國挖礦的話,法國朝廷每年都能收到5萬金幣的“勞務輸出稅”。這可是天上掉下的餡餅,不拿白不拿。拿了不但錢多了,還能解決5萬貧民的工作問題,簡直一舉兩得。

同樣地,對付意大利邦國,馬林也決定砸錢。只要恩能夠招募到幾十萬民工,馬林不在乎每年砸下幾十萬金幣。要知道,幾十萬民工,能給馬林創造的財富,絕對不止這麼點,起碼幾百萬金幣。

看在金幣的份兒上,別說意大利邦國的領主們,就敵視北海國的法國人,恐怕也難以拒絕。再說了,這些民工又不是移民北海國,只是出國勞務而已,每年還能創造大量稅收,何樂而不爲?

但他們不知道,馬林還另外埋下伏筆——在那些外國民工在北海國工作期間,肯定會引誘他們全家移民北海國的。即使不能全招攬來,能吸引一部分人移民,也是能划算的。

而且,算上用土地作爲遇難礦工的賠償撫卹,也是潛在的吸引法國移民的手段,只是都比較隱蔽而已。

還有就是,就算支付給法國民工薪水,馬林也花不了多少成本……

按照北海國工人的薪水水平,馬林打算給外來的民工開出的薪水是2芬尼每天,另外包吃住,還發工作服……

薪水看起來不高,可包吃住可就很厲害了。畢竟,這個年代,歐洲糧價奇貴。每天2芬尼的薪水,只夠買兩磅黑麥的,都不夠一家人吃的。所以,除了北海國民衆外,這個時代歐洲其他國家的平民百姓吃的麪包,都大量摻入野菜、木屑甚至泥土,爲的就是湊夠一家人吃的量。一般而言,麪包有一半是麪粉,都算不錯了。

而民工包吃包住,還提供工作服,就意味着他們不需要什麼花銷,能把錢大部分都攢下來帶回去。這就不得了了,每天2芬尼,一年就是至少720芬尼啊(會放假幾天,放工人回去過聖誕節和新年,同時,把工錢帶回家)。720芬尼,就是12個金幣啊!

別看普通人一年能掙到這麼多錢,但因爲歐洲糧價超貴,就算一年能掙到12個金幣,可一家人吃喝拉撒的支出刨除後,一般人家根本不剩什麼錢。甚至於,很多貧民一輩子辛苦下來,都沒見過什麼金幣。

而在北海國當民工,每年差不多能省下大半工錢帶回家,絕對能讓家人日子好過很多。至少,能夠脫貧。

事實上,在北海國內部,目前礦工的薪水其實是3芬尼每天。畢竟,礦工是比較危險的職業,不給高點薪水,沒人肯幹。

但馬林就是故意給外來的民工2芬尼每天的普通薪水,想要拿和北海國本土礦工一樣的工資,也就是薪水漲一半?可以,移民吧!拿到北海國綠卡,工資立馬漲一半!

這個年代的人可沒啥民族觀念,就衝着工資漲一半,都會有很多民工心動要移民的。這樣,北海國人口數量就能大漲了。

總之,只要錢給夠了,關係不好的國家,也會允許他引進民工。爲了錢,那些外國民工爲了和本地人同樣的高薪,也很容易辦個移民,增加北海國的人口。

最邪惡的是,支付給法國民工薪水時,馬林還可以用鑄造出來的鎳白銅的假的法國德涅爾銀幣來支付工錢。如此,可以節省很多開支。

鎳白銅和真正的銀幣成本差別巨大,相當於馬林用極低的成本,就僱傭了大量法國勞動力幫自己賺錢。而且,還是做最危險的挖礦工作。

想到僱傭法國民工的低廉成本,馬林忽然考慮起——是否多僱傭幾萬法國民工,讓他們幫忙挖運河……

在沒有挖掘機的這個年代,開挖運河純粹只能靠人力,成本很高,工程進度很慢。雖然馬林可以利用農閒時間,徵發農民去挖。但是,一旦農忙開始,這些人只能撤回去,耽誤工程。

若是能長期僱傭幾萬法國民工專門在北海國挖運河,以及開挖灌溉渠,對於北海國好處極大。不說對於農業和運輸行業的好處,光是可以用假的法國“銀幣”支付工錢這一項上,就能給馬林節省大量的成本。

打定了主意後,馬林立即派人組建勞務公司。然後,分別派往意大利和法國,和當地官府接洽,商量民工招募事宜。

馬林相信,只要祭出“鈔能力”,在金幣面前,沒人可以拒絕!特別是,這個年代,負債的貴族很多。只要給錢,有的是願意配合的領主貴族。甚至,法國人也難以拒絕。畢竟,每個民工每年1金幣的收益,就算法國國王也要動心。若是送20萬民工去北海國,就能每年拿到20萬金幣的稅收了……

第1079章 背後捅刀和扣屎盆子第1359章 橫掃六國第893章 楓糖漿壓縮餅乾第816章 “接管”下格德司地區第1157章 金鑾殿上,馬大忽悠第52章 羅馬的消息第1790章 攤上事了第856章 好奇寶寶達芬奇第1465章 生橡膠雨衣第1958章 新達比克草原之戰(下)第825章 《蠻荒戰記》第1559章 一拍即合第433章 巨大的影響第1086章 勝利果實第1442章 拒絕出兵和處理陳糧第1417章 奴才要逆襲?第1879章 火攻之法和破壞尾舵第1426章 進軍意大利第1564章 水手比武大會第997章 兵臨城下第1345章 全體衝鋒第1762章 法國人被嚇住了第825章 《蠻荒戰記》第603章 未來和法國必有一戰第1979章 新手難度第262章 我保證不出兵第654章 放過法國先頭部隊第364章 找到鎳礦了第1613章 投降不殺第1171章 親自搜查第1438章 功敗垂成第250章 運河構想和什一稅問題第1105章 流浪騎士來了第533章 奧爾登堡家族的安置辦法第八章 一船東歐女奴第1663章 馬燈第1996章 近衛騎兵團第793章 開修巴拿馬水泥路第1117章 都怪哥倫布第505章 宣傳戰第1702章 牛換牛第1558章 馬扎爾人戰俘第1645章 以人爲本第393章 喬治,西弗里斯蘭賣不?第190章 和美第奇家族合作第1181章 大明未亡,《桃花扇》卻出第1848章 擴編海軍第236章 該去印度買硝石了第549章 瑪格麗特郡主的驚人推論第1815章 石棉纖維水泥板第249章 踏春趣事第1265章 進入埋伏圈第138章 包圍和勸降第九章 安吉拉懷孕第1723章 忽悠第588章 提取青蒿素第358章 愛爾蘭戰事起第673章 求和第947章 捶殺詹姆斯四世(中)第1951章 “織毛衣培訓班”第774章 新式縱帆船的使用方向第1707章 借炮第二章 出發,美洲殖民地!第794章 水泥路好修,造橋纔是難點第873章 征服美洲的“黑手套”第904章 羽絨服和草衣(上)第1436章 圍攻那不勒斯城第1757章 憤怒的教皇第1278章 決鬥戰爭第1310章 哭着笑了第372章 蘇伊士運河計劃第1616章 津巴布韋人去城空第1907章 深水灣大捷(下)第44章 使勁轟,別給我省彈藥!第328 騎槍不如馬槊(下)第228章 愛爾蘭形勢第174章 教皇軍團第279章 法軍攻克加萊要塞(萌主+4)第903章 殖民基隆的準備第171章 抄家所得和封口費第541章 日德蘭半島的丹麥人第490章 反馬大會第1901章 馬林的真正目的第844章 硫酸的作用第973章 駱駝也能耕地?第1701章 波斯炮軍第1294章 黑鍋之王第1070章 幫教廷鑄幣第26章 借槍第1767章 開始種痘第1435章 送還王子,然而已絕嗣第155章 開發法一倫銅礦第1010章 喋血街頭之戰無不勝(下)第169章 變故和攻城第775章 出國的理由第1803章 德興銅礦第1701章 波斯炮軍第586章 建立都會區的想法第521章 見面就互懟第1021章 竹子的重要性
第1079章 背後捅刀和扣屎盆子第1359章 橫掃六國第893章 楓糖漿壓縮餅乾第816章 “接管”下格德司地區第1157章 金鑾殿上,馬大忽悠第52章 羅馬的消息第1790章 攤上事了第856章 好奇寶寶達芬奇第1465章 生橡膠雨衣第1958章 新達比克草原之戰(下)第825章 《蠻荒戰記》第1559章 一拍即合第433章 巨大的影響第1086章 勝利果實第1442章 拒絕出兵和處理陳糧第1417章 奴才要逆襲?第1879章 火攻之法和破壞尾舵第1426章 進軍意大利第1564章 水手比武大會第997章 兵臨城下第1345章 全體衝鋒第1762章 法國人被嚇住了第825章 《蠻荒戰記》第603章 未來和法國必有一戰第1979章 新手難度第262章 我保證不出兵第654章 放過法國先頭部隊第364章 找到鎳礦了第1613章 投降不殺第1171章 親自搜查第1438章 功敗垂成第250章 運河構想和什一稅問題第1105章 流浪騎士來了第533章 奧爾登堡家族的安置辦法第八章 一船東歐女奴第1663章 馬燈第1996章 近衛騎兵團第793章 開修巴拿馬水泥路第1117章 都怪哥倫布第505章 宣傳戰第1702章 牛換牛第1558章 馬扎爾人戰俘第1645章 以人爲本第393章 喬治,西弗里斯蘭賣不?第190章 和美第奇家族合作第1181章 大明未亡,《桃花扇》卻出第1848章 擴編海軍第236章 該去印度買硝石了第549章 瑪格麗特郡主的驚人推論第1815章 石棉纖維水泥板第249章 踏春趣事第1265章 進入埋伏圈第138章 包圍和勸降第九章 安吉拉懷孕第1723章 忽悠第588章 提取青蒿素第358章 愛爾蘭戰事起第673章 求和第947章 捶殺詹姆斯四世(中)第1951章 “織毛衣培訓班”第774章 新式縱帆船的使用方向第1707章 借炮第二章 出發,美洲殖民地!第794章 水泥路好修,造橋纔是難點第873章 征服美洲的“黑手套”第904章 羽絨服和草衣(上)第1436章 圍攻那不勒斯城第1757章 憤怒的教皇第1278章 決鬥戰爭第1310章 哭着笑了第372章 蘇伊士運河計劃第1616章 津巴布韋人去城空第1907章 深水灣大捷(下)第44章 使勁轟,別給我省彈藥!第328 騎槍不如馬槊(下)第228章 愛爾蘭形勢第174章 教皇軍團第279章 法軍攻克加萊要塞(萌主+4)第903章 殖民基隆的準備第171章 抄家所得和封口費第541章 日德蘭半島的丹麥人第490章 反馬大會第1901章 馬林的真正目的第844章 硫酸的作用第973章 駱駝也能耕地?第1701章 波斯炮軍第1294章 黑鍋之王第1070章 幫教廷鑄幣第26章 借槍第1767章 開始種痘第1435章 送還王子,然而已絕嗣第155章 開發法一倫銅礦第1010章 喋血街頭之戰無不勝(下)第169章 變故和攻城第775章 出國的理由第1803章 德興銅礦第1701章 波斯炮軍第586章 建立都會區的想法第521章 見面就互懟第1021章 竹子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