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突襲

第章突襲

一心尋找古銅色少年的白齊齊格並未注意到,並非只有古銅色的少年失了蹤影。

還有更多的人從交河城悄然消失,不知去向。

甚至正準備過五十大壽的郭都護也不見了蹤影。

比格每日與白齊齊格一起尋找古銅色少年,卻並非發現她的叔叔龍慄婆準也不見了蹤影。

更不知道這些人會突然出現在四百里之外的地方。

……

八月上玄月的下半夜,月色已隱,繁星如錦下一片清冷。

星空下的員渠城一如往昔,安然入睡。

員渠城是焉耆國的國都。焉耆是個豐饒的大漠綠洲,河流縱橫,湖水清澈。

員渠城的四周是寬闊的河水,如一道天然的憑障,足令焉耆國王龍突騎支高枕無憂。

自從東突厥帝國被大唐所滅,西域諸國多附於大唐,向大唐納貢稱臣。焉耆國也不例外。

然而自今年年初,焉耆國主的大女兒嫁到西突厥以來,竟然依附於西突厥,不再對大唐納貢。

大概這個龍姓國王並不知道,中原的城池無不引河繞城以護。區區一道護城河,如何擋得了唐兵。

此時,員渠城外影影綽綽,有三千雙眼睛,正盯向這座熟睡之城。

任誰也想不到郭都護竟然會在五十大壽之日,突襲焉耆。

三千個無聲無息的呼吸令星空下清冷的空氣變得有些異樣。

興奮與緊張的氣息與清冷的星光相混,令人血爲之一凝。

郭待詔深吸一口氣,看了看身邊的士兵,面上微顯冷笑。他骨子流前父親的血,那是建功立業封官加爵的血。

空氣裡的這種緊張,他再熟悉不過。他喜歡這種戰前的微微令人窒息的空氣,能讓他每一個毛孔都張開,熱血沸騰。

目光掃過身邊躍躍欲出的士兵,郭待詔十分滿意。大多士兵跟他一樣,都已興奮大起。

然而,當他的目光落到不遠處的一個少年身上,眼神卻不由一滯。

所有的人都伏在地上,緊張地盯向面前的護城河,靜靜地的等待出擊命令。唯有他是仰臥在地上,以手枕頸,仰望星空,似是在數天上的星星。

郭待詔微微一怔,眼中飄出繁雜的神色。

在沒有見到這個少年之前,他已經恨上了他。

郭孝慎雖然只是他一個遠房叔父,而且他甚至沒見過面,但他畢竟姓郭,這已足夠令他有理由恨這個少年。

何況,欺男霸女,狗仗人勢的紈絝子弟,若不該死,豈有天理

當他第一次見到這個少年時,他更加恨他。不只恨而且是輕蔑的恨。這個少年根本是個小白臉,他那白皙英俊的面孔,又令他感到無比憤怒。

當然他的憤怒也不是無根無由。見到這個少年那一刻,他突然明白了一個事實,傳聞不虛,武家娘子定然是與這個小白臉早已有了苟且,纔會不願意嫁給叔父。

這種小白臉生了一副好皮囊,只爲專門勾引良家女子,爲禍人間。他恨不得一拳打死他,爲民除害

然而,他的父親卻說這個人不能死,不僅不能死,而且只要在西域一天,還要保證他死不了。

原因很簡單,聖上先已寫信給郭孝恪,交待他看好這個小白臉,不准他自殺

這種會自殺?郭待詔自然不會信,但也明白聖上怕郭家復仇,先拿話封住。

既然不能讓他死,卻不能便宜他,因而他暗中安排了……

然而,他沒想到小白臉竟然能扛住戰鋒隊裡輪番“切搓”……

他曾暗中觀看過他打架,不由爲之震撼。

實事上所有見過小白臉打架的人,無不爲之震撼。

望向那個早已變成古銅色的小白臉,郭待詔眼中再次閃出複雜的神色。那少年在千鈞一髮的緊張中,竟然表現出十分慵懶與隨意,不得不令他內心大爲震動。

他隨父親在軍中多年,大小戰役參加不下二十幾次,在戰着兀自有些緊張。而這個小白臉竟然如此悠閒……

當然,小白臉,早已變成了小黑臉。

郭待詔突然發現,這個少年身上有一種極強的吸引力,他眉宇間透出的那種落寞與寂聊,和深深的哀傷,竟有一種攝人心魄的魔力。

“難怪白齊齊格會喜歡他。”郭待詔不自主地暗暗自語,嘴角劃過一道無奈。

原本在那三百鞭之後,郭待詔已放棄了報仇。然而白齊齊格卻……

雖然父親說過這個人不能死,但也有一種情況是例外。比如戰爭,刀箭無眼,死於戰場不是死,而是一種榮耀。

郭待詔再次看向那少年,嘴角浮起一絲冷酷的笑意。

楊豫之並非麻木之人,不只不麻木,而且每一個感觀都異常靈敏。他能感覺到身邊的異樣,甚至能察覺到郭待詔投過來的異樣目光。

不過,周身的一切,對他來說都不過如此,他感覺自己很遠,距離這一切十分遙遠。

他慵懶地躺在那兒,默默地數着天上的星星。這是在天馬牧場,他發明的最有意思的一件事兒。

只有在數星星的時候,他眉宇間那一鎖“川”字纔會稍解。忘記一切,凝下心神一顆一顆數星星…..

“星星,其實與地球一樣,是太空裡的一個球體。甚至有的比地球還大。”

他記起“大哥”曾這樣說過,當時他覺得星星那樣小,連他的一個手指都放不下,怎麼可能會比地球還大?現在,他卻希望“大哥”說的是真的。他希望自己飄到那個星球上,在太空中遨遊……

一道密集的星河,正對着頭頂,那是神話裡的天河。

天河星光四漸,它的兩岸有兩顆星卻最爲著名。

想到這兩顆星,楊豫之的心突然一緊,呼吸突然急促起來,霍得站起身來,大口大口地喘氣。痛感如灼,燒紅了他的雙眼,嚇了他身邊的士兵一跳。

便在此同時,龍旗一擺,出發的命令發出。

身邊的士兵也都躥起身來。

楊豫之眼光落到護城河裡,已猛然衝了過去,河水冰冷,一個激靈令他清醒了不少。

他看到不少士兵跟着他衝進了河水,向河對岸悄聲游去。

不知爲何,他突然一下子像是進了圈場的鬥雞,每一個毛孔都豎了起來。突如神靈附體,拼命向前……向前,再向前……

浮過河水,衝上城頭……

他忘記了身在何處,忘記了一切,只知道向前。

不少士兵跟在他身後一起向前衝……

員渠城裡的士兵,對這一場突如其來的偷襲,絲毫沒有準備。

直到衝入王宮,龍突騎支還如在夢中,不能相信唐兵怎會突然造訪。

傳說焉耆國王是龍的子孫,所以才姓龍。不過他們神聖不可戰勝的祖先卻保佑不了他,他成了唐兵的俘虜。

唐兵纔是如神一般。

龍突騎支還記得第一個衝進他臥房抓住他的那個的年輕人。那個少年不知爲何,臉上沒有一點欣喜之意,眼神裡反而透出一股無盡的寂寥與落寞。

“難道他感到我很可悲,還是很可憐?”龍突騎支一直在想,卻想不明白。

他被夾裹在隊伍中,正在向交河城迴轉。

龍慄婆準成了新的國王。直到此時,他才明白過來,被他派去祝壽的親弟弟,其實是這次突襲的嚮導。

戰徵就像一場夢,在一場睡夢中發生,又結束。

對於半夢半醒的龍突騎支來說,入夢前還是國王,夢醒時變成了俘虜。

對於焉耆國人來說,不過是一覺醒來,才發現他們的國王已經變成了另外一個人,才知道昨晚的確發生過一場戰徵。

然而戰徵並非是夢,也並沒有在夢中結束。

銀山道。

一條勾通西域南北的驛道。

山路蜿蜒,兩側山勢陡峭,砂石山路雖然難行,來往的商賈無數。

中秋將至,月色光明。

又是一個入夢時分。驛道上早已寂然無聲。

阿拉溝的谷口兩側山頂雖然同樣寂靜,卻是充滿了異樣寂靜。

三千雙眼睛如伏在員渠城外一般,在月光下寂靜無聲。

楊豫之依舊以手作枕,仰首望天。

不過這次,時不時會有一兩個士兵向他投過一道羨慕之色。

第一個過水,第一個登城,第一個衝進王宮,俘虜焉耆國主,這樣的榮耀,並不多見。

那是因爲,自古以來,戰爭中第一個登城的往往第一個死去。而他卻依舊悠閒地躺在這裡。

月光分明,照在楊豫之臉上,依稀可以看到他那鎖緊的眉頭,和神色間揮之不去的無邊落寞。

郭待詔擡頭望向楊豫之,神色已變得更加不可琢磨。

“這小子居然沒死,實在是奇蹟。”郭待詔心中暗暗自語。

他明明看到他幾次被砍而死,待再看到他時,才發現原來他還活着。

如若沒有郭孝慎的事兒,不,郭孝慎的事兒早已過去。應該說如若沒有白齊齊格,他會對毫不吝嗇對他的誇讚。

但此時他卻只有鬱悶,鬱悶的看着這個不死的小子,感到萬分詫異。

他帶他來參戰,當然並沒想到他會立功。然而這一戰,這小子不出名也不可能了。他心裡不免有了些後悔。

焉耆實在是不值一提。上萬名衛士抵不住三千唐兵,一舉滅國,直如擊卵。

“那不過是一場睡夢中的戰爭。”郭待詔自我開解地想,“這次一定不同。”

的確,這次不同。他們現在等待不再是焉耆弱旅,而是西突厥的鐵騎。

西突厥即是焉耆國的姻親,自然不會輕意罷手。據說這次是西突厥重臣屈利啜親自帶兵來追,要救回龍突騎支。

龍突騎支當然不會等在這兒被救,早已被押回交河城。

等待在這兒是依舊是三千伏兵。

員渠城一戰,贏得漂亮,衆人臉上的興奮未消,摩拳擦掌等待出擊。

月明星稀,沒有多少星星可數。

楊豫之百無聊賴地翻轉身來,見衆人皆盯向山角,也順眼望去。

仔細觀看,這才發現那山角不過是有一隻旗幟。

這是第二次伏擊,他已經從第一次懵懂中甦醒過來。終於意識到這是在戰場上。

三天前的拂曉,在員渠城的那一戰,他幾乎在半夢半醒之中。這一次他才真正感受到周邊異樣的緊張與興奮。

他原本對這一切沒有感覺,此時卻莫明其妙地也隨之興奮起來。

戰場上的搏殺,讓他充滿了一種釋放情懷的快感。這種前所未有的體驗,喚醒了他的每一根神經,開始渴望眼前這一場搏殺。

山角的覘敵旗終於揮下。

馬蹄踏動大地,楊豫之伏耳之處,已感覺它的震動。

不久,馬蹄聲漸聞,越來越響,如雷一般。

在驛道上滾滾而來,放眼望去卻望不到尾。銀山驛道原本白石泛光,被黑壓壓的騎兵壓來,如洪水一般,掩流而來。

楊豫之的瞳孔開始收縮,似乎已聞到那快感的來臨。

雖然已聽隊正說過,這支追兵不過三千人。但以他的目測,絕不止這個數,至少要翻上一倍。

好在敵兵雖衆,怎奈驛道狹窄,一字長蛇排出,足有三裡餘長。

楊豫之所在之處,並非隊首也非隊尾,眼睜睜看着騎兵從眼皮低下穿過,楊豫之感到一股血氣,熱力灌頂而上。

等到隊正一聲令下,巨石紛紛落下。砸踏之聲夾着慘叫馬嘶,一時間敵隊大亂,一條長蛇,已被斷成了五六節。

山頂戰鼓大起,兩側高山弓矢如雨,紛紛落下。一時間敵隊前後踩踏,亂成一團。

雖有小股敵兵漸漸隱下陣來,開始向山上射箭還擊。怎奈驛道劈山而開,路邊多爲丈崖,無路可走。

騎兵上山,不如耕牛好用。

突然火把耀起,成千上萬把火把向山路上拋下,一時間敵兵又時一陣大亂。

軍心再無可定,開始回逃亂竄,丟馬棄械,狂奔而走。

楊豫之早已按捺不住,不自主“噢”聲大叫,翻身向山下衝去。

“我們的任務只是放箭,自有騎兵去追。”隊正在身後大叫。

楊豫之那裡會聽得到。衝入敵羣,卻並不知道只有他一個人衝下山來。好在敵軍如潮退怯,沒有人注意到他,但他想要找人撕殺卻不能夠。

他隨意跳上一匹失去主人戰馬,一路高呼,追着敵軍一路狂奔。

不知奔了多少時候,他胸中的熱力稍懈,才發現他的身邊盡是敵軍。

敵軍的退勢漸漸隱了下來,開始彙集整隊,唯有他站在隊前,雞立鶴羣。

四下裡漸漸開始沉靜,死一般沉靜,上千雙眼睛一齊向他望過來……

第章突襲

第87章 英雄相惜第117章 遍地都是美人計(2)第179章 龍華大會(2)第327章 對決(2)第83章 英雄救美(下)第273章 女兒心思第75章 化緣化齋化弟子第285章 靈臺依舊第287章 悵然第371章 決戰瓜洲6第139章 謎團第228章 洛陽宮第358章 下江南2第150章 大雲無想(上)第324章 伐謀(3)第12章 皇宮大內第215章 拜月(2)第199章 千葉公主(2)第309章 陳家有女(2)第218章 拜月(5)第313章 大做文章(2)第285章 靈臺依舊第53章 蜀王府的“饅頭”(上)第19章 弘福寺辯禪第372章 真正“武則天”第195章 挑釁第370章 決戰瓜洲5第364章 平叛4第167章 彌勒下世第116章 遍地都是美人計第28章 花魁大賽(二)第22章 畫鵝點睛第247章 血戰太子川第276章 街頭打鐵第127章 驚變第199章 千葉公主(2)第333章 白天與黑夜第15章 吳王李恪第158章 訪客(2)第2章 大孚靈鷲第176章 靈臺不遠第66章 天下詩社第73章 《天下新聞》第254章 失蹤第44章 將信將疑(下)第199章 千葉公主(2)第99章 “黃金甲”第357章 下江南第76章 拜師(一)第299章 殺氣襲來第294章 一去經年第228章 洛陽宮第248章 再次“詐降”第146章 衆裡尋“它”第169章 長街孤影第6章 西北入長安第222章 出獵(上)第280章 鬥法(2)第1章 要嫁就嫁秦始皇第34章 你的笑是穿腸的毒藥4第145章 大典第181章 龍華大會(4)第337章 狂笑第247章 血戰太子川第352章 皇后與囚徒第268章 山賊第107章 曲江流飲(下)第28章 花魁大賽(二)第142章 太行第43章 將信將疑(上)第357章 下江南第234章 靈臺方寸山第284章 焚經第190章 突然消失第245章 遼城望月第75章 化緣化齋化弟子第151章 大雲無想(下)第284章 焚經第323章 伐謀(2)第214章 拜月(1)第192章 獻俘第29章 花魁大賽(三)第324章 伐謀(3)第130章 懸疑第77章 拜師(二)第196章 陌刀在野第31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36章 理想國第315章 爭寵(2)第352章 皇后與囚徒第209章 摩教第53章 蜀王府的“饅頭”(上)第170章 藥方第60章 大唐軍神(三)第87章 英雄相惜第139章 謎團第147章 衆裡尋“它”(2)第47章 眼見不一定爲實(二)第284章 焚經
第87章 英雄相惜第117章 遍地都是美人計(2)第179章 龍華大會(2)第327章 對決(2)第83章 英雄救美(下)第273章 女兒心思第75章 化緣化齋化弟子第285章 靈臺依舊第287章 悵然第371章 決戰瓜洲6第139章 謎團第228章 洛陽宮第358章 下江南2第150章 大雲無想(上)第324章 伐謀(3)第12章 皇宮大內第215章 拜月(2)第199章 千葉公主(2)第309章 陳家有女(2)第218章 拜月(5)第313章 大做文章(2)第285章 靈臺依舊第53章 蜀王府的“饅頭”(上)第19章 弘福寺辯禪第372章 真正“武則天”第195章 挑釁第370章 決戰瓜洲5第364章 平叛4第167章 彌勒下世第116章 遍地都是美人計第28章 花魁大賽(二)第22章 畫鵝點睛第247章 血戰太子川第276章 街頭打鐵第127章 驚變第199章 千葉公主(2)第333章 白天與黑夜第15章 吳王李恪第158章 訪客(2)第2章 大孚靈鷲第176章 靈臺不遠第66章 天下詩社第73章 《天下新聞》第254章 失蹤第44章 將信將疑(下)第199章 千葉公主(2)第99章 “黃金甲”第357章 下江南第76章 拜師(一)第299章 殺氣襲來第294章 一去經年第228章 洛陽宮第248章 再次“詐降”第146章 衆裡尋“它”第169章 長街孤影第6章 西北入長安第222章 出獵(上)第280章 鬥法(2)第1章 要嫁就嫁秦始皇第34章 你的笑是穿腸的毒藥4第145章 大典第181章 龍華大會(4)第337章 狂笑第247章 血戰太子川第352章 皇后與囚徒第268章 山賊第107章 曲江流飲(下)第28章 花魁大賽(二)第142章 太行第43章 將信將疑(上)第357章 下江南第234章 靈臺方寸山第284章 焚經第190章 突然消失第245章 遼城望月第75章 化緣化齋化弟子第151章 大雲無想(下)第284章 焚經第323章 伐謀(2)第214章 拜月(1)第192章 獻俘第29章 花魁大賽(三)第324章 伐謀(3)第130章 懸疑第77章 拜師(二)第196章 陌刀在野第31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36章 理想國第315章 爭寵(2)第352章 皇后與囚徒第209章 摩教第53章 蜀王府的“饅頭”(上)第170章 藥方第60章 大唐軍神(三)第87章 英雄相惜第139章 謎團第147章 衆裡尋“它”(2)第47章 眼見不一定爲實(二)第284章 焚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