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英雄相惜

楊悅上廁所的時間有點長,不過,除了楊夫人與平陽長公主,其他人卻也不會注意到。回到宴會上時,衆公主正吃酒方到酣處,長廣公主對楊夫人說道:“楊夫人琴技高超,何不爲大家彈湊一曲?”

楊夫人見楊悅恰好進來,說道:“臣妾久不動絲竹,只怕不能入耳,我兒近日剛剛習練琴技,讓她獻上一曲爲大家助樂吧。”

平陽長公主也正要看楊悅本領,先已極力贊成。

楊悅見推託不過,便彈了一曲《有鳳來儀》,鳥語花香,層層疊疊,十分動聽……衆人聽了拍手叫好。

長廣公主卻說道:“武娘子雖然彈得不錯,但比起楊夫人彈的《胡笳》還是差了一些。”

衆人又請楊夫人彈來,楊夫人再無藉口託辭,只得彈了一曲《胡笳》,琴聲錚錚,弦色如裂,“……爲天有眼兮何不見我獨漂流?爲神有靈兮何事處我天南海北頭?我不負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負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制茲八拍兮擬排憂,何知曲成兮心轉愁……”如訴如泣,摧人淚下,肝腸寸斷……

《胡笳十入拍》因胡笳二字,現代不少人會以爲不過是“胡笳”樂曲,其實是蔡琰(字文姬)所作的樂府詩,配樂爲琴曲。郭沫若稱其爲“是一首自屈原《離騷》以來最值得欣賞的長篇抒情”詩。唐代時有《大胡笳》、《小胡笳》之分。

楊夫人所彈正是《大胡笳》,是《胡笳十八拍》的嫡傳之作。本爲器樂,楊夫人卻配以詩歌,邊彈邊歌。悲悽衷婉,雁南琴冷,魂消影絕,涕淚相交……一時間,花廳座中諸人無不面見戚容,悲聲迭起,嘆息感傷,還有不少人眼中垂淚,低聲泣涕起來,其中長廣公主更是淚水磅礴…

楊悅不由詫異地望向楊夫人,但見楊夫人神思飄遠,淚影婆娑,甚是悲涼…心中暗暗納悶:“母親明明琴藝已致移情地步,比楊貴妃還要高明許多,但爲何不親自教我,反而讓我到宮中拜師?”

見長廣公主悲不自勝,知道她定是記起自己已故的前夫與大兒子趙節,二人一個在攻打堯君素時被俘戰亡,一個在貞觀十七年因爲太子謀反案死去,平陽長公主嘆口氣勸道:“人生不如意處實多,五妹何苦非要自傷…”回頭向楊悅笑道:“今日賞花吃酒,正當高興纔是。楊夫人的琴技驚人,終是太過悲傷,還是武娘子的琴聲,婉轉明媚,悅耳動聽。再給衆人彈一曲如何?”言語中對楊悅已是十分欣賞。

楊悅微微一笑,看了看楊夫人。楊夫人已收了琴,向衆人告罪:“長公主說的是,悅兒爲大家再彈一曲,祝祝興……”

楊悅略一沉吟,彈了一曲《英雄吟》,是她當日在曲江邊自創的曲子,曾彈給李愔聽,李愔爲她勘正,定名《英雄吟》,成爲“天下詩社”的社歌。

楊悅看向平陽長公主,徐徐彈來,一改場中悲慼,錚錚之聲起,氣勢開合,縱橫四方、高亢奮進、威武不屈、英姿偉岸……令人振奮。

平陽長公主聽得神醉,不自主英眉上挑,大聲喝彩。命人拿劍在,竟然和着琴曲舞起劍來……

在衆公主美色中,平陽長公主並不十分出衆,卻極爲英氣。看到平陽長公主的神采飛揚,劍影凌厲,衣袂飄飛,當真是一個英風烈烈的巾幗將軍,楊悅不由暗叫一聲“好”。一曲彈完,平陽公主的劍舞也剛好收勢,二人不由相視而笑。

一時座中之人鬨笑聲中也多了幾分豪氣。長廣公主拍手言道:“三姊今日到是找到了知音……”

平陽長公主大笑。楊悅上前向平陽長公主祝酒,平陽長公主與她連乾數杯,拉住她不肯放開,竟然是越看越喜歡。大有惺惺相惜之意。

……

等到從長廣公主府上出來,回家路上楊悅想起楊夫人的《胡笳》曲,心中滿是疑問,忍不住問道:“原來母親的琴藝已至移情地步,爲何平日從未聽過?”

楊夫人搖頭說道:“我只是《胡笳》一曲彈得好,其它曲子一般,因而才讓你拜楊貴妃爲師。”

楊悅奇道:“難道琴藝還要分曲子?”

楊夫人點頭說道:“每個人的經歷不同,因此對每首曲子的感受不同,因而不同的曲子彈出的意境也不同。如若談《胡笳》你不如我,但如若彈你那曲《有鳳來儀》和《英雄曲》我卻不如你。”

楊悅仔細咀嚼楊夫人的話,也覺得有道理。不過卻更加讓她好奇,又問道:“母親對《胡笳》一曲,爲何有如此強烈的共鳴?難道母親曾經有如蔡文姬一樣的經歷?”

楊夫人沒有說話,許久才道:“我小時候趕上羣盜四起,大隋江山風雨飄搖,生活離亂,因此對《胡笳》感受頗深。”

楊悅從未經過戰亂,但在電影中見過不少這種場面,恍然嘆道:“原來如此。如今天下泰平,百姓纔有好日子過啊!”

楊夫人聽了,愣了半晌,似是依舊沉浸在過去的回憶中,神色黯然……

“果然是個少見的奇女子,當真不錯……”回到府中,平陽長公主盛讚楊悅。

柴令武見母親十分欣賞楊悅,心中大喜,忙央求道:“母親這就代孩兒向聖上求請,請聖上答應孩兒的婚事兒如何?”

平陽長公主卻笑道:“你不要再癡心妄想了,她對你沒有半點意思,你還是絕了這個念想吧。”

“前天她還親自來慰問我,怎會對我沒有一點情意?”柴令武一呆,急道,“更況我已見過她赤身,她……”

平陽長公主搖頭道:“那又怎麼?幸虧你當日沒有做蠢事兒,如果真要趁人之危,莫說長安公子不會放過你,便是母親也決不會偏袒於你。高陽公主自作自受,長安公子對她小示懲戒,已是十分便宜了她。”

當下將婢女聽到話說給柴令武。柴令武聽了如墜冰窖,知道自己無論作什麼,楊悅始終不爲所動,心灰意冷,半晌說不出一句話來。想到自己爲了楊悅不惜與房遺愛等人反目,爲了她在門前癡癡等候,爲了她還背上吃了一劍,沒想到她卻如此無情,越想越怒,大喝一聲:“既然你如此無情,別怪我無義!”

平陽長公主一怔,吃驚地看着自己的兒子,說道:“什麼意思?”

柴令武狠狠地說道:“既然她不願意嫁給我,只怕不能留她。”

平陽長公主沒想到自己兒子如此陰狠,心頭不由怒氣上升:“豈有此理。”

柴令武看到母親凌厲的目光,知道一時失言,忙解釋道:“不是兒心狠,只怕此人並不簡單。母親可還記的‘齊王妃’之事……”

“你是說她可能是……”平陽長公主驚道。

柴令武點頭,皺眉說道:“自從知道她是女子,我對她的事兒前後調查得十分清楚。聽說吳王之所以在華山遊獵,是因爲愛上一個人,而她也在同一時間曾到過華山。吳王愛上的人只怕便是她。她拜楊貴妃爲師,自然也與吳王有關。吳王一向好琴,曾在曲江二人琴音相和,恐是早已私下定情。若果真如此,她爲何不嫁給吳王?反而與蜀王一起搞那個詩社?母親應該明白天下詩社雖然沒有涉及朝政,卻也集了不少才子在門下。與當年聖上的文學館十八學士相比,雖然比不上,卻也有幾分相似之處……”

平陽長公主眉頭一跳,心中打了個突,立刻明白了兒子的意思:“你是說,她之所以不嫁給吳王,而是另有目的?”

“只怕和當年齊王妃嫁給齊王的原因相同……”柴令武擰眉說道。柴令武轉瞬之間,看上去已極爲冷靜,完全沒有一點沉迷於楊悅的意思,與楊悅平日見到的柴令武竟然完全不同,臉色冷酷,嘴角掛着一絲陰沉,有點殘忍的冷笑,“如今武二孃名聲雀起,只怕目的……”

“你是說她有意於東宮……”平陽長公主打了一個激靈,柴令武所說的可能不是沒有。自來大位之爭不是你死便是我活。武德九年,玄武門那一幕,平陽長公主記憶猶新……

“這期《天下新聞》對‘武二孃’的吹捧可以說到了天上,聖上正一心爲東宮選人,保不準……只怕又是一個‘齊王妃’……”柴令武冷笑着說道。

平陽長公主陷入深思,柴令武也許久沒有說話。室中極靜,天色已漸漸暗了下來,室外的婢女想要進來點燈,發現二人一言不發,擰眉相對,嚇了一跳。

平陽長公主揮了一下手,婢女點完燈趕緊出去,長嘆一口氣,說道:“可惜……”無論是武德九年,還是貞觀十七年的事兒,她都不想再看到。平陽長公主心中不斷翻騰,武德九年父皇的痛苦,和貞觀十七年,李世民的失聲痛哭,都讓這個奇女子十分清楚的知道,兄弟相殘乃是人間最痛苦的事情。當年,她雖然一向與李世民關係更加密切,但也不贊成宮變。十七年後,兒子倒向魏王一黨,她也曾嚴厲的警告過。她即不偏向太子李承乾,也不偏向魏王李泰,她只想讓一家人平平靜靜……大概誰也想不到這樣一個女英雄,內心深處想要的只是這個。不是政治上的你爭我奪,甚至不去考慮誰更加適合當皇帝,只想讓家族平安……

“或許,並非想象的那樣……”平陽長公主想到楊悅爽朗的笑臉,疑惑地說道。

柴令武陰冷地搖頭道:“不會!她的聰明不下母親,從當日敗我的手段可以看出。不是萬不得已,我也不想下此恨心……”

平陽長公主終是不忍,有點諷刺地看着柴令武,愛一個人原來如此脆弱,在一瞬間爲了某一個藉口便可以犧牲……想到那曲《英雄吟》,一時的英雄相惜,其中不也可以嗅到一絲不能安份的慾望?她想要什麼?難道真如“齊王妃”那樣,爲了某一個人,而不惜嫁個另一個人……

平陽長公主心中很亂,看了兒子一眼,問道:“你想怎麼作?”

“或許,不用我出手,高陽公主也不會放過她。”

“如果真如你所說,以高陽與楊貴妃的關係,楊貴妃豈會不壓制高陽?”

“或許不只高陽,還有人比高陽更想讓她死……若是都不能夠,孩兒也只好親自出手……”說到此,柴令武竟然眼中閃過一絲顫抖,這個顫抖在他那冷漠似鐵的臉上顯得極不相稱。

平陽長公主不自主的倒抽一口冷氣,對兒子的冷漠極不喜歡,揮手讓他出去。

柴令武默默地看了母親一眼,站起身來向外走去,走到門邊卻又頓了一頓,回頭看向母親,見母親望向自己的目光十分冷漠,嘴角抽動一下,沒再說什麼。

平陽長公主突然問道:“你與魏王還有聯繫?”

柴令武一震,沒有回頭,向外走去。

平陽長公主徹底坐倒在椅背中,愣愣地發起呆來。

……

第126章 問難(2)第9章 郎情妾意第366章 平叛5第85章 武二孃,聲名雀起第160章 紅鸞星動(下)第281章 鬥法(3)第323章 伐謀(2)第317章 進退不得第292章 多情莫若無情第194章 月牙河(2)第353章 兇手第244章 兵圍城下第118章 龍顏大怒(上)第173章 靈臺第120章 彈歌第288章 我是誰?第36章 狂街少年(下)第31章 你的笑是穿腸的毒藥1第273章 女兒心思第179章 龍華大會(2)第79章 拜師(四)第294章 一去經年第30章 “八卦”何來第215章 拜月(2)第128章 錯?第215章 拜月(2)第265章 千里不留行第230章 洛陽宮(3)第157章 訪客第115章 智儒?腐丁?第162章 太子拒婚第251章 拉風小將(2)第308章 陳家有女(1)第196章 陌刀在野第270章 河谷第28章 花魁大賽(二)第134章 千里之外第278章 密謀第95章 竹林迷霧第140章 疑問第9章 郎情妾意第167章 彌勒下世第366章 平叛5第336章 懷璧其罪2第304章 訴衷情第56章 柴二郎求婚第13章 青梅竹馬第173章 靈臺第271章 梅花巾第140章 疑問第360章 雷塘迷霧第178章 龍華大會第274章 山神廟第266章 秋雨愁煞第48章 公主豔舞(上)第174章 青龍第200章 千葉公主(3)第247章 血戰太子川第295章 仨人打架第174章 青龍第27章 花魁大賽(一)第10章 妾意郎情(上)第192章 獻俘第336章 懷璧其罪2第141章 君臣無狀第255章 身在何處第338章 壽宴第97章 中毒第302 醉後真言第77章 拜師(二)第205章 李二郎第93章 人道第182章 龍華大會(5)第307章 別有幽愁第309章 陳家有女(2)第56章 柴二郎求婚第260章 傾城(3)第289章 何須多言第321章 妖孽(2)第295章 仨人打架第253章 拉風小將(4)第96章 變態第232章 故人相見第217章 拜月(4)第254章 失蹤第104章 怒火柔情第270章 河谷第208章 兄弟第150章 大雲無想(上)第188章 白齊齊格第182章 龍華大會(5)第54章 蜀王府的“饅頭”(下)第289章 何須多言第117章 遍地都是美人計(2)第241章 出口(下下)第273章 女兒心思第210章 宴樂第99章 “黃金甲”第136章 理想國第237章 無路可尋
第126章 問難(2)第9章 郎情妾意第366章 平叛5第85章 武二孃,聲名雀起第160章 紅鸞星動(下)第281章 鬥法(3)第323章 伐謀(2)第317章 進退不得第292章 多情莫若無情第194章 月牙河(2)第353章 兇手第244章 兵圍城下第118章 龍顏大怒(上)第173章 靈臺第120章 彈歌第288章 我是誰?第36章 狂街少年(下)第31章 你的笑是穿腸的毒藥1第273章 女兒心思第179章 龍華大會(2)第79章 拜師(四)第294章 一去經年第30章 “八卦”何來第215章 拜月(2)第128章 錯?第215章 拜月(2)第265章 千里不留行第230章 洛陽宮(3)第157章 訪客第115章 智儒?腐丁?第162章 太子拒婚第251章 拉風小將(2)第308章 陳家有女(1)第196章 陌刀在野第270章 河谷第28章 花魁大賽(二)第134章 千里之外第278章 密謀第95章 竹林迷霧第140章 疑問第9章 郎情妾意第167章 彌勒下世第366章 平叛5第336章 懷璧其罪2第304章 訴衷情第56章 柴二郎求婚第13章 青梅竹馬第173章 靈臺第271章 梅花巾第140章 疑問第360章 雷塘迷霧第178章 龍華大會第274章 山神廟第266章 秋雨愁煞第48章 公主豔舞(上)第174章 青龍第200章 千葉公主(3)第247章 血戰太子川第295章 仨人打架第174章 青龍第27章 花魁大賽(一)第10章 妾意郎情(上)第192章 獻俘第336章 懷璧其罪2第141章 君臣無狀第255章 身在何處第338章 壽宴第97章 中毒第302 醉後真言第77章 拜師(二)第205章 李二郎第93章 人道第182章 龍華大會(5)第307章 別有幽愁第309章 陳家有女(2)第56章 柴二郎求婚第260章 傾城(3)第289章 何須多言第321章 妖孽(2)第295章 仨人打架第253章 拉風小將(4)第96章 變態第232章 故人相見第217章 拜月(4)第254章 失蹤第104章 怒火柔情第270章 河谷第208章 兄弟第150章 大雲無想(上)第188章 白齊齊格第182章 龍華大會(5)第54章 蜀王府的“饅頭”(下)第289章 何須多言第117章 遍地都是美人計(2)第241章 出口(下下)第273章 女兒心思第210章 宴樂第99章 “黃金甲”第136章 理想國第237章 無路可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