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話:人面不知何處去,牡丹依舊(五)

北蕭的使臣終於押解着那頂四鳳銜牡丹寶冠上路了,朝廷另派了軍隊護送他們北上,左右神策軍的衆將士在罵罵咧咧中鬆了口氣,各自回家休整去了。

“樂前輩別來無恙?”樂棲身眺望着遠去的北蕭軍隊,忽聽背後有人問候。

衛檀衣和淬思似乎也是來看熱鬧的,淬思手裡甚至提着餐籃。

“原來衛公子也來看熱鬧,”畢竟有過一段的交情,樂棲身還是略帶笑意拱了拱手,“那北蕭使臣運走的聽說是件稀罕物,衛公子沒能得手,心中想必很是遺憾吧?”

衛檀衣莞爾:“樂前輩說的哪裡話,衛某雖是商人,也不至於窺伺獻給北蕭的貢品,怎麼,竟叫前輩誤會了衛某的用意?”

樂棲身看了看他,又看了看淬思,乾巴巴地問:“那衛公子用意何在?”

“是這樣的,”淬思搶先道,“韓大人重傷未愈就奉旨前來保護北蕭使臣,我家主人與他素來交好,想來探望一下,又怕被禁軍攔住,才特地請先生幫忙。”

“是麼。”樂棲身哼了一聲,覺得沒趣,隨便一拱手便走開了。

衛檀衣也不在意,只望着那掀起一片塵埃的隊伍浩浩蕩蕩離開,冷不丁道:“那寶冠從此就回不來了,你可生氣?”

一縷淡淡的白煙字餐籃縫隙中溢出,化作一名身着緇衣的年輕僧人,眉目間依稀可辨五百年的滄桑痕跡。“這世間早已沒有貧僧拋不下的身外之物,喜怒哀樂皆爲虛妄,貧僧已不在意。”

“那你可還有未了的心願?”

緇衣僧人淡然一笑:“貧僧想到運河舊址去走走。”

***

“韓大人!”一聲清脆而近在咫尺的喊聲,韓如詡嚇得差點回身就是一刀。

淬思提着餐籃正站在他身後,笑盈盈地望着他。

“你怎麼會在這兒?”這可是自家的院子,他練功的時候從不允許人進來,萬一誤傷到那可不是開玩笑。於是韓如詡很是詫異淬思怎麼進來的。

“因爲主人叫我來送一些糕點,所以我就在這兒了啊。”淬思明顯答非所問,將手中的餐籃遞了上去。

韓如詡不說話,看了她一會兒才接過來。籃子挺沉,看來裝了不少吃的。“他自己怎麼不來?”話一出口韓如詡恨不得咬掉自己的舌頭,這話、這話聽起來怎麼這般彆扭。

淬思睜大了眼:“不是主人送來的韓大人就不要嗎?”

“沒那回事,”當然不是這樣!韓如詡否決得極快,“既然來了就到屋裡坐一會兒吧。”

淬思搖搖頭,笑嘻嘻道:“不了,主人要去卓郡,我還得趕緊追上去呢,韓大人請多保重!”然後一轉身就不見了。

雖然不是大活人,這麼忽地就沒了影子,還是嚇了一跳,韓如詡掂了掂餐籃,纔敢確信剛纔不是自己眼花。

“卓郡,去那麼遠的地方做什麼。”

百思不得其解,後來乾脆以“那人做事向來沒憑沒據”爲藉口放棄了。

***

燕朝時燕武帝下令開鑿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徵調了全國上下近一萬人苦苦修築了十年,在燕朝滅亡之前終於通航。如今過去了近五百年,大運河早已不復昔日風采,但仍舊是大水湯湯,千里泛舟。

“當年你選擇了舍天下而保一人,後悔過嗎?”衛檀衣站在河堤上,青絲裹挾着兩鬢的長絛在秋風中飛舞。

緇衣僧人輕閉雙眼,手合十:“不曾後悔。師父當年雖然對我說,我爲拯救天下而生,卻依舊將我交給了蔣家,想必也是知道,以我一己之力,終難以改變着既定的未來。”

淬思蹲下身,指尖輕觸河堤上溼潤的泥土,忽嘆道:“錯失所愛,就算得了千古芳名又有何用,誰知你生前寂寞。”

那僧人只笑而不語,宣了一聲佛號。

當年爲他定製了一頂寶冠,作爲成人之禮在二十歲生辰那天贈與了他。

自知時日無多,只願那寶冠能代替自己常伴於他身旁。誰知世事難料,自己死後竟然沒有魂飛魄散,還有了能驅逐惡鬼的法力,自此便附於寶冠之上,以無形之軀繼續守護他。這一留,就是五百年,守護的人早已作古,自己卻陷入執念中,不肯散去。

問世間,誰主沉浮,誰主情緣,拼也將一生耗盡,哪管得滄桑變幻。

***

燕隆傾九年,武帝下令開鑿大運河,南起卓郡,北抵烽臺,途徑鄒陽,便於南北商運,保障帝都糧鹽供給。

禾陵蔣氏爲江南首富,帝命其捐銀五萬資助修河,蔣氏不允,遂遭滿門抄斬,僅餘蔣氏男丁一名,徵爲河工,押赴卓郡,未幾卒。

***

“什麼可以驅邪避難,百病不侵的寶冠,根本就是謠傳!”

四鳳銜牡丹寶冠被狠狠地扔到了地上,角落上的一隻鳳凰被毫不留情地摔得變了形。

“治不好太后的病,你們一個個統統得陪葬!”

御醫們惶恐地跪了滿地,高呼着“臣等萬死”。

塌前來回走動的君王滿面怒容,每哼出一聲,下首跪着的御醫宮女們就更將額頭貼近地面。

“兀肜我兒。”塌上之人忽然喚道,那聲音蒼老且虛弱,只差沒斷在半中。

君王立刻在塌沿坐下來,滿臉關切:“母后,兒臣在。”

病榻之上的老婦已是滿面灰土色,卻努力微笑着,握住了兒子的手:“生死皆有命,不必強求。”

“母后!別說這種話,兒臣就算是將每一座山都翻遍,也一定要找到能治您的病的藥,您不可以放棄啊!”

老婦人呵呵一笑:“得子善孝如斯,本宮再無所求。”說着便闔上了眼。

“母后,母后!”君王嚇得六神無主,握着那乾癟的手連聲大喊。一名御醫趕忙上前替老婦人切了切脈,然後跪地道:“陛下,太后只是昏睡過去,請陛下少安毋躁,讓臣等爲太后醫治。”

君王恍恍惚惚起身讓開來,御醫們忙上前各自施展本事,忙得不可開交。

四鳳銜牡丹寶冠仍舊靜靜地躺在地上,彷彿正冷眼看着這一切。

第二十話:隨風潛入夜,潤心細無聲(四)第三十六話:如初見,秋風悲畫扇(四)第二話:慈母手中劍,遊子身上衣(三)第十一話:天盡頭,知何處有香丘(二)第十七話:願縛一心人,白首不相離(五)第二十四話:浮生只合尊前老,血滿長安道(一)第十七話:願縛一心人,白首不相離(七)第八話:可知否,君恩淺處草方深(二)第二十六話:縱使晴明無雨色,雲亦沾衣(五)第三十六話:如初見,秋風悲畫扇(三)第十話:苦海無涯,回頭是憾(四)第三十二話:問世間,恨何物,教生死相許(三)第三十二話:問世間,恨何物,教生死相許(四)第二十五話:驀然回首,幾人燈火闌珊處(三)第十二話:風吹仙袂飄飄舉,霓裳羽衣(一)第三十六話:如初見,秋風悲畫扇(三)第十二話:風吹仙袂飄飄舉,霓裳羽衣(二)第三十八話:曾經滄海,彼時巫山(五)第十四話: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去(四)第七話:一別後,魂魄不曾入夢來(一)第三十話:但願人長久,千年共嬋娟(二)第二十七話:式微式微,卿胡不歸(三)第十話:苦海無涯,回頭是憾(三)第三十八話:曾經滄海,彼時巫山(一)第二十五話:驀然回首,幾人燈火闌珊處(四)第二話:慈母手中劍,遊子身上衣(二)第三十二話:問世間,恨何物,教生死相許(三)TM:引離樽第二話:慈母手中劍,遊子身上衣(二)第二十話:隨風潛入夜,潤心細無聲(五)第二十話:隨風潛入夜,潤心細無聲(七)第三十八話:曾經滄海,彼時巫山(五)第三十二話:問世間,恨何物,教生死相許(二)第三十五話:風綠江南,明月何時照我還(一)第十六話:便縱有千種愁情,更與何人說(一)第十五話: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青絲成雪(三)第七話:一別後,魂魄不曾入夢來(四)第三十六話:如初見,秋風悲畫扇(四)第二十八話:薤上露,何易晞,人去何時還(二)第十八話:人面不知何處去,牡丹依舊(五)第一話:玉鳴九皋,聲聞於野(三)第二十二話: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六)第二十九話:滿目河山空念遠,應憐眼前人(五)第二十八話:薤上露,何易晞,人去何時還(五)第二十九話:滿目河山空念遠,應憐眼前人(六)第三十二話:問世間,恨何物,教生死相許(五)第十九話:勸君早忘卻,此物最相思(三)第三十二話:問世間,恨何物,教生死相許(四)第三十三話:藍河清且淺,相去復幾許(六)第四話:但爲君故,沉睡至今(一)第二十話:隨風潛入夜,潤心細無聲(七)第十四話: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去(四)第二十一話:紫陌紅塵拂面來,看雨回(二)第三十六話:如初見,秋風悲畫扇(四)第三十七話:尋尋覓覓,冷清悽慘兮(五)第三十六話:如初見,秋風悲畫扇(一)第五話:男兒愛新婦,女子輕前夫(一)第十六話:便縱有千種愁情,更與何人說(三)第九話:欲得周郎顧,時時思拂弦(二)第二十一話:紫陌紅塵拂面來,看雨回(二)第二十七話:式微式微,卿胡不歸(三)第二十六話:縱使晴明無雨色,雲亦沾衣(五)第十六話:便縱有千種愁情,更與何人說(五)第九話:欲得周郎顧,時時思拂弦(三)第十一話:天盡頭,知何處有香丘(四)第二十六話:縱使晴明無雨色,雲亦沾衣(一)第二十九話:滿目河山空念遠,應憐眼前人(二)第八話:可知否,君恩淺處草方深(二)第二十話:隨風潛入夜,潤心細無聲(六)第三十六話:如初見,秋風悲畫扇(六)第三十七話:尋尋覓覓,冷清悽慘兮(四)第三十九話: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一)第二十二話: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二)第三十一話:終夜長開眼,報答前生未展眉(二)第十三話:我有木中結,知君解不得(二)第十七話:願縛一心人,白首不相離(三)第六話:歡若見憐時,棺木爲誰開(二)第三十四話: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何似(四)第二十六話:縱使晴明無雨色,雲亦沾衣(一)第二十六話:縱使晴明無雨色,雲亦沾衣(一)第十五話: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青絲成雪(二)第二十三話:不敢高聲歌,恐驚天上人(二)【輔助】章節對應物品索引第六話:歡若見憐時,棺木爲誰開(五)第六話:歡若見憐時,棺木爲誰開(五)第十五話: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青絲成雪(四)第二十六話:縱使晴明無雨色,雲亦沾衣(一)第十三話:我有木中結,知君解不得(二)第十七話:願縛一心人,白首不相離(六)第十四話: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去(四)第十八話:人面不知何處去,牡丹依舊(四)第二十六話:縱使晴明無雨色,雲亦沾衣(四)第二十八話:薤上露,何易晞,人去何時還(二)第十四話: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去(五)第二十四話:浮生只合尊前老,血滿長安道(五)第二十話:隨風潛入夜,潤心細無聲(六)第十四話: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去(五)第八話:可知否,君恩淺處草方深(一)第二十八話:薤上露,何易晞,人去何時還(五)
第二十話:隨風潛入夜,潤心細無聲(四)第三十六話:如初見,秋風悲畫扇(四)第二話:慈母手中劍,遊子身上衣(三)第十一話:天盡頭,知何處有香丘(二)第十七話:願縛一心人,白首不相離(五)第二十四話:浮生只合尊前老,血滿長安道(一)第十七話:願縛一心人,白首不相離(七)第八話:可知否,君恩淺處草方深(二)第二十六話:縱使晴明無雨色,雲亦沾衣(五)第三十六話:如初見,秋風悲畫扇(三)第十話:苦海無涯,回頭是憾(四)第三十二話:問世間,恨何物,教生死相許(三)第三十二話:問世間,恨何物,教生死相許(四)第二十五話:驀然回首,幾人燈火闌珊處(三)第十二話:風吹仙袂飄飄舉,霓裳羽衣(一)第三十六話:如初見,秋風悲畫扇(三)第十二話:風吹仙袂飄飄舉,霓裳羽衣(二)第三十八話:曾經滄海,彼時巫山(五)第十四話: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去(四)第七話:一別後,魂魄不曾入夢來(一)第三十話:但願人長久,千年共嬋娟(二)第二十七話:式微式微,卿胡不歸(三)第十話:苦海無涯,回頭是憾(三)第三十八話:曾經滄海,彼時巫山(一)第二十五話:驀然回首,幾人燈火闌珊處(四)第二話:慈母手中劍,遊子身上衣(二)第三十二話:問世間,恨何物,教生死相許(三)TM:引離樽第二話:慈母手中劍,遊子身上衣(二)第二十話:隨風潛入夜,潤心細無聲(五)第二十話:隨風潛入夜,潤心細無聲(七)第三十八話:曾經滄海,彼時巫山(五)第三十二話:問世間,恨何物,教生死相許(二)第三十五話:風綠江南,明月何時照我還(一)第十六話:便縱有千種愁情,更與何人說(一)第十五話: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青絲成雪(三)第七話:一別後,魂魄不曾入夢來(四)第三十六話:如初見,秋風悲畫扇(四)第二十八話:薤上露,何易晞,人去何時還(二)第十八話:人面不知何處去,牡丹依舊(五)第一話:玉鳴九皋,聲聞於野(三)第二十二話: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六)第二十九話:滿目河山空念遠,應憐眼前人(五)第二十八話:薤上露,何易晞,人去何時還(五)第二十九話:滿目河山空念遠,應憐眼前人(六)第三十二話:問世間,恨何物,教生死相許(五)第十九話:勸君早忘卻,此物最相思(三)第三十二話:問世間,恨何物,教生死相許(四)第三十三話:藍河清且淺,相去復幾許(六)第四話:但爲君故,沉睡至今(一)第二十話:隨風潛入夜,潤心細無聲(七)第十四話: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去(四)第二十一話:紫陌紅塵拂面來,看雨回(二)第三十六話:如初見,秋風悲畫扇(四)第三十七話:尋尋覓覓,冷清悽慘兮(五)第三十六話:如初見,秋風悲畫扇(一)第五話:男兒愛新婦,女子輕前夫(一)第十六話:便縱有千種愁情,更與何人說(三)第九話:欲得周郎顧,時時思拂弦(二)第二十一話:紫陌紅塵拂面來,看雨回(二)第二十七話:式微式微,卿胡不歸(三)第二十六話:縱使晴明無雨色,雲亦沾衣(五)第十六話:便縱有千種愁情,更與何人說(五)第九話:欲得周郎顧,時時思拂弦(三)第十一話:天盡頭,知何處有香丘(四)第二十六話:縱使晴明無雨色,雲亦沾衣(一)第二十九話:滿目河山空念遠,應憐眼前人(二)第八話:可知否,君恩淺處草方深(二)第二十話:隨風潛入夜,潤心細無聲(六)第三十六話:如初見,秋風悲畫扇(六)第三十七話:尋尋覓覓,冷清悽慘兮(四)第三十九話: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一)第二十二話: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二)第三十一話:終夜長開眼,報答前生未展眉(二)第十三話:我有木中結,知君解不得(二)第十七話:願縛一心人,白首不相離(三)第六話:歡若見憐時,棺木爲誰開(二)第三十四話: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何似(四)第二十六話:縱使晴明無雨色,雲亦沾衣(一)第二十六話:縱使晴明無雨色,雲亦沾衣(一)第十五話: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青絲成雪(二)第二十三話:不敢高聲歌,恐驚天上人(二)【輔助】章節對應物品索引第六話:歡若見憐時,棺木爲誰開(五)第六話:歡若見憐時,棺木爲誰開(五)第十五話: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青絲成雪(四)第二十六話:縱使晴明無雨色,雲亦沾衣(一)第十三話:我有木中結,知君解不得(二)第十七話:願縛一心人,白首不相離(六)第十四話: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去(四)第十八話:人面不知何處去,牡丹依舊(四)第二十六話:縱使晴明無雨色,雲亦沾衣(四)第二十八話:薤上露,何易晞,人去何時還(二)第十四話: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去(五)第二十四話:浮生只合尊前老,血滿長安道(五)第二十話:隨風潛入夜,潤心細無聲(六)第十四話: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去(五)第八話:可知否,君恩淺處草方深(一)第二十八話:薤上露,何易晞,人去何時還(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