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海內晏清

將軍百戰死,半遮夕陽紅。。旌旗凝燕脂,蕭蕭秋風裡。

日落西山,天邊漸漸浮現出絲絲脈脈的夕光,金紅漫天,映照出滿地的沙場殘狀。金戈斷劍半被掩埋入沙土之中,風撫過,細微的呻吟聲漸漸響起。一把紅巾鼓槌落在沙場上,在風中散淡開一片紅,浸染上了血色,卻是一發得渲染出烈烈的殺意。伸手將那鼓槌提起,宣牧一身青甲,凝視着手上那一片紅色,半晌,纔是將那鼓槌扔與地上,擡眼看着遠方那一抹淡淡的雲,道:“燕軍已是撤退,這沙場之上,暫無敵我之分,這些人,就盡力救治罷。”

身後的華容聽見宣牧如此說來,上前半步,道:“大人,糧食、金瘡藥等我等雖是儲存了不少。但這些時日來用的極多,糧食且不論,只是那金瘡藥想來剩下的卻不多,用於我軍將士尚且不知是否充裕,若是再添上這些燕軍……”

聽到華容如此說來,宣牧沉吟一會,便是淡淡道:“此事且不多論,我等也不是褚無羈那專於民生吏治的人,只與他處置便是。想來,以他的才幹,當比之我等更爲有用。”

華容正是要應下來,身後便是傳來一陣腳步聲,不多時一道爽朗的嗓子便是想起來:“宣將軍,宣大人,這等難事你便是推脫於我,難道卻是嫌我等文職的這段時日做得甚少,空吃皇糧不成?”

宣牧聞言不由轉頭,看着那褚無羈笑吟吟地走來,當下也微微露出一絲笑意來,頷首道:“無羈。你也是來了。城中事務已是安排妥當了?”

褚無羈淡淡一笑,溫然道:“這是自然,否則我等倒是真真是那等尸位素餐的人。沙場之事已是罷了。宣兄也不必多輾轉於此,天色入瞑。沙場之上,寒氣甚重,還是先請入城方是。”

宣牧聽着這話,倒是有些無奈,但也是曉得褚無羈這般而來。多半是因着自己只隨身帶着那華容,行走在沙場之上,擔心若有刺客等人物罷了,當下便是微微一笑,道:“也是。想來那慶功宴也是得擺上一桌子了,走!”

“好。”褚無羈欣然應諾,道:“宣兄請!”

宣牧、華容與褚無羈說笑着往那城牆而去,才堪堪踏入城中,卻是有宣牧的數個個親衛奔來。行禮之後,恭聲道:“大人,京都送來了旨意。正是在暫時徵召來的將軍府中等候着。”

“看來,無羈你的這一場慶功宴是要推遲些時候了。”宣牧聽完這親衛所言。轉首看着褚無羈。道:“還是現行與我去一趟將軍府罷。”

褚無羈一笑,道:“恭敬不如從命。”、

雖是說得輕巧。但三人想着京都來地旨意不可輕忽,早是喚來三匹健馬,縱馬行去,不多時,便是到了那將軍府中。

這將軍府原便是燕國一將軍的府第,修葺得極簡潔明快,又氣勢頗大,倒是頗爲附和三人的脾性。只是此時也不是打量地時候,三人只略略看了一眼,便是急急地往那府中而去了。

那帶來旨意的人已是等候有時了,此時看得那宣牧等來了,心知這幾人俱是新帝地股肱之臣,卻也不敢怠慢得罪,只笑着道:“諸位大人可是來了,這殿下的旨意已是送到,且請兩位接旨。”

宣牧三人只看了那旨意一眼,見着上面封着黃柏紙,便知是密旨,當下也不多言,只行禮跪下,接過旨意,纔是與那送來旨意的寒暄數句,吩咐手下好生伺候。

那送來旨意的人豈是不曉得路數的,當下裡聽得宣牧如此說來,只是笑吟吟地接上數句,便是順着臺階說路上顛簸,乞請休息半會。只是叮嚀囑咐着要宣牧等看畢密旨之後,送上那表章等物,就是在親衛地恭請下退了下去。

三人對視一眼,便是拆開那黃柏紙,將聖旨展開,只見上面筆走龍蛇,道:先帝大殮已過,國盛民安,軍政之事俱妥,請諸司大員,着五月二十四繼承大統,稱帝於夏。兵者,國之大事也。幸聞諸君一應事務妥當,甚慰,稍後必有恩賞等旨意。然燕軍亦有異樣,想應有人送上。軍伍之事,或戰或守,自行裁決便可,着一人送上奏章即可。

這旨意看定,宣牧、華容並褚無羈俱是略略鬆了一口氣,相視一笑,那褚無羈便是道:“殿下登基,必是得親往叩拜的。此時離殿下登基之時,不過六日,此地乃是新得的城池,宣將軍、華將軍卻是不得不留於此地,以防燕兵。這兩日間,我將一應的政務佈置妥當,再行帶兩位的書信奏章等物呈於殿下。只是這對燕軍的……”

說到此處,那褚無羈不免也是有些皺眉,擡眼看向宣牧。宣牧見得如此,便是微微一笑道:“無羈卻也不必擔心,此事我早已有計較了。那燕軍曉得我等行軍路線,又佔據地利,那十萬餘毫髮無損的大軍,我豈是會將這百戰有餘的兵將拿來硬拼?好在這瓊英城城牆厚重,也是極易守下的。那燕軍便是想要動手,也是會掂量些地。倒也不懼怕。此事,我自行上奏於殿下便是,你卻也不必擔心了。”

褚無羈頷首,溫然笑道:“這卻也正好,所謂兵者大凶,殿下登基,還是少些血光之災的好。聽聞那京中的豪奢貴胄,地方上地豪強等多有被殿下乘機剪除了,這倒也是爲京中地方上拂去了幾分蒙塵,多了乾淨安泰。此時登基,卻也是天時地利與人和,一樣不缺了。”、

宣牧聞言,不由笑了出來,將這旨意送與書房放置好,便是慨然道:“既是如此,何妨爲這天時地利與人和,共飲一杯,也當是在此遙敬殿下!”

“是極。”褚無羈當下灑然一笑,邀約道:“正好我那慶功宴已是擺好,早是設下了二十餘年的白雕酒,聽聞這酒,便是燕國這源頭也是難得一見地,兩位將軍,可是喜歡?”

“白雕酒?”宣牧聽了也是有些驚喜,道:“這可是難得好酒,烈烈如火,何況又是二十餘年地老酒。還說什麼,快去快去!”

時五月二十三日,燕國防衛過甚,夏一應軍伍之事俱停,然燕國損地近半,只餘雁門、幽州、涼州、西煌、宸州,並青州、瓊州、幷州等郡過半之地。o…,各位好啊,最近隨便翻了翻PK榜,看到上面一本新人的書,《竹林第八閒》寫得很不錯撒,南北朝時期地,美男子巨多,要是有看bg的親,可以去看看撒……

第14章 瞬息生變第21章 皇子鳳蘊第19章 思慮甚深第5章 天命有時第7章 周國來信第12章 院中來客第35章 巒嶂疊翠第9章 浮生別居第19章 破襲燕京第16章 將行在外第23章 覲見前後第24章 四兩千金第12章 揮斥之間第17章 此心遲遲第31章 天下歸心第29章 前景已定第9章 浮生別居第27章 歸去來兮第6章 授命一方第4章 覲見周帝第11章 哀哀欲絕第16章 冊立妃嬪第4章 揮斥餘意第18章 意亂情迷第22章 公之於衆第34章 情濃深處第30章 登臨太子第4章 蟄伏已久第14章 風鶴之書第14章 驚魂一劍第9章 層層設防第19章 一晌貪歡第28章 四方形勢第14章 水勢浩湯第26章 細說源頭第27章 遙寄一信第32章 曉霜殿外第15章 順暢如水第3章 桃李春風第30章 略施小計第29章 前景已定第5章 天青潮來第1章 策馬西來第29章 春閨招士第35章 烽煙過後第5章 大幕開啓第21章 固守待隙第35章 巒嶂疊翠第8章 天一生水第1章 流年似水第16章 明做不知第21章 道一卜卦第15章 難知如陰第8章 各懷機心第4章 殿前爭執第25章 無情有思第2章 行行重重第23章 燕夏之間第11章 哀哀欲絕第12章 周蜀靜戰第5章 乾坤逆轉第17章 清眸朦朧第33章 大婚之時第22章 林寒洞肅第21章 秦晉之好第11章 武幗誤國第30章 登臨太子第9章 血流成海第23章 整頓後宮第2章 行行重重第1章 策馬西來第15章 恨意滋生第10章 冬前夜宴第18章 數路大勝第19章 破襲燕京第22章 燕使入夏第26章 牽線結絲第14章 此恨刻骨第21章 生事微渺第13章 溫言安撫第34章 情濃深處第1章 策馬西來第28章 約談交鋒第23章 整頓後宮第30章 略施小計第20章 無言相對第12 殺戮決斷第3章 江南逢君第28章 大開城門第26章 閒話紅妝第20章 時局清明第22章 公之於衆第19章 流綠燈裡第11章 細思往後第4章 蟄伏已久第1章 吾同行也第16章 舊日今時第12章 醉扶歸去第17章 清眸朦朧第8章 各懷機心
第14章 瞬息生變第21章 皇子鳳蘊第19章 思慮甚深第5章 天命有時第7章 周國來信第12章 院中來客第35章 巒嶂疊翠第9章 浮生別居第19章 破襲燕京第16章 將行在外第23章 覲見前後第24章 四兩千金第12章 揮斥之間第17章 此心遲遲第31章 天下歸心第29章 前景已定第9章 浮生別居第27章 歸去來兮第6章 授命一方第4章 覲見周帝第11章 哀哀欲絕第16章 冊立妃嬪第4章 揮斥餘意第18章 意亂情迷第22章 公之於衆第34章 情濃深處第30章 登臨太子第4章 蟄伏已久第14章 風鶴之書第14章 驚魂一劍第9章 層層設防第19章 一晌貪歡第28章 四方形勢第14章 水勢浩湯第26章 細說源頭第27章 遙寄一信第32章 曉霜殿外第15章 順暢如水第3章 桃李春風第30章 略施小計第29章 前景已定第5章 天青潮來第1章 策馬西來第29章 春閨招士第35章 烽煙過後第5章 大幕開啓第21章 固守待隙第35章 巒嶂疊翠第8章 天一生水第1章 流年似水第16章 明做不知第21章 道一卜卦第15章 難知如陰第8章 各懷機心第4章 殿前爭執第25章 無情有思第2章 行行重重第23章 燕夏之間第11章 哀哀欲絕第12章 周蜀靜戰第5章 乾坤逆轉第17章 清眸朦朧第33章 大婚之時第22章 林寒洞肅第21章 秦晉之好第11章 武幗誤國第30章 登臨太子第9章 血流成海第23章 整頓後宮第2章 行行重重第1章 策馬西來第15章 恨意滋生第10章 冬前夜宴第18章 數路大勝第19章 破襲燕京第22章 燕使入夏第26章 牽線結絲第14章 此恨刻骨第21章 生事微渺第13章 溫言安撫第34章 情濃深處第1章 策馬西來第28章 約談交鋒第23章 整頓後宮第30章 略施小計第20章 無言相對第12 殺戮決斷第3章 江南逢君第28章 大開城門第26章 閒話紅妝第20章 時局清明第22章 公之於衆第19章 流綠燈裡第11章 細思往後第4章 蟄伏已久第1章 吾同行也第16章 舊日今時第12章 醉扶歸去第17章 清眸朦朧第8章 各懷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