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聯而不合

一帶青山碧水,淺翠淡綠的初春景緻撲面而來,鳥鳴聲聲細語婉轉,滴溜溜得與那草蟲走獸的聲息相和,越發得透出活潑茂密的深林景象。真真是,好一齣蟬鳴林愈靜的山中景緻。

正是一片和樂的景象,不想遠處陡然傳來一陣陣極是整齊的馬蹄聲。不多時,轉彎處便有一騎兵手持一面黑底白字的旌旗奔馳而來,那旌旗迎風招展,駿馬矯健,極是威嚴。其身後旌旗騎兵亦是甚多,瞬息之間俱是轉將過來,一眼看來,竟是奔騰着數千騎。

塵土飛揚之間,那林中走獸飛禽俱是驚慌不已,或是奔馳,或是驚飛,不多時連着那草蟲的聲息也是漸次的弱了下來,只那林中的淙淙流水聲隱約透出來。

那騎兵之中,有一發須微白的五旬男子,目光炯炯,神情莊重極是威嚴,卻是擡眼看了前頭一眼,便是微微露出幾分笑意來,手下雖仍是揮鞭,馬不停蹄,口中卻是與邊上人笑道:“這劉雲山乃是海寧郡與甘淵郡的屏障,過了此山,便可說是入了那海寧郡了。”

邊上一個壯年男子,長眉秀眼,頜下微微有些鬍鬚,膚色微黑,神情卻是極溫和有度,一身深青黑色的軟甲,映襯出極英烈的氣度。此時他聽聞這話,便是淡淡一笑,接着話道:“聽聞大將軍于山河地形極是熟悉,只一眼便可知曉是何處。這般說來,想來我等倒是未曾走錯路,今日便可直入海寧郡。”

“若是如此說來,那蒙翦大將軍想來已是行至周國江暉郡了罷。”那賀飛揚淡淡一笑,擡眼看得那濃綠枝葉散去之處。一點點田野露出形容,他的嘴邊便是勾出一絲極富意味的弧度。轉眼看了看周圍的幾個將領,神情淡定沉着。又頗富銳氣,那賀飛揚心下一想。便生出幾許豪邁之情,大笑着道:“兒郎們,前面便是那海寧郡,我等何不再快馬加鞭,再行一程!”

這話說畢。那一衆的兵將俱是轟然應諾,立時便是又加了幾鞭,刺辣辣地登時如一黑龍,直饒過那青林碧山,撲向那農田野舍之地。

如此加急行路,再過一日,那海寧郡瀾蘊城便是在衆兵將眼前出現。

那瀾蘊城乃是海寧郡最是臨近騰江地大城,因經年來那周國常由此欲征戰夏國,這瀾蘊城便是如那戮海城一般的城牆厚重。兵將雲集,糧草箭矢等物更是集藏許多。除卻這些明面上的,便是那一般地士卒也是極有警惕之心。雖是看得那夏國內部的兵馬奔馳而來,但也是毫不留情。

只待得那將領親臨查實。又是派遣士卒自小洞出來。將那印信旨令等物看了一通,方是急急開了小半地城門。使得那一衆的兵將慢慢進得城內。

待得一應的接應俱是妥當,那賀飛揚等人方是順利地接手那一干的軍務。饒是如此,那賀飛揚卻是對着那原是駐紮在此的將軍凌雲生極是讚歎,道治兵嚴謹如此,可稱大家。他素來愛才,竟是在心中地一般籌劃下,略略移出些份額,只想着須是好生觀察觀察那凌雲生的行事指揮之能,再行派遣。

且不言那賀飛揚自是將鳳曦的旨意放在心中,百般構思那攻伐周國的一應事務,只那蒙翦此時,卻也是忙碌交錯,一般地分身不能。

那蒙翦原是夏國的大將,數十餘年來,只在那四國攻夏之時敗的一場,生生吃虧不小,他自是極不喜歡那周國人。只是鳳曦旨意已下,又是直言,只管攻伐蜀國,那周國卻是不必與他們客氣周旋,自是另有後着的。

如此以來,那蒙翦自到了那江暉郡紫雲澗一地,整日只忙碌那捲宗軍務,哪裡還與那周國人客氣的?雖是稱不上肆意揮斥,但神情面容上露出的鄙夷之色,倒是將那接應地周國人氣得仰天倒翻。

那接應的人看得如此,自然是十分憤憤,偏生他又是貫會添油加醋的主兒,便是一分地淡味,經了他的口,也是化作十成地鹹意。因此,那特特呈上於周帝等周國權貴地信箋裡,倒是一片的輕蔑之言,平白地倒是另將那周國等人地心放了幾分下來,一發得興致勃勃起來了。

那蒙翦原是不曉得如此的,倒是鳳曦裴煦聽聞有此效應,倒是略略思慮下,便是推波助瀾一般地將這些事灑地滿地兒滿天下地隨意散漫。這一番準備妥當的宣傳一說來,便是一傳十十傳百的紛紛揚揚,令那下老百姓酒足飯飽之後,也是多了不少談資。不過,最是重要的貴胄等,在這等環境下,也是越發得飄飄然起來了。

閒話少敘,只那攻伐蜀國之事,那夏周兩國雖已是早議定了的,又是百般細細地準備下各色東西,但也是耗費了不少時日,方是漸漸統籌起來。

眼見着二月正是要過去了,那蒙翦好是在鳳曦早是準備的情況下又熬了一月餘,方是慢慢起行,他卻也是光棍,卻不與周國打一聲招呼,便是自顧自攻伐起來。這事落在那周國人耳裡,雖是十分憤恨那蒙翦太過魯莽,暫時卻也無法,只略略送去一份信箋,便是自派兵遣將,跟在那夏國的後頭一般地攻伐進蜀國來。

那周國對此雖是忍氣吞聲的,但究竟在心中還是暗自祈禱,那蜀國能狠狠地搓揉那周國一番,使得這蒙翦不得太過囂張,只不曉得那現時卻是全然反了過去。周國承平已久,太平年間,多的是那文人雅士,講究起來,那說得是文縐縐的話,行得是方方正正溫柔敦和之禮,民間承此風久了,又是聽得那朝中文臣清貴,武人無用,還有那個肯讓自家的孩兒受那等好氣兒,自是百般的往那溫然的方向放。

由着如此,那周國第一日與那糜爛已久的蜀國相較,卻是狠狠地落了一個跟斗,一日一夜的,只落下無數的屍骨於蜀國城牆外,自己卻是討不得半絲的好處。

第21章 生事微渺第20章 驀然回首第5章 乾坤逆轉第20章 不拘君命第4章 勢如水銀第33章 神會心契第3章 江南逢君第22章 林寒洞肅第8章 各懷機心第3章 聯而不合第31章 天下歸心第16章 冊立妃嬪第24章 細語桐影第30章 萬金家書第27章 私相傳遞第26章 周國來使第28章 夏周和談第25章 無情有思第26章 周國來使第34章 獨悵此心第7章 乾坤獨斷第22章 各有機心第18章 長亭之約第13章 邀戰於前第5章 退而有思第1章 莊生迷蝶第1章 新春大宴第17章 此心遲遲第21章 道一卜卦第10章 勞軍之行第11章 杯觴角羽第16章 各行奇效第8章 定海城行第1章 流年似水第10章 冬前夜宴第19章 帝都來旨第20章 驀然回首第17章 清眸朦朧第9章 浮生別居第9章 晏晏詩會第22章 未央之計第18章 數路大勝第31章 煙消雲散第2章 西北反叛第20章 時局清明第26章 閒話紅妝第10章 詩畫雙絕第9章 頗有波折第22章 公之於衆第4章 止戈爲武第19章 流綠燈裡第12章 敵我心思第25章 夏都之怒第4章 覲見周帝第28章 山居行色第17章 夏燕之爭第8章 暗生詭念第6章 渾水摸魚第4章 止戈爲武第4章 蟄伏已久第19章 大破瓜渡第6章 授命一方第10章 春暉三尺第16章 各行奇效第25章 無情有思第28章 夏周和談第1章 吾同行也第15章 順暢如水第14章 瞬息生變第29章 不驚不擾第25章 刺客莫名第10章 冬前夜宴第8章 天一生水第15章 歸來有信第22章 行刺於道第6章 授命一方第34章 獨悵此心第17章 勢成僵局第5章 退而有思第26章 周都驚惶第23章 燕夏之間第21章 生事微渺第20章 不拘君命第28章 夏周和談第17章 兩郡一城第18章 波瀾微起第2章 且行且談第18章 琴劍飄零第18章 拔盡餘毒第31章 圍困內城第16章 京都漣漪第32章 始而成行第15章 順暢如水第6章 殿堂之上第31章 白衣翰林第1章 舉國縞素第10章 春暉三尺第25章 無情有思第26章 且敗且退第11章 細思往後
第21章 生事微渺第20章 驀然回首第5章 乾坤逆轉第20章 不拘君命第4章 勢如水銀第33章 神會心契第3章 江南逢君第22章 林寒洞肅第8章 各懷機心第3章 聯而不合第31章 天下歸心第16章 冊立妃嬪第24章 細語桐影第30章 萬金家書第27章 私相傳遞第26章 周國來使第28章 夏周和談第25章 無情有思第26章 周國來使第34章 獨悵此心第7章 乾坤獨斷第22章 各有機心第18章 長亭之約第13章 邀戰於前第5章 退而有思第1章 莊生迷蝶第1章 新春大宴第17章 此心遲遲第21章 道一卜卦第10章 勞軍之行第11章 杯觴角羽第16章 各行奇效第8章 定海城行第1章 流年似水第10章 冬前夜宴第19章 帝都來旨第20章 驀然回首第17章 清眸朦朧第9章 浮生別居第9章 晏晏詩會第22章 未央之計第18章 數路大勝第31章 煙消雲散第2章 西北反叛第20章 時局清明第26章 閒話紅妝第10章 詩畫雙絕第9章 頗有波折第22章 公之於衆第4章 止戈爲武第19章 流綠燈裡第12章 敵我心思第25章 夏都之怒第4章 覲見周帝第28章 山居行色第17章 夏燕之爭第8章 暗生詭念第6章 渾水摸魚第4章 止戈爲武第4章 蟄伏已久第19章 大破瓜渡第6章 授命一方第10章 春暉三尺第16章 各行奇效第25章 無情有思第28章 夏周和談第1章 吾同行也第15章 順暢如水第14章 瞬息生變第29章 不驚不擾第25章 刺客莫名第10章 冬前夜宴第8章 天一生水第15章 歸來有信第22章 行刺於道第6章 授命一方第34章 獨悵此心第17章 勢成僵局第5章 退而有思第26章 周都驚惶第23章 燕夏之間第21章 生事微渺第20章 不拘君命第28章 夏周和談第17章 兩郡一城第18章 波瀾微起第2章 且行且談第18章 琴劍飄零第18章 拔盡餘毒第31章 圍困內城第16章 京都漣漪第32章 始而成行第15章 順暢如水第6章 殿堂之上第31章 白衣翰林第1章 舉國縞素第10章 春暉三尺第25章 無情有思第26章 且敗且退第11章 細思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