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行行重重

天光越發得暗淡了,一盞垂梅點白影青七枝古磁燈緩緩燃起,將船艙之中照出一片淡淡的光亮。縷空掐銀花鳥紋香球座緩緩燃出一絲絲的沉水香,軟縐紗面青緞裡的紗被略略遮蓋住身軀,裴煦獨自依靠在貴妃塌上,取出那信箋,低首細看。

鵝黃色的布帛被輕輕解開,裴煦映着燈火,只低首細細地地看了半日眉間便是微微皺起。這信箋非是寫了別個,卻是鳳曦趁此時將秦芷容的事已是處置畢了,只十來日之後,便是能將這秦芷容處置完畢。

這也罷了,只是下面的另一件事,卻是讓裴煦微微皺眉:原燕國的公主凌紜不知怎般,竟是獨闖廣寧殿,又是衝撞了那玉嬪,原便是心懷憤憤,不想回去之後,那駱琛更是寵妾滅妻,凌辱於凌紜,一時之下,這凌紜竟是投繯自盡了。

其獨闖廣寧殿之時,正是鳳曦處置罷那秦芷容,喚來那玉嬪,不想這玉嬪卻是見着這凌紜從旁窺看,便是訓斥了一二句,有欲動用宮規,驚動了鳳曦,方是明晰了身份。

雖則想來這凌紜未曾窺看得鳳曦什麼的,但是其窺探地卻是身處偏殿之中,略略散心的秦芷容。這秦芷容若是不留神處失口說得什麼,或是臉面上微微露出幾分神色,俱是不好的。有此,鳳曦心中便是籌劃着如何處置這凌紜,不想這事泄露,倒是使得這凌紜投繯自盡了。

原也不會將此說出的,只是這凌紜投繯之時又是縱火,屍身已是一片狼藉,鳳曦心中思慮這凌紜不知是否真真喪身火海。1^6^K^小^說^網方是提起此事,與裴煦一說。下面便是另外的一些隨常的話,說是日常的瑣碎之事。如昨日上貢地一方竹節硯,通體翠綠。純渾喜人,恍若是春竹剖開一般,竹節竹枝竹葉俱是一片新綠,巧奪天工之處,更是動人心魄。

如此的絮絮說來。倒是令裴煦嘴角微微勾出幾分笑意來,半日,看到最後,纔是微微一愣。

最後卻只是一句:煦,我在這裡,與你同行。

修長的眼微微眯起,裴煦看着最下面地那句話,心中略微惆悵,凝視着那燭火半日。恍惚間竟是一發得心動神馳,竟是不能自持,只略略鬆手。便是聽得那捲冊嘩啦一聲落在地上,纔是驚醒過來。

爲這一聲所驚。裴煦微微沉慮許久。纔是晃過神來,低首將那捲冊收起。低低地嘆息了一聲。

自從離了那夏都,自己已是幾次三番出神了,難道我真是對曦兒……

裴煦恍恍惚惚着想着,心神動搖下,便是越加得有些煩惱,正是欲起身隨意地散淡散淡,外頭便是傳來一陣叩門聲,道:“大人,進膳的時間已是遲了兩刻了。”

心神一斂,裴煦便是整肅了神色,只微微露出幾分和煦地笑容,擡首溫聲道:“如此,你便是選兩三樣隨常的食物,送進來便是。”

門外的侍女聞言,就是應了一聲,彷彿是鬆懈下心中的塊壘一般,只興高采烈地去取粥食等物來。

裴煦卻也不在意,只將那信箋收起,便是不再多言。

這廂裴煦只略略鬆懈着進餐,另一廂的戚言等人卻是神色冷肅,正是商討着。

捧起案上那粉彩蝶戀花白瓷茶盞,戚言低低地啜飲一口清茶,低眉間一絲淡淡地冷芒斜逸而出,只道:“羅尚,你以爲這裴煦如何?”

那男子聞言身形微微一頓,低首細細地思慮一番,纔是道:“這裴煦,雖也是略略練了武功,只是身體底子不甚好,這等略略寒慄些地天氣便也是鶴髦加身,可見先前的兩次行刺真是於身體十分損害。這是其一。其二,他不定繼承了那兩人的醫術,但顯然在醫藥之上卻也是極精深的,否則那時說話間便是不會在中間略略頓了頓。其三,這夏帝不過一日便是寄來信箋,卻非是那旨意,看着形色,必是偏向私人上的,從以往看來,卻多半是詢問康健等事的。”

戚言聞言略略沉慮,半日纔是擡首看着那羅尚,道:“這般說來,倒是與他合作的更爲妥當。那幾品丹藥雖是好,但這麼多年未曾用到,也不見得如何。若是能將老祖宗醫治妥當,以宗族之念收攏他的心思,或是更好。只是不曾想得,那夏帝竟真是如此在意,如若不是,便是兩三個裴煦,只將其誅滅以作效尤,方是正好。”

“最是無情帝王心,明君一發如此,公子或是想得太多了。”那羅尚低首細細地思慮了一番,纔是仰首道:“若是真的如此在意,何妨以蜀國刺客名義動手?豈不是一舉兩得地事?”

戚言聞言只是略微泛出一分自嘲,淡淡道:“你忘了我先前與你說得那一番感慨麼?那夏帝於這裴煦絕非是尋常的情誼,別看着現時如何賢明,但若是真的一怒爲此,我們爲這殺雞儆猴地事,做得這等吃力不討好,豈不是昏聵到了頭?”

“這……”羅尚聽聞如此,倒是露出一分沉思的神色,半日,纔是道:“那家族原是確定要於船上動手地,但是今日看着那老祖宗地病症,卻是十分棘手,還是待得到了周國,再行處置罷。”

“這時便也只能是如此了。”戚言聞言低低地嘆息了一聲,右手摩挲着那茶盞,感覺到那溫熱潤滑的觸感在手中滑動,只舉杯輕嘗一口,纔是端着茶盞,道:“這等時候,若是不分時候執意動手,實實不智。但是耳聽千次,不若眼觀一次,自今日起,我等常常上那艘船上看看,再行打算。”

正是說着話,不想外頭陡然傳來一陣腳步聲,兩人對視一眼,俱是住了嘴,那戚言放下手中地茶盞,擡眼道:“何人在外?”

“公子,家中又是寄來家書,上有加急之印章,故而急急送來。”外頭的人聽得這戚言的話,忙忙回道。

又是家書?

戚言與這羅尚對視一眼,眉間俱是一皺,卻是暗暗覺得心思有些浮動,只是面上仍是一片淡然,只吩咐門外那人進來。o…,寫得慢了些……

第28章 山居行色第8章 諸番心思第22章 多管齊下第7章 裴煦行至第26章 烽火驟起第3章 桃李春風第24章 野心勃勃第11章 武幗誤國第24章 廬山面目第25章 忒煞情多第31章 煙消雲散第9章 疾風驟雨第22章 暗行離間第17章 帝使駕臨第28章 大開城門第13章 大軍來襲第25章 夏都之怒第28章 山居行色第7章 裴煦行至第29章 春閨招士第6章 詔令之下第8章 天一生水第18章 琴劍飄零第2章 西北反叛第4章 覲見周帝第12章 暗夜行刺第29章 心生暗怒第1章 策馬西來第23章 事變勢移第4章 止戈爲武第24章 野心勃勃第23章 覲見前後第23章 夏都暗涌第32章 終有所定第33章 行船相迎第19章 巫蠱事露第19章 流綠燈裡第30章 直搗黃龍第14章 水勢浩湯第14章 此心難定第28章 紅袖樓頭第9章 上表啓事第9章 頗有波折第15章 順暢如水第26章 周國來使第4章 殿前爭執第25章 夏獵大典第20章 不拘君命第20章 時局清明第1章 夏都驚雷第30章 且醉流年第17章 勢成僵局第14章 徐徐而爲第20章 不拘君命第28章 千鈞一變第33章 大婚之時第21章 道一卜卦第16章 京都漣漪第10章 冬前夜宴第12章 暗夜行刺第6章 詔令之下第10章 勞軍之行第14章 徐徐而爲第13章 夜深來刺第28章 紅袖樓頭第2章 西北反叛第22章 行刺於道第28章 山居行色第19章 破襲燕京第24章 四兩千金第19章 大破瓜渡第22章 燕使入夏第35章 燕國爲郡第17章 夏燕之爭第6章 詔令之下第20章 無言相對第11章 春夜序歌第24章 廬山面目第28章 山居行色第35章 巒嶂疊翠第24章 商談未久第9章 晏晏詩會第35章 烽煙過後第20章 無言相對第22章 暗行離間第6章 詔令之下第11章 細思往後第28章 千鈞一變第19章 北門晨曦第14章 水勢浩湯第20章 不拘君命第17章 夏燕之爭第1章 夏都驚雷第31章 天下歸心第30章 病軀未愈第22章 多管齊下第13章 同出一轍第29章 不驚不擾第31章 圍困內城第19章 流綠燈裡
第28章 山居行色第8章 諸番心思第22章 多管齊下第7章 裴煦行至第26章 烽火驟起第3章 桃李春風第24章 野心勃勃第11章 武幗誤國第24章 廬山面目第25章 忒煞情多第31章 煙消雲散第9章 疾風驟雨第22章 暗行離間第17章 帝使駕臨第28章 大開城門第13章 大軍來襲第25章 夏都之怒第28章 山居行色第7章 裴煦行至第29章 春閨招士第6章 詔令之下第8章 天一生水第18章 琴劍飄零第2章 西北反叛第4章 覲見周帝第12章 暗夜行刺第29章 心生暗怒第1章 策馬西來第23章 事變勢移第4章 止戈爲武第24章 野心勃勃第23章 覲見前後第23章 夏都暗涌第32章 終有所定第33章 行船相迎第19章 巫蠱事露第19章 流綠燈裡第30章 直搗黃龍第14章 水勢浩湯第14章 此心難定第28章 紅袖樓頭第9章 上表啓事第9章 頗有波折第15章 順暢如水第26章 周國來使第4章 殿前爭執第25章 夏獵大典第20章 不拘君命第20章 時局清明第1章 夏都驚雷第30章 且醉流年第17章 勢成僵局第14章 徐徐而爲第20章 不拘君命第28章 千鈞一變第33章 大婚之時第21章 道一卜卦第16章 京都漣漪第10章 冬前夜宴第12章 暗夜行刺第6章 詔令之下第10章 勞軍之行第14章 徐徐而爲第13章 夜深來刺第28章 紅袖樓頭第2章 西北反叛第22章 行刺於道第28章 山居行色第19章 破襲燕京第24章 四兩千金第19章 大破瓜渡第22章 燕使入夏第35章 燕國爲郡第17章 夏燕之爭第6章 詔令之下第20章 無言相對第11章 春夜序歌第24章 廬山面目第28章 山居行色第35章 巒嶂疊翠第24章 商談未久第9章 晏晏詩會第35章 烽煙過後第20章 無言相對第22章 暗行離間第6章 詔令之下第11章 細思往後第28章 千鈞一變第19章 北門晨曦第14章 水勢浩湯第20章 不拘君命第17章 夏燕之爭第1章 夏都驚雷第31章 天下歸心第30章 病軀未愈第22章 多管齊下第13章 同出一轍第29章 不驚不擾第31章 圍困內城第19章 流綠燈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