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羣雄逐鹿

ipods zero藉助充滿未來感的設計和先進技術被連線雜誌評爲進入千禧年後十大科技創新產品之一。

藉助ipods系列,蘋果也確實從消費市場上打了一個翻身仗,過去一年時間光是音樂版權銷售爲蘋果帶來的收入就高達六千萬美元。

即便如此,在大衆心目中蘋果依然是一家小衆且有着悠久歷史的科技公司,和微軟相比它太過於微不足道了。

對於Matrix來說,它可以有很多選項,即便像摩托羅拉和諾基亞這樣的巨頭,只要周新想,是有機會完成合並的。

歷史上蘋果在2003年的時候考慮過收購摩托羅拉,但是因爲這筆交易對蘋果來說代價過於沉重而作罷。

但是換做是周新和Matrix,這筆交易的代價是可以承受的。

在Matrix和蘋果開啓合併之路後,紅鯡魚雜誌就盤點過Matrix可以收購的企業,其中大量在當下比蘋果更加知名的品牌都出現在這個盤點中。

因此查理羅斯和在場的觀衆都希望瞭解更多的內情,關於Matrix合併蘋果這件事。

周新說:“我知道大家可能對蘋果的印象還停留在八十年代的Mac電腦和千禧年之後的ipods。

至於中間完整的九十年代蘋果做了什麼,推出了什麼產品,有什麼創新,大家不關心,或者說他們沒有做出什麼令消費者眼前一亮的產品。

實際上蘋果在整個九十年代被消費者所拋棄,成爲時代的旁觀者,他們推出很多有特色的產品或許因爲高昂的定價或許因爲華而不實的功能沒有被消費者所接受。

但是我在投資蘋果之後,發現蘋果有非常多的專利可以應用在智能手機上,同時我會爲蘋果帶來新的生機。

和蘋果完成合並之後,我有和史蒂夫仔細研究過往歷史中蘋果的產品,我們發現很有意思的事情,蘋果在移動設備上做了大量積累。

像是89年發佈的Macintosh Portable,一款類似臺式電腦和筆記本電腦的中間產物,後面的PowerBook 100。

包括這兩年發佈的PowerBook G4都產品力十足。

還有eMate 300這種牛頓掌上電腦的後來產物,我只能說蘋果很多技術積累都可以應用在智能手機上,合併蘋果對Mphone來說,相信大家可以期待Mphone3帶來的改變了。”

Mphone的忠實粉絲們響起一陣歡呼,當然光是Mphone2全方位的升級已經足夠讓大家充滿期待了。

只是現在這件事由周新親口說出後,讓粉絲們更加期待。

周新繼續說:“對於蘋果來說,過去蘋果缺乏一以貫之的策略,很多產品完全是爲了創新而創新。

就像之前提到的Macintosh Portable,一款八十年代末發佈的產品定價高達六千五百美元,這對資源是重大浪費。

我會幫蘋果制定符合長遠發展的戰略,這應該是我能爲蘋果帶來的最大價值。”

光是工業設計語言,蘋果一直到2005年之後才確定以銀白色爲主的設計語言,紊亂的工業設計語言很難讓消費者把蘋果的產品和品牌聯繫到一起。

查理羅斯說:“看來我們可以期待一下蘋果的未來了。

我們可以從時代華納的財報中看到,一直到今天,Quora金選和付費問答都是Quora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即便中間Quora推出了貼片廣告,推出了會員功能。

這些創新產生的營收和Quora整體營收比起來都是那麼微不足道。

甚至會員功能因爲Quora用戶的集中反對而作罷,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對於Newman的企業,最好就是按照他既定的路線,而不是自己做一些看上去有可能帶來收益的創新。

很巧的是現在最大的線上百科全書維基百科的創始人之前正是Quora的高管,而Quora百科因爲在時代華納內部不受重視,Quora百科在過去三年時間裡逐漸被維基反超。”

查理羅斯看了眼手上的卡片後繼續說:“我們很期待Newman掌管的蘋果會爲我們帶來怎樣的產品。

我們剛剛講到戰略規劃,可以看出拳頭遊戲的戰略規劃就非常清晰,從最初的遊戲社區到後來的線上遊戲商店,再到上市後手握海量資本大量投資遊戲開發。

拳頭遊戲短短五年時間成爲了遊戲行業不容忽視的巨頭,在遊戲領域有着比EA更強的話語權。

正是過去一系列的成功讓Newman如此自信,我很好奇Matrix公佈要和蘋果合併之後,蓋茨先生有找你說什麼?”

周新笑道:“比爾打電話給我的第一句就是準備好迎接來自微軟的挑戰了嗎?

我說我們纔是挑戰者,微軟是守擂者,Matrix即便和蘋果合併,也和微軟有着很大的差距。”

查理羅斯說:“沒想到Newman也有謙虛的時候。”

周新搖頭:“我說的是事實,和在電腦操作系統領域佔據絕對優勢的微軟相比,Matrix的優勢太過於微弱了。”

查理羅斯問:“那蓋茨先生是怎麼回答你的?”

周新說:“他說微軟將在智能手機領域向Matrix發起挑戰,我說歡迎微軟成爲這一領域的新玩家。

大家看誰能笑到最後。”

周新像是想起HTC,這一安卓機領域曾經的有力競爭者,從本來超過百分之十的市場份額跌到不足百分之一,成爲徹底的邊角料,只用了三年時間。

周新有信心Matrix不會淪爲這個下場,但是保不準市面上會有哪家企業突然竄出來。

有周新的風暴效應下,微軟在智能手機領域未必會像後世那樣失敗。

周新說:“微軟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壓力,Matrix和微軟相比唯一的優勢就是我們在智能手機上比他們有時間上的優勢。

這種優勢很微弱,微軟藉助他的體量優勢很容易趕上。

所以和蘋果合併之後我感覺自己有數不完的事情要做。

伯克利那邊一直在催我寫畢業論文,我到現在都還沒有開始寫。”

周新之前以每年一篇論文的進度過去了四年時間,伯克利分校對周新的管理相當寬鬆,甚至可以說是沒有要求。

但是涉及到畢業就沒有那麼輕鬆,還是要按照要求來完成論文才行,而且伯克利那邊也希望讓周新早點畢業。

畢業之後就是著名校友了,說不定在畢業典禮上週新高興直接現場捐款,之前的富豪校友們不少都是這樣乾的。

周新肚子裡的乾貨太多了,一時間沒有想好要拿什麼內容作爲畢業論文。

查理羅斯說:“確實如此,微軟比諾基亞和摩托羅拉相比,無論是哪個方面都要更強。”

周新嘆氣:“是的,大家可能會覺得微軟是一家軟件公司,他們的線下渠道會是薄弱項。

實際上並非如此,windows操作系統之前是通過光盤的方式發售,他們已經構建了一套遍佈全球的完善經銷商體系。

後來在推出Xbox之後,這套體系爲了適應家用遊戲主機的銷售做了改造和升級。

這套體系可以無縫對智能手機的銷售進行兼容,我們內部研究過,微軟的經銷商體系規模是Matrix的四倍。

他們能影響到的區域和人口數同樣是Matrix的四倍。

這方面的差距非常難追趕。”

老實說這就是巨頭的威懾力,像微軟這樣的巨頭爲什麼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徹底出局後還能屹立不倒,甚至在人工智能時代重新展露崢嶸。

因爲他們的積累太雄厚了。

之前周新提到蘋果有很多專利可以利用在智能手機上,微軟這方面的專利只會更多。

查理羅斯說:“但是在和蘋果合併之後,這一塊得到了很大的補充。”

周新解釋:“只是在阿美利肯和楓葉國這兩個地區得到了補充,蘋果在全球其他國家的經銷商體系是很弱的。”

查理羅斯問:“你會後悔沒能和微軟合併嗎?”

周新說:“我不會因爲沒有發生的事情而感到遺憾。

唯一的遺憾大概就是沒辦法和比爾共同工作吧。

不過我們兩個都是很有主見的人,我們一起工作大概會產生各種衝突。

你們也能經常在媒體上看到我們爭吵的小道消息。”

查理羅斯臉上的皺紋侷促在一起,“哈哈哈,問題是史蒂夫·喬布斯也是很固執的人。

我在雜誌上看到說他的固執程度比比爾蓋茨還要更深。”

周新說:“所以我們會做好工作上的分工,大家互不干涉,我會盡量尊重他的個人想法。

像NewPay,我把它交給彼得·蒂爾之後幾乎沒有管過,NewPay的經營完全是彼得一手主導。”

查理羅斯迅速反問道:“我怎麼聽說去年的收集聖誕圖標的活動是你想的?”

這件事是彼得·蒂爾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的:

“沒錯,這是Newman的主意,他在這方面的洞察力讓人驚歎,當其他電子支付平臺還在做補貼的時候,Newman比他們至少領先了兩個時代。”

這裡的其他電子支付平臺是指X.com,X.com幾乎像素級的模仿NewPay的活動和產品形態,甚至具體到頁面佈局都要模仿NewPay。

周新說:“這是一些微不足道的想法,我在和彼得交流的時候和他討論了一下,他覺得不錯就拿來用了。”

周新自然不會承認這個活動是他主導的,他在NewPay裡的存在感越弱越好,最好外界都不要把NewPay和他聯繫到一起。

現在周新後悔爲什麼要把NewPay命名爲New了,他覺得不如叫PayPal。

查理羅斯問:“下面我讀一段蓋茨先生對你的評語:‘Newman是獨一無二的創業者,他雄心勃勃地想要改變互聯網的形態,希望讓世界按照他的意志去改變。

但他在這方面又是如此有天賦,他認爲的需求會成爲千萬人的需求,他創造的產品會得到無數消費者的認可,我人生中最後悔的應該就是當時Newman在微軟實習的時候沒有把他留下來。’

Newman,你怎麼看待蓋茨先生對你的評價?”

周新說:“主觀上的評價是他的個人看法,我對其中我想改變互聯網形態覺得不是很對。

互聯網從誕生起就是一個不斷在變化的產物,從早期的聊天室到後來的論壇再到門戶網站,現在主流的則是社交媒體和即時通訊軟件,這是用戶的選擇,而不是我能改變的。

我的想法能改變我周圍寥寥幾個人已經很了不起了,之所以會出現改變是因爲互聯網用戶需要改變,而我創造的產品迎合了這種改變。

至於如果我在微軟實習的時候比爾給我開出CEO的崗位,我恐怕會認爲他瘋了。”

周新那感受到的不是驚喜而是驚嚇,莫非你也是重生回來的?

有周新參與的這檔查理羅斯秀毫無疑問的成爲了爆款節目,看過這檔節目的普通觀衆們注意力集中在周新的幽默表達上。

小Bush看到後直接發了條微博@周新:“Newman,我父親只能起到一點小小的助力,畢業還是得靠自己。”

信息時代任何消息總是傳的飛快。

Bush的微博上午發出來,下午微博上就有人把Bush畢業時候的成績單給挖出來了,他是丙等畢業生。

這裡的丙就是英語裡的C,按照A-F的等級分類,C是一般,D是不及格,F是極差。

該圖片爆料的微博下面一堆網友瘋狂@Bush:

“Bush你畢業確實是靠自己,拿C就是你的實力。”

“也許他拿C也是靠的他父親呢?”

“看到這傢伙也能當**,我覺得我好像不是那麼糟糕。”

“Newman在查理羅斯秀上也太不給Bush面子了,他還想不想去耶魯再拿個博士學位了?”

比爾蓋茨同樣發了微博:“微軟將推出自己的手機,我們不會像諾基亞和摩托羅拉那樣禁止競爭對手的程序在他們平臺上發佈。”

比爾蓋茨的言論屬於是打擊摩托羅拉和諾基亞,因爲微軟進軍手機行業屬於是要撕毀和摩托羅拉、諾基亞、英特爾簽訂的盟約。

在這樣的前提下不如直接開始陰陽怪氣。

看到比爾蓋茨微博的人都意識到,智能手機領域將會是慘烈的競爭,微軟不會是最後一個下場的巨頭,一定會有其他巨頭要跨界來智能手機領域。

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這是好事,他們有更多的選擇,對Mphone的粉絲來說,他們則擔心Mphone會被競爭者們消滅。

Matrix找到蘋果作爲合作伙伴的時候,諾基亞也找來了IBM,IBM總裁發微博聲稱:

“很高興和諾基亞攜手進入智能手機領域,我們將打造專注於商務人士的智能手機。”

第226章 技術的核心推動力第363章 事態發展閉環了第115章 世紀交易第117章 知乎 新興投資和互聯網大會第46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287章 技術路線第60章 ISSCC結束後的緊迫感第39章 遊戲領域的失敗者第205章 ipod發佈第263章 手機牌照第186章 Mphone的初體驗(4k))第300章 餘額寶的推出第182章 新芯科技(8K!)第207章 技術紅利第126章 拳頭真正的對手第347章 競爭對手第346章 特斯拉變愛迪生了第226章 技術的核心推動力第180章 新芯半導體和ARM的深度合作第310章 遙遙領先第207章 技術紅利第34章 聖誕節第76章 慢就是快第252章 Mphone2第131章 在伯克利的閒聊第25章 如何打造電子社區第342章 百度的結局第22章 謝邀剛和蓋茨吃完飯第323章 上市第150章 給自己挖坑第255章 E3展會第224章 技術紅利(62k)第77章 線上百科全書第147章 第二件事(求訂閱!)第54章 投資的原則第114章 發佈會後第30章 再見老友第269章 被坑第361章 突發事件第42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3章 世紀之交的風氣第224章 技術紅利(62k)第8章 分享利益第208章 電源管理芯片第99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完第12章 回到現實世界第325章 嚴重低估!第222章 ipod zero第203章 對微博的影響(4K)第123章 CAAS第160章 簡直是降維打擊(6K)第245章 小米發佈會第161章 被帶跑偏的企鵝(6K)第239章 發酵第274章 什麼樣的籌碼能打動周新第8章 分享利益第135章 新芯科技的初始團隊第350章 下一個被擺上貨架的將會是?第330章 高估第297章 畢業第22章 謝邀剛和蓋茨吃完飯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141章 matrix鍵盤上市第329章 上市第344章 你來我往第19章 招兵買馬第300章 餘額寶的推出第159章 220萬,40%股份第49章 投資的第一課第173章 Newman概念股第328章 小米的東南亞戰略第191章 引爆華國輿論(1W!!!)第298章 回國第372章 終章第246章 極致性價比第253章 戰略資源第176章 企業類即時通訊軟件第80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348章 東京購物第190章 產業佈局第302章 不同的風格第34章 聖誕節第168章 新的想法,新的思路(6K))第143章 回國之前第3章 世紀之交的風氣第279章 坐山觀虎鬥第228章 進擊的新芯科技第176章 企業類即時通訊軟件第130章 工藝難點第306章 上當的遠不止Xcom第357章 蛋糕還是陷阱第205章 ipod發佈第204章 還是太年輕了(4K)第284章 匿名社交軟件第321章 合作第149章 條件第163章 交易第317章 東京半導體展第349章 最後的希望第361章 突發事件
第226章 技術的核心推動力第363章 事態發展閉環了第115章 世紀交易第117章 知乎 新興投資和互聯網大會第46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287章 技術路線第60章 ISSCC結束後的緊迫感第39章 遊戲領域的失敗者第205章 ipod發佈第263章 手機牌照第186章 Mphone的初體驗(4k))第300章 餘額寶的推出第182章 新芯科技(8K!)第207章 技術紅利第126章 拳頭真正的對手第347章 競爭對手第346章 特斯拉變愛迪生了第226章 技術的核心推動力第180章 新芯半導體和ARM的深度合作第310章 遙遙領先第207章 技術紅利第34章 聖誕節第76章 慢就是快第252章 Mphone2第131章 在伯克利的閒聊第25章 如何打造電子社區第342章 百度的結局第22章 謝邀剛和蓋茨吃完飯第323章 上市第150章 給自己挖坑第255章 E3展會第224章 技術紅利(62k)第77章 線上百科全書第147章 第二件事(求訂閱!)第54章 投資的原則第114章 發佈會後第30章 再見老友第269章 被坑第361章 突發事件第42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3章 世紀之交的風氣第224章 技術紅利(62k)第8章 分享利益第208章 電源管理芯片第99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完第12章 回到現實世界第325章 嚴重低估!第222章 ipod zero第203章 對微博的影響(4K)第123章 CAAS第160章 簡直是降維打擊(6K)第245章 小米發佈會第161章 被帶跑偏的企鵝(6K)第239章 發酵第274章 什麼樣的籌碼能打動周新第8章 分享利益第135章 新芯科技的初始團隊第350章 下一個被擺上貨架的將會是?第330章 高估第297章 畢業第22章 謝邀剛和蓋茨吃完飯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141章 matrix鍵盤上市第329章 上市第344章 你來我往第19章 招兵買馬第300章 餘額寶的推出第159章 220萬,40%股份第49章 投資的第一課第173章 Newman概念股第328章 小米的東南亞戰略第191章 引爆華國輿論(1W!!!)第298章 回國第372章 終章第246章 極致性價比第253章 戰略資源第176章 企業類即時通訊軟件第80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348章 東京購物第190章 產業佈局第302章 不同的風格第34章 聖誕節第168章 新的想法,新的思路(6K))第143章 回國之前第3章 世紀之交的風氣第279章 坐山觀虎鬥第228章 進擊的新芯科技第176章 企業類即時通訊軟件第130章 工藝難點第306章 上當的遠不止Xcom第357章 蛋糕還是陷阱第205章 ipod發佈第204章 還是太年輕了(4K)第284章 匿名社交軟件第321章 合作第149章 條件第163章 交易第317章 東京半導體展第349章 最後的希望第361章 突發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