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首周銷量(6K)

“高爾文先生,請問你如何看待Newman推出的Mphone?”

Mphone自從推出後,幾乎所有手機圈的大佬都被問到了這個問題,他們是怎麼看待Mphone的。

受邀參加Mphone發佈會的記者們,在發佈會現場對Mphone這款產品的感受不深,光是通過圖片宣傳或者周新干講,很難感受到其中的特殊之處。

當他們在門口體驗過之後,記者們才意識到,這款產品和之前的手機截然不同,絕對會是一款經典的Newman之作。

Mphone口碑發酵極其迅速,作爲周新親自站臺,花了大量力氣做營銷推廣的作品,所有網絡論壇和實體雜誌都在討論Mphone。

唯恐天下不亂的記者們去採訪傳統手機巨頭的CEO們,他們對Mphone這樣的攪局者是怎麼看的。

而高爾文就是摩托羅拉的董事長兼CEO,他是摩托羅拉創始人保羅·高爾文的孫子。

高爾文壓根沒有體驗過Mphone,對Mphone的信息也全部來自於媒體,他也沒有時間去理Mphone。

儘管Mphone的logo和摩托羅拉很相似。

高爾文沉吟片刻後說:“我和Newman打過交道,他是很出色的企業家,我相信他在手機行業能夠同樣幹得不錯。

Mphone是一款優秀的產品,只是離Newman在發佈會上所說的要顛覆手機行業,可能距離有點遠。

摩托羅拉內部也在研發一款新項目,這個被命名爲RAZR的新項目,纔會真正意義上改變人們對手機的認知。”

Matrix從摩托羅拉手裡買下Matrix品牌的時候,周新和高爾文打過交道。

兩千萬的價格看似昂貴,站在一個長期品牌的角度並不貴。

原時空中iphone這個商標屬於思科,思科在2006年的時候推出了命名爲iphone的電話,而蘋果的iphone是在2007年的時候推出的,思科和蘋果圍繞着iphone商標打了漫長的訴訟官司。

最終雙方達成協議,在全球範圍內共享iphone商標,蘋果爲此付出的代價遠不止2000萬美元。

“高爾文先生,你是如何看待將電腦應用經過改造後,預裝載在手機上?”記者問。

高爾文說:“這是很有創意的想法,但是我對於人們是否真正需要它持懷疑態度。

因爲你知道的,以NewPay爲例,目前線下商店只有沃爾瑪支持NewPay電子支付,人們會爲了去沃爾瑪購物而專門買一臺手機嗎?

至於微信和微博,我認爲人們並不需要這麼繁瑣的手機應用,反而我很看好M-mail,這是很有意思的創新,我站在商務消費者的角度出發,認爲這個功能很有必要。

至於其他的,我持保留態度,有可能Newman又一次抓住了我們所沒有抓住的點,洞察了消費者自己都沒有發現的需求,也不一定。

如果這款產品不是Newman做的,那我只會認爲它是一款有點意思的產品,而它掛上了Newman的名字,我認爲一切皆有可能,只是顛覆手機行業,這個口號有點大。”

高爾文絕對是摩托羅拉舒接近百年曆史中最頂級的那幾位CEO。最近受到互聯網泡沫破裂影響,他正在主導摩托羅拉的大規模重組,包括大規模裁員、關閉工廠和降低開支等。

只是站在現在這個時間點,從記者的角度出發,認爲高爾文不過是靠着祖輩餘蔭當上摩托羅拉董事長之位的幸運之徒。

記者繼續問:“高爾文先生,你如何看待Mphone高達599美元的起售價,1GB 599美元,2GB 699美元的定價?”

高爾文說:“Mphone的外觀非常具有吸引力,即便如此這個定價主要是因爲Newman的自信,他有自信消費者會爲Newman這個名字買單。”

“高爾文先生,感謝你接受來自《華爾街日報》的電話採訪。”

當下一般手機定價在199美元到299美元之間。黑莓之前主要是做尋呼機和掌上電腦,在2003年的時候第一款黑莓手機6230發佈,定價就是200美元左右。

諾基亞的6320推出時,附帶mp3播放器,是當年西門子SL45之後第一款附帶MP3播放器功能的手機,定價是400美元,被當時的網絡論壇詬病,認爲諾基亞的定價太高了。消費者們認爲諾基亞6320的定價不應該超過350美元。

前面之所以說高爾文是頂級的CEO,是因爲他在一手主導摩托羅拉大裁員的同時,推進了RAZR計劃,這項爲期約三年時間的研發計劃,推出了摩托羅拉 RAZR V3手機,也就是俗稱的摩托羅拉刀鋒。

這款控制在100克以內,機身最薄處僅有13.9毫米的翻蓋手機是摩托羅拉歷史上最出色的產品,自然也是最受歡迎的產品,全球銷量突破1.3億部,也是全球歷史上最暢銷的翻蓋手機。

摩托羅拉刀鋒在推出的時候售價也才499美元,第二年的時候售價就降到了349美元。

初代iphone的售價同樣爲599美元,但是當時初代iphone發售的時候,雖然定價是599美元,但是他們和AT& T公司(可以看成是阿美利肯電信)簽訂了爲期兩年的合約,用戶在選購AT& T通話套餐後,可以以299美元的價格獲得一款4GB內存的初代iphone。

也就是說,即便是蘋果剛開始做iphone,他們把定價標高的同時,也要想各種辦法把價格壓在300美元以下這條線以下。

Mphone採用了大量先進技術,光是存儲和最先進製程的芯片就是一筆不菲的費用。但即便如此定價599美元和699美元,利潤率也有40%。

在確定定價的時候,現在這個時間點,利潤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儘快擴大市場,有足夠多的消費者購買Mphone,通過他們使用微信、微博和NewPay,構成次生態的護城河。

後世的智能手機只有兩種生態,IOS和安卓。現在的硬件條件,不足以支撐操作系統,更不支撐將應用商店開放給軟件開發者們。

因此現在無法通過共享利益給其他企業,讓他們共同加入MOS的生態中,靠操作系統構建起護城河。

那麼只有通過軟件,也就是微信、微博、NewPay這些軟件,這樣的次生態,也就是說用戶使用這些軟件,用戶們將被軟件綁定。

消費者一直購買蘋果,很大程度上是對生態的依賴,那麼軟件構築的“次生態”同樣可以讓消費者養成這種依賴。

現在來說,微信、微博和NewPay是Mphone獨享,等到手機操作系統成熟之後,可以引入廣大互聯網企業開發app之後,再將這三款產品開放給其他手機廠商們。

“目前銷量如何?”新的一個工作周,周新來到Matrix的辦公大樓,他們租下了幾棟樓,組成一個片區作爲Matrix的辦公地點。

西莫看了眼手上的報表數據說道:“目前首周全美的Mphone激活數已經接近八萬臺。其中有五萬臺Mphone,用戶是通過NewPay掃描二維碼的方式完成支付的。

作爲定價如此高的消費品,這個數字已經稱得上卓越了。”

周新懸着的心可以放下來了,和Matrix鍵盤只通過旗艦店和線上銷售不同,Mphone幾乎鋪遍了所有線下銷售渠道。

但是他們關注的不是銷售數,因爲這存在壓貨的可能性,他們更關注手機的激活數,這纔是最真實的數量。

代表着用戶購買後有多少用戶開始使用Mphone,也關係到Mphone內置應用的成敗。

周新說:“持續關注Mphone的激活數情況,我們的數據需要細化到每天,而且要關注每個州的銷售情況,並對銷售情況不佳的州,讓銷售部門和廣告投放部門針對性想策略。”

周新停頓片刻後,繼續說:“目前硅谷的著名人物,還有誰沒有用上Mphone?

我們的對象不僅僅是硅谷的著名人物,全美誰有名,最受關注的名人有哪些,就和他聯繫,讓他幫我們推廣Mphone。

我們只需要他使用Mphone,在微博上註冊賬號就可以。

另外我會親自和時代華納溝通,Quora要成爲下一款登陸Mphone的應用。”

爲什麼首周八萬臺Mphone激活能夠讓周新感到滿意,因爲當年第一代iphone發售,也才130萬的銷售數。

iphone起飛要到第二款iphone,也就是iphone 3G,1100萬部的銷量,讓iphone成爲移動互聯網時代如日中天的存在。

對Mphone這種半智能機來說,首周能賣8萬臺,已經是營銷投放到位和線下渠道發力,以及周新的名氣號召下。

而且和其他手機不同,當下其他手機品牌的手機在發售時是銷售高峰,隨着時間推移,他們必須要通過降價來促進銷量,並且效果有限。這和電影票房有點類似,首周電影票房最高,後面是一路下滑的態勢。

而藉助移動APP生態的Mphone,只會隨着內容和用戶的積累,讓Mphone的口碑發酵,進而帶動銷量的增長。

西莫迅速說:“好,我會盡快安排他們,將名人們按照影響力排序,然後去邀請他們。”

周新點頭:“另外就是多點觸控電容式觸摸屏的研發,進度方面需要你親自來把握。

在我看來Mphone算得上成功,下一代Mphone能否成功,觸摸屏的成敗是關鍵。

一塊完整的屏幕,沒有鍵盤的束縛,是多麼美妙的一件事。

Mphone將會有更多的發揮空間,會有更多的網頁應用可以搬到手機上。”

已經從諾基亞退休的西莫,到matrix之後煥發了第二春,在親自參與Mphone項目,並且首周銷量證明消費者是願意爲Mphone買賬後,他對工作更加有激情了。

人最痛苦的事在於失去目標,西莫大半截已經入土的年紀,剛剛走上事業的巔峰,成爲諾基亞董事長,還沒到兩年就被諾基亞掃地出門,本來以爲人生報仇無望,結果Mphone的成功讓他隱約看見覆仇的希望。

在諾基亞工作的時間越長,醞釀出來的恨意就越強烈,西莫只想在Matrix多幹幾年,親自看到Mphone把諾基亞拉下神壇。

至於把諾基亞從手機品牌上除名,這他倒是沒想過。

Mphone首周受衆主要是對前沿科技感興趣的消費者,大部分購買人羣聚集在舊金山灣區。

類似蘋果的工程師、微軟的開發人員、雅虎的產品經理等,這些互聯網從業人員。

這幫人本來在互聯網上的聲音就大,這就和後世小米剛推出的時候,爲發燒而生的口號說白了就是討好程序員們,而程序員們的長時間網上衝浪導致他們在互聯網上有話語權。

同樣是工作辛苦,互聯網的996能成爲社會話題,土木行業的辛苦在這兩年之前在輿論上完全沒有聲音。

因此輿論話語權很重要。

Mphone的購買人羣導致了,網民們在互聯網上隨處可見Mphone的討論帖和自來水。

“在Newman要做手機的時候我就知道他做出來的東西肯定能夠吸引我,我雖然沒有買matrix官方鍵盤,但是我很喜歡他們的設計,我買了同樣華國產的鍵盤,和matrix鍵盤至少有九成像。

Mphone公佈外形的時候,我就知道這果然是Newman的設計語言,簡約而高級。這下有不得不買的理由了,仿造鍵盤容易,仿造手機可沒有那麼容易。前兩天我去舊金山旗艦店體驗Mphone樣機的時候,這完美的手感讓我沉醉。

和金屬質感相比,其他手機的塑料感低劣得讓我心裡想吐槽他們簡直是shit。上手之後的實體鍵盤觸摸按鍵,更是讓我感到癡迷,和Matrix鍵盤給我的驚豔一模一樣。當然Mphone的對象不是Matrix鍵盤,而是其他手機。

另外就是屏幕,和其他手機只有兩個手指蓋大小的屏幕相比,Mphone的屏幕可以用豪華來形容,一眼能夠把文本內容看完的感覺是真的爽。更別說Mphone的屏幕還是彩色屏幕了。

從觸感到鍵盤的打字反饋,再到視覺體驗,Mphone都把我之前用過的所有手機比下去了,這還是在我還沒有體驗Mphone自帶軟件的情況下。對Mphone自帶軟件的使用,這可以說得有太多了,你只有體驗過,才知道用手機使用互聯網應用有多麼便捷。

我再也不用端坐在電腦前,才能看論壇了,微博這種模式已經足以滿足我的日常需求,更別說微信裡的高質量文章了。”

現在的微信公衆號還主要是企業來運營,個人的內容編輯者還在萌芽階段,等到個人公衆號開始流行之後,微信將更有意思,傳統媒體們也能夠認識到自媒體的威力。

“在店員引導下通過NewPay完成支付後,我更是真正認識到,新的時代要到來了,Mphone是對以往生活模式的改變,我自從購買Mphone之後,出門再也沒有帶過信用卡了。

在外面購物的時候,即便商家不支持掃碼支付,我也會問他有沒有電腦,可不可以通過轉賬的方式,我把錢通過NewPay轉給他,他在電腦上登陸自己的NewPay賬號進行驗證。絕大多數商店都支持這種方式。

最後我想說,Mphone是真心好用,我完全能理解Newman所說的,從通話到通信的改變,在我看來,這是手機行業的一場變革。”

這篇博客是在硅谷小有名氣的編輯在自己的博客裡發的,要是周新能看到,他肯定會想,如果Mphone的用戶都有這種自來水能力就好了, NewPay在做線下推廣的時候阻力也會小很多。

Mphone推出後,NewPay在消費領域頻頻出擊,周新對NewPay的期望不只是沃爾瑪。

全美排得上號的消費品牌,NewPay幾乎都在談,從餐飲行業的麥當勞、肯德基、星巴克、賽百味等等,到零售行業的麥德龍、家樂福。

在推進的過程中普遍出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餐飲行業的連鎖品牌好談,他們有主動推廣的意願。

甚至周新沒有提,這些餐飲巨頭們已經想到了,要通過企業qq給每個餐廳建羣,然後去進行區域性營銷。

以城市爲單位的營銷還是不夠有針對性,他們希望把營銷做到每個餐廳,尤其是所有餐廳都直營的麥當勞。

零售巨頭們普遍不好談,無論是麥德龍還是家樂福,他們都希望和沃爾瑪一樣,成爲NewPay的股東,成爲NewPay股東之後再談合作。

周新暫時不打算開這個口,因此他只是安排人去推進,具體能否聊下來他不知道。

至於爲什麼銀行沒有限制NewPay的發展?

首先NewPay的股東名單裡包括高盛、花旗、富國、摩根這些頂級金融機構。

其次沉澱在NewPay裡的資金很少,大部分用戶還是習慣把錢放在銀行卡里。對於銀行而言,NewPay只是一箇中轉站,背後的支付本質上依然是通過銀行完成。

如果NewPay推出花唄和餘額寶功能,那華爾街的銀行們才得拼命了,不僅是銀行,理財機構們都得慌,然後讓財政部門下場拉偏架。現在還處於溫水煮青蛙的階段。

“理查德,你有沒有發現一件事?”這天中午,蘋果內部餐廳裡,亨利和理查德相對而坐,他們面前都擺了一個餐盤,亨利擡起頭來看着對方問道。

理查德同樣擡起頭反問:“什麼事?”

亨利看了眼自己手上的Mphone,然後說:“自從買了Mphone之後,我們每次中飯的時候都在看手機。

我在邊吃飯邊盯着Mphone,你也一樣,邊吃飯邊盯着Mphone。

不只是今天,每天都是這樣。”

理查德說:“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是想說Mphone有魔力,它的魔力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習慣。

短短數天時間就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習慣。

我們吃飯的時候在刷微博,聊天第一反應是通過微信聊天,除非對方沒有Mphone,不然我們都會通過微信和對方溝通。

在外面付款的時候,下意識的打開NewPay的付款碼,然後在對方的不支持NewPay聲中,尷尬地再掏出信用卡。”

並不是所有人都像之前那位博主一樣,有耐心去詢問每個店家,你這裡可不可以NewPay轉賬支付。

理查德說完後,亨利放下了手機:“沒錯,你不認爲這樣很可怕嗎?

Newman的產品是如此成功,成功地改變了我們的習慣,這太不可思議了。

外界對Mphone的看法褒貶不一,但是周邊使用過Mphone的人,幾乎全部都是好評。

而且從產品的角度出發,Mphone擁有用戶壁壘之後,後來者非常難趕上。史蒂夫在問我蘋果手機要如何超越Mphone的時候,我回答不出來。

手機是非常依賴於供應鏈的行業,自主研發的技術想要拉開差距非常難。但是Newman找到了獨特的方式和其他手機拉開差距,那就是應用。

Mphone作爲第一款大量預裝載互聯網應用的手機,必然能夠享受到第一帶來的紅利。

蘋果手機還能有類似的紅利嗎?”

亨利語氣中充滿凝重,只有互聯網人士才能意識到Mphone帶來的變革。

不止互聯網人士,華爾街的人精們也嗅到了味道,沃爾瑪作爲Mphone的唯一利好上市公司,股價一路上漲,雖然每天漲得不多,但是前進三步退兩步,從K線圖上來看就是穩健無比的上漲態勢。

亨利在說得時候理查德猛刨了一口,然後慢慢咀嚼下嚥之後才說:“我們爲什麼要擔心?

我們不是蘋果的股東,也不是蘋果的創始人,我們只是員工。

我們給不出方案,其他人同樣給不出方案,史蒂夫來問你,說明他自己心裡同樣沒有底。

大家都想不出解決辦法的時候,我們不需要擔心。

而且和我們相比,手機行業的巨頭們恐怕更急。如果大家都想不出辦法,那就只有仿照Mphone了。

另外最近Matrix的春季招聘馬上要開始了,我們要不要去試試?”

亨利對理查德混不吝的性格頗爲無奈,他說:“我們倆都簽了競業協議,去不了Matrix。”

理查德不以爲然:“蘋果又沒有做手機,蘋果的手機項目都還停留在PPT階段。

而且我們當時籤競業協議的時候,蘋果的經營範圍裡壓根不包括手機。

我研究過競業協議,它沒辦法限制我們加入Matrix的手機研發部門。”

Matrix的春招不僅是從硅谷招人,在華國成立了分公司,也在大肆招人。

至於軟件,周新做了拆分,微信放在騰訊名下,微博則是另外單獨成立了一家公司。

因此Matrix只包含硬件和操作系統。

等到移動操作系統生態推出後,周新打算在華國成立軟件公司,專門針對阿美利肯市場開發app。

阿美利肯互聯網行業的應用更新速度,遠慢於華國同行們。推特2010年什麼樣,2020年還什麼樣。不如把這部分業務交給華國來做。

第324章 估值第65章 明天早上更第160章 簡直是降維打擊(6K)第23章 一口回絕第346章 特斯拉變愛迪生了第40章 IPO第12章 回到現實世界第185章 Mphone第157章 給華國互聯網人的建議(4k)第173章 Newman概念股第371章 第三百六十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331章 採訪第94章 Quora的反擊第259章 旋轉門第183章 線上沃爾瑪(6k)第344章 你來我往第273章 峰迴路轉第364章 弱肉強食的世界第192章 野望(4K)第266章 吹捧第280章 三條路第67章 酸了第101章 第一塊Matrix鍵盤第110章 沒錢也要創造條件收購Quora第91章 上架感言第158章 老鄉們,進貨來了!(4k))第139章 在紐約的日子第275章 時隔多年的查理羅斯秀第295章 權力交接第213章 爲Matrix尋找新的管理者第276章 經典調侃環節第230章 訪談2第255章 E3展會第203章 對微博的影響(4K)第146章 問答環節第251章 又一年的過去第320章 技術轉讓和股權互換第322章 聯合研發機構第317章 東京半導體展第221章 你就說投不投吧第187章 首周銷量(6K)第67章 酸了第238章 事情還沒有結束第51章 參觀谷歌第207章 技術紅利第54章 投資的原則第241章 萬萬沒想到第332章 獨家秘訣第220章 新百度上市第76章 慢就是快第64章 NewPay的優勢第339章 環球同此涼熱第128章 慶祝晚宴(3.8k)第189章 A1E芯片第363章 事態發展閉環了第171章 逆流而上第8章 分享利益第206章 殘酷的現實世界第241章 萬萬沒想到第170章 2000年的喬布斯第371章 第三百六十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83章 康菲尼迪的新聞發佈會第56章 遍地大佬第332章 獨家秘訣第127章 上市當天第10章 離京前第238章 事情還沒有結束第333章 福兮禍之所倚第69章 失去投資的康菲尼迪第167章 飢餓營銷(6K)第31章 閒聊第318章 彎道超車第253章 戰略資源第272章 弊遠大於利第217章 NewPay開獎第335章 無法扭轉的局面第60章 ISSCC結束後的緊迫感第362章 行政手段第194章 華虹半導體第195章 百度吞併谷歌第271章 抱有目的的度假第163章 交易第43章 NewPay第317章 東京半導體展第149章 條件第38章 焦頭爛額第105章 百人會第239章 發酵第364章 弱肉強食的世界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47章 反響強烈第235章 悲哀第338章 引爆第70章 A/B股架構第237章 周新接受採訪第257章 行業反響第84章 發佈會上第371章 第三百六十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89章 A1E芯片
第324章 估值第65章 明天早上更第160章 簡直是降維打擊(6K)第23章 一口回絕第346章 特斯拉變愛迪生了第40章 IPO第12章 回到現實世界第185章 Mphone第157章 給華國互聯網人的建議(4k)第173章 Newman概念股第371章 第三百六十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331章 採訪第94章 Quora的反擊第259章 旋轉門第183章 線上沃爾瑪(6k)第344章 你來我往第273章 峰迴路轉第364章 弱肉強食的世界第192章 野望(4K)第266章 吹捧第280章 三條路第67章 酸了第101章 第一塊Matrix鍵盤第110章 沒錢也要創造條件收購Quora第91章 上架感言第158章 老鄉們,進貨來了!(4k))第139章 在紐約的日子第275章 時隔多年的查理羅斯秀第295章 權力交接第213章 爲Matrix尋找新的管理者第276章 經典調侃環節第230章 訪談2第255章 E3展會第203章 對微博的影響(4K)第146章 問答環節第251章 又一年的過去第320章 技術轉讓和股權互換第322章 聯合研發機構第317章 東京半導體展第221章 你就說投不投吧第187章 首周銷量(6K)第67章 酸了第238章 事情還沒有結束第51章 參觀谷歌第207章 技術紅利第54章 投資的原則第241章 萬萬沒想到第332章 獨家秘訣第220章 新百度上市第76章 慢就是快第64章 NewPay的優勢第339章 環球同此涼熱第128章 慶祝晚宴(3.8k)第189章 A1E芯片第363章 事態發展閉環了第171章 逆流而上第8章 分享利益第206章 殘酷的現實世界第241章 萬萬沒想到第170章 2000年的喬布斯第371章 第三百六十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83章 康菲尼迪的新聞發佈會第56章 遍地大佬第332章 獨家秘訣第127章 上市當天第10章 離京前第238章 事情還沒有結束第333章 福兮禍之所倚第69章 失去投資的康菲尼迪第167章 飢餓營銷(6K)第31章 閒聊第318章 彎道超車第253章 戰略資源第272章 弊遠大於利第217章 NewPay開獎第335章 無法扭轉的局面第60章 ISSCC結束後的緊迫感第362章 行政手段第194章 華虹半導體第195章 百度吞併谷歌第271章 抱有目的的度假第163章 交易第43章 NewPay第317章 東京半導體展第149章 條件第38章 焦頭爛額第105章 百人會第239章 發酵第364章 弱肉強食的世界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47章 反響強烈第235章 悲哀第338章 引爆第70章 A/B股架構第237章 周新接受採訪第257章 行業反響第84章 發佈會上第371章 第三百六十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89章 A1E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