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萬萬沒想到

關於智能手機的未來,當Mphone應用商店推出後,越來越多的人能夠意識到智能手機將成爲未來手機形態的主流,至少是主流之一。

諾基亞推出的iphone和Mphone相比,應用要少得多,藉助諾基亞的品牌依然獲得了一大批受衆,包括摩托羅拉在年中推出的智能手機同樣如此,越來越多的傳統手機品牌目標瞄準了智能手機市場。

三星已經推出了帶筆的觸摸屏智能手機,這種電阻觸摸屏用手去觸摸的質感特別差,只能藉助筆頭是導電軟橡膠的觸控筆來實現操控。

三星的觸摸屏手機和諾基亞、摩托羅拉相比,受到了更多用戶的歡迎。

但是兩年時間過去,Mphone依然在一個領域保持着對其他手機的優勢,那就是手機芯片,A1E仍然是當下手機市場中性能最強大的CPU。

並不是說其他芯片廠商都造不出性能超過A1E的芯片,畢竟這只是一款採用了0.13微米制程的手機芯片,目前最先進的製程已經達到了90nm。

而是因爲現在才千禧年出頭,移動芯片的研發遠遠沒有後世那麼蓬勃,從高通到聯發科再到三星和海思麒麟,大廠們爲了實現性能和續航之間的平衡而費勁力氣。

像三星這種廠商他們能夠設計出比A1E性能更好的移動芯片,但是無法商業化,在嘗試轉向商業化的道路上面臨着成本過高,電量消耗太快等問題。

並不是只有周新知道應用商店和把開發平臺開放給廣大開發者,讓廣大開發者參與到智能手機生態的打造中來的重要性,三星、摩托羅拉、諾基亞都能意識到。

但是他們一旦這麼做了,芯片不支持,三星嘗試過採取最先進製程的移動芯片,結果發現應用太多會導致電量消耗過快,原本一天的續航會縮短到4個小時。

無論是手機廠商們還是消費者,他們最多能夠容忍一天的續航,再短的話是無法將接受的。

因此越來越多的智能手機出現後,有硅谷的科技雜誌對這些手機的性能進行評分,Mphone藉助A1E芯片依然牢牢佔據榜首的位置。

周新說:“不知道李先生是否瞭解我在華國建造晶圓廠的模式,應該還是有個大概的瞭解吧?因爲我沒記錯的話淡馬錫是投資了新芯科技旗下的芯片代工業務。”

周新很清楚,像高盛、摩根大通是因爲有求於他,所以會接受這種合作方式。

NewPay即將開始下一輪的融資,隨着電子支付和移動支付的重要性日益提升,NewPay也需要把利益進一步分配出去,這樣才能繼續保證自己的壟斷地位。

NewPay無疑是當下資本市場還沒上市企業中最受人關注的獨角獸,高盛和摩根大通都想擁有更多的投資份額。

正因如此,他們纔會願意接受不合理的投資方案,去投資工廠放在華國的晶圓廠。

要知道控制權牢牢把握在周新手裡的晶圓廠,是存在很大風險的。這裡的風險不是指他們懷疑周新的經營能力。

風險投資機構們絲毫不懷疑,手握Matrix、新芯科技和新雲的周新能夠把芯片業務做的風生水起,光是藍牙芯片就足夠養活這些晶圓廠了。

而是擔心不分紅或者分紅少,周新有控制權完全能夠把賺的錢更多的分給工程師,投入到研發和新建廠去,再來就是讓錢躺在賬面上都不分紅。

這樣的話,他們投資的錢永遠都只會是賬面資產。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沒有這方面擔心的。

周新只要把晶圓廠建在獅城,給獅城帶來的稅收、工作機會、上下游企業的帶動作用,光是衝着這些都夠回本了。

後世華國寫字樓的價格要遠低於住宅的價格,完全是基於同樣的邏輯。有企業,有工作崗位,周邊的住宅用地才能賣上價。

李顯隆自然知道這個道理,他聽完後點頭:“我知道,淡馬錫在投資新芯科技的時候對你們的評價非常高,認爲新芯科技有最頂級的科研團隊和一流的工程師。

包括後來淡馬錫投資新芯之後,他們有派人去調研新芯和華虹合作成立的晶圓廠,他們認爲雖然才成立不久,但是已經可以在臺積電和聯電的晶圓廠裡排名中上了。”

周新說:“沒錯,我計劃採取和在華國同樣的合作方式,我只要企業的控制權,獅城需要承擔大部分的投資份額。

因爲一些限制,導致在華國無法建造擁有最先進製程的晶圓廠,在獅城則沒有這個限制。

我旗下的Matrix對先進製程的芯片有着大量需求,而且這種需求是長期存在,只要Matrix在智能手機市場上有足夠的市場,那麼這種需求就會存在。

之前Matrix中最核心的芯片需要在德州儀器和三星的晶圓廠裡生產出來,我希望未來更多是在新芯科技自己的晶圓廠裡生產出來。

這就需要新芯能夠順利和獅城合作。”

周新在獅城受到了極高的禮遇,因爲獅城需要他,雙方存在大量合作的空間。

李顯隆同樣知道這是難得的機會,因爲自然資源匱乏、人力成本昂貴、芯片產業偏科嚴重,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不會再有下一個新芯願意把最先進的芯片代工業務放在獅城了。

過去德州儀器也好,IBM也好,在獅城設立的芯片代工廠都是做一些中低端業務,要麼就是類似封測這種沒有太多技術含量的業務。

臺積電、三星和聯電,這三家當前芯片代工業的前三名就更不可能會來獅城建廠了。

他們即便有降低成本分散投資的想法,去華國建廠也遠比來獅城香。

“新芯會選擇獅城,是因爲我的選擇很少,華國受到的掣肘太多。”

臺積電和三星的所在地高麗和彎彎可沒有這樣的掣肘。

這樣的機會不多,下次想遇到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了,對於獅城這種地方來說,高端製造業是最珍貴的,因爲獅城的人工很貴,服務業和金融業給的待遇導致只有高端製造業才能留住人。

“新芯科技將在獅城建廠,投資總額預計在28億美元”

“新芯科技在獅城的研發中心持續加碼”

“NewPay的東南亞總部落地獅城,獅城的NewPay將面對全東南亞地區展業”

“新雲將在獅城投資十億美元新建亞太地區規模最大的數據中心”

這次周新去獅城,對雙方來說都受益匪淺,這一攬子合作方案裡,周新本人不用掏多少錢,大頭都是由獅城的主權基金來出。

獅城方面希望投資NewPay,至少是投資NewPay在東南亞成立的分公司,作爲代價,他們需要一起投資新雲。

像新雲這種重資產業務,目前還是虧損狀態,這屬於是把好資產和不那麼好的資產打包一起,讓獅城一起購買。

考慮到投資新雲,新雲的數據中心落地獅城,這對獅城同樣是利好,所以獅城答應了這個方案。

外界自然不知道這一系列的合作是獅城掏大頭,他們以爲是周新爲了分散風險而在獅城下重注。

獅城媒體更是連篇累牘地報道這一系列的合作,重點放在周新過去無往不利的戰績和這些合作在獅城落地的重大利好。

華國很關注獅城的發展,大量華國城市的對標對象正是獅城。再加上最近的漢芯風波,導致華國媒體們同樣大肆報道周新在獅城的投資。

只不過他們的重點放在了漢芯事件惹怒周新,讓周新把很多原本應該放在華國的投資轉移到了獅城。

“受到漢芯事件影響,周新對華國的科研環境和營商環境產生質疑,導致把部分原本應該放在華國的投資項目轉移到了獅城,漢芯事件將成爲華國集成電路發展史上的標誌性事件.”

大量媒體開始重新報道漢芯,這次目標不僅僅對準陳進,更是對準了陳進背後的大佬們。

因爲陳進並不像後世那樣,從漢芯中撈到了大量的好處,可以淡定離場,現在陳進失去了工作、背上了罵名,之前從交大拿到的科研經費還讓他全數退回。

而一個月以前,陳進還是交大乃至申海的座上賓,交大舉全校之力給他開了新聞發佈會,這樣瞬間從天堂掉到地獄的差別讓陳進無法接受,他更無法接受自己什麼都沒有撈到還把下半輩子給搭進去了。

回阿美利肯那是回不去了,一旦回阿美利肯就要吃摩托羅拉的訴訟案,在華國賠個幾千塊錢就可以了結的事情,要是去了阿美利肯能賠到死。

陳進可是當前最火爆的新聞人物,他的新聞價值極高,大量媒體願意給他錢讓他接受採訪,原本不缺錢已經從漢芯中撈夠好處自然不需要得罪大佬,現在啥都沒有還要倒貼錢給交大,這個錢就不得不撈了。

在媒體的攛掇下,陳進開始接受採訪:

“交大聲稱給了我五千萬的研發經費,實際上我們真正進到漢芯研發團隊的賬面上只有兩千萬。還有三千萬到哪裡去了?我不知道,我還是看了交大公告才知道原來給了我五千萬的研發經費。”

“我確實是在8月的時候從摩托羅拉那裡買來了dsp56800的芯片,然後把logo磨掉換成漢芯的logo。

這是因爲微電子學院一直在催我,說我們要趕緊出成果,問題在於科研成果怎麼能和其他一樣,能催出來呢?

微電子學院的領導從7月新芯科技在硅谷召開新聞發佈會發佈了最新的藍牙芯片之後開始頻頻問我進度,問我今年之內能不能完成研發。

我從摩托羅拉那裡買芯片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做兩手準備,漢芯能研發出來最好,我們就用自己的芯片,如果漢芯不能研發出來,那就先用摩托羅拉的芯片頂上。”

“至於我履歷造假,我確實在IBM和摩托羅拉都工作過,不然我能拿到摩托羅拉的源代碼?”

“誰說做芯片測試的就不能做芯片設計?其實這兩個領域並沒有什麼特別明顯的壁壘。”

“鑑定專家們有沒有發現漢芯造假?嚴曉浪和許居衍肯定發現了,因爲鑑定會持續了一週時間,他們在晚上的時候暗示我,要把他們的學生塞到漢芯的研發團隊裡,而且要拿一些漢芯公司的股份。

當然他們是在反覆確認我是不是最後能搞到摩托羅拉dsp芯片技術的前提下,才提的這些要求。

鄒世昌知不知道我不清楚,他沒有直接來找過我。

你們想想,嚴曉浪是集成電路專項組的負責人,怎麼可能能看不出漢芯的問題。”

陳進的採訪充斥着爆點,這下是真繃不住了。

尤其是研發經費五千萬隻拿了兩千萬,專家要好處這些本來就足夠敏感的內容,和漢芯事件聯繫起來,直接讓原本的學術問題變成了其他問題了。

陳進更絕的在於,等到嚴曉浪出來反駁:“陳進是一條瘋狗,他自己被棍棒趕出去之後,跑到我們這來咬人。

我是集成電路專項小組的負責人不假,但是這不代表我瞭解所有的芯片,我只是從漢芯一號的測試結果判斷它確實是先進的DSP芯片,我不可能把市面上的dsp芯片都拿來和漢芯比對,看它是不是造假。

只能說我的工作做的不夠嚴謹,陳進是毫無根據的亂咬。”

許居衍同樣站出來反駁,並且痛罵陳進。

只是學術不嚴謹,最多被批評,要是真的和陳進所說那樣,事情可就壓不住了。

陳進對後世的狗仔爆料無師自通,直接掏了兩段音頻出來:

“你們可以聽聽,這是我在辦公室錄的音,第一段是嚴曉浪和我的對話,第二段是嚴曉浪和許居衍一起來辦公室找我的對話。”

陳進也是人才,後世他正是靠着錄音,逼迫大佬們不得不保他,讓他平穩落地。

現在在周新的壓力下,陳進知道即便自己把錄音給大佬們,他們也保不住自己,不如拿這兩段錄音換一點現實中的好處。

光是這兩段錄音,媒體願意掏五十萬給他。

錄音出來後,鑑定委員會的專家們開始裝死。

第352章 老倒黴蛋了第49章 投資的第一課第215章 Newman的電子支付霸權第144章 近鄉情怯第61章 最重要的產品第157章 給華國互聯網人的建議(4k)第77章 線上百科全書第316章 40nm工藝的突破第339章 環球同此涼熱請假條第307章 殊途同歸第355章 金融危機第133章 光刻機技術路線第72章 新興投資的戰略規劃第141章 matrix鍵盤上市第276章 經典調侃環節第60章 ISSCC結束後的緊迫感第253章 戰略資源第3章 世紀之交的風氣第372章 終章第96章 電子支付的擴張第158章 老鄉們,進貨來了!(4k))第102章 劃時代的藝術品(求訂閱~)第79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347章 競爭對手第113章 Quora金選第195章 百度吞併谷歌第175章 此時不狠,更待何時?第16章 蓄勢待發第301章 新的被折磨對象第181章 第一百七十九 新的模式第279章 坐山觀虎鬥第213章 爲Matrix尋找新的管理者第64章 NewPay的優勢第223章 新一代ipod發售第13章 驚訝第301章 新的被折磨對象第285章 臉書 臉聊第71章 新興投資的成立與困境第251章 又一年的過去第186章 Mphone的初體驗(4k))第136章 幾個關鍵節點第314章 突然陡峭的曲線第177章 天馬行空的設計第218章 挑戰者們第110章 沒錢也要創造條件收購Quora第15章 幹掉渠道商的方法(求追讀!)第201章 風雨欲來(4K)第58章 最好的機會第116章 瘋狂的時代,時代的瘋狂第300章 餘額寶的推出第305章 合作對象第80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347章 競爭對手第372章 終章第315章 優勢第252章 Mphone2第99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完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314章 突然陡峭的曲線第30章 再見老友第178章 控股騰訊第211章 新芯(華虹)的成立第44章 NewPay第339章 環球同此涼熱第232章 宿敵第320章 技術轉讓和股權互換完本感言第24章 電子社區第82章 過高的門檻第1章 天時地利第61章 最重要的產品第161章 被帶跑偏的企鵝(6K)第319章 含金量第295章 權力交接第159章 220萬,40%股份第273章 峰迴路轉第361章 突發事件第191章 引爆華國輿論(1W!!!)第364章 弱肉強食的世界第263章 手機牌照第115章 世紀交易第144章 近鄉情怯第356章 產學研協同第214章 開始忽悠第33章 達成合作第139章 在紐約的日子第184章 發佈會第167章 飢餓營銷(6K)第42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318章 彎道超車第232章 宿敵第284章 匿名社交軟件第372章 終章第362章 行政手段第310章 遙遙領先第139章 在紐約的日子第57章 關鍵鷹第318章 彎道超車第151章 行業性的需求
第352章 老倒黴蛋了第49章 投資的第一課第215章 Newman的電子支付霸權第144章 近鄉情怯第61章 最重要的產品第157章 給華國互聯網人的建議(4k)第77章 線上百科全書第316章 40nm工藝的突破第339章 環球同此涼熱請假條第307章 殊途同歸第355章 金融危機第133章 光刻機技術路線第72章 新興投資的戰略規劃第141章 matrix鍵盤上市第276章 經典調侃環節第60章 ISSCC結束後的緊迫感第253章 戰略資源第3章 世紀之交的風氣第372章 終章第96章 電子支付的擴張第158章 老鄉們,進貨來了!(4k))第102章 劃時代的藝術品(求訂閱~)第79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347章 競爭對手第113章 Quora金選第195章 百度吞併谷歌第175章 此時不狠,更待何時?第16章 蓄勢待發第301章 新的被折磨對象第181章 第一百七十九 新的模式第279章 坐山觀虎鬥第213章 爲Matrix尋找新的管理者第64章 NewPay的優勢第223章 新一代ipod發售第13章 驚訝第301章 新的被折磨對象第285章 臉書 臉聊第71章 新興投資的成立與困境第251章 又一年的過去第186章 Mphone的初體驗(4k))第136章 幾個關鍵節點第314章 突然陡峭的曲線第177章 天馬行空的設計第218章 挑戰者們第110章 沒錢也要創造條件收購Quora第15章 幹掉渠道商的方法(求追讀!)第201章 風雨欲來(4K)第58章 最好的機會第116章 瘋狂的時代,時代的瘋狂第300章 餘額寶的推出第305章 合作對象第80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347章 競爭對手第372章 終章第315章 優勢第252章 Mphone2第99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完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314章 突然陡峭的曲線第30章 再見老友第178章 控股騰訊第211章 新芯(華虹)的成立第44章 NewPay第339章 環球同此涼熱第232章 宿敵第320章 技術轉讓和股權互換完本感言第24章 電子社區第82章 過高的門檻第1章 天時地利第61章 最重要的產品第161章 被帶跑偏的企鵝(6K)第319章 含金量第295章 權力交接第159章 220萬,40%股份第273章 峰迴路轉第361章 突發事件第191章 引爆華國輿論(1W!!!)第364章 弱肉強食的世界第263章 手機牌照第115章 世紀交易第144章 近鄉情怯第356章 產學研協同第214章 開始忽悠第33章 達成合作第139章 在紐約的日子第184章 發佈會第167章 飢餓營銷(6K)第42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318章 彎道超車第232章 宿敵第284章 匿名社交軟件第372章 終章第362章 行政手段第310章 遙遙領先第139章 在紐約的日子第57章 關鍵鷹第318章 彎道超車第151章 行業性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