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不同的風格

在X.com當CEO賺的很多,從當下來看要比去搞前途未卜的電動車要賺得多,至於馬斯克前年創辦的SpaceX,那就更加前途未卜了。

甚至馬斯克自己都不確定SpaceX有搞頭,需要他自己投入資金,不斷給其他投資人洗腦這玩意真的能賺錢。

儘管X.com所在的領域,電子支付大有前景,隨着NewPay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逐漸增強,電子支付行業肉眼可見的繁榮起來,成爲當下互聯網領域最火爆的行業。

X.com的估值也隨之水漲船高,但是馬斯克真的不想再在這個領域幹下去了,他不想花時間去思考別人在幹什麼,想達到什麼目的,我們要採取什麼樣的措施去追趕對方。

過去長達五年的競爭中,馬斯克在追趕者的位置上感受到了深深的挫敗感,X.com和NewPay之間的差距不僅沒有縮小,反而還擴大了。他認爲自己再在這個崗位上幹下去,賺的是錢,失去的是創造力和冒險精神,這太可怕了。

因此即便X.com背後的投資人勸他留下,甚至願意給他更高的期權獎勵,馬斯克都頭也不回的走了。

他認識舒爾曼,這位投資人新找來的CEO,甚至算得上熟悉,正是因爲熟悉,所以馬斯克並不看好舒爾曼能和周新在互聯網領域掰手腕。

馬斯克離職之後以自己不想再參與電子支付領域爲由把X.com的股份賣的差不多,本質還是因爲他不看好舒爾曼,更直白的來說,他不看好X.com。

在馬斯克看來,我都做不到的事情,換成其他人來怎麼可能能做到?

因此馬斯克看到NewPay的新大招,內心是慶幸的,還好自己做的選擇足夠快。

“舒爾曼,我也沒有其他好的建議,我的想法就是燒錢吧,告訴股東做好燒錢的準備。

餘額寶的利率不到3%,X.com推出一款利率比它高1%的產品來吸引消費者。”

這是追趕者的宿命,讓頭部推出策略吸引用戶的時候,你只能被迫去卷。

之前面對NewPay推出的各類活動時,馬斯克也是這樣做的,用更高的金額來吸引用戶。

舒爾曼說:“我明白我們可以採取利率更高的產品去吸引消費者。

問題是利率很難設置,餘額寶的利率靈活波動,這成本不好估算。”

二點幾的利率一點都不高,但是比銀行活期存款的利率要好太多,阿美利肯排名前十的銀行在當下提供給活期存款的利率只有0.45%。

和銀行活期相比,功能和靈活度相差無幾的餘額寶超過2%的利率已經算是超高利率了。

馬斯克說:“我們只需要比餘額寶高1%,固定高1%,然後每個賬戶最多購買這款理財產品5萬美元。

同時推出其他的理財產品,這樣來平衡支出。”

舒爾曼點頭:“暫時也只能這樣做了。

如果想做到餘額寶的隨借隨還,隨時進行利息計算,實時動態展示利率,這需要用到大量算力,我們的基礎設施還得優化,這也是成本。”

說完舒爾曼苦笑:“我終於理解在這個位置上的壓力有多大了,雖然X.com看似光鮮,是電子支付領域排名第二的企業。”

馬斯克補充道:“但是和NewPay比起來,其他電子支付企業都沒有區別。

我們需要做好長期追趕的準備,直到NewPay露出破綻。

其實我反而覺得餘額寶這類產品是個機會,之前我們一直面臨的問題是,通過活動吸引完用戶,用戶使用X.com獲得優惠也好,獲得現金獎勵也好,吸引的用戶是有時效性的。

活動結束之後,他們又會回到NewPay的懷抱。像我們第一次學NewPay搞的掃碼收集圖案平分獎金的活動,在當時獲得了超過百萬的新用戶。

但是這些新用戶在活動結束後,會繼續使用X.com的比例不會超過十分之一,這是之前活動一直面臨的困境。

因此我們再後來採取的模式都是,高額獎金吸引新客戶,支付滿減或者隨機立減留住客戶,但是這些活動NewPay也能提供,由於他們的體量比我們大太多,他們在電子支付領域有更高的議價權。

我們要自己掏錢給客戶提供滿減,而NewPay很多線下消費場景的滿減,都是商家自願提供的,比如沃爾瑪滿100減10的支付活動,這10美元的成本是沃爾瑪承擔。

這也導致我們要花數倍於NewPay的代價才能獲得和NewPay差不多甚至更差的效果,這也是爲什麼這些年我們之間的差距沒有縮小,反而被拉大了。

餘額寶這類產品最大的好處在於,它可以讓用戶的資金在X.com裡沉澱下來,即便只是爲了吃利息下載X.com,對我們來說,也讓用戶有選擇X.com的理由。”馬斯克表面很樂觀。

其實他內心並沒有這麼樂觀,只多1%的利率能吸引多少用戶來?他不確定。

因爲NewPay的虹吸效果實在太明顯了,多1%壓根起不到吸引眼球的作用。

但是他需要這麼說來給舒爾曼信心,這是他對戰略顧問的理解,總得有人樂觀。

實際上受衝擊最大的不是互聯網企業,而是金融企業。

華爾街日報在餘額寶推出一週後,用頭版頭條來討論:

“餘額寶將超過一千萬的電子支付用戶變成了金融投資者”

在這篇文章裡,對NewPay的金融創新能力大加讚賞,認爲NewPay就代表了電子支付的能力邊界,它能走多遠,電子支付行業就能走多遠。

同時對過去金融行業展業方式進行了探討,探討金融行業傳統的網點模式是不是到了該改變的時候,NewPay讓互聯網展業的優勢一覽無餘,傳統金融機構們是否需要跟進。

華爾街巨頭們紛紛表示,我們要跟進,先是花旗銀行宣佈未來三年內將投入超10億美元到互聯網應用體系構建中,然後是富國銀行宣佈收購一家電子支付公司,再是阿美利肯排名前列的銀行們紛紛下場,充分表示他們在這件事上受到的刺激。

傳統展業模式,要想實現一千萬的用戶,1000個線下網點一起發力都做不到,但是NewPay只需要一天,一天時間能把一款產品賣給一千萬的用戶,而且是全球展業。 和互聯網金融相比,傳統金融有太多劣勢了。

雷蒙德詹姆斯銀行的總裁在華爾街舉辦的論壇上表示:“我們需要積極向互聯網行業靠攏。

金融人不應該抱着之前的態度,認爲電子支付只是一種支付方式,互聯網只是一種信息交互手段。

從NewPay和餘額寶的成功來看,互聯網能從根本上顛覆傳統金融業的前端,NewPay和花旗達成的戰略合作內容來看,NewPay想改變中臺的風險識別模式,很顯然的趨勢,未來互聯網企業們會將金融行業從前端到後端進行全面的改造。

我認爲這是好事,金融行業到了應該變革的時候,對於傳統金融企業來說,我們需要有互聯網思維,不能把互聯網化看成簡單的搭一個主頁,在主頁上放一些公司信息。

我們需要進一步加大融合力度,金融和互聯網的結合將成爲未來雷蒙德·詹姆斯銀行的最重要方向。”

雷蒙德銀行是龐大的雷蒙德詹姆斯金融公司業務之一,雷蒙德詹姆斯涉足了零售銀行、商業銀行、保險、投行、私募股權等多個領域,銀行是他們最重要的板塊之一。

傳統金融機構紛紛涉水互聯網,阿美利肯的記者們非常想採訪周新本人關於互聯網金融的看法,此時周新已經回國了,只有在申海有辦公室的大型媒體有采訪周新的機會。

問題是周新並不想拋頭露面,因此媒體們退而求其次,採訪彼得·蒂爾。

“蒂爾先生,最近一個月時間,餘額寶成爲全美金融領域最熱門的話題,有人說餘額寶只花了一天就成爲了全美持有人數最多的理財產品,有人說NewPay涉足理財業務之後,只需要一天時間規模就能超過全美絕大多數的金融機構。

你們在推出餘額寶之前,有意識到它將大獲成功嗎?”

彼得·蒂爾說:“其實這款產品很早之前我和Newman就討論過,當時我們都非常有信心,因爲市面上缺少類似的產品。

金融機構的理財產品門檻太高,規則複雜,對大部分普通人來說並不友好。而銀行存款利息又太低,如果你的存款金額不夠多的話,利息還沒有手續費高。

隨借隨還,一美分就可以購買,收益實時展示等等,這些產品優勢在產品設計的過程中逐漸體現,我們當時就很有信心,它一定會獲得成功。

只是餘額寶最後取得的效果比我們預期中的效果還要更好。

但是我不認爲這是NewPay的勝利,或者是NewPay多厲害,而是因爲之前金融機構們沒有做好,他們沒有意識到阿美利肯存在如此廣泛而又迫切的需求,NewPay只是第一個發現這類需求的機構。”

已經夠出風頭了,無論是私下場合的交流,還是說公開論壇、會議上的溝通,彼得·蒂爾都能充分體會到樹大招風,餘額寶帶來的震撼過於強烈。

NewPay事實性壟斷了電子支付行業,要對NewPay進行拆分的聲音最近又大了起來,彼得·蒂爾知道是因爲NewPay推出的餘額寶以及他們要進軍金融業務引起了太多人的不安。

所以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彼得·蒂爾在儘量謙虛,把成功歸結於客觀原因。

這是紐約時報做的專訪,紐約時報背後的實際控制人索爾茲伯格家族和彼得·蒂爾有着深厚的私交,所以他纔會接受紐約時報的專訪。

而紐約時報最大的競爭對手,華爾街日報背後的控制人是默多克,默多克向來和周新系的企業不對付,源頭要追溯到Quora出售,當時默多克想插一手,周新理都沒有理他。

在早期華爾街日報喜歡暗諷周新旗下的企業,等到周新成就越來越大之後,華爾街日報改捧殺了。

彼得·蒂爾繼續說:“但是我們從來沒有想到能獲得這麼大的成功。

我們沒有想過有這麼多用戶支持和信任NewPay,我們本來的預期是一年時間完成1000萬用戶的積累。”

記者:“市面上有一種聲音認爲,NewPay進軍金融產品領域,會徹底改變當下金融市場的格局,你怎麼看呢?”

這是威脅論了,常見於華爾街系媒體。

彼得·蒂爾說:“我認爲NewPay只是一個渠道,給用戶更多的選擇,這些選擇更加透明和直觀。

說直白一些,我們即將和幾家金融機構合作,把他們的理財產品放到NewPay上進行銷售,這些機構包括富國銀行、花旗銀行等。

用戶可以看到這些理財產品的具體情況,關聯的底層資產是債券還是股票,又或者是其他東西。

我們暫時離改變金融市場的格局這一點太遙遠了,我一直認爲NewPay只是一個渠道,一個有着超過五千萬用戶的渠道。和其他金融機構最大的區別在於,我們是通過互聯網和用戶直接連接,我們能提供更多的實時信息給用戶。”

彼得·蒂爾在想要舉什麼樣的例子:“在NewPay出現之前,用戶是可以登陸銀行主頁的,但是他們登陸之後只能看到自己賬戶上有多少錢。

NewPay率先推出記賬功能,用戶可以看到他NewPay賬戶的支出和收入情況,可以看到明細,類別等等。後來其他銀行也開始提供類似功能。

從這個例子我想說明,我們是行業的促進者,而不是行業的變革者。”

餘額寶的影響比想象中更大,那麼NewPay面臨的阻力也比想象中的大,餘額寶推出後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就推出理財模塊,把金融機構們的產品放上去,這是爲了減少阻力的方式。

隨着周新回國,他已經不太乾涉NewPay的具體經營,彼得·蒂爾除了特別重要的事情,其他事也不會去問周新的意見。

如果是周新,他肯定會緊接着推出花唄,一手理財一手貸款,把銀行乾的無路可走。

彼得·蒂爾不會這麼激進,他的想法是切香腸,一步一步來,等到大家都推出了類似餘額寶的產品之後,再搞其他的花樣。

第146章 問答環節第360章 從棋子到棋手請假條第107章 明新會(求訂閱!)第276章 經典調侃環節第198章 Newman和Quora的再合作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146章 問答環節第10章 離京前第269章 被坑第196章 銷量第68章 爲什麼只有Newman可以?第82章 過高的門檻第136章 幾個關鍵節點第279章 坐山觀虎鬥第27章 雙輪驅動開始發力第41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232章 宿敵第186章 Mphone的初體驗(4k))第216章 NewPay雙旦特別活動第356章 產學研協同第107章 明新會(求訂閱!)第98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2第271章 抱有目的的度假第352章 老倒黴蛋了第4章 優化MOSFET模型第124章 拳頭遊戲IPO前的路演第246章 極致性價比第274章 什麼樣的籌碼能打動周新第238章 事情還沒有結束第176章 企業類即時通訊軟件第317章 東京半導體展第181章 第一百七十九 新的模式第56章 遍地大佬第363章 事態發展閉環了第191章 引爆華國輿論(1W!!!)第347章 競爭對手第255章 E3展會第235章 悲哀第325章 嚴重低估!第308章 踩進坑裡一去不復返第109章 Quora的估值第71章 新興投資的成立與困境第164章 在申海第325章 嚴重低估!第180章 新芯半導體和ARM的深度合作第302章 不同的風格第133章 光刻機技術路線第39章 遊戲領域的失敗者第284章 匿名社交軟件第320章 技術轉讓和股權互換第99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完第175章 此時不狠,更待何時?第265章 趨勢第314章 突然陡峭的曲線第217章 NewPay開獎第161章 被帶跑偏的企鵝(6K)第32章 華國分公司第28章 Yahoo!還是Microsoft第157章 給華國互聯網人的建議(4k)第259章 旋轉門第110章 沒錢也要創造條件收購Quora第312章 價格戰第38章 焦頭爛額請假條第334章 海嘯的前兆第141章 matrix鍵盤上市第200章 如何開始第287章 技術路線第76章 慢就是快第137章 新芯半導體的當務之急第45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355章 金融危機第319章 含金量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99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完第176章 企業類即時通訊軟件第297章 畢業第170章 2000年的喬布斯第367章 MIPad第147章 第二件事(求訂閱!)第125章 用戶粘性第206章 殘酷的現實世界第181章 第一百七十九 新的模式第2章 98年的燕大第150章 給自己挖坑第54章 投資的原則第290章 互聯網空間的戰爭第138章 手機設計第42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336章 Newman的格局第322章 聯合研發機構第336章 Newman的格局第99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完第65章 明天早上更第14章 免費的纔是最貴的第323章 上市第229章 參加訪談節目第88章 做一個世界級的消費電子品牌
第146章 問答環節第360章 從棋子到棋手請假條第107章 明新會(求訂閱!)第276章 經典調侃環節第198章 Newman和Quora的再合作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146章 問答環節第10章 離京前第269章 被坑第196章 銷量第68章 爲什麼只有Newman可以?第82章 過高的門檻第136章 幾個關鍵節點第279章 坐山觀虎鬥第27章 雙輪驅動開始發力第41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232章 宿敵第186章 Mphone的初體驗(4k))第216章 NewPay雙旦特別活動第356章 產學研協同第107章 明新會(求訂閱!)第98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2第271章 抱有目的的度假第352章 老倒黴蛋了第4章 優化MOSFET模型第124章 拳頭遊戲IPO前的路演第246章 極致性價比第274章 什麼樣的籌碼能打動周新第238章 事情還沒有結束第176章 企業類即時通訊軟件第317章 東京半導體展第181章 第一百七十九 新的模式第56章 遍地大佬第363章 事態發展閉環了第191章 引爆華國輿論(1W!!!)第347章 競爭對手第255章 E3展會第235章 悲哀第325章 嚴重低估!第308章 踩進坑裡一去不復返第109章 Quora的估值第71章 新興投資的成立與困境第164章 在申海第325章 嚴重低估!第180章 新芯半導體和ARM的深度合作第302章 不同的風格第133章 光刻機技術路線第39章 遊戲領域的失敗者第284章 匿名社交軟件第320章 技術轉讓和股權互換第99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完第175章 此時不狠,更待何時?第265章 趨勢第314章 突然陡峭的曲線第217章 NewPay開獎第161章 被帶跑偏的企鵝(6K)第32章 華國分公司第28章 Yahoo!還是Microsoft第157章 給華國互聯網人的建議(4k)第259章 旋轉門第110章 沒錢也要創造條件收購Quora第312章 價格戰第38章 焦頭爛額請假條第334章 海嘯的前兆第141章 matrix鍵盤上市第200章 如何開始第287章 技術路線第76章 慢就是快第137章 新芯半導體的當務之急第45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355章 金融危機第319章 含金量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99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完第176章 企業類即時通訊軟件第297章 畢業第170章 2000年的喬布斯第367章 MIPad第147章 第二件事(求訂閱!)第125章 用戶粘性第206章 殘酷的現實世界第181章 第一百七十九 新的模式第2章 98年的燕大第150章 給自己挖坑第54章 投資的原則第290章 互聯網空間的戰爭第138章 手機設計第42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336章 Newman的格局第322章 聯合研發機構第336章 Newman的格局第99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完第65章 明天早上更第14章 免費的纔是最貴的第323章 上市第229章 參加訪談節目第88章 做一個世界級的消費電子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