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如何開始

“最大的問題還是人才不夠,華國在芯片領域的人才太少了。少數之前有經驗的工程師,大多也是在國企或者研究所工作,和一線生產脫節嚴重。他們其中的部分人學習能力很強,上手速度很快。

能夠上手就開始幹活的工程師幾乎沒有。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和申海市政府方面搞的聯合培養方案已經開始了,但是僅只靠新芯科技兩家企業主導這個計劃是遠遠不夠的,而整個張江園區的其他半導體企業數量還是太少。

一個是數量太少,二來是他們對於讓高校學生們來實習這件事興趣寥寥,他們能夠帶來的實習崗位非常少。”

半導體技術要發展,最重要的是人才,人才是這一切的穩固基石。

關建英繼續說:“新芯半導體主要是做芯片設計的,我們能夠開出很高的薪酬,光是A1系列芯片以及給蘋果產出的解碼芯片,這兩款產品,足夠我們以整個申海第一流的薪水僱上千個大學生了。

光靠芯片設計領域的人才是不夠的,芯片上下游是一項龐大的工作。

芯片代工纔是關鍵,華虹半導體受限於NEC那邊的桎梏,我們現在在和申海還有燕京那邊談,由華虹半導體和新芯科技合資成立一家新的芯片代工公司,把華虹的一部分產能挪到新成立的合資公司來。

華虹和NEC成立的合資公司依然生產存儲芯片,而我們和華虹成立的新公司,則主要做解碼芯片,以及在下一代Mphone上會用到的DSP芯片也會交給這家新公司來造。

這樣的話能夠培養一批芯片代工領域的人才。”

無論是霓虹、高麗還是彎彎,這些地方的半導體崛起都依賴於大量優秀的工程師。

這些工程師並不是頂尖人才,而是在某個水平線上的優秀人才,大量穩定、優秀的人才供應纔是東亞在半導體競爭中領先的重要原因。

以彎彎爲例,早期彎彎最優秀的學生不會去臺積電,他們會去學金融、醫學或者是計算機。即便進入半導體領域,芯片設計也是比芯片代工更好的去處。

同樣是彎彎芯片領域的知名公司,聯發科的起薪要比臺積電更高,工作環境也更輕鬆,

因爲芯片代工是製造業,是不折不扣的工業。

會進能進臺積電的工程師,大多是彎彎地區前百分之五到前千分之一之間的人才,他們不是最頂尖的人才,但是絕對足夠優秀。

因爲東亞教育的特色,就是培養這種均質化的優秀人才。

所以芯片代工只在高麗和彎彎地區發展起來,一方面是因爲阿美利肯打壓霓虹,另一方面也是這兩個地區纔有足夠穩定的人才供應。

不夠平庸還不行,作過芯片代工的就知道,有夢想有才華的人是不會幹那種超累又毫無成就感的螺絲釘工作的。芯片代工行業不是由少數提出方向、有創意的天才所創造,而是大批工程師團隊堆疊出來的結果。

臺積電的研發領導者們幾乎都是從阿美利肯挖來的,比如胡正明、梁孟鬆、林本堅等等,後來陸續有從基層冒出來的。

研發團隊的領導者只是決定方向,後續的團隊作戰、執行力纔是臺積電之所以領先的關鍵。

而且臺積電數萬工程師,有資格進到先進製程研發團隊的,一代製程只有數百人罷了。後來被阿美利肯打包帶走的那幾百個工程師,就是臺積電工程師裡的精華,他們最先進製程的研發團隊。

胡正明比關建英要樂觀的多:“現在的情況已經比我預期的要好得多。

老關,我今天先到住的地方整頓一下,等明天去了公司,你幫我找一些這段時間你們收集的華國集成電路企業們的具體情況介紹給我看看。

還有有哪些外企在華國有分公司,這些分公司在華國是做什麼業務的,這些資料也給我來一份。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英特爾在華國是有分公司的。

在我看來,這不是最大的難點,最大的難點在於受到瓦森納協議的限制,導致華國無法進口最先進的設備。

如果沒有瓦森納協議,華國能夠從國外進口最先進的設備,搭建目前最先進製程的芯片生產線的話,人才是很容易培養起來的。”

芯片生產線的上下游來自於全球各地再正常不過了。還是以臺積電爲例,廠房、電路和管線這些是彎彎自己造的,廠房裡的自動化設備主要來自霓虹,加工臺和機械設備這些分別來自荷蘭和霓虹。

來自荷蘭主要是光刻機,化學原料則來自德意志、法蘭西、荷蘭、霓虹、阿美利肯等多個國家。

這就和大飛機一樣,你能夠整合生產出成品已經是成功了。

全部國產化在商業高度發達的今天不現實,周新也沒有想過要全部國產化,他只想把控一些技術的關鍵節點,在這些關鍵技術節點上實現技術領先就可以了。

“拿伱們設計的A1E芯片爲例,Mphone已經賣出去了一百萬臺,也就意味着A1E芯片生產了100萬枚,這樣的芯片一枚是110美元左右,也就是說A1E半年時間就是一億美元的營收。

同時芯片代工廠能夠幫Mphone代工芯片,那麼他們也能幫其他芯片設計廠商們製造芯片。有Mphone的芯片需求作爲基石,很容易讓芯片製造廠商形成正向循環。

Matrix提需求,新芯半導體負責設計芯片滿足Matrix的需求,然後芯片製造廠商把新芯設計的芯片製造出來,新芯光刻機慢慢進入製造流程。

我們可以慢慢培養人才,可以慢慢去研發光刻機,追趕先進的技術,同時能夠在芯片材料、EDA軟件等領域進行研發。

把芯片產業發展起來不需要太長時間,最快五年最長也就不過十年。然後我們就可以帶領整個半導體產業向前發展了。

我相信周新最開始也是這樣想的,但是現在的問題在於,華國企業無法進口最先進的設備,把生產線放在華國是製造不了最先進製程的芯片的。

260nm的芯片無法滿足Mphone的需求,正向循環在芯片製造這個環節被卡住了。

所以我需要在華國開展實地考察,Mphone無法開始第一步,那我們要換一個產品開始第一步。”

第148章 供應鏈的鏈主第24章 電子社區第145章 堅持去做你認爲正確的事第191章 引爆華國輿論(1W!!!)第90章 Matrix第366章 小米在擴張第21章 看穿第218章 挑戰者們第364章 弱肉強食的世界第138章 手機設計第356章 產學研協同第139章 在紐約的日子第241章 萬萬沒想到第171章 逆流而上第58章 最好的機會第164章 在申海第174章 谷歌和百度合併第197章 開發者大會第47章 反響強烈第99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完第71章 新興投資的成立與困境第126章 拳頭真正的對手第47章 反響強烈第149章 條件第81章 開放註冊權限第221章 你就說投不投吧第105章 百人會第163章 交易第159章 220萬,40%股份第46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207章 技術紅利第176章 企業類即時通訊軟件第18章 被嚇到的吳世強第24章 電子社區第21章 看穿第210章 走聯發科的路,做山寨機之父第121章 好的創新纔會有消費者買單第54章 投資的原則第289章 浸潤式光刻機技術路線的獨苗第229章 參加訪談節目第218章 挑戰者們第227章 兩頭吃不過分吧第241章 萬萬沒想到第252章 Mphone2第61章 最重要的產品第337章 交易第20章 蓋茨要見我?第336章 Newman的格局第207章 技術紅利第227章 兩頭吃不過分吧第235章 悲哀第23章 一口回絕第363章 事態發展閉環了第27章 雙輪驅動開始發力第1章 天時地利第12章 回到現實世界第242章 翻舊賬第187章 首周銷量(6K)第248章 技術的幽靈沒有離去第156章 用戶第16章 蓄勢待發第312章 價格戰第271章 抱有目的的度假第143章 回國之前第268章 手機巨頭懼怕和Newman的直接競爭第301章 新的被折磨對象第134章 提前截胡臺積電(4K)第160章 簡直是降維打擊(6K)完本感言第106章第65章 明天早上更第33章 達成合作第61章 最重要的產品第321章 合作第271章 抱有目的的度假第208章 電源管理芯片第102章 劃時代的藝術品(求訂閱~)第26章 riot拆分第181章 第一百七十九 新的模式第278章 獨立自主第354章 一些吐槽第113章 Quora金選第239章 發酵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344章 你來我往第129章 微軟不做電子支付的原因第127章 上市當天第186章 Mphone的初體驗(4k))第320章 技術轉讓和股權互換第207章 技術紅利第319章 含金量第305章 合作對象第283章 支付戰爭第319章 含金量第124章 拳頭遊戲IPO前的路演第171章 逆流而上第172章 爲什麼總是Newman?第207章 技術紅利第371章 第三百六十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5章 幹掉渠道商的方法(求追讀!)
第148章 供應鏈的鏈主第24章 電子社區第145章 堅持去做你認爲正確的事第191章 引爆華國輿論(1W!!!)第90章 Matrix第366章 小米在擴張第21章 看穿第218章 挑戰者們第364章 弱肉強食的世界第138章 手機設計第356章 產學研協同第139章 在紐約的日子第241章 萬萬沒想到第171章 逆流而上第58章 最好的機會第164章 在申海第174章 谷歌和百度合併第197章 開發者大會第47章 反響強烈第99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完第71章 新興投資的成立與困境第126章 拳頭真正的對手第47章 反響強烈第149章 條件第81章 開放註冊權限第221章 你就說投不投吧第105章 百人會第163章 交易第159章 220萬,40%股份第46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207章 技術紅利第176章 企業類即時通訊軟件第18章 被嚇到的吳世強第24章 電子社區第21章 看穿第210章 走聯發科的路,做山寨機之父第121章 好的創新纔會有消費者買單第54章 投資的原則第289章 浸潤式光刻機技術路線的獨苗第229章 參加訪談節目第218章 挑戰者們第227章 兩頭吃不過分吧第241章 萬萬沒想到第252章 Mphone2第61章 最重要的產品第337章 交易第20章 蓋茨要見我?第336章 Newman的格局第207章 技術紅利第227章 兩頭吃不過分吧第235章 悲哀第23章 一口回絕第363章 事態發展閉環了第27章 雙輪驅動開始發力第1章 天時地利第12章 回到現實世界第242章 翻舊賬第187章 首周銷量(6K)第248章 技術的幽靈沒有離去第156章 用戶第16章 蓄勢待發第312章 價格戰第271章 抱有目的的度假第143章 回國之前第268章 手機巨頭懼怕和Newman的直接競爭第301章 新的被折磨對象第134章 提前截胡臺積電(4K)第160章 簡直是降維打擊(6K)完本感言第106章第65章 明天早上更第33章 達成合作第61章 最重要的產品第321章 合作第271章 抱有目的的度假第208章 電源管理芯片第102章 劃時代的藝術品(求訂閱~)第26章 riot拆分第181章 第一百七十九 新的模式第278章 獨立自主第354章 一些吐槽第113章 Quora金選第239章 發酵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344章 你來我往第129章 微軟不做電子支付的原因第127章 上市當天第186章 Mphone的初體驗(4k))第320章 技術轉讓和股權互換第207章 技術紅利第319章 含金量第305章 合作對象第283章 支付戰爭第319章 含金量第124章 拳頭遊戲IPO前的路演第171章 逆流而上第172章 爲什麼總是Newman?第207章 技術紅利第371章 第三百六十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5章 幹掉渠道商的方法(求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