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帝心

五日之後,千秋殿。

經過緊張的閱卷,二十名“清平幹濟”科的取中貢舉生卷子已經堆在了楊堅的案頭,卷子之外,還附有當初舉薦他們的地方官吏的薦書考評作爲參考。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後頭三十名考官覺得文法策略都還不錯的替補——若是取中的二十人中有聖意覺得不合適的,或者說犯了違禁應當黜落的,便會從替補的卷子中聽憑聖裁找出合用的填上。

楊堅動作有些遲緩,不過依然堅持把所有取中的士子卷子履歷親自一個個看過。每看一會兒,覺得果有可用之才的,便輕輕地欣然讚歎一聲;若是策論方略不太合他的理念,但是文筆修辭、書法章程都還說得過去的話,他也不會直接黜落,只是皺着眉把卷子往排名靠後的位置挪一挪。

科舉之法,重在唯纔是舉,要實施好,自然要信重取士閱卷的大臣,這是對九品中正制破冰改良的淵藪,急不得。本科主考官員是吏部尚書牛弘,素有清名,才學評判上也還公允,楊堅是深爲新任的。

“揚州蕭銑?”這四個字躍入楊堅眼簾的時候,他的眉毛不由得跳了一下,看得愈發仔細起來,這個名字,前陣子他聽女婿柳述提起過好幾次,都是因爲揚州那邊內外侯官上報的密奏所致,所以印象比較深刻。此人究竟有沒有心懷前朝的危險,楊堅很想知道。

朝廷看一個人,才能是其次的,忠心纔是最重要的。若是有才而無行,或者心懷怨望,那就更不能留在世上了。楊堅自忖看人無數,一個少年人是否真心拋除芥蒂爲國效力劃策,他還是有這個自信看透的。

“兵商分離……官督民營、豪商包稅、以商養河……循序漸進,逐次恢復鴻溝、邗溝舊觀,復兩漢南北一體之厚利……”

越往下看,楊堅心中愈發對這些方略有了認同。雖然一開始乍一看的時候,那種不知節儉的市儈盤算令他有過一絲不喜,但是隻要全盤看完,便覺得比那些“恩威並舉、輕徭薄賦減免錢糧爲主;諸軍警戒剿除匪患爲輔”的無用老生常談要有意義得多。

這個時代,沒有gdp的概念,任何官僚的發展思想都是省,自然不可能有人寫出蕭銑那番言論。s173言情小說吧就算有人事實上想大興土木,而且知道其中某些大興土木項目的好處,也說不分明道理。而蕭銑不僅條分縷析,還頗爲悲天憫人地拿《孟子》中那番“有恆產者有恆心”、“若無恆產,放辟邪侈無不爲焉”的臺詞大段大段論述與民營生的重要性。這種絲毫不諱言利、不避忌因勢利導之法的措辭,在這個讀書人普遍“君子言義不言利”的時代,自然可以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再看蕭銑相關高麗的方略,乃至另外兩篇打醬油的文章,也頗有可圈可點之處,尤其是諸多細則雖然沒有盡言,已經頗爲可觀了,最難得的是沒有少年人的銳意冒進,每一篇都有未慮勝先慮敗的基調,但又不是追求四平八穩一團和氣。

楊堅放下硃筆,擡頭問道:“牛卿,蘇卿,這個蕭銑,你們今科本是擬取在第幾名?”

“回稟陛下,臣與蘇尚書合計了,當時是取在第七名。”

楊廣對面站着兩個都已經五旬開外的老臣,鬚髯都有些花白了。其中回話的那個自然是牛弘了,他這個吏部尚書是去年下半年才任命的,當時楊堅已經有了來年開科舉的籌劃,但是又對原來的吏部尚書蘇威不太放心,便提前做了這個調動。

牛弘在開皇初年時就當了禮部尚書,後來開皇九年改任太常卿,在太常卿的位子上又做了八年,素有輕貴廉潔之名。

而另外一個大臣蘇威,則是開皇初年時就做了吏部尚書,後來還升到過尚書右僕射,在那個位子上的資歷比如今的尚書右僕射楊素還老一些;可惜的是,吏部尚書這個位子掌握着天下官員升遷,自然是*的高發崗位,蘇威也沒能防腐。在開皇十二年時,蘇威因爲在那年的九品中正制例行考官中大面積受賄舞弊,被查出後遭到楊堅怒斥罷官。雖然風頭過去後因爲楊堅惜才念舊、又把蘇威逐步提拔了回來,但是楊堅對蘇威在掄才大事上的不信任已經種下。

自從決定開皇十八年要再開一次貢舉之後,楊堅便開始佈局,把蘇威挪到了別的位子上,使他只能在此次貢舉中擔任副職,免得他再受賄舞弊。

楊廣不置可否,又問道:“牛卿,蘇卿,你們可看過這個蕭銑的履歷?”

“回稟陛下,臣等看過。”兩人齊聲答應之後,牛弘便惜字如金地閉嘴,不肯再多言一句。倒是蘇威揣摩了一下聖意,續道,“陛下,臣以爲,這蕭銑不過才十四歲,縱然文章可取,然則方略終究太過躁進虛浮,不知世道持重之法。取在第七位,着實有些忽略了這方面的因素。”

在蘇威的挑釁下,牛弘此前問一句答一句的低調終於無法憋下去了。面對蘇威的指責,他必須抗辯:“陛下!蘇尚書着實對微臣說過該降低一些蕭銑的名次之言。但是臣以爲國家取士,便該不問身世,只看文章方略。若是今日能夠因爲貢舉之士年少便黜落一些名次,豈不是下次還能因爲某些貢舉之士出生寒微、‘缺乏官場見識’也黜落?那樣,豈非違背了陛下開貢舉取士的本意,和九品中正制又有什麼區別?”

楊堅微不可查地點了點頭,牛弘的愛惜清名正是楊堅最欣賞也最信任的一點。不過蕭銑這件事情上,他倒不純是因爲年紀門第纔想要特事特辦,而是因爲蕭銑畢竟是被朝廷處死的蕭巖嫡孫,其內心還沒法徹底琢磨透徹。

當然了,蕭銑那番出於至誠爲朝廷獻策籠絡南朝故地的方略,楊堅已經看在眼裡,那文筆之間的嚮往南北融合的意態,便如同蕭銑當初在楊廣面前提出“吾聞出於幽谷遷於喬木者,未聞下喬木而入幽谷者”時一般。楊堅至少已經願意給蕭銑一個機會爲朝廷效力,只是不希望他一下子暴得盛名,起點高了。

念及此處,楊堅重新擡起硃筆,一邊圈點,一邊對牛弘說道:“牛愛卿,蕭銑這事兒,便算是朕特事特辦,朕以爲他着實太過年少,乃是本科取中20人中最年幼的,而且策論方略中確有想當然的成分。一下子取得太高,縱然不論他的策論是否持重,對他自己也不好。朕便欽定將他從第七位降到第……十二位,你可有異議?”

“既然是陛下欽命,臣豈敢有異議,願從聖斷而已。”

楊堅自顧重新按照自己的看法排了取中的20名舉子的名次,並沒有黜落的。弄好後交給牛弘,讓他到了放榜的日子,與前幾日擬定的“志行修謹科”一起公佈。牛弘領命自去不提。

……

考完試後的蕭銑,這幾天一直很放鬆——當然了,相對而言,也不算太過放鬆,因爲他考前複習的時候也沒見頭懸梁錐刺股啥的,本來就只是平常心準備。所以考完之後,無非是每天敢和沈光喝一點小酒,多聊天打屁八卦一番京師見聞而已。順帶着,有幾天沈光還帶了一些狐朋狗友的遊俠狠人回來結交,蕭銑也不避諱與他們聊幾句,喝兩杯。

這一天,已經是三月十三午間了,蕭銑、歐陽詢和沈光三人正在沈光屋中圍坐,面前桌案上放着沈光沽來的一罈黃嬌醴酒,一大盤糟鴨、糟鵝掌,並青菜花炒的羊肉,韭菜大蔥攤蛋等物,點心是一大盤實心蒸餅。

三人正用着酒飯一邊說笑,外頭卻是一陣嘈雜,沈光起身去看,卻是自己的發小麥孟才衝了進來報信。

麥孟才與沈光同歲,今年也不過才十歲上下,卻也長得長壯,與尋常十二三歲的少年身段彷彿。麥孟才的父親麥鐵杖原本是南陳的基層將領,陳朝滅亡時,麥孟纔不過襁褓之中,所以對南陳沒什麼感情,而其父麥鐵杖當時也不及弱冠,在南陳從軍效命不過一兩年,所以陳亡時也就順勢投靠了楊素。

在麥鐵杖投降楊素之後的次年,江南就爆發了三吳高智慧等的義軍,按說許多南陳舊將應該趁機撥亂反正參加反隋的。可是麥鐵杖卻是鐵了心跟着楊素混了,參與過了鎮壓三吳義軍的行動,手刃數十人,頗立了些軍功,也就獲得了楊素的新任。這*年來,麥鐵杖以區區三旬年紀便做到了上開府的爵位,而麥孟才也成了京師有名的好勇鬥狠俠少人物。

因爲麥家和沈家都是原先江東蘇湖一帶的人家,都是在南陳朝廷就做過官,陳亡後都被遷到隋都大興來改任的,所以自然有他鄉故知的抱團現象。沈光和麥孟才四五歲時就已經是每日一處廝混幹壞事的發小了。

所以沈光看見是麥孟才,自然是放鬆了下來,打趣說:“麥哥!你這是知道咱這幾日有大金主天天酒肉應承着,又來打秋風了麼?”

“沈老弟,前日你說了你府上那兩個老哥是進京來考什勞子清平幹濟科的不是?這朱雀街頭都張了榜出來了,你們還不去看,還在這家裡坐地等不成?”

蕭銑在後頭聽了,心中一動,說道:“謝過這位麥賢弟報訊,不過朝廷接見取中舉子不是後日的事情麼?怎得……”

“後日便是聖上召見的日子了,結果怎好不提前說知與衆人?否則人家臨時怎生準備。你們這些人那,心也太緩了。還不同去看榜!”

第37章 搶到軟柿子第36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28章 上官、刺頭與狗腿第31章 勢如破竹第10章 乘風大勝第14章 自古天家最無情第14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92章 揮之不去第11章 始畢可汗的決斷第83章 基業初成第51章 不要辜負第60章 缺軍功就刷杜伏威副本第50章 必死之心第8章 尋找附加值第50章 滔天毒計第66章 一種二熟第29章 花開兩頭第23章 血染桑乾河第6章 楊廣第56章 不帶走一絲雲彩第27章 收割開始第1章 白雲蒼狗第25章 大洗牌第31章 追亡逐北第5章 赴揚州第39章 王霸之氣第45章 敗中取勝第58章 體察民情第12章 得勝回朝第9章 樑唐爭鋒第5章 論持久戰第5章 乘桴浮於河第48章 苦肉計第8章 塵歸塵 土歸土第20章 內外侯官之巔第97章 如願過關第35章 王世充求援第62章 以戰促和第12章 大師圓寂第6章 彼之戰敗,我之摘桃第7章 家大業大第40章 關中易幟第61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39章 從軍行第60章 缺軍功就刷杜伏威副本第27章 年關瑣事第1章 江東復甦第73章 完工議賞第21章 驍果種子第12章 大師圓寂第84章 行商見聞第82章 價值窪地第62章 以戰促和第12章 大師圓寂第16章 勤王軍雲集第6章 平蜀在望第2章 震驚的土鱉第64章 再立軍令狀第48章 看不見的戰場第32章 預料中的挫折第68章 進展神速第2章 重生第22章 驚天大逆轉第3章 不要錢一樣的大殺器第8章 心病第13章 賊起賊落第16章 駑馬戀棧豆升級版第15章 陰人陰招第44章 反心萌發第48章 看不見的戰場第17章 三方推演第20章 議徵高句麗第26章 今科頭名第29章 再見楊廣第48章 苦肉計第37章 夾帶私貨第56章 不帶走一絲雲彩第13章 賊起賊落第68章 進展神速第14章 作死佈局第44章 曾母逾牆第20章 議徵高句麗第25章 把柄在手第78章 千年前的煤老闆第41章 臨海水戰有蕭郎第22章 驚天大逆轉第40章 專治各種不服第45章 不好聲伎第34章 楊廣南下第68章 進展神速第97章 如願過關第47章 死要面子第95章 分分鐘教做人第96章 歷史的相似第23章 血染桑乾河第73章 完工議賞第20章 內外侯官之巔第8章 僥倖的羣賊第14章 作死佈局
第37章 搶到軟柿子第36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28章 上官、刺頭與狗腿第31章 勢如破竹第10章 乘風大勝第14章 自古天家最無情第14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92章 揮之不去第11章 始畢可汗的決斷第83章 基業初成第51章 不要辜負第60章 缺軍功就刷杜伏威副本第50章 必死之心第8章 尋找附加值第50章 滔天毒計第66章 一種二熟第29章 花開兩頭第23章 血染桑乾河第6章 楊廣第56章 不帶走一絲雲彩第27章 收割開始第1章 白雲蒼狗第25章 大洗牌第31章 追亡逐北第5章 赴揚州第39章 王霸之氣第45章 敗中取勝第58章 體察民情第12章 得勝回朝第9章 樑唐爭鋒第5章 論持久戰第5章 乘桴浮於河第48章 苦肉計第8章 塵歸塵 土歸土第20章 內外侯官之巔第97章 如願過關第35章 王世充求援第62章 以戰促和第12章 大師圓寂第6章 彼之戰敗,我之摘桃第7章 家大業大第40章 關中易幟第61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39章 從軍行第60章 缺軍功就刷杜伏威副本第27章 年關瑣事第1章 江東復甦第73章 完工議賞第21章 驍果種子第12章 大師圓寂第84章 行商見聞第82章 價值窪地第62章 以戰促和第12章 大師圓寂第16章 勤王軍雲集第6章 平蜀在望第2章 震驚的土鱉第64章 再立軍令狀第48章 看不見的戰場第32章 預料中的挫折第68章 進展神速第2章 重生第22章 驚天大逆轉第3章 不要錢一樣的大殺器第8章 心病第13章 賊起賊落第16章 駑馬戀棧豆升級版第15章 陰人陰招第44章 反心萌發第48章 看不見的戰場第17章 三方推演第20章 議徵高句麗第26章 今科頭名第29章 再見楊廣第48章 苦肉計第37章 夾帶私貨第56章 不帶走一絲雲彩第13章 賊起賊落第68章 進展神速第14章 作死佈局第44章 曾母逾牆第20章 議徵高句麗第25章 把柄在手第78章 千年前的煤老闆第41章 臨海水戰有蕭郎第22章 驚天大逆轉第40章 專治各種不服第45章 不好聲伎第34章 楊廣南下第68章 進展神速第97章 如願過關第47章 死要面子第95章 分分鐘教做人第96章 歷史的相似第23章 血染桑乾河第73章 完工議賞第20章 內外侯官之巔第8章 僥倖的羣賊第14章 作死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