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滔天毒計

感慨完了文臣方面幫着給朝廷背黑鍋的人選之後,裴矩沒有給蕭銑留太多的反應時間,很是急迫地轉入了下一個議題。

“蕭駙馬,你與海路軍主帥、淮海行軍總管來護兒來大將軍,也算是有四五年的交情了吧?對於此人的瞭解,相信你定然還在老夫之上。你覺得,若是此番你秘勸來大將軍來扮演這個爲國立功、‘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角色,來將軍願意忍辱負重受命麼?”

“來護兒?卻不知裴侍郎具體要來將軍怎麼做呢?”

“也很簡單:陸路軍諸將,都是與陛下御營相連,消息軍情傳達順利,要想捏造一軍因爲聖命不達而擅自出兵的假象,實在是瞞不過天下人去。而這一點上,舉國上下諸將,只有來總管最爲便利:來總管三年來獨領海軍,每每征討高句麗時,都是在大安郡一帶登陸作戰,與朝廷主力的陸路軍消息阻斷,請旨往返原本可能要月餘時間,縱然如今兩軍已經靠近了,若是海上風向不順,哨船信使走得慢要十日上下。

所以,裴某與蕭國舅商議的計策第二步,便是不僅要朝中有文臣擔任這個欺君的罵名,還要有一員武將在朝廷軍令不夠明確的時候,一邊往返請旨,一邊不等旨意到達臨時專斷,在大軍正式開戰之前,覷便偷襲高句麗人爭得先機,阻止開戰後高句麗軍全速回援死守平壤,把他們屆時南下征討新羅的主力拖延在外。爲了配合這個戰術,在議和之前,咱還會讓來總管的兵馬再往南方剽掠轉移,遠離平壤,進一步製造陸路軍與海路軍‘軍令不暢’的假象。或許會一直南移到高句麗與百濟邊界附近的漢江一帶。此計若行,讓來總管犧牲晚節官爵,便是在所難免的事情了——蕭駙馬。以你對來總管的認識,他願意做出如此犧牲。爲朝廷分憂麼?”

蕭銑並沒有馬上回答,瞑目沉思了良久,纔給了裴矩一個肯定的答覆。

歷史上的來護兒,也是一個以忠於楊廣至死不渝著稱的武將了。直到楊廣在江都被宇文化及兵變殺害的時候,來護兒也是一同殉國的。

而若是具體到如今三徵高句麗的時期,歷史上楊廣第三次遠征原來都答應了高元送還斛斯政的求和條件了——請注意,歷史上沒有蕭銑這個幺蛾子的折騰,所以楊廣根本沒有把握滅了高句麗。所以和談是真心的,並非外交欺詐,和談後最後也確實放過了高句麗。

而來護兒在朝廷議和的旨意到了、命令他班師回朝之後,來護兒依然召集諸將,對諸將說道:“大軍三次出征,未能平定高句麗,這次若再回軍,以後就再也不會回來了。如今高句麗疲憊不堪,我軍這麼多人馬,若是死戰強攻。不日便可戰勝。我當直接包圍平壤,破城俘獲高元,然後凱旋而歸。”

來護兒對衆將如此說的同時。便一邊上表楊廣,請求出徵,不肯奉詔返回。在請旨的時間差裡,他便準備先斬後奏,直接發動強攻。

然而,歷史上來護兒的孤注一擲,最終是被擁有一定監軍之權的長史崔君肅極力勸止了。面對崔君肅的直接勸諫,來護兒尚且可以強硬地表示:“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本小說手機移動端首發地址:我寧可俘獲高元返回而受到朝廷責罰。也不能放棄這次成功的機會,放棄爲朝廷開疆拓土的機會。”

最終。崔君肅直接勸說來護兒不成功,轉而對他手下衆將威脅道:“我們要是隨元帥違抗詔命。某回去後必定會奏明皇帝。縱然某不奏明,也會有別人奏明爾等脅從抗旨之罪。”來護兒手下的普衆多普通將領就沒來護兒那麼硬的骨頭了,個個對於楊廣可能做出的抗旨懲罰非常恐懼,因此也都勸說來護兒,不願從命。來護兒無奈,只得班師。

這些細節,蕭銑前世又不是研究歷史的,當然不可能知道得這麼清晰,然而通過那麼一鱗半爪的史料,以及他和來護兒相交數年的認識,蕭銑有把握確定來護兒是一個爲了給國家大業開疆拓土而不惜個人榮辱官位的真英雄,真豪傑。何況這一次朝廷和高句麗的議和本來就是假意騙取高句麗自毀長城,並不是真心議和,可見皇帝楊廣的本心還是希望有這樣的忠臣出來爲國犧牲個人名節官爵的。只要讓來護兒知道這一點,知道他丟官被世人誤解的背後,可以換來皇帝內心的尊敬的話,讓他赴湯蹈火都沒有問題。

最重要的一點是,如今他蕭銑纔是海路軍監軍,而崔君肅只是長史,崔君肅就算自己膽小怕事,要想和歷史上一樣靠威脅諸將來壞來護兒的大事,只怕到時候都沒這個機會了。蕭銑手上還掌握着內外侯官的密探密報系統,崔君肅如果非要爲了個人榮華富貴鬧得上達天聽的話,蕭銑少不得讓這個貪生怕死之徒“通敵”,永遠開不了口。

誰讓咱是揚州內外侯官總管?誰讓咱兼着海路軍內部的密探職權?誰讓監軍有便宜行事的權力?說你通敵賣國你就是通敵賣國,說先斬後奏就是先斬後奏。

就是這麼霸氣。

……

和蕭瑀、裴矩的密議最終很是愉快地結束了,蕭銑連楊廣都沒有見到,就相信了八叔口頭傳達的聖意——畢竟,這種事情愛面子的楊廣是不可能留下紙面證據的。

此後幾天,蕭銑從皮島加緊往返給陸路軍送了好幾批軍糧,足夠大軍數月之用的之後,就藉故離開了皮島,帶領部分嫡系兵馬重新海路南下,和來護兒的主力回合了。還在平壤外圍和高句麗軍打騷擾戰的來護兒一開始還奇怪蕭銑爲什麼回來了,但是在蕭銑拉着他進帳密談了半夜之後,來護兒就沒有再說任何疑問。

另一方面,御營那頭又傳出消息,說是楊廣對於今年文武臣僚用命立功頗爲滿意,趁着高句麗覆亡在即。很是慷慨地大肆封賞了一批官職爵位,其中內史省如今實際上的一把手蕭瑀,便在這一次封賞中順利填補上了自從他大哥蕭琮死後已經缺位六年的內史令職務。除了蕭瑀之外。另外一起因爲歷年積功被升職的官員還有幾十人之多,外行人看的眼花繚亂。但是隻有蕭銑和裴矩數人知道這些人不過是陪襯的煙霧彈而已。

外行人對於蕭瑀這個文官猝然位列三省長官很是驚詫,畢竟戰爭時期本該是武將立功的大好機會,文官不容易出彩。何況蕭瑀當上內史令的同時,尚書省的尚書令和門下省的侍中還空着,就更顯眼了。

也正是在蕭瑀和裴矩找蕭銑密談之後數日,以戰促和的高句麗人似乎突然在狗急跳牆困獸猶鬥的臨死邊緣看到了一線希望,歷來以泱泱大國天朝上邦自居、頗愛面子的大隋天子楊廣,居然在議和的外交條件上出現了鬆動。這幾乎讓快要失血而死的高元如同抓住了救命的稻草一樣欣喜不已。

六月初七這天。最大的轉機到來了,高句麗人主動送來了去年逃亡到高句麗去的叛臣斛斯政,押到隋軍御營內。楊廣對於高句麗人的求和誠意終於做出了正面的明示嘉許,明示同意高句麗人的求和企圖。然後在數十萬大軍軍前,把斛斯政這個複雜的漢奸當中讓劊子手剮了,足足捱了一千多刀,隨軍的朝臣武將都被喊來要求吃斛斯政一片肉片。

剮了斛斯政之後,隋軍立刻轉入了相持,放棄了一切進攻性的軍事行動。又過了五日,高句麗人再次送來了最後的和談條件。並且以淵蓋蘇文爲正使,拿着一顆鮮血淋漓新鮮*的人頭來請罪——楊廣當然會讓人驗明正身,確認果然是去年配合楊玄感偷襲柳城的乙支文德。

還是那句話。高句麗人肯付出這個代價,並不是高句麗人傻缺到相信楊廣的一句承諾就甘願自毀長城,而是因爲如今的局勢,縱然他們不議和,高句麗過也是滅亡滅定了,只不過那樣的話隋人要多付出幾十萬人命、多半年時間才能滅高句麗。高句麗人只是相信,在楊廣眼中,他的天子威嚴和信用是比幾十萬草芥士兵的人命值錢的,所以。願意爲了楊廣的承諾而殺了乙支文德。

據說乙支文德被高元擒斬送給隋軍謝罪的時候,平壤城內還掀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譁變亂局。尤其是乙支文德做莫離支也有十幾年了,軍中頗有根基。若非淵蓋蘇文的先父淵太祚當年也是前任莫離支、讓淵氏好歹可以低效一些乙支氏的影響的話,說不定僞王高元這次就被自己人掀了。

但是縱然兵變沒有推翻高元,經過這麼一鬧騰,高句麗人爲了這場譁變動亂好歹又付出了上萬人的自相殘殺損失,而且軍心狂泄,內部意志分裂,許多原本與隋軍抵抗死戰最激烈最死硬的作戰部隊,紛紛對於力戰的主帥被國王斬首獻給敵國謝罪表示不滿,軍心儼然已經不足以再抵抗大隋了。

略微花了十天半個月的時間重新整頓軍隊、調度物資,到了七月初,高句麗軍隊確認了隋軍停戰的保障後,匆匆忙忙南下去找新羅魚腩找不回自己的損失、準備從新羅那裡掠奪糧食人口回血了。

反觀隋軍這邊,雖然戰鬥暫時停止了,楊廣一開始還不太願意減少在朝鮮半島的軍事存在部署。然而六月和七月在半島中部地區水土不服的暑熱地區長時間屯兵實在是一個對於隋軍來說前所未有的巨大考驗,因爲屯兵太密集,物資相對緊缺,連續爆發了好幾場小規模的疫病。若非蕭銑從海路調集了大量流求樟腦和其他中暑藥物、熱帶藥物救場的話,只怕疫病傷亡都不會比開皇十八年那次小多少。

萬不得已一下,一方面爲了減少傷亡,一方面爲了進一步取信高句麗人,楊廣大筆一揮,讓楊義臣帶領一部分陸路軍撤回遼西、涿郡,撤走的人馬大約有十五萬人左右,在半島地區隋軍只留下海路軍、陸路軍總計四十萬兵力的軍事存在,這些兵力自然是要一直留到高句麗人兌現此前停戰談判中承諾的割地州郡交割爲止,才能撤軍的——年初來征戰的時候,兩路軍總數也有六十多萬,所以好歹也有將近十萬人的隋軍戰士在今年血灑朝鮮半島,或是死於各種非戰鬥減員。出境遠征的殘酷,可見一斑,哪怕是作戰順利的年頭,沒有打過潰敗的戰役,一年下來進攻方總也要死十萬人上下。這還沒算運糧後勤的民夫。

若是全部算上,朝廷三年來三次征討高句麗,至少已經付出了六十萬正規軍和兩百萬民夫的生命代價了,且不包括楊玄感內戰的死傷。百姓士卒之苦,實在是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楊義臣的人馬退走之後,高句麗這邊已經深入新羅境內,和新羅人血戰打上了,據說新羅果然是魚腩至極的渣滓,連已經血戰餘生沒多少力量的高句麗都頂不住,只要高句麗是騰出雙手來全力揍新羅,分分鐘便是一個揍趴下的節奏。沒過半個月,新羅軍就被高句麗人幾乎鑿穿新羅中部山區的洛東江河谷,把新羅疆土東西割裂爲兩部分,南線幾乎直達後世面對日本九州島的釜山港一帶。

高句麗軍隊進展神速的同時,來護兒部的隋軍水師也開始向南移動——雖然高句麗人對此一開始很警覺,但是也不敢做什麼過激舉動。隋軍對此給出的解釋,則是與高句麗停戰後,近日發現百濟國對大隋朝廷另有不敬之舉,主要是害怕隋軍南下、主動勾結倭國試圖互相結盟對抗朝廷。所幸倭國對大隋忠心,捕縛了百濟的密使後送交了大隋皇帝。

這番話當然是扯淡,但是高句麗人暫時也沒有往別處想,還以爲是楊廣見高句麗打新羅打得這麼溜,所以覺得南韓的小國都是戰五渣,想趁機找點兒欲加之罪多開疆拓土呢——畢竟按照現在的架勢,在隋朝外交上放棄對百濟和新羅的庇護之後,高句麗人是很有可能把這兩國都秒殺掉的,那樣將來隋朝在朝鮮半島又會重新多出一個統一的相對強大的敵人,爲了制約將來高句麗的疆土範圍,隋朝搶先拿下百濟也是很有動機的。

當歷史的時鐘轉入八月、高句麗人已經和新羅殺得犬牙交錯、徹底*的時候,隋朝皇帝楊廣突然又來了一道詔書,責問高句麗僞王高元爲何遲遲不交割此前停戰協議中承諾割讓的土地——也就是包括平壤城在內的大同江北岸土地。

收到楊廣的責問詔書時,已經快慘成狗的高元頓時愕然:他們在停戰協議裡頭,明明給出的條件是和“劉皇叔還荊州”差不多的格式。

也就是正如歷史上劉備給魯肅開的空頭支票上寫:“若是如今便還荊州,則備身無立錐之地,待取了西川,再還荊州。”而高元答應的,也是拿下了新羅國土之後,再割讓大同江以北的高句麗國土給隋朝,約定了至少一年的交割期限的。

如今,新羅還沒拿下來,交割期限也沒到,楊廣這就來催了,算個什麼事兒嘛!

就在高元和高句麗殘餘的朝臣們覺得氣氛不對的時候,又一個噩耗傳來——已經在南邊漢江口一帶屯兵的來護兒,突然與漢江下游高句麗郡縣的地方軍隊發生了衝突,說是來護兒此前受了楊廣詔命,三個月期限到了之後,便要交割某些城池,而高句麗軍拒不交出,來護兒居然就直接一邊給楊廣上表請旨,一邊也不等回覆旨意,就直接開幹對高句麗人發動了軍事進攻!而且還是沿着漢江直插而上,刁毒地直奔遠征新羅的高句麗軍主力後路而去!()

第26章 困龍入海第6章 不造反就逼你反第22章 驚天大逆轉第23章 勤王的代價第14章 福船建成第19章 堂堂之戰第17章 釣龍之技第45章 有始有終第25章 帝心第28章 赴任剿賊第35章 苛政猛於虎第11章 將門子弟第46章 謀反前夜第8章 新三皇時代第36章 兩淮賊情第63章 平淮何須十萬兵第53章 彼之毒草我之仙草第33章 棋錯一招第60章 缺軍功就刷杜伏威副本第66章 一種二熟第34章 高士廉赴任第4章 人走茶涼第3章 苟富貴第16章 兵分兩路第80章 根據地第100章 變天第83章 基業初成第五 卷雞犬不留第39章 王霸之氣第91章 驗收回京第17章 三方推演第9章 樑唐爭鋒第38章 李建成遇險第9章 無縫天衣第61章 冬日瑣事第47章 兩線作戰第63章 平淮何須十萬兵第14章 自古天家最無情第72章 佛觀一碗水八萬四千蟲第49章 儒冠多誤身第9章 宿命的相認第13章 劉備摔兒子第30章 圖窮匕見第70章 飛來橫禍第6章 平蜀在望第3章 苟富貴第33章 咱還處在初級階段第32章 平定江西第67章 千年大計第36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16章 勤王軍雲集第42章 焚藪而畋第5章 乘桴浮於河第32章 討伐張仲堅第25章 大洗牌第17章 不想還是不敢第48章 打臉技能冷卻中第13章 劉備摔兒子第44章 招降秘計第30章 圖窮匕見第81章 桑基魚塘第10章 乘風大勝第35章 時間差第44章 曾母逾牆第35章 王世充求援第24章 漕運迫遷都第5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0章 議徵高句麗第35章 王世充求援第9章 無縫天衣第7章 救回來一個腦殘第28章 上官、刺頭與狗腿第29章 再見楊廣第21章 兩個死要面子的活寶第14章 福船建成第51章 爆種時刻第71章 誤認絕症第38章 躺槍的宇文士及第39章 雕蟲小技第7章 樑入蜀都第30章 圖窮匕見第8章 心病第21章 兩個死要面子的活寶第5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三十 掌血戰殺賊第17章 不想還是不敢第2章 笑納奇功第35章 王世充求援第24章 傳說中的老三屆第50章 蕭太閣之中國大回轉第18章 愣頭青導火索第22章 吳中豪俠第28章 赴任剿賊第16章 勤王軍雲集第五 卷雞犬不留第95章 分分鐘教做人第19章 堂堂之戰第36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27章 年關瑣事第13章 人不惹禍禍自來
第26章 困龍入海第6章 不造反就逼你反第22章 驚天大逆轉第23章 勤王的代價第14章 福船建成第19章 堂堂之戰第17章 釣龍之技第45章 有始有終第25章 帝心第28章 赴任剿賊第35章 苛政猛於虎第11章 將門子弟第46章 謀反前夜第8章 新三皇時代第36章 兩淮賊情第63章 平淮何須十萬兵第53章 彼之毒草我之仙草第33章 棋錯一招第60章 缺軍功就刷杜伏威副本第66章 一種二熟第34章 高士廉赴任第4章 人走茶涼第3章 苟富貴第16章 兵分兩路第80章 根據地第100章 變天第83章 基業初成第五 卷雞犬不留第39章 王霸之氣第91章 驗收回京第17章 三方推演第9章 樑唐爭鋒第38章 李建成遇險第9章 無縫天衣第61章 冬日瑣事第47章 兩線作戰第63章 平淮何須十萬兵第14章 自古天家最無情第72章 佛觀一碗水八萬四千蟲第49章 儒冠多誤身第9章 宿命的相認第13章 劉備摔兒子第30章 圖窮匕見第70章 飛來橫禍第6章 平蜀在望第3章 苟富貴第33章 咱還處在初級階段第32章 平定江西第67章 千年大計第36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16章 勤王軍雲集第42章 焚藪而畋第5章 乘桴浮於河第32章 討伐張仲堅第25章 大洗牌第17章 不想還是不敢第48章 打臉技能冷卻中第13章 劉備摔兒子第44章 招降秘計第30章 圖窮匕見第81章 桑基魚塘第10章 乘風大勝第35章 時間差第44章 曾母逾牆第35章 王世充求援第24章 漕運迫遷都第5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0章 議徵高句麗第35章 王世充求援第9章 無縫天衣第7章 救回來一個腦殘第28章 上官、刺頭與狗腿第29章 再見楊廣第21章 兩個死要面子的活寶第14章 福船建成第51章 爆種時刻第71章 誤認絕症第38章 躺槍的宇文士及第39章 雕蟲小技第7章 樑入蜀都第30章 圖窮匕見第8章 心病第21章 兩個死要面子的活寶第5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三十 掌血戰殺賊第17章 不想還是不敢第2章 笑納奇功第35章 王世充求援第24章 傳說中的老三屆第50章 蕭太閣之中國大回轉第18章 愣頭青導火索第22章 吳中豪俠第28章 赴任剿賊第16章 勤王軍雲集第五 卷雞犬不留第95章 分分鐘教做人第19章 堂堂之戰第36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27章 年關瑣事第13章 人不惹禍禍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