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傳說中的老三屆

三月初九日終於來了,蕭銑按照兩天前核實勘印過的名碟,揹着一個包裹,內裝文具墨案,在朱雀‘門’外與其他數百名貢舉考生一起列隊等待進入皇城。他寅時三刻就起了身,拾掇齊整後徒步走來;康平坊距離皇城又近,走過三四個坊就到了。

清平幹濟科目的考生,在準備程序上基本都沒遇到差錯,這也是因爲“志行修謹”科比本科早三天已經考過了,所以清平幹濟科考生大多提前三天‘抽’時間圍觀過了場外的手續。

聽說志行修謹科的考試更簡單,但是考生可以自己努力改變的東西也更少,更看重地方官吏舉薦人才時書寫的個人德行事蹟、鄉里功德,筆試不過是一道過場,連文表都不太重視,只要策略文筆尚可,言之有物,加上舉薦上寫的歷史事蹟覈實後確實無誤,朝廷也就會擇優選官了。

歐陽詢站在蕭銑邊上,同樣好奇地環視了一圈朱雀‘門’外排着的這黑壓壓一羣人,一邊盤算一邊碎碎念說:“大隋117州,每州舉三人赴考,便是351人了。還有各道總管、京官五品以上者也每人可舉薦三人……看來所料不差,今科果是有500多人蔘考了。也不知能取中幾人,此前聽得開皇七年那次只有取得十數人,唉,今科只怕也是頗爲不易。”

蕭銑聽了倒是不以爲意,二三十個取一個,這已經是“老三屆”纔有的待遇了,一旦一項考試製度日漸完善,考生準備越來越充分,競爭肯定會越來越‘激’烈殘酷。能夠今日這般,就知足吧。

到了卯時半,朱雀‘門’開了,這年頭也沒什麼拜文廟之類的虛頭巴腦,一切儀制如同上朝一般,有宦官響了三下淨鞭,便把已經驗過身份的考生放了進去。搜檢只看隨身包袱內的東西,而搜身則是貼着袍子略微捋一下便算完事,免得辱人斯文,這樣的搜查,真想夾帶實在是易如反掌。蕭銑當然是不會夾帶的了,不過他也是覺得夾帶毫無意義——既然考試答題並不要求一定以四書五經經義闡述方略,夾帶小抄又有什麼用呢?

幾十組宮禁士卒分別搜檢,不過半刻鐘就把五百多名赴考士子都檢查得差不多了,搜到蕭銑的時候,似乎負責的兵丁看了名碟後還額外多關照了一下,恨不得把背囊的布料都拆開一般,搜身也着實令人不舒服,蕭銑心中暗暗心驚,自忖莫不是京師的內外侯官體系掌握在與楊廣不睦的派系手中?不然爲何要爲難自己?幸好他素來低調,沒展現出什麼威脅,才讓別人不屑於多用下作手段吧。

進了皇城,考場被安排在橫街南邊的外宮——也就是三省六部在皇城內的屬衙區域。

開皇年間的科舉純粹是選官行爲,不像後世的科舉那般只是一個進士的“資格考試”——宋明時候,中了進士也不一定馬上實授官職,只是說你有了進士身份,有了排隊候缺的資格,實際的官位,要出缺了才行。而如今科舉並非常法,完全是朝廷官員出了缺口才臨時考試,所以只要考上,也沒有“進士”這個頭銜,也沒啥等待期,都是直接給官了。

考試與授官的結合,導致了楊堅一朝的考試,都沒有禮部什麼事兒,從頭到尾都是吏部在主持,最多吏部考完給出結果之後,皇帝親自複覈一下過個場,接見一下考中的貢舉生,確認一下沒有明顯不靠譜的傢伙,便算收場了。只不過吏部在外宮的屬衙場地不夠大,所以科舉之日少不得臨時佔用一些友鄰宮室開考。

……

蕭銑進了場地,尋到座位坐下。考官與軍士巡場完畢,到了時辰,便發下試題來。一整天時間,要寫兩篇駢體策論、兩道奏表格式的上書言事之文;另外還命了些小題目,作三首字數文句不限的古風,五言七言皆可。蕭銑也知道這些不過是考驗考生基本文筆是否粗通,用於篩選掉一些明顯作弊‘混’進來的菜鳥,和後世的試帖詩差不多——如果完全作不出來試帖詩,固然會失去考中的可能,但是試帖詩也只要求“作出來、通順”就夠了;最終取中與否,則看策論文表的好壞。前者是通過‘性’的試題,後者是選拔‘性’的試題。

蕭銑大致瀏覽了一下,文表、策論四個大題中,果然有“撫慰吳越”、“平高麗策”方面的兩題,另外兩道雖然沒有猜中,卻是相對老生常談的內容,雖然沒有提前準備,但是屬於別人也沒法答出新意彩頭的那種。看完題目,蕭銑當下心中大定,便先從試帖詩開始做起。

“華山景?嗯……華山正在京師左近,詠物寫景之詩不摻入個人好惡,倒是正好客觀。且關隴貴族子弟多有登臨華山觀景,其餘各地讀書人只怕親眼見過華山的便少了。這道題出得,倒是有三分討好安撫關隴子弟的意思。”

蕭銑心中默想,讓他逐字推敲,寫個五言古風,以他如今的學問也是可以做到的,無非爲求對仗免不了生硬堆砌一些。想了幾分鐘,突然醒悟道:李白的古風“西上蓮‘花’峰”,不正是寫到華山山景麼?雖然飄渺寫意了一些,而且……最後一段貌似不和時勢,不過不要緊,反正試帖詩要的只是寫景,把李白的詩攔腰斬掉一段便是了。

當下提起筆來,在草稿上錄道:“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霓裳曳廣帶,飄拂昇天行。邀我登雲臺,高揖衛叔卿。恍恍與之去,駕鴻凌紫冥……”單單隻把最後兩聯急轉直下、歷史上描寫安史叛軍暴行的詩句刪了,然後自己揣摩了幾分鐘,補上一聯剛剛捏出來的“恍惚渡清明,遊興意未竟”。最後兩句之直白,毫無意境,生生把一篇李謫仙的名作給毀成了中庸之作,堪稱畫蛇添足畫虎類犬之典範,作者若是有知,說不定會想要掐死蕭銑。但是從應試的角度來說,這首詩絕對是夠格了。

剩下兩道試帖詩的命題分別是“詠廣通渠”、“勸學”,蕭銑先“借鑑”了還要幾百年纔出生的皮日休詠懷大運河的《汴河懷古》之一,把前一首的缺填上。做到“勸學”時,原本第一反應是想搬‘弄’一下“萬般皆下品、唯有度數高”的,但是轉念一想,又不符合如今的時代特徵,搜腸刮肚之下,才從記憶中搜羅了一首模糊不堪的“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湊上。確認無誤後把三首詩都謄抄完畢。

蕭銑的字師法歐陽詢,楷書之美放在這一羣本科考生之中,就算排不進前三,也鐵定排的進前十了。細細謄抄了詩作後,便繼續開始作文。因爲字數多,小楷寫起來不比後世鋼筆字速度,作文倒是沒時間在草稿上寫得很詳細,只能是略略寫個綱要,就在正捲上作答。

在寫“撫吳策”的時候,蕭銑的重點論點便是讓朝廷集中收繳了吳地大船之後,應當一邊以朝廷擅長水師的將領集中統御,另一方面也要學習鹽鐵專賣的法則,主動經營好官辦的水運業務,結合官修水利,以商養河,以專營之稅款用於疏浚運河、開闢新河道。若是朝廷不善經營,也可學習鹽鐵務的包稅制度把專營權益轉包給豪商,抓大放小云雲。

然後便是學習開荒初年開廣通渠的舊法,逐步開江南運河、邗溝故道、鴻溝故道,使京師、洛陽及其他北齊故地、江淮等南陳故地連爲一片——這一套說辭大致和後來楊廣開大運河的說法差不多,區別只在於兩點:第一點是強調了此法要循序漸進,而且是“以商養河,量入爲出。如遇荒年,多用災民爲役,以工代賑”;第二點則是完全沒有提歷史上從黃河通往涿郡的永濟渠河段,畢竟在沒有要求水路把征伐高麗的軍糧運到涿郡的情況下,永濟渠這條大運河中投入最大、效益卻最低的河段,着實沒有提出的必要。這樣一儉省,看上去疏通運河的方略開支便會減去一大半,也能迎合素來節儉的楊堅的心意。

“平高麗策”方面,蕭銑在軍事角度提的不多,無非是從戰略上說了一個持久戰消耗戰的可能‘性’,提出從登萊海運軍糧及士卒至遼東,降低後勤壓力的一些措施,以及從外‘交’上連橫合衆,海路聯絡新羅,從背後常年‘騷’擾高麗以疲敵。同時在軍事上隋軍應該少量多次,以牽制高麗兵力、耽誤高麗農時、耗竭高麗國力之後再一鼓作氣徹底滅之。

事實上,最後一點方略蕭銑雖然自己寫了之後覺得‘挺’出彩的,但是實際上事後從結果看,也沒有拉開多少分差——因爲這種持重之法,實在是老生常談,毫無新意。事實上九年前楊廣滅南陳的時候,隋朝在集結51萬大軍總攻之前,已經以小股偏師行此法疲弱南陳好幾年了——每年快到夏收的時候,隋軍就在邊境故作集結,‘逼’得陳國不得不動員軍隊,在沒有兵農分離的年代,這樣一動員,就耽誤了一年的收穫農時,國力戰略儲備自然下降。陳國在淮南的地盤,當初就是這麼被隋朝蠶食吞掉的;所以今天考試的策論中,竟然大多數人都寫到了這一點。

畢竟本朝‘混’一天下過程中使用過的妙計,在應試文表中再寫一遍,也是一種變相的歌功頌德不是麼。

蕭銑運筆如飛,越寫越是流暢,午休時只是用了兩個死麪蒸餅就些鹹菜,便繼續趕考。仲‘春’節令,到了申時末刻天‘色’便暗了,蕭銑在天黑前半個時辰趕完了全部內容,又緩緩查驗了一邊,待到鳴金,便‘交’了卷子,依次退場。

第55章 擺平後院好出京第56章 談笑間第64章 幾多皇后變公主,幾多公主變皇后第四 票水師不是你這麼玩的第31章 潑天大禍第26章 淘金遺珠第29章 再見楊廣第29章 花開兩頭第9章 宿命的相認第7章 家大業大第36章 兩淮賊情第6章 平蜀在望第5章 乘桴浮於河第55章 諸事皆先關白銑第67章 千年大計第62章 以戰促和第34章 楊廣南下第32章 預料中的挫折第8章 心病第18章 愣頭青導火索第3章 苟富貴第38章 神轉折第98章 六禮具第39章 雕蟲小技第23章 一片石大捷第10章 海客談瀛洲第28章 上官、刺頭與狗腿第9章 皮島海戰第48章 打臉技能冷卻中第24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5章 棋高一着第14章 自古天家最無情第10章 僥倖過關第76章 尋找白手套第38章 躺槍的宇文士及第8章 尋找附加值第27章 收割開始第56章 不帶走一絲雲彩第6章 楊廣第26章 今科頭名第13章 賊起賊落第43章 賊情逆轉第13章 李孝恭之困第36章 南北斷絕第21章 兩個死要面子的活寶第23章 勤王的代價第77章 坦白從寬第56章 不帶走一絲雲彩第23章 京師見聞第53章 彼之毒草我之仙草第5章 論持久戰第54章 順水推舟第29章 逼賊決戰第6章 不造反就逼你反第61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22章 吳中豪俠第43章 縮頭烏龜第45章 千載難逢第41章 各個擊破第21章 驍果種子第44章 招降秘計第40章 百萬大軍伐高麗第54章 順水推舟第79章 攤牌第100章 變天第30章 途遇海寇第23章 貌似烏龍第50章 蕭太閣之中國大回轉第42章 焚藪而畋第19章 討伐吐谷渾第29章 浴血之夜第3章 不要錢一樣的大殺器第94章 風緊扯呼第23章 一片石大捷第34章 千字三百的大神第41章 臨海水戰有蕭郎第56章 談笑間第71章 誤認絕症第24章 漕運迫遷都第57章 千古影帝第62章 以戰促和第31章 鉅額財產來源不明第10章 久旱逢甘霖第40章 專治各種不服第42章 焚藪而畋第73章 完工議賞第4章 人走茶涼第8章 僥倖的羣賊第6章 彼之戰敗,我之摘桃第33章 宇文述遺計第5章 論持久戰第58章 三皇並立第9章 預料中的糜爛第1章 江東復甦第37章 最昂貴的皮條第27章 除授將作監第11章 將門子弟第94章 風緊扯呼第64章 幾多皇后變公主,幾多公主變皇后第2章 震驚的土鱉
第55章 擺平後院好出京第56章 談笑間第64章 幾多皇后變公主,幾多公主變皇后第四 票水師不是你這麼玩的第31章 潑天大禍第26章 淘金遺珠第29章 再見楊廣第29章 花開兩頭第9章 宿命的相認第7章 家大業大第36章 兩淮賊情第6章 平蜀在望第5章 乘桴浮於河第55章 諸事皆先關白銑第67章 千年大計第62章 以戰促和第34章 楊廣南下第32章 預料中的挫折第8章 心病第18章 愣頭青導火索第3章 苟富貴第38章 神轉折第98章 六禮具第39章 雕蟲小技第23章 一片石大捷第10章 海客談瀛洲第28章 上官、刺頭與狗腿第9章 皮島海戰第48章 打臉技能冷卻中第24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5章 棋高一着第14章 自古天家最無情第10章 僥倖過關第76章 尋找白手套第38章 躺槍的宇文士及第8章 尋找附加值第27章 收割開始第56章 不帶走一絲雲彩第6章 楊廣第26章 今科頭名第13章 賊起賊落第43章 賊情逆轉第13章 李孝恭之困第36章 南北斷絕第21章 兩個死要面子的活寶第23章 勤王的代價第77章 坦白從寬第56章 不帶走一絲雲彩第23章 京師見聞第53章 彼之毒草我之仙草第5章 論持久戰第54章 順水推舟第29章 逼賊決戰第6章 不造反就逼你反第61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22章 吳中豪俠第43章 縮頭烏龜第45章 千載難逢第41章 各個擊破第21章 驍果種子第44章 招降秘計第40章 百萬大軍伐高麗第54章 順水推舟第79章 攤牌第100章 變天第30章 途遇海寇第23章 貌似烏龍第50章 蕭太閣之中國大回轉第42章 焚藪而畋第19章 討伐吐谷渾第29章 浴血之夜第3章 不要錢一樣的大殺器第94章 風緊扯呼第23章 一片石大捷第34章 千字三百的大神第41章 臨海水戰有蕭郎第56章 談笑間第71章 誤認絕症第24章 漕運迫遷都第57章 千古影帝第62章 以戰促和第31章 鉅額財產來源不明第10章 久旱逢甘霖第40章 專治各種不服第42章 焚藪而畋第73章 完工議賞第4章 人走茶涼第8章 僥倖的羣賊第6章 彼之戰敗,我之摘桃第33章 宇文述遺計第5章 論持久戰第58章 三皇並立第9章 預料中的糜爛第1章 江東復甦第37章 最昂貴的皮條第27章 除授將作監第11章 將門子弟第94章 風緊扯呼第64章 幾多皇后變公主,幾多公主變皇后第2章 震驚的土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