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孝恭在房陵城下磕得頭破血流的當口,搞定了蜀地局面後,安然班師的大梁皇帝蕭銑,正帶着十萬雄兵通過長江三峽,重返楚地呢。

鳴鳳元年九月初的一天,大軍早上從夔州拔碇,順風順水放下船來,便見兩岸羣山飛奔倒退,與當初入川時候那種逆流而進的緩慢艱難,完全不可同日而語。車輪舸中的踏槳手們不遺餘力,在如此迅捷的速度下依然全力踩動,讓車輪舸更是如同離弦利箭一樣激射而出。入夜時分,居然就穿過了全部三峽,也過了夷陵郡,直到當年西樑龍興之地江陵郡。

蕭銑就是在腿肚子發軟、由千牛左衛副將獨孤彥雲、獨孤平雲兄弟二人摻扶着下船的時候,順理成章恰到好處地剽竊了前面那首詩詞。李太白如今連液體都還不是呢,自然沒處抗議了。

“絕妙好詩!陛下文才,當真遠蓋古人,當世無雙!”

“那些北朝蠻夷之君,當真不能與蘭陵蕭氏數百年詩禮簪纓相提並論!”

“當年武皇帝開國爲君之前,便先是一代文豪,名列‘竟陵八友’之首。今上中興之主,文物韜略卻更是遠邁……”

皇帝陛下即興賦詩,內容又是本身就堪稱千古佳作的,還無比應景,羣臣豈有不馬屁拍到天上去的道理?一時之間,諛詞如潮。蕭銑當然知道自個兒的實力,別說是他自己了。就算是被大夥兒的地圖炮連帶着波及的祖宗蕭衍,要不是身爲皇帝。當初哪裡就真能在“竟陵八友”當中蓋過沈約、謝朓、王融三人去了?憑真本事的話,蕭衍的文學造詣在竟陵八友裡頭充其量也就第四第五的樣子。

不過。蕭銑也懶得去糾正別人的阿諛:爺都是皇帝了,稍微讓評委們傾斜一下評判標準,咋了?總好過後世一天射三百多隻兔子或者一輩子作四萬多首御製詩拿來吹捧文治武功的皇帝要好吧?咱好歹也是八成真材實料,兩成花花轎子人擡人,十分良心價了。

在江陵行宮住下,蕭銑就馬上召集了岑文本長孫無忌一班謀士,還破天荒地把早就等在江陵的武士彠也找來了,好讓他們一起通盤協力,瞭解當下的情況。以及大軍下一步的應對方略。武士彠的身份此前都是不見光的,長孫無忌隱約知道武士彠是給蕭銑幹哪些勾當的,也知道武士彠繼承了一部分原本內外侯官體系的差事,至於岑文本等新人,就完全不知道武士彠的底了,蕭銑若不是緊急,也不會這樣完全不顧及保密和單線聯絡。

江陵的行宮,倒不是新造的,而是一直就有。二十九年前,西樑末代皇帝,也就是蕭銑的伯父蕭琮納土歸降隋朝之前,西樑的國都就是江陵。所以這裡的宮殿就是蕭銑的伯父二十九年前離去時封存的,終隋一朝,這裡也沒有遭到什麼破壞。因爲逾制比較厲害。也沒有地方官敢挪用去作爲自己的官署,倒是楊廣巡幸天下路過的時候做過一兩次接駕的行宮。此刻蕭銑只是略微整頓清掃一番。就拿來用了。在大梁當年社稷斷絕之處,商議大梁如何重奪天下的軍機大事。倒也算是一番歷史的輪迴了。

“陛下,據臣所知,李孝恭近日一直在猛攻房陵城,但始終沒能取得存進。房陵郡守呂子臧手頭有臣此前秘密送去了數萬枚驚雷火器,用以守城再是犀利不過,李孝恭要是下不了這個決心填進去三五萬條人命的話,幾乎不可能耗竭城內守城物資——更關鍵的是,臣可以保證李孝恭不知道呂子臧手頭的底限,也就不可能放膽去搏。

不過爲今之計,倒是害怕李孝恭事到臨頭狗急跳牆,見事不可爲就放棄輜重、船隊、陸路繞過房陵郡,直撲武關。那樣陛下此前交代的儘可能拖住李孝恭,將李孝恭部全殲於房陵的方略可就沒法事實了。”

長孫無忌在一旁聽得倒抽了一口涼氣,他此前都沒想到蕭銑的心居然這樣大,在荊北割下來一塊肉還不算,居然還打算全殲李孝恭和李靖?李孝恭手下的這支人馬,可是相當於如今李唐勢力全國兵力的四分之一了。若是真被全殲的話,不但會對李唐的綜合實力產生巨大打擊,還會導致李淵的兩個兒子手下實力更加不平衡起來——原本李元吉是跟着大哥李建成混的,李孝恭是跟着堂弟李世民混的,若不是李世民對付的薛仁果提前不爭氣,導致李孝恭部被剝離出來分兵去漢中圈地的話,原本李世民肯定還不太願意放手。現在藥師樑軍成功殲滅李孝恭,那李世民的嫡系兵力就至少比大哥李建成少一半了。

長孫無忌雖然本時空並沒有送妹給李世民,而是年紀輕輕就拖家帶口歸順了大梁。但是高士廉在大興的時候和李家還是有點兒虛與委蛇的交情的,長孫無忌自問對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也還算有些瞭解,所以當然知道這件事情的促成,對於大梁的好處遠勝于軍事層面上的賬面數據。

想到此,他不由得更加聚精會神起來。

岑文本揣摩了一下武士彠說的可能性,當下鐵口直斷:“李孝恭沒那麼容易逃脫的,李元吉還沒有分兵離開河東、南下出潼關、過新豐。李孝恭此刻就算陸路棄糧棄船突圍,也不過是一支孤軍。肯定會更加容易動搖軍心,到時候寸功未立,還丟了存糧,無論是朱粲還是王世充,只要疲敵不戰,拖住李孝恭行軍的速度,等李孝恭部將隨身行糧吃完,那就是全軍崩潰的結局。所以李孝恭就算要突圍,起碼也要等到李元吉從河東抽身,過了新豐渡纔可能。”

武士彠此前沒和岑文本打過交道。見其年輕,自然有些不信。“王世充?按照陛下與諸位軍師的分析,王世充此前不是一直指望着我大梁與唐軍死戰結仇麼?怎麼可能……要是那樣的話。王世充的地盤原本距離南陽最近,只要從東都南面中牟縣一帶越過終南山與嵩山之間的隘口,就可以直搗南陽了,他也不至於放棄南陽這塊地方,用以引誘我樑唐爭勝。”

“李淵要出關,遲早是要和王世充爭東都的,王世充不可能不知道,王世充只是不願意在自身實力大損的前提下與我軍或者唐軍死戰。但是如果有機會自身不付出什麼代價,就重創我軍或唐軍一部的話。王世充還是會去做的,身處東都四戰之地,他不會不明白強敵削弱一個是一個的道理。”

衆人都沒有多說,轉向蕭銑察言觀色,這當口下面的人說的再多也沒用,全看聖意裁決了。

“朕也覺得岑愛卿所言不錯,李孝恭應該還不會冒這個險,他現在雖然進退不得,可是畢竟隨船手中有糧。要是就地紮營,從漢中水運帶來的糧食吃幾個月都吃不完,反而可以與我軍相持久戰,要是放棄了存糧輕裝奔走。那他就和薩水之戰中的宇文述那般,命懸人手了。不過諸位愛卿恰纔所言,倒是在一件事情上提醒了朕——南陽朱粲究竟會倒向我大梁還是僞唐。着實重要,雖然朱粲是個不見兔子不撒鷹的刁鑽之輩。不會輕易下注,卻也要防着他擺出讓人以爲他要下注的錯覺——要是朱粲明明沒想下注支持李唐。但是卻讓李孝恭誤以爲他會投向李唐的話,那麼李孝恭的膽子就會大很多,瞻前顧後的想法也會消失,到時候李孝恭的行爲就更不可控了。”

“陛下,要不讓武先生安排一些路子,讓臣去朱粲那裡出使,曉以大義……臣蒙陛下提攜,至今不過立些許贊劃的微末功勞,深感慚愧,願憑三寸不爛之舌……”

“不行,朱粲此人兇頑非常,不可以冒這個險。”蕭銑沒等岑文本說完,就一口否決了,上輩子看《隋唐演義》時,書上寫的朱粲瘋狂吃人肉、而且連勸降使者都活剮了煮熟了吃肉的橋段,可是讓蕭銑印象深刻。此刻他想都沒想就拒絕,倒也不是出於一個腹黑政治家的冷靜思考,而完全是他尚未泯滅的、大腦中最後一塊不以政治家思維思考的空白區域的本能反應。

還是不夠心狠手辣啊,這樣的人怎麼得天下?要是自己現在處在李淵的位置,會拒絕和朱粲接觸麼……肯定不會,李淵怎麼會管朱粲吃不吃人呢,只要朱粲對他有利用價值就好了。

“陛下,兇頑與否,並不影響朝廷利用朱粲……若說此前的接觸因爲朝廷大軍還未接近,朱粲可以虛與委蛇推搪過去,如今大軍都已經到了江陵了,北上襄陽近在須臾,外有大軍威懾的情況下,接觸朱粲正當其時啊!”

“朕聽說朱粲此人人性泯滅,好食人肉,先生此去,不會有什麼危險吧?”

岑文本也是歹毒到無恥的性子,居然聽蕭銑這般破天荒地說出這種言語,居然楞了一下,反應不過來,隨後頗覺得不可思議的感動。

“微臣何德何能……自當效死以報陛下,陛下且放心,微臣自有分寸,想來朱粲匹夫還威脅不到臣。而且臣估計,若是臣不去的話,如今李孝恭危急,唐廷自然也會派出使者試圖讓朱粲降服,臣自然會隨機應變,左右逢源。”

冷靜下來的蕭銑,倒也是看淡了不少,畢竟演義裡頭朱粲吃了唐朝使者又如何?貌似也是那唐朝使者自己嘴上沒把門兒的,觸怒了朱粲,而岑文本這種肚子裡腸子要拐九十九道彎兒的人,能有什麼危險?當下他也就釋然了。

“既如此,此事路途上的一切,還要武先生多多安排,兵器珍玩財貨這些,也要妥善準備,朱粲手下貪鄙之人不少,總歸要讓岑愛卿好生髮揮纔是。”

“是!臣定然與岑大人配合默契,絕不會拖了後腿。”武士彠不喜不怒,一點也看不出給比他地位低很多的同僚打下手有什麼不快,不愧是豪商中的翹楚,幾千萬貫身家養出來的氣度。

武士彠和岑文本略微準備了一番,也就出發了。樑軍主力在江陵休整了三天,也就重新踏上了北上之路——之所以要重新休整三天,是爲了等待繞路的水路軍和糧船隊趕上進度,倒不是說士卒出川之後行軍幸苦非要休息不可。因爲作戰部隊到達了江陵之後,可以直接在漢南平原上陸路行軍北上襄陽,但是糧船若是全部改爲陸運的話,裝卸太麻煩,一時間也弄不到那麼多車輛,所以除了短期隨軍的軍糧之外,其餘的是在江陵港繼續沿着長江東下,到武昌郡,然後在漢水與長江的匯流之處轉入漢水,再去襄樊,如此,水路要繞一趟武昌郡,自然會慢幾天路程,要先出發纔好。

蕭銑的軍隊還沒兵臨城下,使節已經到位了。

而且岑文本所猜一點不錯,唐廷自從接到李孝恭兵頓房陵堅城之下、半月不得突破的飛馬急報後,也是展開了應急的外交攻勢,從長安派出了一路偏師,護送着一夥帶了鉅額財寶賞賜的使節,使者名叫段愨的,試圖到南陽郡再次招降朱粲,好確保李孝恭突圍之後的後路與補給,也好夾擊房陵郡的呂子臧。

與岑文本不同的是,段愨絲毫沒有隱藏自己的行蹤,是大模大樣來南陽郡的。一路上就是打出使者的旗號,外加金彈外交給一路上路過的地頭蛇小賊頭撒錢,換來的平安到達南陽郡。可是如此一來,段愨的到來也就是人盡皆知的事情了,包括他的競爭對手。

岑文本很幸運,因爲他是跟着武士彠那支幹慣了“呂子明白衣渡江”手段的商船隊來的,所以段愨在明,他在暗。花了一些金銀,打聽出了段愨的喜好、弱點,以及朱粲的脾性之後,岑文本馬上決定改變計劃,後發制人。

“段愨嗜酒,濫飲無度,酒後狂放無忌,且身爲士人,藐視武人毫無忌憚。朱粲好顏面,喜紋飾……嘖嘖,都是可以利用之處吶。”岑文本並沒有住驛站,而是在南陽郡尋了原本內外侯官的秘密落腳點住宿,想通了一些情報關節之後,他便招來幾個人,讓他們多攜金銀珠玉,隱瞞自身身份,然後先去尋接待段愨的驛站外圍人員下手,只要如何如何。

武士彠培訓出來的手下何等精幹,馬上就心領神會,般的妥妥帖帖。岑文本便置身事外,等着段愨和朱粲先撕逼起來。

第7章 家大業大第76章 尋找白手套第15章 棋高一着第11章 將門子弟第21章 王國興廢 在此一戰第35章 王世充求援第66章 一種二熟第60章 缺軍功就刷杜伏威副本第56章 談笑間第9章 預料中的糜爛第5章 到此爲止第33章 恢復元氣第8章 尋找附加值第51章 不要辜負第89章 爲逼生爲逼忙第31章 追亡逐北第12章 歷史演義害死人第1章 鳴鳳元寶第40章 專治各種不服第5章 論持久戰第19章 堂堂之戰第22章 突厥末日第9章 皮島海戰第9章 宿命的相認第57章 千古影帝第32章 討伐張仲堅第56章 不帶走一絲雲彩第五 卷雞犬不留第43章 宿命偶遇第4章 披着孝道的外衣第45章 有始有終第9章 宿命的相認第27章 年關瑣事第39章 從軍行第52章 滅國餘音第34章 高士廉赴任第18章 虞世南第57章 上任潛規則第9章 皮島海戰第50章 是個男人就行第39章 王霸之氣第8章 尋找附加值第23章 血染桑乾河第50章 必死之心第71章 誤認絕症第25章 捨身爲國第5章 乘桴浮於河第25章 捨身爲國第99章 終成正果第17章 不想還是不敢第4章 薩水慘敗第24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3章 賊起賊落第13章 人不惹禍禍自來第31章 潑天大禍第46章 謀反前夜第23章 血染桑乾河第45章 有始有終第74章 更高起點第38章 神轉折第54章 順手牽羊第46章 終徵高句麗第42章 議取平壤第38章 神轉折第5章 乘桴浮於河第7章 樑入蜀都第34章 高士廉赴任第41章 各個擊破第51章 爆種時刻第15章 陰人陰招第14章 自古天家最無情第37章 最昂貴的皮條第44章 如此和親第41章 丹陽宮成第8章 心病第4章 人走茶涼第15章 陰人陰招第22章 盡釋嫌疑第25章 帝心第6章 平蜀在望第9章 皮島海戰第47章 豈得羈縻女丈夫第31章 潑天大禍第17章 盆滿鉢滿第11章 將門子弟第32章 分化瓦解第28章 盜賊蜂起第25章 帝心第28章 上官、刺頭與狗腿第15章 日出處天子致意日落處天子第31章 潑天大禍第21章 新豐故知酒第5章 赴揚州第16章 勤王軍雲集第33章 棋錯一招第2章 震驚的土鱉第33章 咱還處在初級階段第8章 新三皇時代第71章 誤認絕症第11章 將門子弟
第7章 家大業大第76章 尋找白手套第15章 棋高一着第11章 將門子弟第21章 王國興廢 在此一戰第35章 王世充求援第66章 一種二熟第60章 缺軍功就刷杜伏威副本第56章 談笑間第9章 預料中的糜爛第5章 到此爲止第33章 恢復元氣第8章 尋找附加值第51章 不要辜負第89章 爲逼生爲逼忙第31章 追亡逐北第12章 歷史演義害死人第1章 鳴鳳元寶第40章 專治各種不服第5章 論持久戰第19章 堂堂之戰第22章 突厥末日第9章 皮島海戰第9章 宿命的相認第57章 千古影帝第32章 討伐張仲堅第56章 不帶走一絲雲彩第五 卷雞犬不留第43章 宿命偶遇第4章 披着孝道的外衣第45章 有始有終第9章 宿命的相認第27章 年關瑣事第39章 從軍行第52章 滅國餘音第34章 高士廉赴任第18章 虞世南第57章 上任潛規則第9章 皮島海戰第50章 是個男人就行第39章 王霸之氣第8章 尋找附加值第23章 血染桑乾河第50章 必死之心第71章 誤認絕症第25章 捨身爲國第5章 乘桴浮於河第25章 捨身爲國第99章 終成正果第17章 不想還是不敢第4章 薩水慘敗第24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3章 賊起賊落第13章 人不惹禍禍自來第31章 潑天大禍第46章 謀反前夜第23章 血染桑乾河第45章 有始有終第74章 更高起點第38章 神轉折第54章 順手牽羊第46章 終徵高句麗第42章 議取平壤第38章 神轉折第5章 乘桴浮於河第7章 樑入蜀都第34章 高士廉赴任第41章 各個擊破第51章 爆種時刻第15章 陰人陰招第14章 自古天家最無情第37章 最昂貴的皮條第44章 如此和親第41章 丹陽宮成第8章 心病第4章 人走茶涼第15章 陰人陰招第22章 盡釋嫌疑第25章 帝心第6章 平蜀在望第9章 皮島海戰第47章 豈得羈縻女丈夫第31章 潑天大禍第17章 盆滿鉢滿第11章 將門子弟第32章 分化瓦解第28章 盜賊蜂起第25章 帝心第28章 上官、刺頭與狗腿第15章 日出處天子致意日落處天子第31章 潑天大禍第21章 新豐故知酒第5章 赴揚州第16章 勤王軍雲集第33章 棋錯一招第2章 震驚的土鱉第33章 咱還處在初級階段第8章 新三皇時代第71章 誤認絕症第11章 將門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