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納蘭劍譜3

城內,軍營之中,納蘭凝輝端坐將軍未。

左邊坐着幕僚、軍師與合肥城知府,以及七品以上的縣令這些文官;而右邊則坐着副將,參將,遊擊等武將。

納蘭凝輝傳令道:“帶英軍首領查理曼特。”

過了不一會兒,查理曼特就被幾個軍士帶了上來。

納蘭凝輝看了一眼查理曼特到:“皇上聖恩,特大赦你們,從此以後你們便自由了。從今天起,你們這些人,想回家的,本將可以派兵船護送你們出中國,但如發現還繼續留在中國作亂,本將軍必斬無疑。另願意留下來的士兵,本將軍還是非常歡迎的。”

說罷,納蘭凝輝又誠懇地說:“查理,我是真心想留你下來,想你把英國的一些方法交與中國,你不是也說,你來中國是爲了幫助中國進步嗎?”

查理曼特聽着納蘭凝輝的話陷入了沉思之中,是啊當他第一次來中國的時候,彷彿看到了兩百年前的英國,皇帝專制統治,百姓沒有權利。軍隊落後不堪,還是處於刀槍棍棒的冷兵器時代。

而自己來參加戰爭的目的就是想將英國的技術,英國的軍事影響中國,好讓中國這個與世界格格不入的國家儘快與這個世界融洽起來。

想到這裡,查理曼特多納蘭凝輝輕輕的點了點頭。

納蘭凝輝微微的笑了。

就這樣,查理曼特約50人願意留在納蘭凝輝軍中,剩下的數百人都選擇了回國,他們也打累了,想回家好好休息了。

而納蘭凝輝任命查理曼特爲軍事顧問,待遇與文官幕僚一般。

不久之後,納蘭凝輝便接到一條,他不願聽到的消息……

果然納蘭凝輝最害怕的消息傳了過來。

道光帝正式下令,罷免兩廣總督林則徐,改派直隸總督爲欽差大臣前往廣州與英軍談判。另免去鄧廷楨的職務。

這對納蘭凝輝來說是一個危險的信號——道光帝向守舊派妥協了。

夜裡,納蘭凝輝一個人在看着天空的月亮。

自從在武當山悟道以後,心也放開了,便不再去想念2012年人了,反而是完全融入了納蘭家,大清朝。現在他要做的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阻止中國百年屈辱的發生,他希望自己能夠把握這一切。至少靠着自己2012的思維來讓中國能夠提前富強起來。

陸嵐蝶出現在他後邊,看見他穿着單薄的單衣,於是爲他披上了一件外套。

納蘭凝輝感覺到了什麼,回過頭來對陸嵐蝶微微一笑。

“小蝶!”納蘭凝輝將陸嵐蝶輕輕的涌入懷中。

自從和陸嵐蝶在一起以後,並沒有什麼覺得不合適,反而心安理得。

年秦雲和舒霜雲是一對。

年納蘭凝輝是和陸嵐蝶是一對。

“怎麼了?不開心嗎?”陸嵐蝶在納蘭凝輝的懷中走了些嬌眉。

“不是,我是在爲大清的未來感到擔憂!”納蘭凝輝嘆了口氣道。

陸嵐蝶道:“是爲了林大人!”

納蘭凝輝無奈的點了點頭道:“嗯,是的,其實皇上也知道林大人的忠心,只是朝廷那些人整天就狂妄自大,根本就不知道英夷的可怕之處。皇上這麼做不外乎兩個原因,一個就是這些老頑固的逼迫,另外卻是是英夷已經打到大沽口了,皇上也是頗爲擔心。只是琦善守舊就不說了,還是一個思想落後的人,讓他當任欽差,我怕他會被英國人利用。”

陸嵐蝶聽到此處,突然想起什麼焦躁不安的問道:“那你呢?如果有一天你觸動了那些王公大臣的利益,皇上爲了自保會不會也捨棄你?”

納蘭凝輝無奈的道:“你說的確實是事實,伴君如伴虎,史上不知多少的歷史都能證明這一點。皇上確實會爲了自身可能將我當做棄子丟出,其實得到這麼高的官位又有何用,天下生死大權還是在皇上手中。”

此時的陸嵐蝶異常緊張的看着他。

“呵呵!”納蘭凝輝颳了刮陸嵐蝶的鼻子,笑罵道:“幹嘛這麼緊張啊,我是滿人,也是滿族權貴,那些王公大臣如果對我不滿,最多逼皇上罷我的官,也不會那我怎麼樣,再說我阿瑪是當朝的一品大臣,我自然是無事的。”

納蘭凝輝說完後,陸嵐蝶深深的吐出了一口氣,再次躺進納蘭凝輝的懷中,嬌嗔道:“那我就放心了!”

納蘭凝輝撫摸着陸嵐蝶的秀髮,感受着她話語中的關心與溫柔,內心涌出一種強烈的幸福感。

“小蝶!有你真好!”

盧蘭蝶聽罷,;臉色緋紅,溫柔的道:“我不關心什麼國家大事,不關心什麼英夷蠻族,也不關心什麼滿漢有別,我心中只有你。”

納蘭凝輝感動的牽着陸嵐蝶的手進入房間。

當夜無話

經過納蘭凝輝和查理曼特的努力,將清軍納蘭凝輝部擴大至兩萬餘人。

並在蕪湖建立了水師基地,軍費有朝廷按月供給。

此時他在九江建立了兵工廠,大力發展火器。

並且根據他的設想,建成了一支近代化特種部隊——飛龍隊,任命自己的族弟納蘭云爲統領。

飛龍隊共計三千餘人,由滿族的鑲黃旗,正黃旗,以及綠營漢軍各一千人組成,納蘭凝輝用現代的思維加上清朝的營制,建立了一支團級的部隊。

部隊由火器營、步兵營、水師營、騎兵營四級,火器營負責研發和使用火器,由於納蘭凝輝的這支部隊是清一色的槍支,所以納蘭凝輝這支火器營可以理解成炮兵營,主要以炮兵爲主,共計三百四十餘門大炮,有兵勇五百多人。納蘭凝輝大力發展軍中火器,還按照古書命人仿造出了宋朝的“神火飛鴉”。

而步兵營則是完全按照歐美訓練標準建立的,清一色的英式裝備,爲全軍的主力有兵力一千多人。

水師營是納蘭凝輝原來的誰是部隊組成,納蘭凝輝又將多門新式大炮安裝在這十五艘兵船之上,使其成爲大清最早的近代化水軍。共有兵勇五百人。

騎兵營,本是清朝作戰的主力,但納蘭凝輝根據近代的作戰特點。按照騎兵的性質除了馬刀以外,每人發了一支短槍,大大增加了騎兵的殺傷力,有擅長馬術的八旗子弟組成。

其實按照納蘭凝輝的思想,是建立一支更強大的更近代化的部隊。但迫於朝廷守舊勢力的壓力,朝廷撥不下更多的銀兩。納蘭凝輝也只得作罷,但就是這支三千餘人的兵力也足夠納蘭凝輝固守一方的。

此外,雖然剩下的部隊,納蘭凝輝無法改制,雖然火器裝備少點,但納蘭凝輝也沒閒着,下令將部隊分爲三分,分別分佈在安徽、江西、湖南,三支部隊成三角之勢,防務固若金湯。

值得一提的是,納蘭凝輝在軍中發現兩個將軍,一個是曾國藩,另一個則是李鴻章,這不禁讓納蘭凝輝大喜,沒想到這聞名與歷史的兩個將才都被自己尋到了。

根據自己的記憶,他任命李鴻章爲淮軍都尉,管理納蘭凝輝在安徽的部隊;任命曾國藩爲湘軍都尉,管理納蘭凝輝在安徽的部隊,而自己則將部隊主力搬到九江,控制着水師和飛龍隊。

此外納蘭凝輝實行自給自足的戰略,除了接受朝廷的軍餉以外,其餘的糧草什麼的統統不要。納蘭凝輝的伙頭營建立的非常強大,光伙頭營的人數就有八百多人。他們租用老百姓的土地種植食物,圈養六畜,基本上食物供應源源不斷,減少了糧草運輸的成本和危險,自然不必當侵略來臨的時候去找補給線。

就這樣納蘭凝輝有一支近代化的部隊,有自己的兵工廠,有自己強大的水師,還有自己有生產糧食的地方。

納蘭凝輝以後也是憑着這些,在清末戰亂不堪的年代,始終憑着自己的責任,扶持着搖搖欲墜的大清王朝。

果然不出納蘭凝輝所料,1941年的1月7日,英軍突然猛攻虎門,琦善作戰不利,傷亡七百多人,琦善爲求自保,於1841年1月25日被迫與義律簽訂喪權辱國的《穿鼻草約》將香港島割讓給英國。

道光帝聞訊後大怒,下令將琦善革職抄家,並下令奕山領兵廣東,最後奕山不敵英軍,舉白旗求和,並且與與英軍簽訂了《廣州和約》,並上虛報道光帝和解成功戰事平息。道光帝也輕信了他。

但英國人並不滿足自己所得到的權益,於是再次發動戰爭,將部隊北上,繼續攻打大清沿海,並企圖兵犯京師。

其中定海再次成爲英軍的主打地點。

定海;定海總兵葛雲飛正在炮臺上非常淡定的主持着戰事。

副將跑過來說:“大人,英軍搶灘登陸了!”

葛雲飛大叫道:“那你過來幹嘛啊!給我打,狠狠地打!丟了陣地,我要你腦袋!”

副將不解道:“大人,爲什麼這次英國人又打我們定海啊?”

葛雲飛道:“戰報上奏了嗎?”

副將道:“提前幾天就已經六百里加急送到京城了,只是不知道爲什麼我們的增援還不到。”

葛雲飛點點頭道:“朝廷的援軍應該很快就會到了,傳令下去在援軍到達之前,一定給我守住定海,除非是我們這四千人每一個活着的。”

副將道:“是!”

京城:朝堂之上,道光帝大拍龍案道:“這英國人簡直是豈有此理,此前與琦善簽訂的條約,朕根本沒承認,這英國人倒好先佔我香港,現在居然又北上侵犯我沿海一帶,竟然還企圖攻我京城。難道是欺負我大清無人?”

道光帝用眼光掃着這朝堂之上文武百官道:“你們不是說英夷無妨害嗎?現在你們倒是說話啊,怎麼了,都啞巴了不成!”

道光帝龍顏大怒,怒斥文武百官。

百官看見天顏發怒,不禁俯首到底,高呼萬歲。

“皇上息怒,臣等死罪!”

道光帝冷笑一句,道:“你們當然是死罪,當時你們吃的是朝廷的俸祿,想這麼便宜死,沒門!”

此時納蘭忠隆俯首道:“皇上!請恕老臣直言,現在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請皇上下令增援沿海一帶。方爲上策!”

道光帝看了一眼納蘭忠隆,緩緩地點了點頭。

道光帝緩緩從龍椅上站了起來:“擬旨,下令沿海加強防務,領江南水師提督陳化成火速趕到定海增援,兩江總督牛鑑率兵增援,另着江南地帶,納蘭凝輝部火速派兵增援,以上所提各部皆火速前往,不得有誤,違令者,斬!”

然後氣急敗壞的道光帝下旨完後也不管趴在地上打抖的百官,拂袖而去。

而地上的那些官員都被道光帝的怒火壓制的汗水浸滿整個朝服。

納蘭忠隆看着這些百官微微的嘆了一口氣,隨後便下去準備下達道光的作戰指令了。

而此時的道光帝,在宗師祠堂內不斷的自責。

第16章牙山書院3第8章凝輝月瓏1第16章牙山書院3第28章笑而不語3第26章笑而不語1第1章離奇火災1第20章納蘭劍譜1第8章凝輝月瓏1第14章牙山書院1第43章無道昏君3第39章圍爐閒話2第1章離奇火災1第35章迫釋兵權1第8章凝輝月瓏1第18章蜀中唐門2第35章迫釋兵權1第23章節節敗退1第43章無道昏君3第33章兄弟對決2第35章迫釋兵權1第1章離奇火災1第25章節節敗退3第24章節節敗退2第43章無道昏君3第30章醍醐灌頂2第35章迫釋兵權1第1章離奇火災1第7章納蘭夫人3第39章圍爐閒話2第42章無道昏君2第21章納蘭劍譜2第12章跪來跪去2第21章納蘭劍譜2第11章跪來跪去1第7章納蘭夫人3第37章迫釋兵權3第5章納蘭夫人1第29章醍醐灌頂1第33章兄弟對決2第18章蜀中唐門2第22章納蘭劍譜3第17章蜀中唐門1第40章圍爐閒話3第3章修羅蝶影1第9章凝輝月瓏2第23章節節敗退1第26章笑而不語1第22章納蘭劍譜3第3章修羅蝶影1第39章圍爐閒話2第26章笑而不語1第16章牙山書院3第20章納蘭劍譜1第15章牙山書院2第8章凝輝月瓏1第30章醍醐灌頂2第4章修羅蝶影2第20章納蘭劍譜1第43章無道昏君3第14章牙山書院1第9章凝輝月瓏2第31章醍醐灌頂3第34章兄弟對決3第5章納蘭夫人1第32章兄弟對決1第19章蜀中唐門3第17章蜀中唐門1第29章醍醐灌頂1第33章兄弟對決2第2章離奇火災2第37章迫釋兵權3第41章無道昏君1第37章迫釋兵權3第11章跪來跪去1第36章迫釋兵權2第11章跪來跪去1第38章圍爐閒話1第36章迫釋兵權2第6章納蘭夫人2第1章離奇火災1第27章笑而不語2第35章迫釋兵權1第22章納蘭劍譜3第31章醍醐灌頂3第18章蜀中唐門2第5章納蘭夫人1第8章凝輝月瓏1第19章蜀中唐門3第2章離奇火災2第2章離奇火災2第5章納蘭夫人1第11章跪來跪去1第12章跪來跪去2第16章牙山書院3第12章跪來跪去2第1章離奇火災1第29章醍醐灌頂1第39章圍爐閒話2第27章笑而不語2
第16章牙山書院3第8章凝輝月瓏1第16章牙山書院3第28章笑而不語3第26章笑而不語1第1章離奇火災1第20章納蘭劍譜1第8章凝輝月瓏1第14章牙山書院1第43章無道昏君3第39章圍爐閒話2第1章離奇火災1第35章迫釋兵權1第8章凝輝月瓏1第18章蜀中唐門2第35章迫釋兵權1第23章節節敗退1第43章無道昏君3第33章兄弟對決2第35章迫釋兵權1第1章離奇火災1第25章節節敗退3第24章節節敗退2第43章無道昏君3第30章醍醐灌頂2第35章迫釋兵權1第1章離奇火災1第7章納蘭夫人3第39章圍爐閒話2第42章無道昏君2第21章納蘭劍譜2第12章跪來跪去2第21章納蘭劍譜2第11章跪來跪去1第7章納蘭夫人3第37章迫釋兵權3第5章納蘭夫人1第29章醍醐灌頂1第33章兄弟對決2第18章蜀中唐門2第22章納蘭劍譜3第17章蜀中唐門1第40章圍爐閒話3第3章修羅蝶影1第9章凝輝月瓏2第23章節節敗退1第26章笑而不語1第22章納蘭劍譜3第3章修羅蝶影1第39章圍爐閒話2第26章笑而不語1第16章牙山書院3第20章納蘭劍譜1第15章牙山書院2第8章凝輝月瓏1第30章醍醐灌頂2第4章修羅蝶影2第20章納蘭劍譜1第43章無道昏君3第14章牙山書院1第9章凝輝月瓏2第31章醍醐灌頂3第34章兄弟對決3第5章納蘭夫人1第32章兄弟對決1第19章蜀中唐門3第17章蜀中唐門1第29章醍醐灌頂1第33章兄弟對決2第2章離奇火災2第37章迫釋兵權3第41章無道昏君1第37章迫釋兵權3第11章跪來跪去1第36章迫釋兵權2第11章跪來跪去1第38章圍爐閒話1第36章迫釋兵權2第6章納蘭夫人2第1章離奇火災1第27章笑而不語2第35章迫釋兵權1第22章納蘭劍譜3第31章醍醐灌頂3第18章蜀中唐門2第5章納蘭夫人1第8章凝輝月瓏1第19章蜀中唐門3第2章離奇火災2第2章離奇火災2第5章納蘭夫人1第11章跪來跪去1第12章跪來跪去2第16章牙山書院3第12章跪來跪去2第1章離奇火災1第29章醍醐灌頂1第39章圍爐閒話2第27章笑而不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