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恭親王也站出來道:“稟告皇上,太師所言不假,如果放任,必會造成當初英夷之亂。還望皇上應予太師領兵出征,殲滅敵人。”
聽到此言,咸豐帝的眉頭皺的更深了,納蘭凝輝還未當自己老師的時候,這恭親王奕可謂是對自己言聽計從,而自己也對這弟弟頗爲喜愛。兄弟兩個一派祥和,一起處理政事,匡扶社稷。只是此時自己的這個好弟弟已經完全偏向了納蘭凝輝。此時咸豐帝當然心中頗爲不快,對納蘭凝輝的不滿又加深了一些。
但是此時,朝堂之上,已經沒有人反對納蘭凝輝的意見。咸豐帝也是無奈,但他雖然也不反對納蘭凝輝的意見,但委實咽不下這口氣,再加上他自認爲自己的八旗精銳比上納蘭凝輝的飛虎軍差不到哪去。
於是咸豐帝板張臉道:“太師雖然所言不假,但是朕料想事情沒有那麼糟,如今我大清精銳都在平定內患,實在撥不出兵力了。太師的飛龍軍戰力極強,但是出了太平逆黨,卻保不準會有其他的叛亂,到時候連飛龍軍都派出去了,我大清則無兵可用。所以還是固守原狀,由廣東巡撫周旋,儘量和談。”
納蘭凝輝臉上慢慢透出了一絲殺機,沒想到咸豐帝如此昏庸怕事,就這樣置大清的社稷於不顧。先帝雖然守舊,但至始至終都是主戰派。納蘭凝輝此時對咸豐帝徹底失望了。
咸豐帝略微沉思了一下,道:“但納蘭太師所言也不無道理,爲防止列強攻打京城,今加封納蘭太師爲九門提督,負責京師防務!退朝!”咸豐帝也不開口等納蘭凝輝申辯,便下了聖旨退朝。
納蘭凝輝失望的嘆了口氣,沒想到這咸豐帝不把自己派出去的原因是因爲讓自己保護他。不派兵到廣東去殺敵,卻將京師防務加強的如鐵通般。
大清離滅亡之日不遠矣!
且不說納蘭凝輝心裡大罵咸豐帝,罷朝之後,咸豐帝卻是徑直來到了東閣樓,一進裡屋,裡面一個女人已經等候多時了,赫然就是當初的蘭貴人。不過蘭貴人爲咸豐帝剩下一皇子,於是晉封懿貴妃。地位赫然顯著,比膝下無子的皇后娘娘也不遑多讓。
這些年來,咸豐帝卻是越來越不在意朝政之事。外事軍務自有恭親王把持,內務奏摺也自有這個貴妃娘娘替自己批閱。咸豐帝整個人只知道在後宮三千之中不斷的穿梭。
咸豐帝一進來,懿貴妃連忙行禮,問道:“皇上,早朝如何?”
咸豐帝楞了一下,道:“愛妃所說何事?”
懿貴妃看了看咸豐帝道:“當然是納蘭太師的事兒了,皇上一下朝,臣妾就得知這納蘭凝輝好大膽子,皇上都剝奪了他的兵權,他竟然還想帶兵,定是圖謀不軌。”
咸豐帝眼中一冷道:“朕早朝之事你如何得知?”
懿貴妃看着咸豐帝冷冷的眸子,心裡早就有些計較,道:“臣妾猜得,如今英法諸國攻入廣東,他們僅僅是爲了改約而已,目的並不在我大清,可謂是不打緊。朝野上下,唯一對此事感興趣的,臣妾猜想必定是那納蘭太師。皇上臣妾雖說是否正確。”
這咸豐帝本也是心思縝密之人,懿貴妃這些計量必定逃不過他的眼睛。但由於咸豐帝多年並未參與政事,外務內務皆有議政王大臣和懿貴妃解決。自己卻是留戀與後宮三千,原先帝王對於政事的警覺和敏感早就已經不存在了。所以此時咸豐帝只是猜想了一下而已,以爲深研究。便被懿貴妃敷衍過去了。
咸豐帝笑着道:“愛妃所推論不假,卻是早朝之上,納蘭太師全力上奏請求調兵,朕爲準許。”
懿貴妃喜道:“皇上此事當真?”
峰迴路轉,接下來咸豐帝卻說道:“但朕卻是加封他爲九門提督,掌管京師兵權防務。”
懿貴妃臉色一面,大怒道:“皇上,這是爲何,你難道不怕這納蘭凝輝造反嗎?現在納蘭凝輝控制了京師的兵權,一旦他又異心,我們變成了他的囊中之物,當時候也只能任它宰割。”
咸豐帝看到懿貴妃大怒,連忙一手將懿貴妃擁入懷中好言撫慰到:“愛妃多慮了,納蘭太師是我的老師,先帝的輔命之臣。輩分超過朝野之上所有大臣,朕相信太師對朕是忠心的。朕之所以對他不滿,則是因爲他居功自傲,權力頗重,而且對先祖的八旗制度頗爲不敬。所以朕是因爲他的功勞太過了,纔去他兵權的。”
懿貴妃從咸豐帝懷中掙扎出來問到:“那皇上爲何要封他爲九門提督。”
咸豐帝臉色一變道:“納蘭太師既然已經預言到英法強國可能攻打京師,那麼此時就沒有不可能的。納蘭太師幾次預言,皆命中。如果真是這樣,京師惟矣,大清危矣!所以朕如果不能看他坐擁其大,便讓他守衛京師,但不調回他的飛龍軍。如此他既有才能保護得好京師,又不會實力擴大,乃是一舉兩得之計。”
懿貴妃一聽是這樣,連忙改了笑臉道:“原來是這樣,皇上果然聖明。”
且不說咸豐帝與懿貴妃這邊你儂我儂的。
納蘭凝輝這邊卻是焦頭爛額。
納蘭凝輝一得到任命,馬不前蹄的接管了京師的防務,八旗精銳九萬之衆,九門提督不盡負責京師九門的防務。還要負責京城內所有軍事、行政、司法等等事物。用現在的話來說,九門提督就相當與現在的首都防務總司令。只不過這個總司令放在清末來說,不僅要負責軍事守衛,還要負責抓捕犯人,以及火警,巡邏,搜查等等。也就是納蘭凝輝和他的這些士兵們不僅要負責九門的防務安全,還兼任刑警、民警、公安、消防兵等任務。此外最重要的一點是,納蘭凝輝作爲九門提督所要做的這些事情以外,更重要的他手下這支兵,還是皇上的禁軍。納蘭凝輝這個九門提督便是禁軍統領,專責負責咸豐帝的安全。
這對納蘭凝輝並不是好事,雖然防務京師是傳統的守衛騎兵,更多的是八旗子弟在裡面混吃混喝混特權。所以說這支軍隊並無多大作用,他們其中大部分人更本就沒上過戰場,都是世襲而來的職位,論戰鬥力這支所謂的八旗精兵還不如那些在江南協助曾國藩、李鴻章他們剿匪的綠營漢軍呢。
但是一支軍隊不管是好是壞你要看在誰的手裡,戰國時期,一支四十萬的精銳大軍落在趙將趙括的手裡,只短短几日時間,就全部死在秦將白起手裡。不要說這趙括了,那四十萬的精銳之師全部被坑殺,一個都未逃出;而三國時期,一支不足五萬的弱旅之師,硬是在周瑜手中妙筆生花,火燒赤壁,擊敗曹操號稱百萬雄師。
所以就是這樣一支弱旅之師放在納蘭凝輝手中也是不得了得。看當初,納蘭凝輝第一次出征的時候憑藉手中那一支四千人的軍隊,硬是打勝多場戰役,還將他訓練擴編成一支十萬雄師。更不要說他現在拿到手裡的是九萬餘人的軍隊。
但此行的問題在於,這九門提督事物實在太多了,不僅是防務司令,還是公安局長,刑警大隊長,以及消防隊長。更重要的是他是領導也就是咸豐帝的警衛連連長,禁軍首領。
而此時他不禁每天都在城樓附近巡邏,還每夜都要守在皇宮負責咸豐帝的安全,可以說咸豐帝加封納蘭凝輝九門提督根本就是沒安好心,想讓納蘭凝輝不斷疲於奔波。
更要命的事情是進出京師的九門之地只有短短的三萬之人。不是說納蘭凝輝手中有九萬人嗎?那是因爲咸豐帝怕是怕京師出事,但更擔心的是自己的安危,所以本來他平時身邊的禁軍已達一萬多人,但他自從看到納蘭凝輝的預言一次一次的實現以後,他自己也急了。於是調了守衛京師的禁軍進入皇城——紫禁城,原有九萬人守衛京師的禁軍,減到了三萬人,竟然整整六萬多人都被調進了紫禁城保衛咸豐帝。
納蘭凝輝此時卻是無轍了,京師不比小的城池,京師有九門,每門兵力只有三千多的兵力,而且炮少槍少,大部的士兵用的還是弓箭,每道門上都是孤零零的幾門紅衣大炮,而且九門每道門都寬廣無比,兵力火力更加鬆散。敵人只要集中火力攻打一個大門,京師必破。納蘭凝輝也不斷的在早朝的時候,向咸豐帝提出來,希望加派兵力,但都被咸豐帝拒絕。
不僅如此,納蘭凝輝卻是親自到離京師不遠的天津大沽炮臺查看,發現這大沽炮臺大部分火炮已經陳舊,並且還未有移動設施移動炮口。所有的火炮都只能朝一個方向。
納蘭凝輝看到此情況,馬上會見了恭親王商榷此時,但恭親王也無能爲力,此事他與戶部幾位官員討論過,最後有戶部和兵部聯名上奏,但卻惹來了咸豐帝的大怒,連殺了幾個官員,此時朝中已無人敢上這個奏摺。
納蘭凝輝苦惱不已,自己一開始上奏加兵已經造成了咸豐帝的反感,如果這個再去提,恐怕就是自己身爲帝師,也不免身首異處,此事只得作罷……
不過納蘭凝輝也不是太沮喪,因爲這留下的三萬守城清軍中的正黃旗內,有他納蘭家的子弟兵三千。正是先前,自己還未恢復武功時候納蘭忠隆在校場之上爲自己演示納蘭家玄火大陣的那些子弟兵,這還是讓納蘭凝輝比較欣慰的事情。
但是接連幾日,納蘭凝輝看完整個京師的地形以後,納蘭凝輝徹底憋屈了,這簡直就是死亡地形了。
雖然九門衆多,兵力分散利於來回救援,就像數百年前,還是大明的時候,明朝兵部尚書于謙就用這一地形優勢,擊退了蒙古瓦剌首領也先,徹底扭轉了土木堡事件明軍的劣勢,鼓舞了士氣。
京師地形平淡,山林較少,就算一些有一些戰略地理優越的山林,都被皇室看作是王氣,基本上這些地方都做了皇家陵墓,除了守陵幾個衛士,誰敢將部隊駐紮在這裡。
而京師面前是一望無際的平地。所以對京師有利的地形就是這裡,九門之外,大清的騎兵步兵可以和敵人廝殺,就算兵力有所不濟,可以退回到九門。
而基本上敵人不會蠢到,也把兵力分散,個個對付,這樣一旦他們被其中的一支被清軍引如城中,到時候城門一關,變成了關門打狗之事了,所以他們一般都會集中兵力攻打一個城門,然後長驅直入,攻取皇宮。
但就是這樣,清軍也有辦法打擊敵人,就是敵人集中一點的時候,其餘八門的兵力會前來救援,到時候很容易在敵人外圍實行一個“反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