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卷 第三十九章 紛亂2

在朱爾典拿着手帕擦汗水的時候,完全明白他深意的日本公使伊集院彥吉便出聲贊同道:“是的,朱爾典先生的擔心正是我的擔心。革命軍正在抓捕皇室成員。我相信,哪怕是革命,皇室成員還是要受到優待的,皇帝陛下爲這個國家做出的一切,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目共睹……”

伊集院彥吉還沒有說完,法國公司馬士理就嘲諷道:“這個國家之所以會這樣,和皇帝陛下有莫大的關係。朱爾典先生,有些皇族成員如果是在法國,那早就上了斷頭臺了!復興會向來都喜歡先審判,再處決,我們可以質疑審判,但不能質疑處決。”

雖經多次反覆,法國依然是共和國,既然是共和國,那麼對於貴族自然就沒有什麼好感。馬士理的話語讓朱爾典有些難堪,不過這種難堪立刻被俄國公使擴索維茨給打斷了,“先生們,和一羣野蠻人沒有談文明的必要,我們根本不必要爲此煞費苦心。現在我們最應該要做的事情就是問問復興會能給我們什麼,如果可能的話,俄國希望能把蒙古從這些野蠻人的手裡解救出來,我希望大家對此不會反對。”

廓索維茨的話說出了所有人的心聲,不過,美國人聽聞蒙古要被解救,連忙道:“先生們,按照北京議定書和門戶開放原則,我們必要維護這個國家的領土完整,一旦這個國家的疆土割讓出去,那麼排外情緒將會再一次高漲。按照我所得到的消息……”衛理拿着國務院剛剛發來的訓令,道:“復興會在全國已經有三十多萬軍隊,除了朱爾典先生說的滬上那部分,他們在全國各個省都有自己的軍隊,並且彈藥充足……如果我們都割讓一塊領土的話。那麼全國就會大亂。美國不希望看到一個混亂的中國,我相信大家也不希望。”

“我想大家都誤會我的意思了,”廓索維茨解釋道。“俄國對中國並沒有領土要求,我們希望的是蒙古人能獨立組成一個自己的國家。”說道這裡他再看了一眼伊集院彥吉。再解釋道:“我要再次說明的是,這個新的國家並不包括內蒙古以及東蒙。”

“中國人應該是承認各國的既得利益和保護各國在各地僑民的安全。以前簽訂的條約他們必須全部承認,借款也同樣如此。”德國公使雷克司強調道,“如果不承認借款,那麼德國將不會承認復興會爲交戰團體,更不會承認由他們組建的新的政府。”

看着德國人再一次強調着承認借款,馬士理就大笑,他最喜歡看德國人掉到坑裡:“公使先生。復興會在去年就表示不會再承認那些和圍剿戰爭有關的借款和條約,我想德國應該再一次組織遠征,才能討回那筆不該付出的錢,當然,如果德*隊還能調得過來的話。”

“如果中國人不承認借款,那麼德國將保留開戰的權利!”雷克司被嘲笑之後大怒,握起的拳頭重重的揮舞了一下。

看着會談越來越偏離主題,在一邊的朱爾典很是無可奈何。而在使館區外,正陽門宗人府內等待和各國公使會面的謝纘泰心平氣和。對於馬上就要佔領全國的復興會,洋人們不會那麼輕易就承認它爲交戰團體的。因爲只要一承認,那麼吳淞口的軍火船就可以進港,整個長江下游將被複興會牢牢控制。等那時候大事已定,他們接下來要面對就是承認新政府了。中國政權更替,這些比猴還精的洋人不會乘此良機撈上一筆,那就不是洋人。

“先生,我們應該答應他們嗎?”雷以鎮問道,佔領北京之後,他的司令部就搬過來了。他問的是洋人會談的那個前提條件。

“不!不能一開始才答應。按照國際法,只有承認我們是交戰團體,我們纔有對控制區內所有外僑生命財產負責任的義務。洋人這是要給我們下馬威。既不承認我們,又要我們擔義務。這事情如果答應,以後再和他們談判會更麻煩的。”北京涉及到洋人公使。所以現在謝纘泰是北京總負責人,他解釋完洋人的圖謀,心中還是忐忑,便追問着雷以鎮:“以鎮啊,現在除了日俄美三國,歐洲各國都不可能派兵到中國來的,而日俄美,美國和俄國我們正在談判,只有日本竟成不想讓步,所有一時間沒有辦法。你是從關外來的,如果日本派兵到瀋陽,我們能攔得住嗎?”

“只要不是日俄大戰那樣規模的戰爭,那麼我們完全有把握攔住日本。”雷以鎮很是自信的說道,“東北的部隊雖然抽調了不少入關,但是那邊練了八年兵,不是關內能比較的。”

“日俄大戰的規模?”謝纘泰不放心的問道。

“嗯,就是說日本派出三十萬左右軍隊,我們纔會處於劣勢。重安先生,聽說日本人在日俄戰爭的時候欠了不少錢,日本人現在這麼窮,不可能再派出這麼多軍隊吧?”雷以鎮道。

“不是不可能……”謝纘泰搖着頭,雷以鎮是軍人,對於外交和政治並不瞭解,但他還是希望他以後考慮問題能全面些,“以鎮啊,現在列國打戰都是借債打戰,有些借內債,有些借外債,沒有那個國家是存錢打戰。這借債打戰,打輸了是百姓還,打贏了是戰敗者還,所以開戰不是自己有沒有錢的問題,而是有沒有人放債的問題。

日本當初是靠借債打戰的,俄國當初也是靠借債打戰,真要日本再開戰,只要有人支持他,會給它放貸,那它就敢鋌而走險,因爲只要贏了,這債就不是它的債,而是我們的債了。你說,日本人會認爲打不過我們嗎?那些放貸的人會認爲他們打不過我們嗎?”

謝纘泰的說法只讓雷以鎮心中一寒,他下意識的點頭道:“沒有人會相信日本會打不過我們……也就是說……也就是說,只要日本想開戰,自然會有人借錢給他!!”

“正是如此!所以說日本沒錢就不會開戰的人根本就在癡人說夢。日本在俄國人身上拿不到賠款,在中國這邊也會拿不到賠款嗎?”謝纘泰道:“日本開戰根本不會看自己有沒有錢,關鍵是看中國能承受多少債務。如果我們只能還十億兩。那麼日本就能借到十億兩,如果能還得起二十億兩,那麼他們就能借到二十億兩。仔細說起來。這只是債務轉嫁而已,不過以日本人的性子。它只希望少借債,但不是不借債。現在對日本最不利的是美國人被我們拉到東北來了,還有就是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場沒有準備的戰爭,不過說他們沒準備也不完全對,日本一向處心積慮的想再和俄國人開戰,只是這幾年日俄關係緩和,動員的速度要慢下來。”

“重安先生,那東北不就危險了嗎?”雷以鎮沉思的時候。政委範安急問道,之前佔領北京的欣喜被日本開戰這一瓢冷水澆的精光。

“這正是我們一定要抓住光緒的原因,一旦我們不是交戰團體,只是國家的叛亂,那麼在光緒或者現任政府的邀請下,日本就有名正言順的出兵藉口。不過現在瀋陽已經被我們佔領了,光緒還有王公大臣大都在我們手裡,日本人已經難以找到說服國內國會的藉口了;再就是我們的人正在和美國和俄國談判,只要他們會支持我們,那麼這場戰即便是打。也不會大打。”謝纘泰說着話,腦子卻一直想着在虞自勳和陳去病,他們要是談好了。那東北那邊就無憂了。

衙門裡的一時間無語的時候,門外面忽然有人喊報告,而後是一個弱弱的文人站在門口,大聲的問道:“以鎮!是你嗎?”

雷以鎮聞聲猛然站起,快步過去,“孑民先生!孑民先生!!”他抓着蔡元培的手高興大喊道,心中說不出的高興。

“哎!早年我怎麼就沒看出以鎮你能有此大將之才呢?還是竟成有眼光啊!”蔡元培也反握着他的手使勁搖晃,一邊搖晃一邊高興的說道。

雷以鎮失態,屋子裡的範安還有謝纘泰都站了起來。謝纘泰早前就和蔡元培認識了,他上前拱手道:“孑民先生。昔日杭州一別,真是別來無恙啊!”

謝纘泰說完。旁邊一身軍裝的範安則敬禮道:“第2軍政委範安,進過孑民先生!”

看着謝纘泰和範安過來見禮,蔡元培雖然認識謝纘泰,但還是把雷以鎮的手放開,對兩人回禮,而後感慨道:“了不起啊!了不起啊!以前一直在想,革命成功只要能讓我在有生之年看到,我就心滿意足了。想不到今天就……今天就……”蔡元培說得激動,聲音凝噎,忽然就落下淚來,“當初可都怪我太輕敵啊!!要不然……要不然……”

蔡元培一哭,雷以鎮的鼻子也有些發酸,而當時身處杭州的謝纘泰也是萬般惆悵,只有範安有些尷尬的站立當場,不過他也機靈,忙着出去讓人給蔡元培準備早飯。

蔡元培是從地安門巡警總廳的牢房裡放出來的,昨天入睡的早,半夜時被槍炮聲驚醒,大半個晚上他都在猜測這外面到底是北洋兵變還是洋人再次攻打京城,卻萬萬沒想到是自己人打過來了。只等特別救援隊打開牢門的,自報是復興軍的時候,他都沒有反應過來。最後出到外面,看着街面上那熟悉的花花綠綠軍裝和復興軍軍旗,他才明白真的是復興軍佔領了北京,這真是做夢啊!

範安出去叫人準備早飯的時候,4師的師長張昌國跑了過來:“政委,狗日的把一個王公給弄到了公使館了,怎麼辦?”

在張昌國嘴裡,狗日的就是日本,範安聞言道:“不是把那些王公貝勒都看好了嗎?你怎麼現在跑了一個王公?”

“哎呀!底下的幾個大頭兵被他們給騙了!那肅親王善耆居然找了個差不多長相的替身,真是倒了八輩子黴了!”張昌國拍着大腿說道。他是少有上別人的當的,而且班排長都有一副撲克牌,五十四張牌就是五十四張通緝令,可在夜裡,看人是難以仔細的。

“肅親王善耆?這……這可是方塊2啊!”範安這下也着急了。撲克牌的大小鬼是光緒和隆裕,接下來的四個2依次是載灃、載濤、載洵,再就是這個肅親王善耆。可不想他卻跑了。他急問,“你怎麼知道他去了日本使館?”

“是他府上的人說的。本來就有個叫川島的日本浪人住在他府上,這掉包計就是那日本人想出來的。後來又來了一些使館區的日本兵丁,他們直接把人護送走了。這些日本之前是想進紫禁城的,被我的人一頓槍炮給趕跑了,想不到他們還不死心,居然又跑到了肅親王府,早知道就應該把這些狗日的給斃了。”張昌國的4師7旅是負責內城南面、外城以及北京南郊的,在王蒙恢部突入紫禁城後。內城南面就被他的部隊接管了。

“你要是斃了纔出大事了呢。”範安急得跺腳,又道:“你馬上回去吧,看好那些韃子,別給他們再跑了。”說罷便回了宗人府。不過他一時心急,倒是走到了宗人府旁邊的吏部——正陽門後(今*廣場)兩側都是滿清朝廷的府部,西側由北到南的是鑾儀衛、太常寺、都察院、刑部、大理寺,東側有兩排官衙,一排是是宗人府、吏部、戶部、吏部,還有一排官衙是兵部、工部、鴻臚寺、欽天監、太醫院,不過庚子之後。這最東側一排衙門全被洋人劃入了使館區,變作了各國公使館。

範安進了吏部才發現自己走錯了,又退了出來轉到隔壁的宗人府。此時蔡元培等人已經坐着敘話了,範安不好打擾,只把讓他把謝纘泰叫了出來。

“重安先生,方塊2跑了。”範安腦子還是有些亂,話說的不是很清楚。

“什麼方塊2?”謝纘泰不明所以。

“就是肅親王善耆被日本人連夜接到了日本公使館。他在王府了留了個替身大晚上士兵沒有看清所有就讓給他跑了。”範安一口氣把話說完,只看着謝纘泰,“先生,現在怎麼辦?”

“肅親王……”謝纘泰聞言也是吃了一驚,不過他早就料到不可能把滿清權貴全部抓住。總會有一些逃到公使館的,“醇親王那邊看住了嗎?”

“醇親王那邊全部都看住了!”範安忙道。“所有人也都請查了,一個也沒有逃掉。”

“醇親王那邊看死了。那事情就成了一大半。載灃幾個都是光緒的弟弟,由他們繼承皇位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洋人對此也認。這肅親王只是一個親王,管的是正藍旗,多爾袞的時候就被降入下五旗,他是沒有辦法在海外稱帝的。現在日本人搶去了,那就搶去了吧,主要其他人不跑了就行。”謝纘泰道。

“重安先生,辦法是有的,就是……”範安做了一個開槍的動作,他說的是狙擊手,現在楊銳嚴令北京的大小事務都由謝纘泰負責,所有他在做這事之前,還是要看謝纘泰的意思。

“範安啊,我們打下了北京,那這裡就不再是戰場了,不能用戰場上的那一套來應付這裡的事情。滿清好打,但是洋人難談。要獲得洋人對我們的承認,不比佔領全中國更容易啊。現在各國對我們的態度**不明,真要是派槍手把善耆殺了,那日本人就會藉機說復興會是野蠻之會,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儘量不讓洋人找到不承認我們的藉口。你先下去吧,我會好好想想這件事情的。”謝纘泰道。

謝纘泰這邊說完肅親王不可能在海外稱帝,範安心下稍安,他退下之後謝纘泰則起草着文件,把京城這邊的事情向滬上的楊銳彙報,楊銳雖然給了他全權,但現在革命的總指揮部在滬上思國寺,只有把所有的消息都彙集過去,那邊才能做出最全面的決策。

謝纘泰的電報很長,上面除了介紹情況,還有他對洋人他態度的猜測。謝纘泰認爲,現在各國雖然沒有接觸,但是之前對他們的判斷是沒有錯的,這次舉義,從整個國家的角度來說,真正的有危險的地方是東北,最危險的國家是日本。而要遏制日本,那就要藉助美俄,國內的工作着力點還是在國外。

收到謝纘泰電報的時候,楊銳和章太炎、王小霖,還有剛剛接過來的楊度、從紹興請來的岑熾,正在討論舉義通電的細節。楊銳畢竟是沒有讀過聖賢書的,文章將由章太炎、楊度等人撰寫。

楊銳的認爲通電的內容應該有五條,一、廢除滿清國會,重新制定憲法並賦予國會全權,國會召開之前,全國政務由復興會代管,之前的滿清官員需協助復興會管理政務、穩定地方;二、赦免所有依法依命圍剿、鎮壓的復興會及革命黨的滿清官員和士兵罪責,是否留任則看現在這段時間他們的表現和其自身的能力,絕不會因爲他們曾鎮壓革命就有所歧視;三、等全國形勢穩定,年底將舉行科考,招募人才;四、承認並保護各國在華利益和僑民的安全;五,保證滿人的生命以及合法財產的安全。

看着紙上的五條,章太炎問道,“竟成,你這是真赦免還是假赦免?”章太炎問的直率,一點也沒有把旁邊的楊度和岑熾當外人,岑熾聞言面無表情,而楊度卻笑等着楊銳答話。

“赦免這些人是很難說出口的,我這份東西是塗改了好幾次才定下來的。”楊銳熬了一夜,絲毫沒有倦意,“真要把那些士兵還有官員都殺了,那全國就要大亂。打天下是要依靠仇恨,所以我們不擇手段的煽動仇恨,但打下天下之後,仇恨就應該拋棄了,不然爲了革命而革命,國家只會越革越亂,人心也會越革越散。不過這也不是說革命就成功了,我們還有很多很多的事情沒有做完。以前是滿漢之爭,現在是華洋之爭,更是溫飽之爭,富裕之爭,現在重新制定目標的時候,不把目標轉移過來,國家還是不能復興。”

“革命黨起,革命黨消!看來我和竟成想到一處去了。”章太炎着扇子道,而後又再看向楊銳的兩個幕僚,特別是新來的岑熾,笑問道:“你們若有定國之策,現在可就要說出來,通電一發,全國皆知,現在一發,那以後就晚了。”楊度和章太炎熟悉,這幾條本就是他草擬的,自然對此沒有什麼意見,這話主要是問岑熾的。

看見大家都看着自己,岑熾笑道:“熾今剛來,諸多事情都還未知,通電上所言都是極爲要緊之事,雖只有五條,但是面面俱到,已沒有什麼好加的了。不過,竟成還有諸位先生,還應該早日趕到京城的好,北京歷來是國之重心,唯有我們在這個重心上,才能算是正溯啊!”

楊銳的這個幕僚章太炎不知道他是從哪裡弄來的,看不透深淺。其實這人是程蔚南推薦的,岑春煊任廣東巡撫的時候,他那時就見識了岑熾。一個女婿半個兒,老頭子有一日楊銳問大清三屠的來由,楊銳自然說是民屠袁世凱、財屠張之洞,官屠岑春煊。老頭子再問爲何這三人能稱屠,且扶搖直上並穩居官場?楊銳卻不知了。

老爺子當下就說道,這在滿清做官,除了家世,另外還要幕僚頂用,袁世凱本是梟雄,又極注意延攬人才,還精通軍學,自然是成就最高;而張之洞雖是探花,但是能力一般,之所以有今日還是靠着他的幕僚趙鳳昌出謀劃策;最後這岑春煊根本就是一紈絝子弟,雖有家世,但現在能居總督之位靠的還是岑輒任先生。老爺子一通胡侃只把楊銳的心思撩撥起來了,幾經延請還是把人給請來了,只是初來的岑熾並不多話,少有建言。

看到岑熾出策,楊銳笑道:“輒任先生說的極對,現在是要趕緊入京啊。”

第四章 墓穴第九十一章 李景明己卷 第四十八章 王師第二章 俄國第七十章 鷹丁卷 第七十六章 分期丁卷 第八十四章戊卷 第五十五章 任命辛卷 第三十章 大號魚雷第六十二章 亂下去第四十五章 兩難戊卷 第七十七章 無罪己卷 第五章 總價2戊卷 第十八章 壽辰第二章 勝利己卷 第四十五章 出名了第七章 禍首第二章 俄國第五十三章 失敗庚卷 第五十一章 想好第五十六章 青年會第五十三章 大勢第五十八章 會建工作庚卷 第六十二章 把持庚卷 第九章 特權第四十八章 和比戰難2第七十二章 喜歡第九十九章 攤牌1第五十二章 小路第二十八章 款待己卷 第四十六章 守恆辛卷 第四十八章 淪陷第九十三章 小金鳳第三十二章 誤大事第六十五章 會前2第九十一章 修書丁卷 第五十六章 造化第三十九章 夜襲1己卷 第六十五章 天佑己卷 第三章 好辦庚卷 第四十八章 爆炸己卷 第九十三章 示刀第五十一章 土地壬卷 家與國 第五十七章 招安辛卷 第十四章 戰車 下壬卷 家與國 第五十一章 侄女婿戊卷 第五十五章 任命第七十八章 改組教育會己卷 第六十四章 出發辛卷 第五十一章 新日本第二十四章 陸行上壬卷 家與國 第八十七章 風潮 上壬卷 家與國 第一百章 亂了己卷 第四十一章 猴鬥辛卷 第十三章 彼得堡辛卷 第八十二章 證供第十四章 會面下第七十章 曹操第七十六章 預備第六十三章 考慮丁卷 第二十章 年夜第八章 神父第三十三章 猶豫第四十六章 滾雷辛卷 第三十八章 試驗2 上第四十四章 隔壁第六十三章 考慮辛卷 第六十五章 阿斯特拉罕第一百零一章 攤牌3戊卷 第四十七章 時候第十三章 抓俘第四十三章 開槍辛卷 第十三章 彼得堡戊卷 第三十一章 立場壬卷 家與國 第二十六章 克倫威爾己卷 第四十二章 放!!辛卷 第四十三章 辭職辛卷 第五十四章 壯膽己卷 第五十五章 升官下第五十九章 滾!丁卷 第六十二章 祭奠第二十二章 定策2己卷 第五十六章 建制辛卷 第十八章 領土第十章 所在第十章 救人戊卷 第八章 再復第二十一章 壓寨夫人第六十四章 稀巴爛辛卷 第十一章 反對庚卷 第十二章 大手筆第七章 立足第十九章 局面己卷 第八十四章 怒吼壬卷 第三章 時間戊卷 第五十二章 擺設己卷 第二十八章 展覽會第五十一章 一大半辛卷 第七十六章 亂想第八十六章 鐵路
第四章 墓穴第九十一章 李景明己卷 第四十八章 王師第二章 俄國第七十章 鷹丁卷 第七十六章 分期丁卷 第八十四章戊卷 第五十五章 任命辛卷 第三十章 大號魚雷第六十二章 亂下去第四十五章 兩難戊卷 第七十七章 無罪己卷 第五章 總價2戊卷 第十八章 壽辰第二章 勝利己卷 第四十五章 出名了第七章 禍首第二章 俄國第五十三章 失敗庚卷 第五十一章 想好第五十六章 青年會第五十三章 大勢第五十八章 會建工作庚卷 第六十二章 把持庚卷 第九章 特權第四十八章 和比戰難2第七十二章 喜歡第九十九章 攤牌1第五十二章 小路第二十八章 款待己卷 第四十六章 守恆辛卷 第四十八章 淪陷第九十三章 小金鳳第三十二章 誤大事第六十五章 會前2第九十一章 修書丁卷 第五十六章 造化第三十九章 夜襲1己卷 第六十五章 天佑己卷 第三章 好辦庚卷 第四十八章 爆炸己卷 第九十三章 示刀第五十一章 土地壬卷 家與國 第五十七章 招安辛卷 第十四章 戰車 下壬卷 家與國 第五十一章 侄女婿戊卷 第五十五章 任命第七十八章 改組教育會己卷 第六十四章 出發辛卷 第五十一章 新日本第二十四章 陸行上壬卷 家與國 第八十七章 風潮 上壬卷 家與國 第一百章 亂了己卷 第四十一章 猴鬥辛卷 第十三章 彼得堡辛卷 第八十二章 證供第十四章 會面下第七十章 曹操第七十六章 預備第六十三章 考慮丁卷 第二十章 年夜第八章 神父第三十三章 猶豫第四十六章 滾雷辛卷 第三十八章 試驗2 上第四十四章 隔壁第六十三章 考慮辛卷 第六十五章 阿斯特拉罕第一百零一章 攤牌3戊卷 第四十七章 時候第十三章 抓俘第四十三章 開槍辛卷 第十三章 彼得堡戊卷 第三十一章 立場壬卷 家與國 第二十六章 克倫威爾己卷 第四十二章 放!!辛卷 第四十三章 辭職辛卷 第五十四章 壯膽己卷 第五十五章 升官下第五十九章 滾!丁卷 第六十二章 祭奠第二十二章 定策2己卷 第五十六章 建制辛卷 第十八章 領土第十章 所在第十章 救人戊卷 第八章 再復第二十一章 壓寨夫人第六十四章 稀巴爛辛卷 第十一章 反對庚卷 第十二章 大手筆第七章 立足第十九章 局面己卷 第八十四章 怒吼壬卷 第三章 時間戊卷 第五十二章 擺設己卷 第二十八章 展覽會第五十一章 一大半辛卷 第七十六章 亂想第八十六章 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