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保護

公元1635年,即崇德元年,太宗改國號爲“大清”。

農曆五月,仿明制欽定后妃名號,並舉行了隆重的冊封儀式。其中冊封:哲哲居清寧宮爲皇后;海蘭珠居東關雎宮——爲東宮妃;娜木鐘居西麟趾宮——爲西宮貴妃;巴特瑪·璪居東衍慶宮——爲東次宮淑妃;布木布泰居西永福宮——爲西次宮莊妃。冊封典禮舉行的時間是在七月初十日、地點是在崇政殿。

這一冊封結果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在他們看來,庶福晉烏拉納拉氏不被封賞,似乎是順理成章的,畢竟她有謀害皇嗣之嫌,可是同樣有嫌疑的其他幾位福晉卻位分極高,甚至比受害者玉兒的位分都要高,特別是海蘭珠,她進宮的時間不長,可是先是讓玉兒被禁足月餘,後又牽涉到玉兒流產一事中,可是她不但都能安然無恙地全身而退,還能得到除中宮皇后外,最高的位分,足以看出其在後宮的受寵程度。想比之下,玉兒這個一直在後金佔聖寵最多的人,在後宮的地位卻由開始的第二,一下跌至第五,位列四妃之末,可見其失寵是必然的了。

一場冊封典禮,使得後宮的格局發生了一系列變化,想比於哲哲的興奮與擔心,海蘭珠的喜出望外,玉兒則顯得淡然了許多。一整場冊封典禮,皇太極雖與哲哲並肩而站,實則眼神卻有意無意地落在玉兒的身上,而玉兒則在其看過來時,回以嫺靜優雅地一笑,然而,后妃們都在想着各自的心事,除了哲哲,再沒人注意到皇太極和玉兒的眼神交流。而哲哲本已年老,對於能否留住皇太極的心也不大在意,此刻皇太極和玉兒的眼神交流對她來說也是最願意見到的了。

一場封妃典禮就在衆人各異的心思中結束。皇太極由於還有些收尾事情要做,所以各妃就先一步回各自的寢宮。

玉兒一回到寢宮,下面的宮女們就來向她賀喜,玉兒依舊神情淡然地免了衆人的禮,吩咐蘇墨爾給衆人打賞,就自己回了寢殿。此時其他人的殿裡也是一片熱鬧的景象,特別是海蘭珠,因爲她的妃位是整個後宮除了哲哲之外最高的,所以很多庶妃們都來她的宮裡向她道賀,除了一直還未解除禁足的烏拉納拉氏。烏拉納拉氏想着她的父兄使人傳進來的消息,不禁爲失之交臂的妃位感到可惜,可是此時已無能爲力,因此,烏拉納拉氏將一切過錯都歸結到了玉兒的身上。

而被烏拉納拉氏恨得咬牙切齒的玉兒此刻正在自己的寢宮裡接受蘇墨爾的嘮叨。

“格格,奴婢真想不通,她們那麼害格格,怎麼還能封到那麼高的位分,真不知道皇上是怎麼想到,難道真的就像她們說的,皇上不再寵格格您了?可是也不對呀,封妃前一天皇上不還倒您這兒來了麼?”玉兒看着蘇墨爾快要皺到一起的眉毛撇開目光,漫不經心地道:“好了,想不通就不要想了,再怎麼說我現在不也還是四妃之一,至於位分高低,我從來就沒在乎過,這些東西,如果不能真正的駕馭,抓得太多,反而會成爲催命的東西,縱觀歷史,不會弄權之人,都是玩火自焚。”蘇墨爾本是自己在抱怨,可是沒想到玉兒竟然會接自己的話,不禁有些狐疑地看向了玉兒,隨即又似想到什麼,略帶懷疑地道:“我想起來了,您當天對皇后娘娘說的話,難不成,其他幾人也是您求的請?”蘇墨爾先是不確定,可越說越覺得就是那麼回事,看向玉兒的目光也就更加篤定。玉兒知道蘇墨爾是爲自己好,此刻被她這樣的目光看着,變得有點不安了,開口解釋道:“縱使我不求請,皇上就衝着那人的身份也不會對她們怎麼樣的,最多也就向現

在一樣,找個替罪羔羊,所以我替她們求情,皇上自然也就順水推舟將罪責都推到烏拉納拉氏身上了。”說着,玉兒的目光變得厲了那麼一點,“不過烏拉納拉氏她也不冤,畢竟,她纔是幕後的主謀。至於其他人嘛,無論我求不求情,她們都不會受多大的罰,但是,我不想讓她們過的太輕鬆,所以我才爲她們求的情。”玉兒看到蘇墨爾還不太明白的表情,接着爲她解惑道,“蘇墨爾,以後咱們在這大清後宮的路會越來越難走的,我不希望自己以後孤軍奮戰。姑姑雖疼我,但是,在她心中畢竟還是裝着科爾沁,裝着大清,還有她自己,接下來纔是我。我相信,必要的時候,她甚至是願意捨棄我,來保護她心中這些比我重要的東西。所以我需要你。”“格格,放心,奴婢就算拼掉這條命,也會幫格格的。”玉兒看着這個從小到大對自己比親姐妹還要好的丫頭,心裡一暖:“蘇墨爾,我不要你拼掉性命。你是我在這世間除了額赫和額祈葛外最信任的人,我希望你能一直陪着我。”蘇墨爾看着玉兒說的真誠,也動容地點了點頭。

玉兒覺得既然自己已經與蘇墨爾說到這一步了,索性一次性說個清楚,隨即正了正神色,道:“蘇墨爾,以前我雖然也很信任你,可是由於我自己不願意在意這些權力鬥爭,所以也不曾跟你說過這些事,可是如今既然她們這麼逼我,我也下定決心不再退縮,有些事也就都告訴你了,我只說一次,你要記住了,好好琢磨。”見蘇墨爾鄭重地點頭答應,玉兒也就開始準備說了,至於外面守着的宮女們,在玉兒和蘇墨爾地調教下,已經很是規矩懂事了。“相信你一定很好奇爲什麼我要讓姑姑替我告訴皇上我不要妃位吧?還有,我爲什麼要替她們求情,還給了姐姐這麼高的一個位分?”玉兒將蘇墨爾心中的疑問都問了出來,不過也沒有等她回答,而是繼續道,“現在的局勢你也看到了,我自從到了大清之後,一直是皇上的後宅之中得寵最多的人,這樣也被其他人所嫉妒,上次我懷孕她們動手不成,可是這次她們卻成功地害了我的孩子。雖然這有我自己不小心的原因,但主要的還是,她們的嫉妒,所以,在我決定找個人來替我將這些當下,既然姐姐千方百計地想要得寵,那我就成全她,將本屬於我的名分給她,這樣一來,明面上她是最得寵的寵妃,可是皇上心裡對我卻是多了點愧疚,對於皇上這種男人來說,也許愧疚比愛情在他心中更有分量。”蘇墨爾聽着一臉地恍然:“奴婢懂了,格格這就是一石二鳥之計,而讓皇后娘娘根皇上說,皇后娘娘必然會替您說很多您不便說的好話,也會要求皇上嚴懲其他人的,這會子要是格格再替她們求個情,就算皇上懷疑您是在算計其他人,也不會怪罪您,反而會多一點心疼。”玉兒點了點頭,也不說是也不說不是,但是在心裡,對蘇墨爾如此敏銳的理解能力也是滿意的,蘇墨爾見玉兒折騰了一整天,又與自己說了這麼長時間話,知道玉兒也累了,就幫玉兒洗漱過,服侍她休息。待玉兒躺定,蘇墨爾準備離開,就聽到玉兒的聲音傳來:“傳話下去,當初離開科爾沁時阿瑪給我的那些人,挑幾個信任的,讓他們從今日起,多加關注前朝的動靜,要知道,在這大清,前朝文武百官的尊敬要比後宮的地位更有用。”蘇墨爾聽到玉兒的話,恭敬地行禮表示記住了,轉身退下,去完成玉兒交代的是,心裡也記得玉兒的叮囑要絕對保密。

之後的時間,果然後宮的大部分女人將巴結和嫉妒的重心都轉到了海蘭珠的身上,皇太極雖是猜到了玉兒的用意,可是海蘭珠的身份本就有點尷尬,

一直以來就只有玉兒對她最好,可她竟然聯合外人害死了玉兒肚子裡的孩子,因此,現在讓她當靶子替玉兒來擋擋箭倒也挺適合的,至於她的死活,反正她既不是寨桑的親生女兒,也不是林丹汗妃子中地位高的,因此,只要不是很明顯地能挑起矛盾,他無所謂,因此也有意無意地配合着玉兒,沒事就去海蘭珠的宮裡坐坐,晚上大多數情況下也是去關雎宮,接着纔是永福宮。不過其他人也都以爲皇太極去永福宮是清寧宮和關雎宮的兩位勸的結果,不過海蘭珠也不是傻子,也想過解釋,可是她的聖寵已經引起後宮衆人的反感,此時再去說玉兒的事不光不會有人相信,還會讓大家對她更加嫉恨,所以,玉兒雖然比起其他人來說還是很得寵,卻因爲有海蘭珠,日子倒是平靜了不少。倒是海蘭珠,因此沒少算計玉兒,不過都被玉兒不動聲色地化解了。

海蘭珠無法,只得一心都用在了固寵上,想着要是自己有個孩子,地位能夠進一步穩固,想必其他人也就不敢隨便對自己動手了吧,因此,她更是整天纏着皇太極,皇太極雖是不耐,可是不又不能讓別人看出自己封海蘭珠爲宸妃的真正意圖,因此,也只得忍着。還別說,海蘭珠的想法還真實現了,等到崇德元年十月的時候,太醫查出海蘭珠懷有身孕,這使得海蘭珠很是高興,不過倒惹來了其他人越發的嫉恨,她們頻繁地向海蘭珠動手,甚至連皇太極頻繁地留宿永福宮也顧不得在意,海蘭珠驚險地化解了其他人地手段,看着玉兒悠閒自在,恨得牙癢癢,卻沒精力再對她耍手段,只能一次次地在皇太極到來的時候向他撒嬌訴苦,皇太極對於玉兒這段時間的乖順,還有後宮衆女人不去找玉兒麻煩都很滿意,因此也不在意海蘭珠的撒嬌抱怨,只是將流水似得賞賜朝關雎宮送,這樣一來惹得衆人更是眼紅。

這天,皇太極照例去了永福宮,進了宮門就看見永福宮的太監宮女們的神色不對,想到永福宮白天好像是宣太醫了,於是心裡有點擔心,就連下人們行禮也不在意,徑直向永福宮內殿走去,進了內殿就看見玉兒躺在牀上,蘇墨爾站在一邊似是在說些什麼,兩人的表情好像都很高興。兩人聽到腳步聲,擡頭,就看到了一邊站着的皇太極,蘇墨爾忙彎身行禮,玉兒也欲起身行禮,卻被皇太極按下身子:“你身子不舒服就不要多禮了。”皇太極的話剛一落音,就聽蘇墨爾在一邊笑道:“奴婢恭喜皇上。”皇太極聽到蘇墨爾道賀,不解地看向玉兒,玉兒這才道:“今天太醫來說,玉兒有了。”皇太極聽了玉兒的話,一陣高興,當下就叫來內侍,欲給玉兒賞賜,卻被看透他意圖的玉兒給拉住了:“皇上,玉兒不想讓別人知道......”皇太極看到玉兒暗淡下來的目光,想到海蘭珠一直不斷的小動作,猶豫了一下,喚來了內侍,讓他連夜將朝鮮剛進貢的一批珍貴藥材送去了關雎宮。然後囑咐玉兒好好休息,起身回了自己的寢殿。

第二天皇太極一道旨意下來,說永福宮莊妃不慎感染風寒,命其在永福宮休息,沒有他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前往打擾。

這道聖旨一下子靜了很多人,這明着關心暗着禁足的聖旨大家都看得出來,雖然玉兒不比海蘭珠得寵,可是畢竟還是比她們這些人要得寵很多,因此這道聖旨之後,很多人都還是很高興的,特別是海蘭珠,皇太極一道聖旨不僅禁了玉兒的足,而且,皇太極對她也明顯比以前更上心了,雖說有後宮女人的虎視眈眈,但她相信,只要有皇太極的庇佑,她自己絕對會平平安安地誕下皇嗣,寵冠後宮的。

..

(本章完)

第三十四章元宵節定情第二十二章再回科爾沁第二章深談第九十四章流言再起第九十四章流言再起第七十二章封妃第十一章面見衆人第七十六章難產第四十四章洞房第九十四章流言再起第九章婚事第十三章到達盛京第十八章後宅第十九章有孕第六十二章凱旋(一)第六十二章凱旋(一)第九十二章分歧第三十九章變數第七十四章皇八子第四十二章大婚(一)第七十六章難產第八十五章明朝滅亡第四十六章敬茶、遷都第二十四章日益病重第七章結盟第二十九章梳妝第一百零三章順治大婚(一)第一百章福臨婚事第八十九章一統天下第二十八章出征之事第四十二章大婚(一)第四十六章敬茶、遷都第三十三章新年第七十三章保護第三十九章變數第三十三章新年第一百零二章親政第十八章後宅第二十一章城門遇險第三十四章元宵節定情第二章深談第十七章初到遼陽第三十章教導第二十二章再回科爾沁第十三章到達盛京第七十二章封妃第五十二章努爾哈赤之死第三十四章元宵節定情第十七章初到遼陽第十六章爭端初顯第七十五章福臨降生第七十九章智降洪承疇第八十八章遷都北京第二十八章出征之事第五十八章有孕第三十一章洛格之死第四十三章婚禮(二)第七十二章封妃第二十五章逝世第三十章教導第五章又見刺客第三十五章出征第七十六章難產第十四章初次覲見第三章莽古斯受傷第十四章初次覲見第六十三章凱旋(二)第六十六章探聽心思第三十六章算計第十三章到達盛京第八十二章終登大寶第三十一章洛格之死第七十六章難產第七章結盟第四十二章大婚(一)第二十六章小玉兒第八十三章攝政王第十九章有孕第七十八章一代寵妃第十章後金來的阿哥第八章母儀天下第六十七章後宮算計第六十三章凱旋(二)第三十八章小玉兒心思第一百零二章親政第二十五章逝世第七十八章一代寵妃第八十一章皇位之爭第四章謀劃第二十七章再回大金第十九章有孕第三十三章新年第八十二章終登大寶第十一章面見衆人第一百零三章順治大婚(一)第九十八章出手第八十六章衝冠一怒第十章後金來的阿哥第三十五章出征第二十章掌權
第三十四章元宵節定情第二十二章再回科爾沁第二章深談第九十四章流言再起第九十四章流言再起第七十二章封妃第十一章面見衆人第七十六章難產第四十四章洞房第九十四章流言再起第九章婚事第十三章到達盛京第十八章後宅第十九章有孕第六十二章凱旋(一)第六十二章凱旋(一)第九十二章分歧第三十九章變數第七十四章皇八子第四十二章大婚(一)第七十六章難產第八十五章明朝滅亡第四十六章敬茶、遷都第二十四章日益病重第七章結盟第二十九章梳妝第一百零三章順治大婚(一)第一百章福臨婚事第八十九章一統天下第二十八章出征之事第四十二章大婚(一)第四十六章敬茶、遷都第三十三章新年第七十三章保護第三十九章變數第三十三章新年第一百零二章親政第十八章後宅第二十一章城門遇險第三十四章元宵節定情第二章深談第十七章初到遼陽第三十章教導第二十二章再回科爾沁第十三章到達盛京第七十二章封妃第五十二章努爾哈赤之死第三十四章元宵節定情第十七章初到遼陽第十六章爭端初顯第七十五章福臨降生第七十九章智降洪承疇第八十八章遷都北京第二十八章出征之事第五十八章有孕第三十一章洛格之死第四十三章婚禮(二)第七十二章封妃第二十五章逝世第三十章教導第五章又見刺客第三十五章出征第七十六章難產第十四章初次覲見第三章莽古斯受傷第十四章初次覲見第六十三章凱旋(二)第六十六章探聽心思第三十六章算計第十三章到達盛京第八十二章終登大寶第三十一章洛格之死第七十六章難產第七章結盟第四十二章大婚(一)第二十六章小玉兒第八十三章攝政王第十九章有孕第七十八章一代寵妃第十章後金來的阿哥第八章母儀天下第六十七章後宮算計第六十三章凱旋(二)第三十八章小玉兒心思第一百零二章親政第二十五章逝世第七十八章一代寵妃第八十一章皇位之爭第四章謀劃第二十七章再回大金第十九章有孕第三十三章新年第八十二章終登大寶第十一章面見衆人第一百零三章順治大婚(一)第九十八章出手第八十六章衝冠一怒第十章後金來的阿哥第三十五章出征第二十章掌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