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趙之地素有矛盾,自陳勝、吳廣起義後,便派遣武臣爲將軍,張耳、陳餘爲校尉帶三千餘人由白馬津渡過黃河,北徇趙地。
平定趙地之後,張耳、陳餘跳動武臣自立爲趙王,之後又拒絕陳勝徵調趙軍西進入關的命令,但是因爲兩人對武臣提出的“南據大河,北有燕代”的策略,但是韓廣進入燕境之後,也效仿武臣自立爲燕王。
之後便是爲了爭奪地盤而鬥爭,之後又經歷了李良的叛亂,如今張耳握趙國大權,燕地、趙地也依附楚國的項羽,看似北方之境沒有摩擦發生,但是陳餘對張耳的憤恨還是超過了天下人的想象。
曾經的刎頸之交,今日竟然真的要比不共戴天之仇還要深刻。
“陳餘小人!我不殺此人枉爲人!”
張耳此時命將尉將趙兵向北五十里之後,接到項羽的急召,張耳便獨自反身回到項羽大營中,在大帳內已經向失去理智一般,痛罵陳餘。
“張相此時不可進攻陳餘!”
項羽召回張耳的原因就是不讓張耳回擊陳餘,張耳聽完當然不肯,說道:
“此時我已經成了孤兵,不奪回趙國我有何立足之地!”
“我說的不可進攻陳餘不是日後不可以,而是現在不可以,如今陳餘已經奪取趙國全境,但是若是你此時莽撞進攻陳餘,勝算有多大,此時我們與秦軍對峙進入白熱化,隨時會發生大決戰,上將軍必然不能分兵助你,不若等上將軍擊敗秦軍之後,揮軍北上斬殺陳餘!”
這段話確實是打動了張耳,此時自己貿然進攻陳餘,極有可能鎩羽而歸,一旦如此,自己再也沒有反身的可能了,亂世沒有了兵馬,誰會相助於你。
看到張耳的心動,項羽也對其說道:“不若將趙軍調回,我們準備制定對秦軍的進攻戰略!”
“便依上將軍!”
張耳聽到項羽開口,也順着臺階而下,此時最重要的確實是擊敗秦軍,不然秦軍一旦將項羽、劉邦擊敗,那麼天下誰還可以擋住秦軍。
——————
韓信收到扶蘇的命令之後,迅速領兵出征,爲了能夠牽制燕魏在成皋外的聯軍,最先發動進攻的是上官青領的三千鐵鷹銳士。
李晉領兩萬陰山鐵騎居上官青西北,而鄭統領一萬陰山鐵騎居上官青西南,三部呈“凸”字型,一邊防備南部的項羽一邊防禦齊國軍隊來援,雖然不太可能,但是李晉用兵最重謹慎。
因爲有了騎兵和大秦銳士的牽制,韓信直接出函谷關,從秦國境內渡過蒲板津將空無守備的魏地平定,韓信爲主帥、董翳爲副將,直接向井陘口開拔。
而韓信擊破毫無防備的魏地之後,魏豹領的魏軍軍心大亂,被上官青擊潰,魏王豹死於亂軍之中,隨即在李晉、鄭統和上官青的合圍之下,臧荼自刎,燕軍潰敗。
此時的韓信已經沒有了任何牽制,緊急修書一封給扶蘇:
“末將望逐次消滅代、趙、燕,東擊田齊,南絕楚軍糧道,對楚軍實施側翼迂迴,最後同蒙恬、趙佗、李晉等合兵南陽郡!”
扶蘇收到韓信的作戰戰略,趙基、蒙毅兩人讚不絕口,扶蘇當即拍板同意這一策略。
陳餘得知韓信將要進軍井陘口的消息,十分慌亂啊,於是集結全趙加上俘虜的張耳之軍組成八萬軍,防禦井陘口。
“將軍,韓信領兵十萬來攻,我們怕是難以抵擋,但是韓信渡過黃河,轉戰魏地多時,魏地新平,從函谷關來的糧道勢必在魏地讓我們有機可乘,如今井陘口之道,戰車不能並行,騎兵更是難以成列,請將軍給我三萬騎兵,我欲從小路截擊韓信糧道,將軍利用井陘口地形堅守高壘,待我擊破韓信糧道,從後突襲,將軍與我前後夾擊韓信所領的秦軍於荒野,不出十日,韓信必敗!”
陳餘是滿腦子儒家觀念的人,對於陰謀詭譎的那一套兵家之法實在是不敢苟同,所以對李左車說道:
“韓信雖領兵十萬,但是井陘口能展開的兵力能有多少,我們這邊寬闊,完全可以鋪設大軍以逸待勞,縱然韓信有兵十萬,也是會一股一股被我軍消滅。”
所以陳餘拒絕了李左車的建議,將所有兵力佈置在井陘口前,企圖用井陘口的地勢,以重病堵塞韓信的大軍。
韓信得知陳餘拒絕了連自己也頗爲憂慮的李左車建議之後,大笑一聲:“趙地平矣!”
“張果聽令!”
“末將在!”
“你領輕騎三千人,每人拿一面黑旗從小道迂迴至趙軍營壘附近,我會令四萬郡縣守卒佯裝敵不過陳餘精銳而敗退,你趁機攻佔趙軍大營,插上我軍旗幟,以張聲勢,之後,我會親領藍田六萬大軍擊破陳餘之兵!”
“諾!”
韓信故意將郡縣守卒的營壘設在外圍,隨意紮營,顯得凌亂不堪,陳餘的斥候探明之後,陳餘對李左車說道:
“還以爲這個驟然被秦國皇帝提拔的將軍有多厲害,連紮營都如此凌亂,平定巴蜀不知道撿了什麼大便宜。”
陳餘剛說完這句話,便聽到外面衝進來一個人!
“報!秦軍四萬步卒對我軍發起了進攻!”
聽到秦軍來的這麼快,陳餘還是有些慌張,隨即鎮靜下來,對李左車說道:“只有四萬?看來這韓信也知道再多的秦軍在井陘口也擺不開陣勢,廣武君領兵兩萬攻擊秦軍側翼,我將領兵六萬擊敗這四萬人前軍主力!”
秦軍四萬人大張旗鼓,發動了對陳餘趙軍大營的攻擊,趙軍此時本土作戰,士氣正盛,又是倍於來襲敵軍,自然也不甘示弱,當即開營發兵,一陣激烈戰鬥之後,韓信見誘敵目的達到,四萬秦軍佯敗退卻,向井陘口退卻。
此時的陳餘見秦軍大敗,想趁着這四萬人敗勢裹挾另外的秦軍站不住陣腳,當即與李左車合兵緊追敗退秦軍,秦軍放棄大營向後退卻結陣,陳餘的趙軍迅速爭搶了秦軍的輜重便繼續追殺秦軍。
“天佑我陳餘!秦軍又如何,今日我將楊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