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四月末,雨水逐漸增多,兩隻巨鷹冒雨前行,每每飛不到百里路便漸行漸緩,力不從心。秦徐二人乘坐巨鷹飛走停歇,到了平原地帶更是徒步前行。
在依山傍水的平原地帶,樹木更加茂盛密集,牧草更是新鮮嫩綠,加上江河交錯,水源豐富,人們在這裡不僅可以牧馬放羊,種田耕地,還可以上山打獵,下河捕魚。這裡最適宜人們居住,在地廣人稀的蓬萊島也只有這樣的地方,纔可以看到三三兩兩的屋舍和羣居的部落。
秦風乘坐巨鷹,俯瞰天空下的山川平原,爲了沿路打聽那些從大秦東渡來的人,只要看到有羣居的部落,他都會停下來向當地居民諮詢問候。又向當地居民指點那些生長在野外的天然植物,哪些可以食用,哪些可以入藥,哪些可以用來織布製衣,又教會他們如何將那些植物培育耕種,雖然與那些居民有着言語阻礙,但他們每到一處,都會受到當地居民的熱情擁護。
這一日,秦風和徐青梅到了一處人居密集的部落。這裡的人不像其他部落那樣以獸皮樹葉遮體,鷹羽爲冠,他們大部分人都身着青衫布衣,有履有帽。市場上不僅有山野的獵物,水中的魚蝦,還有中原的五穀雜糧,他們講的也都是中原的楚地官腔,來到這裡似乎是回到了繁盛的中原。
一經打聽這帶地方的村落,有的叫丹陽,有的叫沛都,有的叫郢川,有的叫壽春,有的叫番陽,全是按照中原楚地的名城取的名字,原來這裡方圓千里處正是中原盧奇統治的地方。
盧奇本是中原楚地沛縣人士,是盧綰的胞弟,當年因爲拒服苦工徭役,他和兄長盧綰憑着一身武功,帶領兩千兵役在楚國郢都殺了那些監工的王親貴族,連楚懷王的親弟弟也在其內。楚懷王下令城內所有防護軍對其兄弟二人圍剿追殺。
盧奇和盧綰各率兵八百,突出重圍,分奔東西。盧綰一支逃往西秦咸陽後,又被秦兵抓去服了徭役,其間服役時與沛公劉季,曹參、樊噲,夏侯嬰等人結爲義兄弟,之後一起共事,建立西漢霸業,此是後話。
盧奇帶着八百鄉民一路逃往故鄉沛城,又遭遇當地官兵圍捕追殺,走投無路之際,唯有出海坐船東渡。這二十多年來盧奇和中原來的勇士,在東瀛蓬萊島東征西討軟硬兼施,勢力不斷擴大,終於統一了大半個蓬萊島。因爲蓬萊島多以本地居民爲主,是以蓬萊島又叫本州島,而當年與盧奇一起前來東瀛的兄弟,都是來自中原楚國,所以他的部落才叫東楚部落。盧奇野心勃勃,自稱東瀛楚王,眼看要統一整個蓬萊島,又北望瀛洲,南視方丈,預想一統整個東瀛。
秦風按照當地居民所指,來到了沛都,盧奇是楚國沛城人,他統一了蓬萊島就把自己居住的地方叫沛都,沛都果然與衆不同,不僅建立了像中原一樣的豪華宮殿,那些士兵的頭領都配有金盔鐵甲,銀槍鐵戟,和戰車坐騎,就連普通的士兵也都有統一的戎裝。
此時的沛都郊外又聚集上萬兵馬,不知道盧奇又要征討何方部落。
等到天黑時,秦風和徐青梅各打暈了一名士兵,換上他們的戎裝,混插在校兵場上的大軍之中。校場上到處燃起了火把,照的比白晝還要光亮。點將臺上,只見一位滿臉虯髯的中年人,頭戴金盔,身着鐵甲,外披紫青戰袍,站在點將臺上指手畫腳威風凜凜,那人正是東楚部落的頭領東瀛楚王盧奇。
只聽盧奇道:“我們已經派出使者勸告藤原部落主動受降,沒想到那藤原季夫不可一世,不僅不歸順我們部落,還主動向我們發起進攻,他們已經兵紮在利川河以東,與我們相距不過百里之遙,那些本地的土著居民,忘恩負義,一聽藤原大軍的到來,都紛紛投向他們,哼!看來他們一個個都活膩了!”
盧奇大聲吼叫,場內誰也不敢作聲,他身邊的副將諸葛勝接着大聲道:“自從你們歸順了我們,你們吃的是青稞大米,穿的是棉紗布衣,住的是石屋瓦房,你們再想想你們之前沒有歸順我們時,穿的是樹藤枝葉,住的是茅草木屋,每天要與那些邋狗爭奪郊外的死屍來作爲一日三餐,反觀現在呢...”
“現在我們雖然有了吃和穿,有了地方住,可是我們卻沒有了尊嚴,我們只是任由你們驅使的奴隸,大家都情願過以前無拘無束的日子。”校場上終於有人開了口。接着許多人紛紛響應。
一位老兵出列說道:“自從楚王統一了本州島後,你把我們這些士兵居民分爲三等,其中以你們中原東渡過來的人尊爲中原貴族,其他四海他鄉來的人稱爲平民族,他們都有自己的農田耕地,而我們這些當地居民卻淪爲最低等的奴隸,我們就像那些牲口一樣憑你們擺佈,任你們驅使,大家都毫無尊嚴和自由可言,試問藤原部落的人又怎麼會甘心歸降與你?”
這位老兵本是一番忠言諫語,盧奇卻視他爲擾亂軍心,隨着一聲令下,已經有兩名執法護衛將其拿下就地正法。場內頓時一陣動亂,幾百名土著兵紛紛起義反抗,只是須臾間便已被鎮壓。諸葛勝見那些起義反抗的人,有的引頸就戮,有的自我剖腹自盡,驚的向盧奇道:“這些歸降的土著人,他們寧願一死也不願隨我們攻打藤原部落,屬下只怕他們會有人臨陣叛變倒戈相向,看來我們這次東征還需要慎行纔是。”
盧奇聽諸葛勝之言,是要臨時取消東征,不禁怒道:“我們之前憑着八百將士東征西討,哪一次戰爭不是進退維谷驚險萬分,如今我們的隊伍已經發展到兩萬多人,眼見就要統一整個本州島,怎麼你反而怕了!”
諸葛勝想到盧奇向來我行我素剛愎自用,此番多勸無益,只好隨其發號施令,連夜向利川河以東進軍。
三日後,秦風和徐青梅跟隨大軍來到利川河時,正是黎明破曉時,只聽河對岸高坡處藤原部落的士兵早已彎弓搭箭,整兵備戰。盧奇見到他們的木弓竹箭,最遠射程不過十丈左右,而他們所持的兵器只不過是一些木矛、石斧、木棍、竹叉而已。又見利川河雖然寬廣,此時卻是乾涸見底,最深處不過膝蓋之處,不禁哈哈大笑:“此時利川河居然會乾涸無水,真是天助我也!”接着又大聲叫道:“藤原季夫,何不乖乖前來受降,本王可以饒你不死。”
副將諸葛勝見到大河干涸,而對方的敵軍,就連他們的領軍首領都沒有像樣的鐵器在手,不禁也是哈哈大笑,喜不自禁,又連連向盧奇說道:“都怪小弟膽小怕事,還一直勸阻大哥莫要出兵,小弟胸無成見,險些誤了軍中大事,這次就由我率兵打頭陣,大哥在後面做掩護就行了。”
盧奇又是怒道:“對付一個小小的藤原部落,就像巨鷹抓小雞,雄獅捕兔崽一樣容易,我們又何必分三軍進攻,大家並軍齊進速戰速決豈不更好?”
諸葛勝連連稱是,正要揮舞着大刀命令大家涉水前進,這時秦風從大軍中飛躍而起,擋在盧奇和諸葛勝的前面,大聲道:“前面危險,大家切莫前行。”
盧奇見秦風如飛鷹一樣騰空飛起,其輕功武術見所未見,不禁大駭,問道:“尊駕是何方高人,既然也是從華夏中原一起來的,又何必阻擋我的大事。”
“在下秦風,是華夏秦國人,大家同爲華夏炎黃子孫,我又怎麼忍心看着你全軍覆沒,士兵白白犧牲。”
這時大軍中不少人激動萬分,顧不得犯了軍紀,脫口而出:“你是秦風,是中原大秦的秦風?”
秦風想不到盧奇的大軍中還有人會認識他,正在納悶,這時徐青梅也飛躍到衆人的面前,道:“不錯,他就是故國家園的秦風,我是福王的女兒徐青梅,你們應該認識我。”徐青梅話音剛落,這時一千多名青年士兵都顧不得軍紀,向秦風徐青梅上前相認,其中一個俊臉小個子道:“風哥,你終於來了,我是姬友衡,這些都是我們從大秦東渡來的人。”大家都激動開心的自我介紹。
諸葛勝見一千多名年輕士兵看到秦風來了,居然目無軍紀,連首領盧奇也不放在眼裡,不禁發怒,想要殺一儆百以整軍紀,舉刀便向他身前的一位士兵砍去,這時一名四旬左右的頭目眼明手快,揮劍格開了諸葛勝的大刀。那士兵嚇得大喊:“統領饒命呀!”諸葛勝如何會就此罷手,直指着那揮劍擋刀的人怒罵:“大膽黃可中,這些人無視軍紀,本座要殺一儆百,莫非你要跟着他們造反了嗎!”
黃可中跪拜求情:“只因大家與故人久別重逢,纔會忘乎所以,以致亂了軍紀,此時我們大敵在前,將軍切莫可臨陣殺將,只等我們攻破藤原部落後,末將再聽由大將軍處罰。”
諸葛勝見黃可中代屬下請罪求情,言辭卑微,心中氣已消了大半,正要扶起他,盧奇見到黃可中以及他的部下,對秦風如同天人一樣的敬重,心生嫉恨,對黃可中更是不依不饒,舉大刀向他砍去。黃可中爲了保住他那一千多名親兵,甘願以死代罪。
大刀正從黃可中頭頂劈下,忽然叮噹一聲響,大刀已經應聲而斷,盧奇手上只剩下刀柄在手,秦風擋在黃可中面前,手指又夾起了一粒小青石。盧奇見秦風只是用手指彈了一粒小青石,便可以將他的大刀擊斷,心中大駭,再也不敢輕舉妄動,心中更害怕多年辛苦打下的江山,會就此被秦風輕易奪去。諸葛勝見狀,號令大家將秦風團團圍住。
“我們不認識秦風,你既然也是華夏中原人,就不該幫着藤原部落的人阻擋我們前進。”盧奇手下的一名頭領說道。
“所謂雙拳難敵四手,你幫着外族人來攻打我們中原人,就算你武功再高,又怎麼敵得過我們這裡所有的人?”又一人站出來指責秦風,他用的可是大秦的官腔,看來他也是咸陽人。
秦風丟下手中的青石,走到衆人面前,道:“秦風攔着大家前行,只是不想讓大家白白送死罷了。”這時大家都驚愕相望,只聽秦風繼續道:“這時正是陰雨連綿的黃梅季節,利川河居然會乾涸無水,你們就不覺得奇怪嗎?”
盧奇能夠在短短的二十年內,佔領整個蓬萊島,當然不會是有勇無謀的莽夫,他只不過因爲近年來的戰爭,幾乎都能夠輕易取勝,此番見到敵人落後的兵器,纔會輕敵大意。這番聽的秦風稍加提醒,才恍然大悟,爲免失了軍中威望,纔不甘心對其拜服,依然僵着道:“我盧奇帶着八百鄉勇來到蓬萊島,大小爭戰數百次,什麼兵法計謀沒見過,豈要你來點醒?”
諸葛勝依然不明就裡,向秦風問道:“尊下莫非認爲利川河的上游已經被藤原部落的人攔截蓄水,他們想用大水淹死我們三軍?”
秦風笑道:“秦風初來乍到,至於這裡是否真的久旱無雨,還是被人攔水截流並未可知,爲安全起見,將軍何不親自去上游探查一番,如若真的被人攔阻截流,只需要開堤放水,再扎筏渡河就是。”
諸葛勝這下明白過來,對秦風又是感激又是欽佩,急忙和黃可中率領一千士兵向上遊奔去。衆人都各就各位,此時他們都明白了秦風的用意,一起對他投來尊敬和感激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