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120章 屯長

“嗇夫之送見它官者,不得除其故官佐、吏以之新官……”

秦律規定,長吏被調任他處,必須隻身離去,不得帶着原先的佐吏一同離開。

商君以爲憑藉這一條,就能在秦國杜絕拉幫結夥,山頭主義。而荀子在入秦見聞裡,也誇獎秦國的士大夫,說他們“不比周,不朋黨”。

不過從黑夫的角度看來,荀子還是對秦國瞭解太少了,即便在秩序肅然的秦軍之中,決定人事任命、軍事調度的,並不止是軍法紀律。這次滅魏之戰,就處處都有人情故舊的影子。

從二五百主的營帳裡出來時,黑夫已經得到了他期望的任命,望着外面忙碌的戍卒刑徒們,他不由有些感慨。

“此次奉命帥大軍攻打大梁的主將,是王翦之子王賁,他雖然是第一次帶領大軍團作戰,但爵位已是少上造。副將亦是曾與王翦配合擊破趙國的中更羌瘣,這位是隴西羌人,王賁命羌瘣帥萬餘人離開大梁,向東攻略魏國東部諸縣。”

“而方城縣尉楊熊,也是跟王家交情莫逆的三川郡楊氏子弟,不然可輪不上這好差事……”

“我之所以能混進這支隊伍,很大原因,又是因爲老上司杜弦與楊熊有舊誼,還幫我寫了一封介紹信,說我擅長帶兵,在更役和亭長任上表現出色云云。”

有一種說法,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鐵定不超過六層,最多僅僅通過六個人,就能夠聯繫上。黑夫這麼一掰算,自己與秦王的關係,也只隔着五六層呢!

所以即便在秦國,人與人的關係,依舊充斥着律令軍法管不到的每個角落。不管你在職位上多麼任勞任怨,離開熟悉的環境後,在與相同爵位的人競爭時,依然得靠人情故舊來獲取關鍵任命。

這就是相同的起點,最後有人得到提攜扶搖直上,有人一輩子在基層默默無聞的重要緣故。

好在結果是有利於黑夫的,他得到了楊熊同意,可以隨徵東偏師出發,雖然職務只是一個小小屯長。

秦軍步兵的編制分爲六級,即:五人爲伍,設伍長一人;二伍爲什,設什長一人;五什爲屯,設屯長一人;二屯爲百,設百將一人;五百人,設五百主一人;一千人,設二五百主一人。其中,楊熊在軍中的職務“二五百主”也稱“千人”,已屬中級軍官。

因爲這支攻魏大軍來自不同郡縣,徵東偏師也是混編,所以編制並不嚴密,像黑夫這個屯長,上面竟沒有百將管着他,而是直接聽命於“五百主”,五百主名叫張齮(yǐ),是南陽郡宛城的一名尉史。

隸屬於黑夫屯長的五十名士兵,則包括了他帶來的安陸縣衆人,還有住在他們窩棚附近的鄢縣戍卒。基層軍事單位,基本都是按照地域籍貫分配,因爲不同郡縣之間,口音方言差距極大,南郡內部的郡縣還能勉強聽清,若是分給黑夫幾個漢中郡來的士兵,他喊出的命令,那些人就完全一頭霧水了……

雅言?那是貴族才能修習到的普通話,與黑夫他們無關,更何況自從周室滅亡後,雅言已經漸漸式微了。

所以,接下來三天的行伍編隊裡,黑夫便用安陸方言,對自己的新下屬們發號施令。

他將五十人分成了五個什,任命了五個什長、五個伍長。

充分理解了秦國內部“人情故舊”的內幕後,黑夫也發揮了任人唯親的原則,有公士爵位的東門豹、小陶被他任命爲什長,季嬰、利鹹,甚至連卜乘也混上了伍長的職位。

此外還有三個什長是鄢縣人,共敖也在其中,此子得知自己竟然成了黑夫的下屬,可少不了一通抱怨。

不過黑夫一句話就讓他閉了嘴。

“我是簪嫋,你是公士。”

爵低的人服從爵高的人,這就是軍營裡鐵打的規矩。

共敖氣得說,這次他一定要立功得爵,超過黑夫。

行伍編排只有三天時間,雖然混編進來的鄢縣戍卒在秩序上,比起黑夫這幾個月一路帶過來的安陸縣戍卒差遠了。但好在戍卒們至少都是服過一次更役的,受過基本的軍事訓練。

所以黑夫沒花費多大功夫,好歹讓他們知道了自己所在的什、伍,複習了進退停止,起立蹲下的技能,至於左右……就不強求熟練掌握了,跟着什長手裡的竹竿小旗跑就行。

在完成各屯編制後,接下來便是“千人”級別的合練。作爲中級軍官,二五百主楊熊、五百主張齮可不同於百將屯長的土把式,而是掌握了高大上的兵法。

現如今秦軍的練兵之法,已經不再是早期的孫子、吳子,而是遠在咸陽的國尉尉繚新近編篡出來的《尉繚兵法》,說起來,尉繚也是大梁人,不知他得知自己的兵法被用於攻滅魏國,會作何感想?

按照尉繚兵法,兵卒們被分發了武器,身體矮的拿矛戟,身體高、視野開闊的用弓弩,強壯的擎大旗,勇敢的操金鼓。

接下來,便是用數日時間,讓衆人識旗幟、辨金鼓、知進退、明賞罰。黑夫作爲屯長,就得掌握“擊鼓而進,低旗則趨,鳴金則退,麾而左之,麾而右之,金鼓俱擊而坐”等基本的信息,再教授給什長伍長。

讓人頭大的是,在金鼓上,還分有步、趨、騖、將、帥、伯等諸類鼓聲。跟近代的行軍類似,走一步敲一下鼓是慢步行進,走十步敲一次鼓是快步行進,鼓聲不斷是跑步行進……

這就意味着,到了戰時,黑夫必須豎起耳朵,聽着傳令官發出的每一個鼓點節奏,睜大眼睛,看清楚旗幟的方向高低,若是做錯或者做反了,擾亂了軍中秩序,那就等着掉腦袋吧!

完成千人的訓練,就是萬人的合練,排成方陣的大軍手持兵器,在被砍伐一空的樑囿大聲喊着號令,邁步走得塵土飛揚,亦是威懾城內的一種方式。

很快就到了二月中旬,在大河和鴻溝的水被刑徒戍卒們引過來倒灌大梁的前夜,秦軍戍卒的營地裡,再度響起了一陣陣有序的鼓聲……

經過半個月的訓練後,屯長們已經對金鼓十分敏感,黑夫一個軲轆翻起來,大聲催促衆人起牀,在帳外集合。

一鼓整兵,二鼓習陳,三鼓趨食,四鼓嚴辦,五鼓就行。聞鼓聲合,然後舉旗……

這就相當於現代軍隊的起牀號、出操號、開飯號,作戰時也有衝鋒號、集結號、行軍號。只是鼓點聲比不了銅號,沒有那麼明顯的曲調差別,黑夫得將其牢牢記在心裡才行。

於是三鼓之後,黑夫屯長便帶着自己的屬下吃完朝食,五鼓之後,便一同走出營地,在“二五百主”楊熊的旗幟下集合,站成一個小方陣,準備出發……

那些早起挖溝渠、做縴夫的戍卒們,有些羨慕地看着這分離出來,整裝待發的萬餘人。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魏國富庶,魏軍羸弱,得到前去攻略魏東各縣的機會,不僅可以看看中原的花花世界,還能獲得斬首立功的機會,比他們在大梁城下和泥水打交道強多了。

黑夫麾下衆人,眼中亦滿是憧憬,唯獨共敖望着朝陽下的大梁城,有些惆悵,他突然對黑夫說道:“屯長可知道,我雖不喜秦軍,但能隨軍離開大梁,卻滿心歡喜?”

站在方陣前列,握劍、披甲的黑夫看了一眼大梁固若金湯的土垣,淡淡地說道:“是不想看到水攻鄢城,死傷十餘萬的悲劇重演罷?”

這場戰爭,圍城的秦軍基本能保持毫髮無損,但城內的魏人,可就有苦日子過了……或許等黑夫他們回來時,城內已是懸釜爲炊,易子而食……

二人的對話,被急促的鼓點打斷了,陽光下,中更羌瘣的將旗出現了,它色彩鮮明,高舉向東,各“千人”的小旗亦隨之向東。

在走一步敲一下的“步鼓”指引下,黑夫也手持瓦片和竹板,敲打着相同的節奏,指揮部下們邁動腳步,衆人拔營東行……

щшш ●тTk ān ●C〇

這支軍隊的第一個目標,在大梁東南數十外,名叫陳留,那是魏國的一處重鎮險關,駐有兵卒三千,這支“勤王之師”一直在徘徊觀望大梁局勢,亦是偏師東進必須掃除的障礙!

……

一天後,魏國陳留縣。

魏國陳留令是個硬骨頭,聽聞“秦寇”將至的消息後,居然沒有選擇投降和逃跑,而是在縣中擊鼓,號召各氏族、百姓一同禦敵……

在這鐘鳴擊鼓聲中,位於縣東的高陽鄉,一位輕俠打扮,二十餘歲的青年邁着急促的腳步,走進了自家貧寒的院子,拿起掛在牆上的二尺劍,就要往外走!

“酈商,站住!”

屋舍內,一位手持竹卷的儒服中年走了出來,他年已四旬,身長八尺,與那青年一樣壯大,卻穿着看似文弱的儒服,顯得有些不倫不類。此人相貌也很一般,只是那對眼睛裡透着一絲狡黠輕狂。

“吾弟,你仗劍在手,欲往何處啊?”

酈商捏着劍,大聲道:“兄長,秦寇將至,縣君在擊鼓徵募衆人禦敵,我與鄉中夥伴正欲前往!”

“禦敵?”

儒服中年聞言,哈哈大笑起來:“秦軍勢大,連魏王都被困死在大梁城內,其命不絕如縷。而陳留區區小邑,只要秦軍派遣偏師來攻,也危在旦夕。封君大將尚不能禦敵於樑門之內,憑汝等一羣輕俠少年,就想擊退秦人?”

酈食其言罷,板下臉來,斥責道:“知勢不可爲而捨命送死,只爲爭一時之勇,匹夫之愚也!酈商,你的命,就這麼輕賤?”

第342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425章 三窟第304章 六百石第149章 其末立見第188章 陷之死地然後生!第635章 薪火(上)第887章 大都無防第267章 棺槨三百第494章 一人之心第212章 涇流之大第239章 將以照千里第430章 天子命氏!第871章 不臣之心第436章 深踐戎馬之地第214章 郡守騰第160章 大夫爵第863章 西當太白有鳥道第359章 你喜歡熄燈還是亮着?第336章 君子之交淡如水第636章 魚脫於淵第144章 起於微末第995章 大盜第749章 我的老家第461章 糖氏第883章 商於六百里第387章 以力爲雄第570章 我願世間少英雄!第126章 死傷第414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第746章 用兵不遜吳孫子第794章 欲以自重第737章 仁者無敵第245章 除安陸尉第655章 回家的誘惑第933章 結交樓煩將第495章 虎女焉能嫁犬子!第744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下)第131章 成與不成第219章 鶯鶯燕燕第897章 我來看你了第221章 青青子衿第430章 天子命氏!第482章 私學第447章 吾矛之利第759章 聲東擊西第732章 上病益甚第488章 農家第483章 汝等欲爲亂乎?第831章 帝國之壁第691章 爲人民服務第70章 若敖之鬼第704章 昌南侯的秘密第279章 八公山上第235章 潺陵第222章 抄個屁!第803章 漢東之國隨爲大第18章 袍澤們第611章 如蠅逐臭第799章 江漢湯湯第887章 大都無防第859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第997章 泗水第577章 三十三年第217章 執斧斤者第478章 法教第393章 大買賣第998章 驅虎吞狼第300章 不可與之爲敵第1017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518章 木秀於林第584章 既然他們想要戰爭!第760章 不許笑第175章 偷樑換柱第210章 武庫第454章 狼之子第383章 豳風第887章 大都無防第126章 死傷第10章 哪隻手打的你?第774章 以一隅抗天下第481章 祭酒第92章 贈馬第750章 復生第831章 帝國之壁第569章 蒿里第232章 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第967章 江與夏之不可涉第488章 農家第776章 都散了吧(第五卷完)第498章 方術士第779章 苟富貴第883章 商於六百里第507章 風雨欲來第113章 不可千日防賊第155章 樑崩第451章 諸夏親暱第165章 都尉巡營第602章 殺人第442章 千里馳遠李將軍第143章 這秦吏怕不是有特殊癖好吧?
第342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425章 三窟第304章 六百石第149章 其末立見第188章 陷之死地然後生!第635章 薪火(上)第887章 大都無防第267章 棺槨三百第494章 一人之心第212章 涇流之大第239章 將以照千里第430章 天子命氏!第871章 不臣之心第436章 深踐戎馬之地第214章 郡守騰第160章 大夫爵第863章 西當太白有鳥道第359章 你喜歡熄燈還是亮着?第336章 君子之交淡如水第636章 魚脫於淵第144章 起於微末第995章 大盜第749章 我的老家第461章 糖氏第883章 商於六百里第387章 以力爲雄第570章 我願世間少英雄!第126章 死傷第414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第746章 用兵不遜吳孫子第794章 欲以自重第737章 仁者無敵第245章 除安陸尉第655章 回家的誘惑第933章 結交樓煩將第495章 虎女焉能嫁犬子!第744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下)第131章 成與不成第219章 鶯鶯燕燕第897章 我來看你了第221章 青青子衿第430章 天子命氏!第482章 私學第447章 吾矛之利第759章 聲東擊西第732章 上病益甚第488章 農家第483章 汝等欲爲亂乎?第831章 帝國之壁第691章 爲人民服務第70章 若敖之鬼第704章 昌南侯的秘密第279章 八公山上第235章 潺陵第222章 抄個屁!第803章 漢東之國隨爲大第18章 袍澤們第611章 如蠅逐臭第799章 江漢湯湯第887章 大都無防第859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第997章 泗水第577章 三十三年第217章 執斧斤者第478章 法教第393章 大買賣第998章 驅虎吞狼第300章 不可與之爲敵第1017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518章 木秀於林第584章 既然他們想要戰爭!第760章 不許笑第175章 偷樑換柱第210章 武庫第454章 狼之子第383章 豳風第887章 大都無防第126章 死傷第10章 哪隻手打的你?第774章 以一隅抗天下第481章 祭酒第92章 贈馬第750章 復生第831章 帝國之壁第569章 蒿里第232章 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第967章 江與夏之不可涉第488章 農家第776章 都散了吧(第五卷完)第498章 方術士第779章 苟富貴第883章 商於六百里第507章 風雨欲來第113章 不可千日防賊第155章 樑崩第451章 諸夏親暱第165章 都尉巡營第602章 殺人第442章 千里馳遠李將軍第143章 這秦吏怕不是有特殊癖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