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342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

bookmark

卓鐵瞪圓了眼睛,他是個老鐵匠了,打鐵二十餘年,卻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兵器集中在一起。

一旁的同行程鄭也張大了嘴,半響才發聲道:“這得有多少兵刃啊!”

卓鐵沒法回答他,僅就目測來看,比趙國時期的邯鄲武庫所藏兵刃還多。

他們看見,一輛又一輛沉重的牛馬車沿着渭水向西行駛,到達地點後,押送的秦卒將車上的戈、矛、劍、戟、殳、鈹統統搬下來,堆放成許多座數千上萬兵刃堆積的小山!

驚歎之後,問題來了,秦吏讓遷入關中的山東銅鐵工匠、商賈們來此服役,又是作何打算?

謎題很快揭曉,一個叫“司馬昌”的秦國鐵官要求數千名工匠、商賈將兵刃上的鋒鏑與木柄分離開來。

卓鐵和程鄭面面相覷,但在秦吏的鞭子下,也不敢多問,各自上前忙活了起來。

他們都是邯鄲鐵匠,和兵刃打了半輩子交道,已經到了看一眼形制或金鐵成色就能判斷產地的程度。

“這絕對是韓劍!”

卓鐵捏着一柄二尺劍,眼睛裡綻放出光彩,自從韓國滅亡後,快十年沒摸到韓劍了。

韓雖國小民寡,乃七雄最弱之國,但有一樣東西卻值得一吹,世間最精良的兵器都是出自韓國的,所謂“天下之強弓勁弩皆自韓出”,“天下寶劍,韓爲衆!”尤其是韓國的棠溪劍,經過工匠們的千錘百煉,已經到了“陸斷牛馬,水截鵠雁,當敵則斬堅甲鐵幕”的程度!

只可惜,上好的劍,一錘子下去也被砸得彎折,脫離了劍柄,無力地落在地上。

他又拎起一根長矛來,矛尖是鐵製的,仔細一看,上面還有銘文,鳥蟲文……

雖然看不懂刻了什麼,但起碼可以確定是楚國的矛,楚矛也不錯啊,世人常言,宛鉅鐵矛,慘如蜂蠆,卓鐵暗道一聲可惜,用力卸下了矛尖,將長柄扔在一旁。

這之後,他們還陸續發現了燕國、齊國、魏國的兵甲。

魏國亦有精兵,尤其是武卒用的戈最出名。

齊國的兵刃就比較少了,雖然齊早在春秋時,就開始搞鹽鐵專營,煮海成鹽,開山成鐵,鐵器最是流行。但經過長達四十年的和平,連兵刃都很少鑄造了,唯以針、刀、耒、耜、銚、斤、鋸、錐、鑿等實用工具爲多,卓鐵和程鄭手持的鐵錘鐵鋸,就是來自齊國。

還有燕國,入目的是上百個生鏽的兜鍪,他們工匠界有一句俗話叫“燕無函”,意思並非是燕國沒有製作兜胄的“函人”,而是在燕國,幾乎人人都會製作兜胄,函人沒有存在的必要。由此可知,燕人打仗最注重防護,這些鐵兜鍪(móu),大概是燕軍覆滅後被秦人奪走的,裡面還有乾涸的深褐色血跡……

削了一上午的鋒鏑後,一座兵器小山已空,卓鐵和程鄭走到下一座,發現這裡全部都是趙國兵刃!

“這是恆山的鐵杖,我曾爲人打製過!”

程鄭的手有些顫抖,鐵杖是趙國恆山最著名的兵器,它的內心用鐵鑄成,頂端安有銅帽,外面包着塗黑漆的藤皮。武安君李牧麾下,就有一支上百人的恆山武士,他們常衣鐵甲、操鐵杖以戰,而所擊無不碎、所衝無不陷……

想想那場面,趙人就熱淚盈眶。

只可惜,一切都已經灰飛煙滅了,六國破,名城隳,王侯降,豪傑死,連失去了主人的兵刃們也無法倖免,作爲戰利品被帶到這裡,身首分別,支離破碎!

“秦人收六國之兵於此,削其鋒鏑,究竟想做什麼?”

卓鐵也滿是疑問,三日之後,當他們奉命推着沉重的鋒鏑,走到渭水以北時,二人才恍然大悟。

他們面前,是一個巨大的工地,最外圍是數千間簡陋的窩棚,上萬徭夫生活在此,大多是膚色黝黑的關中農夫。

再往內,則是卓鐵、程鄭都不陌生的冶煉場。地上豎立了三十四個橢圓形的煉爐,圍成一圈,不算爐下凸字形的夯土臺,只算爐身,個個都高達丈餘。

和無數車鋒鏑一起運來的,還有木柴和木炭,刑徒不斷往煉爐下放置燃料,新送至的銅鐵不加分別地放入爐內,日夜不休地冶煉。

滾燙的銅鐵金液沿着銅渠,奔騰着流向衆煉爐包圍的地坑。

卓鐵小心翼翼地靠近,發現其深達數丈,裡面是一個已經制作好的巨大範模!瞧那模樣,似乎是一個正在鑄造的巨人,高鼻深目,身穿狄服,站立拱手,作恭順狀……

卓鐵、程鄭,山東工匠都驚呆了,程鄭甚至失神坐倒在地,仰起頭時,他發現周圍煉爐的濃煙緩緩升起,匯成一股,直衝天際!

……

站在章臺宮頂端,黑夫的視野比山東工匠們寬闊多了,所以他能看到,整個渭水北岸,一共有十二個冶煉場,十二股黑煙聚集,形成了一片烏雲,彷彿要遮蔽咸陽的天空!

“真是壯觀……”黑夫深吸了一口氣,心中甚至有些期待金人擺在咸陽宮中時,會是何等情景?

這十二金人並非無緣無故鑄造,而是來源於一次“祥瑞”,秦始皇正式稱皇帝的那個月,有長五丈的巨人,身穿狄服,凡十二人見於秦國的西境邊關臨洮,但很快消失,只留下了長達六尺的足跡……

臨洮都尉將此事稟報皇帝后,引起了皇帝和那些齊燕陰陽家的重視,以爲這就是秦一統天下,稱皇帝位的吉兆!於是爲了紀念此事,秦始皇便下令,將收繳的六國兵刃運入關中,鑄高達五丈,重千石的金人十二個!

此外,黑夫猜測,秦始皇還想將這當做一個儀式,一來,效仿周武王馬放南山,收繳天下兵刃,相當於宣佈九州之內,再也沒有戰事。同時,六國用來反抗秦的兵刃被集中在一起,熔鑄成臣服於秦,爲秦看守宮廷的金人,象徵天下的熔合。

其三,在皇帝看來,只要沒了兵刃,六國遺民就像被剝奪了爪牙的野獸,再也沒有反抗秦的力量。

前兩個目的無可厚非,但對於第三點,黑夫只能搖搖頭了。

“鋤懮棘矜( chú yōu jí jīn ),非銛於鉤戟長鎩也……”

“秦墨說的不無道理,若不鑄金人,改鑄農具,不知將替換多少陳舊的木石工具。若讓服這次徭役的十二萬農夫,數萬工匠商賈改而去墾荒,或將開闢百萬畝良田出來……”

前些天,秦墨程商來拜訪,其言下之意是,想請黑夫這個能時常見到皇帝的中郎戶令向秦始皇進言:鑄金人既無利於國,又無利於民,鑄之無用,不如罷之……

黑夫無法立刻答應,只能告訴他,容自己思慮思慮。

“我能怎麼說?”

在殿中輪值時,黑夫暗暗琢磨。

“陛下,奇觀誤國!?”

“這不是找死麼……”黑夫搖了搖頭,秦始皇還是一個容許臣子覲見的人,死不至於,但失去信任,甚至被遠遠趕走是肯定的。

他看出來了,皇帝征服天下的無窮慾望,正轉移到收集癖上:收集六國嬪妃,收集六國宮殿,甚至收集六國兵刃鑄大型手辦,以後還有兵馬俑。秦始皇正在興頭上,決定的事又極少半途而廢,勸是勸不住的,還是別觸黴頭吧。

而且失去了這些奇觀,秦朝的色彩,似乎也會失去不少……

於是乎,黑夫沒有規勸皇帝停鑄金人,而是上奏疏提了一個小小建議。

“陛下可使工匠以烈火熔鑄六國之劍千柄,使之爲鐵榻,劍刃後張,如孔雀之屏。置於宮中,使後世子孫坐之,便可知得天下難,守天下更難之意……”

奏疏遞上去後,黑夫開始腦補,若秦始皇準了此事,秦宮中,便要多出一張鋼鐵鑄成,滿是猙獰尖刺利角和詭異扭曲金屬的坐榻了。

叫鐵王座不妥,鐵皇榻如何?

七個王國,一個皇帝,似乎也沒毛病……

可惜的是,他這個促狹的建議最終還是被駁回了。

到了六月份時,隨着十二金人鑄造完畢,開始緩緩朝咸陽宮運送,皇帝也攜帶文武百官,從渭南的章臺宮移駕咸陽城,見證這一盛況!

就在咸陽宮內,黑夫第一次見到了皇帝的子嗣們……

第555章 勿害我第246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122章 積粟第1005章 嘗麥第719章 混亂是一把梯子第502章 狐假虎威第995章 大盜第858章 三呼第529章 只有我能搞事!第783章 子胥鴟夷第159章 婚姻在於有利可圖第981章 籍田第72章 亂世銅爐第496章 竊鉤者誅第213章 利於人謂之巧第409章 胡馬追隨出蹛林第306章 溯流而上第571章 鼎之輕重第117章 大時代第506章 儒法之爭第48章 我愚蠢的弟弟呦第630章 始皇之心第921章 誅惡第948章 一生功過第903章 這上面一無所有第812章 鼎烹第809章 挺進中原第76章 榮辱之責在乎己第208章 來自祖龍的評價第684章 奴隸第586章 看不懂第983章 隨波逐流第419章 善爲誘兵以冒敵第209章 做個有用的人第317章 六王畢!第614章 賭徒第825章 今天下三分第1006章 錦衣夜行第487章 句芒第137章 禮與劍(上)第960章 強渡第258章 以銖對鎰第616章 逢林莫入第963章 泥潭第601章 衛滿第452章 賞罰分明第880章 小心後面第980章 結第66章 監守自盜第195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395章 羊吃人第6章 搶功的第174章 表演第444章 不動如山尉黑夫第246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204章 郡命第462章 這一年天下無事第173章 人之賢與不肖第298章 野有遺賢第1017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235章 潺陵第441章 凡事預則立第452章 賞罰分明第858章 三呼第179章 重生第969章 資本家的良心第160章 大夫爵第270章 世易時移第18章 袍澤們第405章 對歷史人物要一分爲二第123章 任俠第743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中)第169章 家書抵萬金第773章 二世皇帝第609章 貨殖第78章 大行於世第229章 外有必救之師第483章 汝等欲爲亂乎?第335章 巨利甘若醴第685章 圖騰第6章 搶功的第233章 武落鍾離山第290章 燈下黑第528章 世界那麼大第150章 陳屍第645章 銅鐵第767章 壯士十年歸第107章 戰爭的消息第267章 棺槨三百第776章 都散了吧(第五卷完)第1029章 一個真相和一個謊言第236章 威懾第270章 世易時移第719章 混亂是一把梯子第741章 若火之燎於原第798章 鐵打的襄陽第829章 五世相韓第498章 方術士第166章 居則有禮五月寫作計劃,以及爲《秦吏》完結前最後求次月票。
第555章 勿害我第246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122章 積粟第1005章 嘗麥第719章 混亂是一把梯子第502章 狐假虎威第995章 大盜第858章 三呼第529章 只有我能搞事!第783章 子胥鴟夷第159章 婚姻在於有利可圖第981章 籍田第72章 亂世銅爐第496章 竊鉤者誅第213章 利於人謂之巧第409章 胡馬追隨出蹛林第306章 溯流而上第571章 鼎之輕重第117章 大時代第506章 儒法之爭第48章 我愚蠢的弟弟呦第630章 始皇之心第921章 誅惡第948章 一生功過第903章 這上面一無所有第812章 鼎烹第809章 挺進中原第76章 榮辱之責在乎己第208章 來自祖龍的評價第684章 奴隸第586章 看不懂第983章 隨波逐流第419章 善爲誘兵以冒敵第209章 做個有用的人第317章 六王畢!第614章 賭徒第825章 今天下三分第1006章 錦衣夜行第487章 句芒第137章 禮與劍(上)第960章 強渡第258章 以銖對鎰第616章 逢林莫入第963章 泥潭第601章 衛滿第452章 賞罰分明第880章 小心後面第980章 結第66章 監守自盜第195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395章 羊吃人第6章 搶功的第174章 表演第444章 不動如山尉黑夫第246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204章 郡命第462章 這一年天下無事第173章 人之賢與不肖第298章 野有遺賢第1017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235章 潺陵第441章 凡事預則立第452章 賞罰分明第858章 三呼第179章 重生第969章 資本家的良心第160章 大夫爵第270章 世易時移第18章 袍澤們第405章 對歷史人物要一分爲二第123章 任俠第743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中)第169章 家書抵萬金第773章 二世皇帝第609章 貨殖第78章 大行於世第229章 外有必救之師第483章 汝等欲爲亂乎?第335章 巨利甘若醴第685章 圖騰第6章 搶功的第233章 武落鍾離山第290章 燈下黑第528章 世界那麼大第150章 陳屍第645章 銅鐵第767章 壯士十年歸第107章 戰爭的消息第267章 棺槨三百第776章 都散了吧(第五卷完)第1029章 一個真相和一個謊言第236章 威懾第270章 世易時移第719章 混亂是一把梯子第741章 若火之燎於原第798章 鐵打的襄陽第829章 五世相韓第498章 方術士第166章 居則有禮五月寫作計劃,以及爲《秦吏》完結前最後求次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