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法教

bookmark

據說兩百多年前,田齊的奠基者田常,挑選身高七尺以上的女子做後宮姬妾,達一百多人,且不禁賓客出入。於是到田常去世時,他的姬妾生下七十多個兒子。

田常讓諸子分居齊七十餘城,每城一子,號爲“諸田”,而即墨田氏,便是這七十餘子之一的後代。他們被分到了即墨,在這片土地上已繁衍生息兩百餘年,成了膠東最興旺的貴族,良田千頃,門下有賓客數百,附庸上千……

對即墨田氏而言,一月是一個忙碌的月份,雖然五年前,秦人進入膠東後,逼迫強宗大族分家,還把正月改到孟冬。但就算分出去了,各小宗每逢一月,一樣會聚族飲宴、拜賀宗主,喜慶新春。一時間,坐落在墨水西畔的田氏府邸絲竹悅耳、美酒醉人。

“只望即墨田氏,能一直延續,不墜先祖之名。”

田角祭祀完祖先後,嘆了口氣,回頭對齊聚府邸的小宗們道:“二三子,且暢所欲言吧。”

他雖然才四十上下,卻不但是強宗豪長,還是當地有名望的名士。

除了讓各宗勿要疏遠外,一月聚會最重要的事,便是由宗主主持,商量等開了春後,要如何分配農活,貸出糧食,使用耕牛……

議論時,有個族人激動地起身道:“宗主,天室山的林澤被秦吏收歸官府,我家少了大筆財源,沒過去那般闊綽了,以後出貸糧食,再不能平鬥借,平鬥收,不索取利息!”

旁人附和道:“然,應當小鬥借出,大斗收回,耕牛、種子也是,不能再白借!否則過不了幾年,我家就要入不敷出了!”

田角卻比了比手,讓衆人稍待,他起身道:“先祖田成子,以大斗借糧,而以小鬥收回,此乃惠民之舉。田成子愛民如父母,則百姓歸之如流水,遂有田氏代齊之事。”

“之後,即墨田氏,又出了名臣田種首,他治理即墨,使得田野闢,人民給,官無事,東方以寧,遂爲齊之五都之一,百姓至今念之。”

他頓了頓後,說道:“如今秦吏徭役,三倍於齊國之時;租稅,五倍於齊國之時。膠東人好享樂,有餘糧,多換取文采布帛魚鹽,並無太多積蓄。如今百姓存糧都交了租稅口賦,於是家中乏糧,民人痛疾。即墨田氏身爲本地強豪,身爲田成子、田種首子孫,豈能不愛民?應當盡力助之,相濡以沫,豈能效仿秦官府奪之!”

“那也不能一直吃虧罷,秦吏苛政的窟窿,爲何要我家爲其補上?”族人們依舊不解,但田角心意已決,遂不敢再言。

待衆人走後,田角心裡卻有一番計較:“高祖田種首爲威王治即墨,得封萬戶,他逝世前有一句話,讓子孫牢牢記住……”

“那便是封君如魚,百姓如水,民若棄我,則我如大魚無水,命不久矣!”

尤其是秦朝統治膠東的時候,就好像酷烈的太陽在頭頂照耀,要蒸乾所有池塘的水,即墨田氏已失去了封君之位,只能棲身於即將乾涸的車轍中。

本地官府沒對即墨田氏動手,是忌憚他們家的財富、名望、門客麼?可能是,但最忌憚的,還是田氏深得即墨人心,纔不敢造次。

即墨秦吏才幾十個,一千郡兵中,大半爲本地人,他們世代受田氏恩惠,若官府真狠下心對即墨田氏下手,將他家逼急了,郡兵和城內外的百姓幫誰還真說不一定……

沒錯,秦吏可以將即墨田氏的田齊封君身份降爲“黔首”,也可以剝奪他家山澤海鹽之利,卻無法將奪走即墨田氏經營百年的人心!

秦吏不通本地言語,不熟田畝賦稅,出了郡城後,就是兩眼一抹黑,成了瞎子、聾子!

想要頒佈法令,徵收賦稅,每一件都需要田氏的人幫忙,田角及其弟田間雖不爲官,但田氏族人、門客做小吏的不在少數。

五年下來,便形成了一種默契:官府管城內,田氏和大小豪貴依然管着城外。原本死板的秦吏,在膠東吃了幾年海鮮後,也有不少人變得腦滿腸肥,拿了田氏好處,對他們的一些事,也睜隻眼閉隻眼。

田角多麼希望,就這樣維繫着家族,等有朝一日大雨傾盆,膠東再一片汪洋時,他便又能甩着尾巴縱情遨遊於海了。

只可惜,在五年的井水不犯河水後,舊郡守離任,新郡守纔剛到,就幹了兩件轟動全郡的事。

這告訴田角一個信息:膠東的天,變了!

……

田角聽聞,新郡守叫黑夫,尉氏,他甫一入淳于,就以遇刺爲名,大索刺客,夷其三族,株連了數十人,皆具五刑而死。淳于縣令、尉被解除職務,全縣籠罩在一片黑色恐怖中。

黑夫抵達高密後,卻彷彿變了個人似的,對當地官吏豪長極其友善,拜晏子廟,直言敬佩晏嬰,是夜飲宴,又拋出了一個“田齊得國不正”的口號,欲扶持姜齊舊族,讓他們的子弟入仕……

這件事,讓田角感到來者不善,明眼人都能看出,這是在挑撥膠東豪貴內鬥啊,但明知是計,又不得不防。

一手硬一手軟,人未到而兇名先至,這套組合拳打得膠東貴族眼花繚亂,都膽戰心驚地提防着,不知這位新郡守抵達即墨後,又要做什麼大事。

但在田角看來,黑夫想靠這點手段,就在即墨站穩腳跟,也太瞧不起他們了。

即墨百姓,過去是極度擁戴田齊的,這裡不僅有田單將數萬人抵抗燕軍五年,最終復齊的往事。齊亡前,即墨大夫亦是最強硬的抗秦派,力勸齊王建,可惜他不聽!

不假手田角兄弟,就想在本地紮根,統治十餘萬敵視秦人的即墨百姓,無異於癡人說夢!

於是新郡守尉氏抵達即墨城後,田角就讓弟弟田間不斷往來於城池和宅邸間,打探其動向。

在約談郡尉、郡丞、監御史,四位大吏開了一天會後,郡守黑夫終於又出手了,讓人沒想到的是,他到郡後頒佈的第一條政令,居然是……

“法教?”

弟弟田間回來告知他這個消息時,田角愣了愣。

所謂法就是律法,教則是教化,分開很容易懂,可一旦連到一起,就讓人琢磨不透了。

“述政文書抄下來了麼?”田角急促地問道。

“讓人抄下來了。”

田間將手中的簡牘奉上——膠東多竹木,有秦人官府色彩的紙張,不被豪強儒生喜愛。

卻見這簡牘上,第一行就寫道:“法者,天下之儀也。所以決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懸命也。”

田間勇武少文,對此不明所以,但在稷下游歷過的田角卻沉吟片刻後到:“是管夷吾的話……”

這倒是少見,一個秦吏,居然會以齊人管仲的話,作爲政令開篇?不過,田角聯想到前幾年在臨淄修的“靖邊祠”,裡面祭主便是管仲,聽說即墨也要開修了。

“拜晏嬰,祭管仲,這位黑夫郡守,真是來者不善啊。”田角大搖其頭。

他接着往下看:“管子又言,凡牧民者,使士無邪行,女無淫事。士無邪行,教也;女無淫事,訓也。教訓成俗,而刑法省,數也!”

“本郡守初至膠東,卻聞膠東士多邪行,常以任俠亂禁,豪長不知律令,孩童不識陛下,卻誹謗秦法苛刻。古人云,不教而殺謂之虐,本吏不欲擅殺,必先效管子之言,以秦吏爲師,以律法教化士人,推移至百姓,使萬民鄉風,以省刑罰也。”

上面是借管仲的話,減少齊地士人的排斥心理,同時假惺惺地宣佈自己是和善的人,相信教化的力量,不會濫行刑罰,下面纔是這條政令的主體:

黑夫宣佈,從一月起,將在即墨開設吏學、小學兩個學室!

吏學選擇性徵闢豪長子弟年滿十六歲者入學,分兩個班。

乙班學習秦言、秦篆,半年通過秦言、秦篆考試者,升入甲班,未通過者繼續留級補考。甲班學習秦律半年,粗通律令者,可在官府爲吏。

吏學其實就是青年幹部速成班,官府選誰,誰就要送子弟來,顯然是給晏、國、高、鮑、呂等姜齊舊族開的後門。以希望他們一年半載後,能成爲佐吏,協助官府控制鄉里。

但小學就不一樣了,所有即墨的大族、豪貴,皆要將八歲以上男孩送至學堂,學習秦字、秦言,違令者嚴懲!

不管是小學還是吏學,除了法律、語言課外,還有一門公共課,每月初一十五,在新建的靖邊祠,在管仲塑像前上課,此課面向全社會公開,以秦、東齊雙語進行宣講。

黑夫郡守將親自出馬,編訂教材,讓願意與官府合作的儒生,向孩子們宣揚一些重要的事:

比如姜齊的悠久歷史,與秦國的友好關係,數代聯姻,惺惺相惜,以及被田齊篡位,君臣遭虐殺放逐的悲慘經歷。

還有,每個膠東人該牢記於心的核心價值觀:

“諸夏同祖,秦齊一家,東西共榮!!”

第554章 乘風破浪(求月票)第837章 有錢第332章 同行冤家第606章 三十四年第157章 黍離第1022章 驕兵必敗第955章 酈生第670章 獨斷第29章 無衣第614章 賭徒第845章 遺臭萬年第226章 自三峽七百里中第216章 明察秋毫第220章 上巳節第30章 第一第1006章 錦衣夜行第1001章 喚醒睡龍之怒第121章 高陽酒徒第919章 魚龍第995章 大盜第905章 始皇帝未竟的事業第219章 鶯鶯燕燕第471章 今晚就走第412章 拍案叫絕第613章 胡亥第406章 統一戰線第919章 魚龍第972章 呂澤第519章 一夫第676章 王之蔽甚矣第206章 立足之資第27章 最後一天第191章 若驅羣羊第506章 儒法之爭第1008章 太昊第440章 頭狼(騙月票)第152章 香餌之下第251章 何以美土疆?第434章 鄰人失火第860章 舟中指可掬第110章 入學第797章 北線無戰事第234章 擲劍於石穴第973章 你有張良計第12章 拜爵爲公士第353章 項籍第6章 搶功的第580章 何不問黑夫?第68章 鬼吹燈第988章 代價是什麼呢?第331章 起土驪山隈第225章 盡地力之教第380章 秦頌第347章 法術勢第716章 臨之以兵劇情沒想好,今晚第二章先鴿了,不要等第21章 百萬秦軍成於斯第760章 不許笑第560章 武者止戈第239章 將以照千里第995章 大盜第908章 豎子不足與之謀第500章 綁架第260章 商功第759章 聲東擊西第69章 人贓俱獲第961章 猗氏第864章 亡秦者第195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495章 虎女焉能嫁犬子!第457章 愷歌振旅第757章 農民的兒子第317章 六王畢!第936章 武忠侯是天!第585章 兒戲第159章 婚姻在於有利可圖第908章 豎子不足與之謀第142章 千古奇冤?第776章 都散了吧(第五卷完)第529章 只有我能搞事!第177章 高歌猛進第407章 自古以來第43章 舂穀持作飯第793章 君夫人第378章 衣食足而知榮辱第99章 邦亡人第160章 大夫爵第579章 兩戰第22章 什長黑夫第843章 隻手豈能扶天傾?第633章 甜棗第695章 祖先的土地第683章 好整以暇第166章 居則有禮第495章 虎女焉能嫁犬子!第65章 牽出一樁大案!第922章 名不正則言不順第583章 甌越第200章 金麟豈是池中物?第507章 風雨欲來
第554章 乘風破浪(求月票)第837章 有錢第332章 同行冤家第606章 三十四年第157章 黍離第1022章 驕兵必敗第955章 酈生第670章 獨斷第29章 無衣第614章 賭徒第845章 遺臭萬年第226章 自三峽七百里中第216章 明察秋毫第220章 上巳節第30章 第一第1006章 錦衣夜行第1001章 喚醒睡龍之怒第121章 高陽酒徒第919章 魚龍第995章 大盜第905章 始皇帝未竟的事業第219章 鶯鶯燕燕第471章 今晚就走第412章 拍案叫絕第613章 胡亥第406章 統一戰線第919章 魚龍第972章 呂澤第519章 一夫第676章 王之蔽甚矣第206章 立足之資第27章 最後一天第191章 若驅羣羊第506章 儒法之爭第1008章 太昊第440章 頭狼(騙月票)第152章 香餌之下第251章 何以美土疆?第434章 鄰人失火第860章 舟中指可掬第110章 入學第797章 北線無戰事第234章 擲劍於石穴第973章 你有張良計第12章 拜爵爲公士第353章 項籍第6章 搶功的第580章 何不問黑夫?第68章 鬼吹燈第988章 代價是什麼呢?第331章 起土驪山隈第225章 盡地力之教第380章 秦頌第347章 法術勢第716章 臨之以兵劇情沒想好,今晚第二章先鴿了,不要等第21章 百萬秦軍成於斯第760章 不許笑第560章 武者止戈第239章 將以照千里第995章 大盜第908章 豎子不足與之謀第500章 綁架第260章 商功第759章 聲東擊西第69章 人贓俱獲第961章 猗氏第864章 亡秦者第195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495章 虎女焉能嫁犬子!第457章 愷歌振旅第757章 農民的兒子第317章 六王畢!第936章 武忠侯是天!第585章 兒戲第159章 婚姻在於有利可圖第908章 豎子不足與之謀第142章 千古奇冤?第776章 都散了吧(第五卷完)第529章 只有我能搞事!第177章 高歌猛進第407章 自古以來第43章 舂穀持作飯第793章 君夫人第378章 衣食足而知榮辱第99章 邦亡人第160章 大夫爵第579章 兩戰第22章 什長黑夫第843章 隻手豈能扶天傾?第633章 甜棗第695章 祖先的土地第683章 好整以暇第166章 居則有禮第495章 虎女焉能嫁犬子!第65章 牽出一樁大案!第922章 名不正則言不順第583章 甌越第200章 金麟豈是池中物?第507章 風雨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