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糖氏

bookmark

黑夫讓章平回去,爲朝廷任命書的抵達做準備,他則徑自入了家中內室,一個商賈打扮的人正在炭盆邊烤火,身上還有沒有化盡的霜雪,見黑夫進來,連忙朝他下拜:

“弟見過少上造!”

是黑夫那個在南郡幫他經營紅糖生意,久未謀面的堂弟彥……

嗯,現在應該叫他“糖彥”了。

自從黑夫有了氏後,不管是多遠的親戚都想來沾一粘。比如彥的母親,她是黑夫的便宜老爹的妹妹,按理說,彥怎麼也輪不到跟他一個氏,但這些荊楚農村人,沒那麼多講究,硬是要讓彥沾黑夫的光。

還是黑夫的母親明智,婉拒了此事,但卻收了彥做假子,還對他說:

“既然別人管我叫糖嫗,那你以後便叫糖彥罷,就是一個名號,也不必入籍貫。”

這件蹭氏風波才就此作罷,而黑夫家的紅糖工坊,也順理成章,取了個“糖氏”的名號。

工坊的口號,黑夫也幫他們想好了:“無甜不歡!”

黑夫打量彥的裝扮,卻見其身披皮毛大裘,暴發戶氣息濃厚,再瞧裡面穿的,好歹沒有得意忘形到穿帛服,踩文繡之履。這在秦是違法的,商賈即便再有錢,去了外面,也得穿葛麻衣裳,以顯示其地位之低下。

在要不逾越律令,黑夫也沒有多說什麼,明面上,彥也是百萬身家的商賈,若是穿的太寒酸,反而沒面子。

黑夫也不客套,讓彥坐下,將不能在信上說的事情一一道來。

“開始吧,一件件說清楚。”

彥開始囉裡囉嗦地彙報起,南方去年甘蔗種植園擴張的情況。

距離黑夫將第一根野甘蔗移到自家田地裡開始,至今已九年矣。靠了楚王舊宮裡的甜甘蔗改良,雖然甜度仍然大不如後世,但已經能嚼出滋味來,不像一開始一般,寡淡如水。

除了品種漸漸改良外,甘蔗的種植面積也在急速擴張。秦朝不允許土地兼併,而黑夫如今少上造爵位,僅有田產84頃,分散在安陸、南昌兩縣,光靠這點土地當然無法生產足夠的甘蔗製糖。

於是黑夫便讓彥在數年前,將大把的甜蔗種免費送給鄉里鄉親。聽聞甘蔗能賣給紅糖工坊得錢,安陸鄉黨、南昌移民們開始紛紛效仿,經過數年發展,如今甘蔗地已擴散到了整個南郡、豫章郡。

彥喜滋滋地彙報道:“如今南郡整個雲夢澤和大江邊,都能看到甘蔗地,幾乎每個縣,都有百頃蔗田,開在各地的糖坊,都能源源不絕得到原料。”

“當地官府沒有阻止罷?”

黑夫最關心的是這點,各郡縣的土地畢竟有限,若大把良田用來種甘蔗這些經濟作物,勢必會影響糧食生產。這關係到當地官府的上計,即便糖坊會給當地官府繳納大量稅賦,即便黑夫在當地背景過硬,他們也不會坐視不理。

彥理所當然地說道:“誰敢找少上造的麻煩?”

黑夫皺眉:“不是讓汝等不得仗勢欺人麼?”

彥連忙道:“弟豈敢如此,都是按照少上造的吩咐,派人告訴南郡各縣蔗農,甘蔗要種在無法生產糧食的低窪之地,或者糧田溝渠邊緣,儘量不要擠佔粟稻……”

只要不影響糧食產量,又能增加賦稅,何樂而不爲呢?於是各縣官府都把甘蔗當成漢水、江陵常見的橘樹一般來收稅,種果樹,也是朝廷大爲鼓勵的產業。

豫章就更不必說了,地勢低下,氣候潮溼。當地主要的經濟來源,原本是竹木和黃金,但竹木太普遍,賣不出價錢,而礦產蘊藏量又有限,交通不便,開採所得不足以抵償支出費用。

所以,種植甘蔗,熬製紅糖運往九江等地販賣,就成了豫章郡最大的財源,非但不能打壓,還得大力扶持。

更別說,新赴任的豫章郡尉殷通,和黑夫一起在北地郡共過事。

彥是常年在南郡和豫章之間跑到,便道:

“殷郡尉對驚十分器重,舉薦他做了南昌虞官,專門管轄山澤林地之業。他還力勸豫章郡守,說什麼百里不販樵,千里不販糴,居之一歲,種之以谷,十歲,樹之以木。豫章若想不在窮困,年年上計居全國最低,就得大力種甘蔗木!”

殷通是這麼煽動豫章郡守的:“安邑有千樹棗;燕有千樹慄;蜀、漢、江陵有千樹橘;河濟之間有千樹萩;陳、夏有千畝漆;齊、魯有千畝桑麻;渭川有千畝竹……各地以此富裕,豫章江南之地,爲何不能立千頃甘蔗呢?”

被殷通說動後,豫章郡守便決定,將甘蔗與紅糖作爲豫章郡未來十年的主業來搞!

一來,這玩意不像糧食需要廢太大精力去精耕細作,二來,豫章有的是空地,根本不怕其擠佔糧田!

唯一的問題是,因爲當地人口嚴重不足,只能用當年戰爭裡俘獲的楚人做工頭,從山林裡抓獲的揚越人做隸臣,砍去大腳趾,專門打理蔗田。

所以黑夫在豫章的舊部們,每年的主要工作,就是帶人進山剿揚越人,掠奪其人口,帶回城郭,一種獨特的種植園經濟已在豫章萌芽。而黑夫的把兄弟,名義上的幹越大酋長吳芮,也利用餘干的地理優勢,從東邊的甌越、閩越往豫章輸送越人奴隸……

所以豫章郡的蔗田、紅糖產業,與南郡各縣百姓自發種植,再將原料交由黑夫家工坊生產不同,大多種在官田上,工坊也食於官府,由官府專營專賣。

說到這,彥偷眼看了下黑夫的臉色,提出了一個困擾他很久的疑問。

“少上造,弟做買賣十多年,只見這世上的商賈,一旦有了什麼珍奇的貨物,都藏得緊緊的,唯獨少上造不同。”

“剛到咸陽的第二年,少上造便將制紅糖的配方獻給少府,只是北方地寒,不能種蔗,少府未在意。”

“之後,少上造又將配方連帶不少蔗種送給巴氏的巴忠,使其在巴蜀沿江一帶也開始種蔗熬糖。去年豫章郡初建,欲將我家工坊改爲官營,少上造明明可以拒絕,卻也爽快地統統賣給官府,這是爲何?”

在彥看來,黑夫太過“大公無私”了!

若不是黑夫如此大方,他們家的紅糖生意,早已貫穿整條大江中上游,從巴蜀到豫章,全是打着“糖氏”旗號的商船和工坊!每年獲利,豈會僅有在南郡、咸陽賣得的數百萬錢,當至千萬!

彥雖然過去只是個賣飴糖的小販,但跟着黑夫跑了幾趟咸陽,也漸漸有了些野心。

他希望,“糖氏”,能和巴、烏兩家分庭抗禮,成爲天下最成功的三家商賈!

豈料,彥的野心才表露出一點點,就被黑夫一盆冷水澆滅了!

黑夫道:“你說的沒錯,烏氏倮比封君,與列臣同朝,而巴寡婦清,被陛下尊爲賓客。一個是鄙人牧長,一個是清窮鄉寡婦,卻禮抗萬乘,名顯天下,看上去的確很威風……但,他們能得到這一切,只是因爲其富裕麼?”

彥有點不知怎麼回答,難道……不是?

黑夫瞪着彥:“秦素來輕商賈,視爲國之五蠢之一,你做過小商賈,應當知曉,平日裡連漂亮衣裳都不能穿,遇到征戰,也最先遭徵召。”

“即便如巴、烏,看似尊榮,其實也危如累卵。陛下一句話,巴寡婦清就被遷徙到咸陽來遭軟禁,其手下上萬僮僕解散大半,先前做的井鹽生意,也乖乖獻給官府。因爲天下一統,巴氏除了給陛下獻丹砂制水銀外,已別無它用!陛下更不需要其雄踞巴中,說話比巴郡守、尉還管用!”

“而烏氏倮,我見過他很多次,這天下第一富商無時無刻不苦着臉,因爲他知道,自家的生意還能做多久,做多大,都取決於陛下還用不用得到他……”

“當陛下欲伐匈奴、月氏時,烏氏倮惶恐欲死,若兩邦皆滅,他這中間商人,還有存在的必要麼?直到探明月氏國以西尚有無數城邦,直到第一件屬於烏氏的羊毛衣織出來,烏氏有了新的被朝廷利用的理由,他纔開懷大笑,對我說‘吾死之前,烏氏無憂矣’!”

黑夫來到關中這麼多年,秦始皇對商人商業的態度,他已經摸透了:對朕有用的,就捧着寵着,一旦無用了,便棄如敝屣!

秦朝、法家搞得是大政府主義,鹽、銅、鐵、酒、糧,恨不得一切經濟活動都官府包辦,絕不會允許什麼市場自由,一旦出現了連駟千乘大商人,要麼納入旗下,要麼打擊致死。

關東的定陶陶朱氏、魏國孔氏、邯鄲郭氏,也是富裕千金,能與封君抗禮的大商人,在秦朝統治那些地方後,不就蔫了麼?要麼生意縮水,要麼被強制遷徙。

這種態勢下,還想搞什麼行業壟斷,搞什麼商行天下?怕不是紅糖吃多了,嫌自己身上黑點不夠多!

黑夫敢肯定,即便自己不讓堂弟獻上配方,不自動捨棄豫章的工坊,遲早也會被秦始皇喊去問話:“聽說卿家的產業,已經遍佈整條大江,富可敵國了?”

他可不想有朝一日,接到這樣一道送命題,而趙高還在旁邊竊喜。

“天下的生意這麼大,是一家人能獨佔的麼?”

黑夫對戰戰兢兢的堂弟道:“你也別想着向外擴展,自己畫地爲牢,佔住南郡,足夠盈利即可。豫章的蔗田紅糖雖是官營,但我弟尉驚,還有鄉黨舊部,誰不從這產業裡獲利?”

“至於巴氏,我與巴忠有約定,他只在巴蜀黔中賣糖,不越巫山半步!且售價絕不會低於我家。”

“弟明白了。”彥滿頭是汗,再也不敢提此事。

“你明白,你怎麼可能明白。”

黑夫笑了,他欲布糖天下……不對,是謀全局的意念,彥怎麼會知道呢?比起那些錢,看着時代受他影響,變化越來越大,反而更有意思。

彥亦有一個擔心:“熬製紅糖不難,今年以來,不僅南郡一些縣豪、鄉豪偷偷製糖。就連遠處的淮南、會稽,也有舊楚貴人開始效仿,種植蔗田,熬製紅糖。長此以往,我家的紅糖,恐怕會賣得越來越差。”

“哦?”

黑夫倒是覺得,這是很有趣的變化,笑道:“隨他們去罷!若哪天紅糖不掙錢了,你就開始賣已製出的紅砂糖!”

折騰了幾年,彥才把大塊的紅糖工藝,進化到了能制紅砂糖,距離更成熟的白糖、冰糖,不知還有多遠,但黑夫不愁。等未來白糖風靡天下時,“糖氏”的口號又能加上一句“糖加三勺”了。

彥唯唯應諾,黑夫又道:“我倒是有件事,要讓你去做。如今‘糖氏’的商鋪,只在江陵、宛城和咸陽有,你且讓人去泗水郡沛縣,也開一處,驗傳符節和官府的准許,我會讓人替你辦好。”

“泗水郡沛縣?”

彥有些傻眼,且不說泗水郡距南郡千里迢迢,再說了,沛縣這種小地方,也沒多少人買得起紅糖,獲利恐怕還不夠成本和運費吧?

“不必在意成本。”

黑夫一副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架勢,既然秦朝的體制和環境,註定他不可能把紅糖所掙的錢用來擴大再生產,那還不如拿來做有用的事。

“你只要派幾個機靈的人過去,在市井裡紮下根來,將沛縣從縣令、縣丞到各曹吏掾,乃至於各地亭長……嗯,尤其是亭長!將這些人的名號、籍貫、喜好統統打聽清楚就行!”

第761章 老當益壯第713章 言語就像風第917章 萬人敵第627章 極盛第16章 要小心……第70章 若敖之鬼第842章 生當作人傑第890章 楊喜第796章 一紙婚約第11章 自食其果第179章 重生第553章 袒右第203章 退婚第758章 不知幾人稱王?第236章 威懾第888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71章 遲來一步第558章 螳臂第794章 欲以自重第212章 涇流之大第879章 竄天猴與二踢腳第601章 衛滿第43章 舂穀持作飯第752章 在街壘上第57章 赤幘第763章 白衣渡江第878章 狗血第738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上)第703章 拾骨第809章 挺進中原第841章 楚河漢界第316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672章 驕傲第695章 祖先的土地第592章 貓鼠第536章 要有光第680章 玩蛇第196章 卸甲第908章 豎子不足與之謀第803章 漢東之國隨爲大第868章 昭穆第506章 儒法之爭第999章 蜂王第131章 成與不成第538章 請學爲圃第920章 鹿馬第510章 撥雲見日第513章 法今王第729章 有的人活着第865章 原來是同行第869章 山海第505章 笑話第62章 七何第138章 禮與劍(下)第62章 七何第208章 來自祖龍的評價第242章 人臣無外交第503章 祥瑞御免第138章 禮與劍(下)第382章 郡尉第985章 千鈞第203章 退婚第691章 爲人民服務第165章 都尉巡營第629章 辦不到第665章 你信的是哪個洛阿神?第644章 武昌第458章 好男兒第1025章 一致對外第424章 初雪第1011章 抵足而眠第857章 鄧林之險第345章 隸書第310章 執圭第28章 旬日演兵第100章 調虎離山第438章 無懼無退第74章 審當賞罰第825章 今天下三分第553章 袒右一定要看看,寫在第五捲開始前的話第565章 惡名第938章 權力是個古怪的東西第312章 水深第1002章 積木第614章 賭徒第345章 隸書第318章 寡人以眇眇之身第67章 踏月而行第753章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第674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961章 猗氏第118章 大梁第234章 擲劍於石穴第737章 仁者無敵第436章 深踐戎馬之地第976章 祖國第788章 久違了第526章 停下!第596章 起風了
第761章 老當益壯第713章 言語就像風第917章 萬人敵第627章 極盛第16章 要小心……第70章 若敖之鬼第842章 生當作人傑第890章 楊喜第796章 一紙婚約第11章 自食其果第179章 重生第553章 袒右第203章 退婚第758章 不知幾人稱王?第236章 威懾第888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71章 遲來一步第558章 螳臂第794章 欲以自重第212章 涇流之大第879章 竄天猴與二踢腳第601章 衛滿第43章 舂穀持作飯第752章 在街壘上第57章 赤幘第763章 白衣渡江第878章 狗血第738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上)第703章 拾骨第809章 挺進中原第841章 楚河漢界第316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672章 驕傲第695章 祖先的土地第592章 貓鼠第536章 要有光第680章 玩蛇第196章 卸甲第908章 豎子不足與之謀第803章 漢東之國隨爲大第868章 昭穆第506章 儒法之爭第999章 蜂王第131章 成與不成第538章 請學爲圃第920章 鹿馬第510章 撥雲見日第513章 法今王第729章 有的人活着第865章 原來是同行第869章 山海第505章 笑話第62章 七何第138章 禮與劍(下)第62章 七何第208章 來自祖龍的評價第242章 人臣無外交第503章 祥瑞御免第138章 禮與劍(下)第382章 郡尉第985章 千鈞第203章 退婚第691章 爲人民服務第165章 都尉巡營第629章 辦不到第665章 你信的是哪個洛阿神?第644章 武昌第458章 好男兒第1025章 一致對外第424章 初雪第1011章 抵足而眠第857章 鄧林之險第345章 隸書第310章 執圭第28章 旬日演兵第100章 調虎離山第438章 無懼無退第74章 審當賞罰第825章 今天下三分第553章 袒右一定要看看,寫在第五捲開始前的話第565章 惡名第938章 權力是個古怪的東西第312章 水深第1002章 積木第614章 賭徒第345章 隸書第318章 寡人以眇眇之身第67章 踏月而行第753章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第674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961章 猗氏第118章 大梁第234章 擲劍於石穴第737章 仁者無敵第436章 深踐戎馬之地第976章 祖國第788章 久違了第526章 停下!第596章 起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