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爲人民服務

bookmark

秦始皇三十六年五月中旬,番禺城北十里的石門亭,亭父剛起牀,打算去餵雞,卻看見昨夜來投宿的兩名軍卒,已站在院中聊天,手中蒲扇不停,抱怨嶺南炎熱,而他們押送的犯人:那身穿褐衣的髡髮墨者,則蹲在地上,手裡正在鼓搗着什麼……

墨者名爲“忠”,墨門之人,都叫他阿忠,正是兩月前,因爲拒絕爲驪山陵地宮提供精密技術,被流放的三人之一。

他們來得不巧,時值仲夏,嶺南猶如一個大蒸籠,阿忠的兩名師兄在陽山關染疾,走到四會實在撐不住了,再走下去恐怕會死,不得已留在那養病,僅剩阿忠繼續趕赴番禺,昨日在石門亭借宿。

見亭父起來了,阿忠便將手裡的東西遞了過來:“老丈,你來看看此物。”

亭父與兩名軍卒打了招呼,卻見阿忠手裡,是一個用木頭現雕的鈴鐺,那鈴是倒置的,上面有繩,下方則有木鉤……

亭父有些奇怪:“這是何物?”

阿忠道:“我聽你昨日抱怨,說嶺南炎熱潮溼,亭舍附近多蟲蟻,成羣結隊,聞到腥味便蜂擁而至,就算將魚掛到房樑上,它們也能爬上去,但有了此物……”

他請亭父取點水來,爲其做演示:將木鈴內注滿水,下面掛鉤掛一條剛捕得的鮮魚,懸於樑上,果不多時,就有紅螞蟻聞着腥味而至,但這一次,還不等它們爬到下面掛鉤的食物上,淹死在木鈴的注水中,不一會,木鈴裡便漂滿了死蟻屍體。

“你這後生,真是聰慧!”

石門亭父嘖嘖稱奇,此物看似簡單,但他們卻沒能想到,這名叫阿忠的墨者只是隨口一聽,隨手一做,便解決了困擾他許久的難題。

亭父道謝不已,阿忠卻道:“子墨子說過,夫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愛人利人,都是身爲墨者應該做的,老丈不必言謝。等我到了番禺,會請匠人將此物造上成百上千,讓各亭各營都能用上。”

將兩個一早起來製作的木鈴贈予亭父後,阿忠也在軍卒的催促下,離開了石門驛向南行,他們要在今日內抵達番禺……

“對了。”

他重新戴上桎梏後,回過頭對亭父笑道:“這器物,就叫它‘氣死蟻’吧。”

……

“君侯,從咸陽發配來的三名墨者已到嶺南,但有兩人在四會養病,只有一人,前日來到番禺……”

利倉前來稟報時,黑夫正忙着在地圖上劃線,只頷首說:“知道了。”

對於發生在咸陽的事,他亦有耳聞,畢竟黑夫與墨家、農家都有交情,同秦墨鉅子程商,還是多年好友。

當聽聞少府姚賈讓墨者去幫忙修阿房宮、驪山陵,他亦不由罵道:“這不是故意挑事麼?”

說得不好聽點,墨者就是一羣狂信徒,對待《墨經》,就像基督徒對聖經一樣,而且組織嚴密,擁有武裝,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還踵。

秦墨雖然爲了實現統一大同,拋棄了非攻,但兼愛、尚賢、尚同、明鬼、非樂、節葬、節用等九篇,卻一直恪守如初。

“讓反對奢侈、厚葬的墨者去修阿房宮,驪山陵,這與英國人給***發抹了豬油的子彈有何區別?”

果不其然,分到驪山陵的三個墨家小夥子不幹了,遂被髮配嶺南。

官吏百僚,諸子百家慘遭流放,乃尋常之事,黑夫手下三十萬南征軍兵民裡,三分之一的人是因罪謫遷的你敢信?

不過,黑夫還是從中嗅到了一絲陰謀的氣息。

“姚賈、趙高,這二人若是湊一塊去,網羅罪名讓墨者遭殃,簡直易如反掌啊……是想通過打擊墨家,進而打擊公子扶蘇?”

這招數一點不高明,黑夫搖了搖頭,嶺南距離咸陽太遠,他鞭長莫及,只能通過滯後的消息,來分析已過時的局勢。

對於墨家,黑夫的態度是:能保則保的。

這個組織雖然打着明鬼的旗號,但在自然科學上,鑽研得比誰都深,在黑夫的勸說下,程墨前幾年公開了與光學、力學、槓桿等有關的《經說》,與張蒼領銜的有學之士一起鑽研,假以時日,或能成爲中華科學體系的基石。

而墨家在攻防上的精湛技藝,是讓秦朝軍工效率領先六國的關鍵,黑夫的一些想法,必須仰仗他們才能實現。

幾年前,李斯提議禁絕天下詩書、百家之言,墨家亦在其列,正是黑夫給秦始皇提議“興工農之學”,才讓墨家因爲“有用”被留了下來。

這兩年來,統一戰爭前後收養的那百多名六國孤兒漸漸長大,成了墨家的中流砥柱,同時依靠墨者行走各郡縣,在工學傳授能工巧匠技藝,墨家頗有復興態勢……

除了有利用價值外,對墨家的理念,黑夫也是發自內心敬重的……

諸子百家,學術五花八門,立場各有不同。

楊朱是極端利己,站在個人立場。

道家黃老崇尚無爲,莊子亦是保身全生,黃老則更加入世一些,試圖將治身和治國結合起來。

儒家各派的特點是積極入世,強調個人的社會、家庭責任。不過在立場上,也只有孟儒敢喊出“民貴社稷次之君爲輕”,其他各派,雖然嘴上說着“天聽自我民聽”,強調民本,但那些禮儀綱常,無不是給統治者提的妙方。說白了,就是腳明明站在平民中,屁股坐在士大夫處,腦袋卻伸到皇帝腳邊去了……

法家自不必說,學說從頭到尾,都強調尊君,集權,目標是富國強兵,兼併天下,在此之餘,才考慮生民死活,雖然也吸納了儒家一些“愛民”的主張,喜這樣的法吏亦產生了“法者,天下之程式”的想法,但絕非主流。

農家的學說雖然站在小農角度,但又厭惡商賈,甚至提出所有人都應該回歸最初,一起種田,太過狹隘。

總之,遍觀諸子百家,唯獨墨者,是完全站在“人民”立場上,墨家的兼愛,強調愛是不分親疏、不分貴賤的,對一切人都是一律同等之愛,即“愛無等差”。

墨子爲此不惜摩頂放踵,利天下爲之,用後世的話講,墨家的理念,便是:“爲人民服務!”

統一前,秦墨與較爲清廉的秦國官府尚能融洽相處。但統一後,君權爲本的朝廷,與以民爲本的墨家,不產生矛盾纔怪。

三名墨者流放嶺南,只是這大矛盾的縮影,黑夫認爲,今後兩者矛盾肯定會愈演愈烈,鬧出更大的事來。

他倒也未太擔心,秦始皇這幾年雖然日益驕固,但上位者的理智尚存,絕非不加區分,濫殺一氣之人。

黑夫沒料到,墨家內部的少壯派,已激進到了欲“誅暴”的地步,還樂觀地想道:

“出事就出事吧,最好把墨家一鍋端了,全發配來嶺南,爲我打工纔好!”

……

一直到三日後,黑夫才騰出時間,見了墨者阿忠一面。

阿忠到帥帳時,黑夫手裡正把玩着一個工坊製出的“氣死蟻”,此物雖簡單,卻極其實用,見阿忠進來,便道:

“聽說你是程鉅子之徒,可你這性格,卻全然不像本分忠厚的程商啊,纔來幾日,就又鬧出事來了。”

阿忠默不作聲,他幹了什麼,自己最清楚。

“我聽說,你在工坊揚言,說要將此物造上成百上千,將那羣貪腥附羶,奪民膏脂,用來高築巨巢的可恨螞蟻,都活活氣死?”

阿忠訥訥應道:“是我說的話。”

黑夫笑道:“阿忠,你想氣死的是螞蟻,還是朝中之人,是皇帝陛下?”

就像韓愈祭鱷魚文裡,罵的是鱷魚,可實際上,抨擊的卻是擁兵割據的藩鎮大帥,魚肉百姓的貪官污吏,這阿忠也意有所指呢……

驪山阿房是巨大蟻巢,那蟻后是誰呢?

黑夫一下子嚴肅起來,拍案呵斥道:“汝可知,爲了保住汝等性命,程鉅子花了多少心思,他還寫信來,說三墨皆爲北人,請我多多照撫。你倒好,初來乍到,卻口不擇言。這話若是傳到監軍耳中,追究起來,你便是二次誹謗,不止是髡髮流放了!難道你想讓程鉅子白髮人送黑髮人,甚至連累整個墨家才甘心麼?”

“昌南侯,我……我一向口直心快,只是一時不忿,未想那麼多。”

阿忠知道昌南侯是墨家的朋友,也是恩師至交,一時間面有愧色,朝黑夫下拜,垂首認錯。

“這件事便就沒發生過,類似的話,不可再言。”

黑夫也理解,對於秦墨而言,他們賭着背離墨經,拋棄“非攻”的代價,爲了追求尚同,爲天下一統做出了很大貢獻。

但如今皇帝的施政,卻與墨者理念背道而馳,肯定會讓滿懷憧憬的秦墨覺得,自己被辜負了吧。

“不過,你的手藝和心思,的確是極巧,我軍中正缺能提綱挈領,帶着工匠作業的墨者。”

黑夫讓阿忠起來,還替他拍了拍灰,一副待之如子侄的姿態。

“與其整日抱怨,不如拿出你做這‘氣死蟻’的精巧心思來,想辦法,助我早點結束這場勞民傷財之戰。”

阿忠低聲道:“昌南侯,我……我還是不想造殺人之器……”

對此黑夫早有所料:“我又不是姚賈、趙高,不會強人鎖男。”

“本侯不要你造殺人之器,要你幫我造船。”

“船?”阿忠不解,聽說昌南侯麾下有舟師數百,更有巧匠無數,什麼樣的船需要墨者幫忙?

“可不是一般的船。”

黑夫讓阿忠到案前,指着紙上的草圖:“是以槳輪驅動,能在鬱水中逆流而上的‘輪船’!”

第398章 匈奴第818章 廉頗老矣?第360章 有妻如此第651章 常識第702章 背水第74章 審當賞罰第114章 然足下卜之鬼乎?第553章 袒右第311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95章 荊券第879章 竄天猴與二踢腳第667章 文明第35章 秦國沒有豆腐渣工程第135章 第一回合博弈第49章 善假於物第907章 中國合則強分則弱第566章 焚舟破釜第726章 而立第41章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第244章 壁虎斷尾第562章 人禍第508章 兼易凝難第1034章 秦吏(大結局)第51章 安心在外第968章 洛陽親友如相問第716章 臨之以兵第804章 勝敗兵家事不期第391章 良弓第324章 王在法上第904章 布衣將相之局第10章 哪隻手打的你?第322章 不謀而合第893章 望夷第873章 吾不如蕭何第688章 將軍第78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726章 而立第322章 不謀而合第15章 長見識了第529章 只有我能搞事!第368章 雄心壯志第436章 深踐戎馬之地第781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287章 鶡冠第264章 士卒可用矣第759章 聲東擊西第131章 成與不成第969章 資本家的良心第248章 言志第742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上)第720章 總有一天我的生命將抵達終點第831章 帝國之壁第816章 智將務食於敵第553章 袒右第329章 一國兩制瞭解一下第965章 劃江而治第80章 真金白銀第587章 鷹之子第890章 楊喜第321章 人生贏家第393章 大買賣第364章 開邊意未已第377章 戍卒叫第357章 家門閥閱第788章 久違了第993章 骨鯁之臣第549章 大索十日第178章 項燕第604章 海東第356章 黃老第231章 帆影第753章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第504章 真到假時時假亦真第792章 別得罪女人第933章 結交樓煩將第624章 快活第492章 青青園中葵第482章 私學第980章 結第25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654章 三鼓第833章 北風捲地白草折第290章 燈下黑第1003章 移席第559章 脣亡齒寒第869章 山海第464章 塞上中原第401章 歷史拐了個彎第56章 我有急事先走了第117章 大時代第32章 伯兄第508章 兼易凝難第404章 國之大事第3章 爵位難得第883章 商於六百里第134章 戶牖遊徼第589章 毒士第542章 莫如樹人第546章 青島五月寫作計劃,以及爲《秦吏》完結前最後求次月票。
第398章 匈奴第818章 廉頗老矣?第360章 有妻如此第651章 常識第702章 背水第74章 審當賞罰第114章 然足下卜之鬼乎?第553章 袒右第311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95章 荊券第879章 竄天猴與二踢腳第667章 文明第35章 秦國沒有豆腐渣工程第135章 第一回合博弈第49章 善假於物第907章 中國合則強分則弱第566章 焚舟破釜第726章 而立第41章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第244章 壁虎斷尾第562章 人禍第508章 兼易凝難第1034章 秦吏(大結局)第51章 安心在外第968章 洛陽親友如相問第716章 臨之以兵第804章 勝敗兵家事不期第391章 良弓第324章 王在法上第904章 布衣將相之局第10章 哪隻手打的你?第322章 不謀而合第893章 望夷第873章 吾不如蕭何第688章 將軍第78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726章 而立第322章 不謀而合第15章 長見識了第529章 只有我能搞事!第368章 雄心壯志第436章 深踐戎馬之地第781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287章 鶡冠第264章 士卒可用矣第759章 聲東擊西第131章 成與不成第969章 資本家的良心第248章 言志第742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上)第720章 總有一天我的生命將抵達終點第831章 帝國之壁第816章 智將務食於敵第553章 袒右第329章 一國兩制瞭解一下第965章 劃江而治第80章 真金白銀第587章 鷹之子第890章 楊喜第321章 人生贏家第393章 大買賣第364章 開邊意未已第377章 戍卒叫第357章 家門閥閱第788章 久違了第993章 骨鯁之臣第549章 大索十日第178章 項燕第604章 海東第356章 黃老第231章 帆影第753章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第504章 真到假時時假亦真第792章 別得罪女人第933章 結交樓煩將第624章 快活第492章 青青園中葵第482章 私學第980章 結第25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654章 三鼓第833章 北風捲地白草折第290章 燈下黑第1003章 移席第559章 脣亡齒寒第869章 山海第464章 塞上中原第401章 歷史拐了個彎第56章 我有急事先走了第117章 大時代第32章 伯兄第508章 兼易凝難第404章 國之大事第3章 爵位難得第883章 商於六百里第134章 戶牖遊徼第589章 毒士第542章 莫如樹人第546章 青島五月寫作計劃,以及爲《秦吏》完結前最後求次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