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農家

bookmark

“多虧了許公,才能讓膠東百姓不再疑慮。”

是日中午,黑夫在郡守府爲許勝和幾個農家弟子舉辦了接風宴。

黑夫來關東這麼久,各學派的士人都見過了,這羣知識分子雖沒有大富大貴者,但打扮起來卻不含糊:無不戴冠佩劍,儀表整潔,哪怕陳平也不免俗,當年他就是因爲家貧,卻打扮得乾淨體面遭鄉人笑話。

儒生還要置辦高高的巍峨儒冠,陰陽方士則需要點優雅仙氣,只爲在遊說王侯時印象過關。

但今日許勝帶來的農家弟子,卻格外特殊,衆人都穿着粗麻短衣,腳下是齊楚農夫常見的草履:據說他們身上的每一件東西,都是用自己親手種出的糧食所換。他們三十餘歲年紀,卻好似四十,手上也老繭縱橫,看得出來,是真正下過地,揮舞過農具的,面容也曬得跟黑夫差不多黑。

甚至連見到黑夫這大官的態度,也與普通農夫無疑,拘謹老實,在宴席上坐立不安,也就年紀最大的許勝見多識廣,能與黑夫侃侃而談。

許勝先請黑夫將漆器、銅器撤下去,他們用自己帶的簡陋陶器即可,黑夫一一答應。他又拒絕了黑夫的敬酒,表示俺們農家人不飲浪費糧食的酒,只抿了口湯水後笑道:

“郡守言重了,老朽當年離秦後,也曾帶着弟子們遊走於臨淄、膠東,在本地呆過一段時間,教農夫耕作,當地人稱我爲許句芒,不想十年過去了,他們還記得我……”

許勝說得一口流利的關中話,這沒什麼好奇怪的,黑夫聽聞,這位農家野老,當年可是丞相李斯的同僚,都作爲呂不韋門客,在咸陽編寫過《呂氏春秋》!

農家是諸子百家裡的異類,他們與墨者有點像,生活極爲簡樸,穿着普通的粗布衣服,雖然倡導耕桑,卻沒有屬於自己的一寸土地,過着周遊列國的生活。也不像儒生一樣追求高官厚祿,只希望得到百畝土地、數畝房宅,定居下來,帶領當地百姓鑽研耕作技術。

祖述神農氏,繼承后稷事業,講究播百穀,勸耕桑,以足百姓衣食。五穀足,則百姓足,百姓足,則天下足,這是他們始終如一的理念……

有專業人士來幫自己的國家領地發展生產,本應是大王封君們拍手稱快的事情,然而農家卻一直苦於沒有立足之地。因爲一百年前,他們的領袖許行,從孟子處搶了學生,狠狠得罪了這位學閥。孟子門戶之見、地域之見極重,所以農家難以在稷下學宮和齊魯有發展。

到頭來,農家也只在泗上的小國滕國求一席之地。滕文公時,農家在滕國開地,與當地百姓共同耕作,其樂融融,但滕國被宋滅亡後,就只能離開那裡了……

那些年,諸侯合縱連橫,朝秦暮齊,東方混亂不堪。宋國滅了滕國,隨後被齊所亡,齊國又遭到五國伐齊,差點也亡了,到處都是戰火紛飛,的確不是農家發展生產力的好時候。

農家就這樣顛沛流離,中衰了很長時間,直到許行的孫子許勝時,卻有了難得的機遇:秦相呂不韋想要效仿四大公子納士養客,點名邀請農家入秦!

席間說起來,許勝依舊對自己入秦時的見聞讚不絕口:

“其百姓樸,其聲樂不流污,其服簡單而不奢華,農夫天明便起,勤耕到傍晚方歸,我行走天下,卻從未見過如此質樸的百姓。”

秦的官府也很不錯,從小吏到丞相,官府運作的核心理念,居然是:勿要耽誤百姓耕作!一切有可能影響農業的事,諸如遊士、商賈,都被打壓禁止,爲了鼓勵生產,秦國上下無所不用其極。

見此情形,許勝差點哭了出來,他們農家周行天下,苦尋幾十年,不就是想找到這樣的一個政府麼。

秦政與農家不謀而合,於是農家便全心全意在秦呆了下來,許勝也頗得呂不韋賞識,他根據農家多年來總結的經驗,爲《呂氏春秋》貢獻了《上農》、《任地》、《辯土》、《審時》,以及《十二紀》幾篇文章。

黑夫笑道:“我在咸陽時,曾拜讀過這幾篇。其他篇章我不知,但農家經手的這幾篇,雖文字質樸,卻無愧於一字千金之名!”

吹捧完畢後,黑夫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許公及農家入秦後,使秦用了鐵農具,又改進了耕作之術,本該加官進爵,爲何卻又離開了秦?”

當年入秦的農家也有不少留了下來,大多在中央或地方當田官,唯獨許勝卻跑了。

許勝的回答,就有些支支吾吾了:“呂相免相國之位後,我便隨他去了河南。後來呂相薨(hōng)逝,又聽聞陛下欲大逐六國之客,遷呂相門客至巴蜀,老朽膽小,便帶着弟子回了滕縣……”

這話一半是真一半是假,別看許勝笑呵呵的,卻是個很重恩義的人,呂不韋當年對他有知遇之恩,他深深感激,從對呂不韋的各種尊稱就能看出。

呂不韋倒臺後,先前十年的功績遭到了秦始皇全盤否定,許勝頓時心涼,便離開了秦。

那已經是二十年前的事了,這二十年來,農家又繞了一個大彎,在齊、楚等國都行走過,但不管是哪國,官府都沒有秦國上農,百姓都沒有秦民那樣質樸。要麼是太過懶散,得過且過,要麼是心思太多,精力都放在經商、遊學上,不肯老老實實種地。

許勝在臨淄、膠東轉了一圈後不由感嘆。

“難怪諸侯皆弱,唯秦獨強。能上農者,國恆強!”

就在他們二十年蹉跎一事無成時,秦並天下。但許勝也已年老,不想再回關中,就在滕縣等地耕居,不曾想,黑夫卻派人找上門來了……

也是不巧,黑夫親自去滕縣找許勝時,他卻在鄰縣,黑夫時間緊,便留下一封親筆信,讓門客等待,過了一個月,又派陳平過去,將許勝請了來。

“就算不讓陳長史親自去邀請老朽,就衝郡守留下的那兩句話,老朽也得親自來即墨。”

許勝見在場的蕭何、曹參等人面露不解,他便笑了笑,將吃得精光,一粒米都不剩的陶盤擺好,舉起同樣是自己帶的竹筷,敲打餐盤,頌道: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這是郡守讓人留書贈言,雖只有短短數句,卻道盡了農事之辛苦!”

許勝十分動容,這幾句話十分淺顯,但卻又無比細緻,是真正經歷過農事,對農民心存憐憫者才能說出來的!

他初讀時便驚爲天人,再讀之,想到自己數十年來的求索,想到農家百年徘徊,又想到自神農氏以來,農夫的數千載苦耕,竟不由老淚縱橫……

能寫出這樣詩的人,一定是將農事放在心裡的好官!

“郡守說吾等所作的《任地》等篇一字千金?”

許勝擺了擺手,又朝黑夫翹起大拇指:“郡守這二十字,才當值二萬金!”

宴席上衆人皆讚不絕口,蕭何亦大爲吃驚,他偏頭看向一旁的陳平:“我竟不知,郡守還會作詩?”

陳平神秘一笑:“郡君雖少時貧苦,卻天資聰慧,好學不倦,何足怪哉?”

黑夫卻對衆人謙遜道:“什麼一字千金,我可當不起。我也是黔首出身,少時隨家兄耕地,故知之。”

在墨家、農家面前,黑夫的窮苦出身,是能加不少分的。爲了騙農家來膠東爲自己助陣,他也少不得要放下節操,許勝能爲呂不韋的知遇之恩離開秦國,要讓他來幫自己,必須得讓這老頭看順眼才行。

一首憫農動其心,再讓陳平曉之以理,許勝又聽說黑夫欲在膠東推廣近年來十分新穎的堆肥漚肥之法,這是農家也想做的事啊,便欣然而來!

商業互吹結束後,黑夫便和許勝商量起了正事,許勝已經答應,會帶着農家弟子們在膠東住下,耕作官府提供的幾百畝地,進一步鑽研更先進的農業技術。

只是許勝又皺起了眉,嘆道:“可惜膠東公廁初建設,糞肥不足,能用堆肥漚肥之法者僅有百戶。”

蹉跎多年後,又碰上了看對眼的人,許老恨不得立刻就大展拳腳,將浪費的時間補回來。

黑夫卻寬慰道:“糞肥需要經年累月收集,若施的少了,效果不顯,只能緩緩推廣。但許公勿慮,有一件事,卻可以馬上着手,春耕結束前,便能傳遍全郡!”

許勝好奇:“是何事,竟能如此之速。”

黑夫起身,指着郡府庭院裡一物道:“許公應知,此乃何物?”

許勝看了一眼,那是一個直立的木杆,下有石盤,他便道:“這不是測日影的土圭麼。”

黑夫頷首:“然,古人以土圭測日影,日影最長爲冬至,最短爲夏至,在春秋兩季各有一天的晝夜時間長短相等,便定爲春分和秋分,此乃三代便有的四節氣也。”

“到了周時,節氣變成了八個,多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而在許公參與編篡的呂氏春秋裡,又變成了十二月紀……”

節氣,是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日常生活中百姓預知冷暖雪雨,知道哪個節氣該幹什麼。

黑夫道:“但我竊以爲,節氣仍不夠細緻,尚可再分,當分爲二十四節氣,由農家弟子將各節氣概要、農事編篡,官府以紙張抄錄,分發到各縣鄉田官處,作爲農曆使用。再讓人編出歌謠,用老嫗也聽得懂的方言俚語傳唱,使之家喻戶曉!”

第660章 待我長髮及腰第627章 極盛第771章 狗咬狗第703章 拾骨第837章 有錢第597章 仗不能白打第141章 陳平第814章 蜀道難第94章 封診式第10章 哪隻手打的你?第526章 停下!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19章 較勁第602章 殺人第114章 然足下卜之鬼乎?第713章 言語就像風第966章 焦土第302章 折節下交第734章 太陽落山了(上)第760章 不許笑第792章 別得罪女人第797章 北線無戰事第916章 斬項籍者邑萬戶!第360章 有妻如此第546章 青島第217章 執斧斤者第980章 結第547章 別墅靠大海第474章 冰凍三尺第463章 大生產第494章 一人之心第516章 擇世所需第67章 踏月而行第511章 稷下第476章 得國不正第998章 驅虎吞狼第926章 分餅第250章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第436章 深踐戎馬之地第937章 好皇帝第480章 三傑第626章 三十五年第537章 推廣普通話要從娃娃抓起第344章 麟之趾第78章 大行於世第306章 溯流而上第416章 蕭關逢候騎第907章 中國合則強分則弱第443章 紅氅第91章 輪到誰了?第944章 成都第884章 刑徒七十萬第588章 公子從軍第362章 蘄年宮第221章 青青子衿第21章 百萬秦軍成於斯第209章 做個有用的人第7章 喜第55章 肉得爛在鍋裡第924章 甩掉歷史包袱第218章 麻衣如雪第167章 短兵第61章 匿名信第566章 焚舟破釜第134章 戶牖遊徼第126章 死傷第429章 父親第575章 南巡第482章 私學第501章 安得不死藥第365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664章 越女第596章 起風了第604章 海東第869章 山海第884章 刑徒七十萬第917章 萬人敵第977章 中山狼第274章 五十里而爭利第849章 博浪沙很抱歉,晚上的一章鴿了第673章 勸君更盡一杯酒第17章 失期當斬?第658章 陽山第999章 蜂王第413章 善馬愛妻第61章 匿名信第490章 財政危機第1022章 驕兵必敗第990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228章 夏子第338章 叛徒!第777章 陳勝吳廣第467章 蕭何第948章 一生功過第80章 真金白銀第435章 射鵰英雄第413章 善馬愛妻第728章 套路第728章 套路
第660章 待我長髮及腰第627章 極盛第771章 狗咬狗第703章 拾骨第837章 有錢第597章 仗不能白打第141章 陳平第814章 蜀道難第94章 封診式第10章 哪隻手打的你?第526章 停下!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19章 較勁第602章 殺人第114章 然足下卜之鬼乎?第713章 言語就像風第966章 焦土第302章 折節下交第734章 太陽落山了(上)第760章 不許笑第792章 別得罪女人第797章 北線無戰事第916章 斬項籍者邑萬戶!第360章 有妻如此第546章 青島第217章 執斧斤者第980章 結第547章 別墅靠大海第474章 冰凍三尺第463章 大生產第494章 一人之心第516章 擇世所需第67章 踏月而行第511章 稷下第476章 得國不正第998章 驅虎吞狼第926章 分餅第250章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第436章 深踐戎馬之地第937章 好皇帝第480章 三傑第626章 三十五年第537章 推廣普通話要從娃娃抓起第344章 麟之趾第78章 大行於世第306章 溯流而上第416章 蕭關逢候騎第907章 中國合則強分則弱第443章 紅氅第91章 輪到誰了?第944章 成都第884章 刑徒七十萬第588章 公子從軍第362章 蘄年宮第221章 青青子衿第21章 百萬秦軍成於斯第209章 做個有用的人第7章 喜第55章 肉得爛在鍋裡第924章 甩掉歷史包袱第218章 麻衣如雪第167章 短兵第61章 匿名信第566章 焚舟破釜第134章 戶牖遊徼第126章 死傷第429章 父親第575章 南巡第482章 私學第501章 安得不死藥第365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664章 越女第596章 起風了第604章 海東第869章 山海第884章 刑徒七十萬第917章 萬人敵第977章 中山狼第274章 五十里而爭利第849章 博浪沙很抱歉,晚上的一章鴿了第673章 勸君更盡一杯酒第17章 失期當斬?第658章 陽山第999章 蜂王第413章 善馬愛妻第61章 匿名信第490章 財政危機第1022章 驕兵必敗第990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228章 夏子第338章 叛徒!第777章 陳勝吳廣第467章 蕭何第948章 一生功過第80章 真金白銀第435章 射鵰英雄第413章 善馬愛妻第728章 套路第728章 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