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若敖之鬼

bookmark

“你是說,這若敖氏從六百年前就開始傳承,延續幾十代人,一度權傾楚國,還差點弄死了楚莊王?”

黑夫沒想到,從人定到雞鳴,在這荒郊野外,陪伴自己渡過漫漫長夜的,居然是利鹹講述的,關於若敖氏的故事。

方纔,黑夫他們擒獲盜墓賊後,立刻加以詢問,想要問出盜墓賊與朝陽裡裡監門勾結的事實。可盜墓賊的頭目,那個赤面短鬚的賊人倒是嘴硬,打死也不說,氣得東門豹都想一戟殺了他。

可盜墓賊們並非鐵板一塊,尤其是那個被迫加入盜墓團伙的楚國少年“興”,因痛恨盜墓賊對他的毒打虐待,便如倒豆子般,將他所知道的事全部說了出來。

興還交待說,今夜平旦時分,朝陽裡裡監門會親自趕着牛車,來接應他們,幫忙轉移贓物……

於是黑夫和幾人商量了一番,決定讓東門豹和小陶,將五名盜墓賊拖到山包後面藏起來,封住他們的嘴巴。黑夫和利鹹則裝作是盜墓賊的樣子,抱着鐵鍤,坐在墓穴邊上,給那朝陽裡裡監門來一出“守株待兔”……

夜深寒冷,時間過得很慢,反正黑夫閒着也是抱着胳膊打哆嗦,便聊天打發時間,他問起利鹹,這墓穴主人“若敖氏”的來歷。

利鹹對黑夫不知若敖氏,並沒有感到驚訝。畢竟楚國退出江漢五十多年了,時過境遷,平民只認眼前的官府是誰,除了他們這些楚時的小貴族還唸叨着舊情,誰還會記得昔日的封君主人呢?

他告訴黑夫,若敖氏,是是楚國第十四代國君“若敖”的後人。楚國稱王后,若敖氏漸漸發展壯大,成爲楚國最強大的公族。後來又分出了鬥氏和成氏,出過許多位令尹、司馬,長期擔任軍政要職,什麼鬥谷於菟(子文),成得臣、成大心……只可惜這些人,黑夫一個都不認識。

耐着性子聽了許久後,利鹹終於說到了一個他認識的人: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楚莊王。

黑夫這下才知道,原來楚莊王之所以三年不飛三年不鳴,正是由於若敖氏權傾朝野,架空了楚王。據說當時若敖氏有六部私兵,加起來佔了楚國軍隊的一半。

最終,楚莊王與若敖氏開戰,好不容易纔取得勝利,這纔有了他北上爭霸,問鼎之輕重的後事。

“若敖氏就在那之後滅亡了?”黑夫問道。

“怎麼可能。”

利鹹擺手道:“楚王念在若敖氏幾代人爲楚國盡忠,於是留下了一脈子孫,就封在安陸,那時候此地還叫鄖縣,鬥氏就成了鄖縣縣公。”

到了楚國和吳國大戰,伍子胥、孫武率軍大破楚軍,攻入郢都時,若敖氏又迎來了一次機會。

當時楚昭王逃亡到安陸,若敖氏的後人鬥辛就追隨其左右,爲保護楚昭王立了一些功勞。所以在事後論功行賞時,楚昭王就提拔鬥辛做了右尹,位置在令尹、司馬之下,卻在普通縣公之上。

這些事蹟,都銘刻在那個被盜墓賊摸上來的鼎上,這處大墓,恰恰就是鄖公斗辛的墓葬,難怪規格如此之高,不單有車馬陪葬,還有鎮墓獸,能與諸侯比肩。

聽到這裡,黑夫微微一驚:“等等,這若敖氏是鄖公,與那縣左尉鄖滿的家族又有何關係?”

“鄖氏?”

利鹹一愣,下意識地啐了一口,鄙夷地說道:“怎可能,若敖是楚國羋姓王孫,爲鄖公。鄖氏雖然自詡爲貴族,卻只是古鄖國的亡國之餘,和我家利氏一樣,只是大夫,只是若敖氏的臣子。不是我胡吹,我利氏當時好歹爲若敖氏掌管典籍,可鄖氏呢?只是管廄苑的,給若敖氏提鞋都不配!”

看得出來,這些年鄖氏混得風生水起,成爲安陸最大的地頭蛇,當年與之平起平坐的利氏是有些嫉妒的。黑夫笑了笑,沒有拆穿,於他而言,和鄖氏結仇就夠麻煩了,聽說這些舊貴族們並非鐵板一塊,反倒值得高興。

楚昭王、鬥辛之後兩百多年裡,雖然楚國幾經變遷,甚至還被吳起進來改革過一遭,但貴族統治的本質依然不變,若敖氏繼續作爲“鄖君”,世世代代統治着安陸。

時間彷彿靜止,就像楚地停滯不變的階級和社會一般,只是貴族生活越發奢華,壓榨無數財富,裝點自己的宮室。

但外面的世界,尤其是北方的秦國,卻在發生翻天覆地的劇變!

直到有一天,一個叫白起的秦國將軍率軍橫掃江漢,一戰而舉鄢郢,再戰而燒夷陵,三戰而楚王倉皇東竄,屈原悲憤沉江……楚國在此延續了數百年的統治,一夜之間轟然倒塌。

安陸的若敖氏後人也匆匆逃走,自此之後,若敖氏的事蹟,遂成過眼雲煙。甚至連鬥辛的墓葬,也因爲無人血食,變成了墳土荒草一堆。

民間只留下了關於若敖氏在安陸有大墓的傳說,卻無人知曉,那墓葬究竟在何處。

不成想,傳說居然是真的,今日還陰差陽錯,被他們找到了。

說到這裡,利鹹不由感慨道:“鬼猶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餒爾?不成想,當年若敖氏祖先的這句話,竟成了真啊!若敖氏宗族離散後,連鬥辛都無法享受血食了,真是可悲,可嘆!”

所謂物傷其類,作爲貴族之後,雖然現在只淪爲一介亭卒,但利鹹還是爲若敖氏的沒落感到惋惜。傳承了六百年的貴族啊,如今卻血食難以爲繼,還有比這更讓人震撼的事麼?

可黑夫的內心,卻毫無波動。

……

шωш▪T Tκan▪c ○

利鹹在長吁短嘆時,黑夫面上點頭,心裡卻不以爲然。

“若敖氏衰就衰了,有什麼好惋惜的?”

或許是因爲前世的薰陶,或許是因爲今生的身份,黑夫從始至終都對貴族統治並不感冒。

懷念春秋的“貴族精神”?豎起耳朵聽聽罷!在貴族們自賣自誇,鐘鳴鼎食的大雅之外,各國國風,是如何歌頌這種生活的?

《魏風》說: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從上到下的貴族封建體系,使得大大小小的貴族輪番剝削農民,野人更是如同豬狗般的存在。

《豳風》說:無衣無褐,何以卒歲……農民忙活了一年,可絲絹、狐皮都送去給貴族“爲公子裳”去了,自己卻連褐衣都有不起。

再看看眼前這位若敖氏鬥辛的墓葬,當真是國彌大,家彌富,葬彌厚。棺槨之內,玩好貨寶,鐘鼎壺簋,輿馬衣被,陪葬品不可勝數,這些東西,還不都是他治下庶民的血汗。楚國雖然也有律法,但在封君領地上,卻形同虛設。

與利鹹從長輩那裡聽來的貴族故舊不大一樣,黑夫也聽母親講過他“大父”“大母”時候的事,卻是從平民視角出發。在升斗小民們看來,相比於楚國時,秦國治下的安陸,雖然依舊很苦,日子卻比從前稍好了一點。

如今的秦國還不是秦二世統治的時期,律令雖嚴,但凡事尚有一個限度。

農民不必再向大大小小的貴族輪番繳納貢賦,只需要統一繳清給秦國縣吏的禾租、口賦,每年服一個月的徭役即可。勞役雖重,至少不會出現過去某個貴族頭腦發熱,在農忙時期組織百姓修城邑、獵虎豹的事。

因爲秦對農耕的重視,裡聚被組織成了生產大隊,百姓們可以從官吏那裡借到耕牛、鐵農具,盡力耕作自己的土地。而不必擔憂王孫騎着駿馬,追着狐兔,在自己的田畝上橫行霸道,卻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商賈雖然低賤,卻也不會有某位公子勒馬於前,白吃白拿,強買強賣。

秦律束縛了庶民自由的同時,也約束了舊貴族的肆意妄爲。

秦律杜絕了貴族把持地方的同時,也給庶民打開了一個階級流動的大門。

官府任命吏員不再根據家門血統,而要考校對律令的掌握,考察真才實學,再加上軍功爵制度,過去註定要永世做農夫庶民的人們,似乎也有了一個盼頭……

數十年下來,安陸縣百姓依舊一口楚音,卻已經不認爲自己是楚人,而是秦人了。

他們開始遺忘統治此地數百年的若敖氏,卻開始牢記關係生活的秦法律令。

這個延續了千餘年的宗法貴族時代,經過春秋的禮崩樂壞,經過戰國的廝殺洗禮,再被無孔不入的秦律碾過一遍後,與貴族的象徵鼎簋一起,變得搖搖欲墜起來……

這樣的時代,卻是黑夫這種小人物冒頭的機會。

黑夫很清楚這一點。

穿越者是這時代最鋒利的錐子,只需要被放進口袋裡,就能脫穎而出……

而如今,他已置身體制之中,尋找任何扶搖直上的機會。

正當黑夫和利鹹因爲若敖氏的故事,各自生出許多想法之際,遠處的裡聚人家,響起了陣陣雞鳴。

雞鳴已過,平旦到了。

天色依然黝黑,但朝陽裡方向的塗道上,卻亮起了一點若有若無的火光……

……

一陣冷風吹來,坐在牛車上,朝陽裡裡監門伯毋打了個寒顫,頓時清醒了許多。

他昨夜與敞分開後,一宿沒睡着,輾轉反側,一直在擔憂事情敗露。

這幾天裡,發生太多意外了。

本該順利的掘墓,卻遇到了難得一見的大雪。

亭長黑夫第一天上任,就跑來內外無事的朝陽裡巡視……

毫無徵兆,裡東那個與人無爭的公士去疾突然被湖陽亭緝捕,罪名是在縣裡拾了遺錢?

種種事情交織在這兩天,讓伯毋緊張不已。

他也知道,自己因爲貪圖錢財,勾結盜墓賊發盜墓,併爲其購買工具,轉移贓物,已是觸犯了律令,必受嚴懲!

所以,萬萬不能暴露!

可惜他沒能勸動敞,如今木已成舟,只能硬着頭皮,按照承諾,趕着牛車去接應盜墓賊們了。

他現在還能怎辦?只能祈求那黑夫沒發現什麼問題,今夜趕緊將最後一批贓物轉移,打發那幾個盜墓賊走人。

自己分到的那一份,足夠賣得數萬錢,一夜暴富了,這也是裡監門寧可冒險與敞合作,也不主動去官府告發他得到原因,犯罪的來的錢財,比舉報得賞豐厚得多。

於是伯毋加速了趕路,等他抵達約定的地點時,卻見那土丘正面點着火把,兩個人影正在墓地後等着他。

伯毋停下牛車走近一瞧,卻見墓地邊上,已堆着不少漆器、銅器……

“看來那墓終於打開了,不錯不錯,敞還算守時。”

他放下心來,一邊朝那兩個人影走去,一邊笑道:”敞,今夜收穫如此之豐啊,真是慚愧,我果然不該因那亭長黑夫在朝陽裡走了一圈,就讓你停下……“

這時候,那兩個人影也走了過來,其中一人的火把靠前一晃,灼熱的火焰和煙味薰得伯毋閉上了眼,不由口中罵道:“這是做什麼?”

“做什麼?當然是爲了看清楚案犯是誰了。”聲音裡帶着一絲玩味,並不是敞!

伯毋大恐,欲逃走,退路卻被另一人封死,他被夾在中間,只得一邊避讓着越湊越近的火把,一邊努力睜眼朝身前那人看去。

卻見此人身穿赤幘絳衣,正笑眯眯地看着伯毋,彷彿在看自己升爵發財的階梯。

“湖陽亭長……怎麼……會是你……”伯毋臉色頓時煞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來者正是黑夫,他站在伯毋面前,晃着手裡的繩子笑道:

“裡監門,人生何處不相逢啊!我們又見面了!”

第888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101章 非尋常之輩第385章 初來乍到第374章 血淚之路第290章 燈下黑第739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下)第347章 法術勢第262章 軍中戲乎?第236章 威懾第1031章 扶桑第512章 以古非今第738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上)第72章 亂世銅爐第32章 伯兄第270章 世易時移第1章 士伍,請出示身份證!第102章 諜影第171章 破楚策第645章 銅鐵第921章 誅惡第320章 帝業第647章 滄浪之水第750章 復生第155章 樑崩第74章 審當賞罰第801章 即從巴峽穿巫峽第101章 非尋常之輩第1025章 一致對外第972章 呂澤第711章 今年祖龍死!第739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下)第902章 男兒何不覓封侯第705章 熒熒火光第874章 木牛流馬第943章 思蜀第466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586章 看不懂第943章 思蜀第209章 做個有用的人第782章 門泊東吳萬里船第401章 歷史拐了個彎第735章 太陽落山了(下)第835章 世無忠臣第407章 自古以來第173章 人之賢與不肖第966章 焦土第116章 每個人都要做出選擇第864章 亡秦者第395章 羊吃人第869章 山海第141章 陳平第871章 不臣之心第22章 什長黑夫第81章 掠賣第215章 巧合?第992章 大蟒第977章 中山狼第27章 最後一天第403章 君子藏器於身第793章 君夫人第713章 言語就像風第712章 亡秦者第242章 人臣無外交第1026章 鳴鏑第415章 男兒本自重橫行第597章 仗不能白打第51章 安心在外第648章 蠱禍第255章 行矣第307章 隻手豈可建城都第931章 舞殿冷袖第315章 入關第422章 四武衝陣第963章 泥潭第770章 一個幽靈第795章 奇貨可居第576章 舊部第59章 天狗第82章 盲山第36章 可願爲吏?第509章 天人第172章 秦墨第24章 練隊列有什麼用?第246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993章 骨鯁之臣第299章 吳芮第716章 臨之以兵第1023章 白登之圍第571章 鼎之輕重第744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下)第752章 在街壘上第342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568章 開始與結束的地方第917章 萬人敵第528章 世界那麼大第961章 猗氏第427章 磧裡徵人三十萬第899章 體面第632章 伯樂與千里馬第175章 偷樑換柱
第888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101章 非尋常之輩第385章 初來乍到第374章 血淚之路第290章 燈下黑第739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下)第347章 法術勢第262章 軍中戲乎?第236章 威懾第1031章 扶桑第512章 以古非今第738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上)第72章 亂世銅爐第32章 伯兄第270章 世易時移第1章 士伍,請出示身份證!第102章 諜影第171章 破楚策第645章 銅鐵第921章 誅惡第320章 帝業第647章 滄浪之水第750章 復生第155章 樑崩第74章 審當賞罰第801章 即從巴峽穿巫峽第101章 非尋常之輩第1025章 一致對外第972章 呂澤第711章 今年祖龍死!第739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下)第902章 男兒何不覓封侯第705章 熒熒火光第874章 木牛流馬第943章 思蜀第466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586章 看不懂第943章 思蜀第209章 做個有用的人第782章 門泊東吳萬里船第401章 歷史拐了個彎第735章 太陽落山了(下)第835章 世無忠臣第407章 自古以來第173章 人之賢與不肖第966章 焦土第116章 每個人都要做出選擇第864章 亡秦者第395章 羊吃人第869章 山海第141章 陳平第871章 不臣之心第22章 什長黑夫第81章 掠賣第215章 巧合?第992章 大蟒第977章 中山狼第27章 最後一天第403章 君子藏器於身第793章 君夫人第713章 言語就像風第712章 亡秦者第242章 人臣無外交第1026章 鳴鏑第415章 男兒本自重橫行第597章 仗不能白打第51章 安心在外第648章 蠱禍第255章 行矣第307章 隻手豈可建城都第931章 舞殿冷袖第315章 入關第422章 四武衝陣第963章 泥潭第770章 一個幽靈第795章 奇貨可居第576章 舊部第59章 天狗第82章 盲山第36章 可願爲吏?第509章 天人第172章 秦墨第24章 練隊列有什麼用?第246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993章 骨鯁之臣第299章 吳芮第716章 臨之以兵第1023章 白登之圍第571章 鼎之輕重第744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下)第752章 在街壘上第342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568章 開始與結束的地方第917章 萬人敵第528章 世界那麼大第961章 猗氏第427章 磧裡徵人三十萬第899章 體面第632章 伯樂與千里馬第175章 偷樑換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