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章 漢東之國隨爲大

bookmark

“漢東之國,隨爲大。”

作爲隨縣本地人,又不安分於做一個教書的老儒,卻對遊說、縱橫之術情有獨鍾,平日裡留意得多了,隨何對隨縣的山川地理自然是爛熟於心。

在隨縣縣寺裡,他對找他來問策的季嬰、周昌二人侃侃而談:“楚武王時欲經略中原,先服隨、唐,而漢陽諸姬盡滅之矣。蓋楚服隨、唐而蔡、鄭始懼焉。晉、吳欲擊楚,亦是先服唐、隨二侯,以爲孔道。自是南北多故,往往置戍守於此。”

他告訴季嬰二人,南陽郡就相當於一個大盆地,而南陽盆地與廣袤的江漢之間,隔着四座大山脈。

從西到東,分別是荊山、綠林山(大洪山)、桐柏山、大別山。

所以在這個交通落後的時代,江漢與南陽之間,只有四山相夾的三條道,能通行車馬大軍。

漢水道,唐隨道,冥厄三關道。

襄陽、鄢縣扼守漢水道,最爲通暢方便,且有水道運糧,是南下的第一首選,所以王賁纔要帶着大軍與黑夫在那死磕。

冥厄三關道與陳郡汝南地區連通,王賁在那邊沒有投入大量兵力。

位於中間的唐隨道(棗隨走廊)就成了次選,一旦失守,北軍可長驅直入,進入江漢腹地的安陸,甚至威脅衡山郡,這便是隨國在楚國附庸裡地位顯赫,同時亦是黑夫命令季嬰帶一萬人守備此地的原因。

不想,隨何才說完,季嬰卻一拍案几,罵道:“你這老儒,敵三萬人已渡白水,眼看就要進入隨縣地界,而我軍只有一萬人,還多是這數月來新徵募的民兵。我找你來,是想破敵之策,你卻與我扯一通本地山川典故,囉裡囉嗦,怕不是在消遣我?”

大敵當前,季嬰都快火燒眉毛了。

見季嬰態度如此之差,老儒隨何冷笑道:“既然都尉知道不能敵,何不放棄隨縣?”

季嬰勃然大怒,就要拔劍:“好你個隨何,敢慫恿我棄地而逃?我殺了你!”

“季,季都尉且息怒,且,且聽他說完。”

也有點結巴的周昌少不得勸解,他本是泗水郡吏,三年前,蕭何南下做黑夫的搜粟校尉時,周昌追隨蕭何,這才上了黑夫的賊船,眼下作爲督糧官,在隨縣輔佐季嬰,他們一個性格跳脫,一個堅強隱忍,倒也相配。

隨何往後一閃,說道:“這不是棄地,而是武忠侯所說的,先保存自己,才能消滅敵軍!”

季嬰一愣,仔細想想,幾個月前,黑夫奇襲安陸,解救了父老鄉親後,的確是說過這番話,旋即攜民渡江,避開了馮毋擇的主力。

隨何開始闡述隨不可死守的理由:“隨唐兩地,猶如脣齒,故守隨必守唐。”

“但如今唐地已失,脣亡齒寒,沒了屏障,北軍可長驅直入,圍攻隨縣。”

“隨非堅城,兵非精卒,依我看,季都尉也不能什麼善戰之將,自問,能抵擋住三倍之敵麼?”

隨何此言無禮,但卻是事實,季嬰的確是黑夫舊部裡,最沒有軍事才能的人,季嬰沉吟了,老老實實地說道:“擋不住……”

隨何勸道:“既如此,與其與敵軍在隨縣爭旦夕之命,不如放棄隨縣一城,帶着一萬士卒,還有隨縣的百姓,隱入綠林山、桐柏山各鄉之中!”

隨縣就是兩山之間的小盆地,所以厲鄉、龍山、平林、橫尾等鄉,都在大山之中。

“如此一來,豈不是讓敵軍輕易通過隨縣,進入江漢?”季嬰心裡很是擰巴。

隨何搖頭:“讓出隨縣,不代表讓出隨地。”

他指着外頭城牆外光禿禿的農田道:“隨縣的糧食已提前搶割完畢,都尉可立刻將穀子分發給士卒、百姓,不要在城內留一粒粟,再將泉眼堵死,井水填埋投毒,最後把隨縣一把火燒了!此堅壁清野之策也。”

周昌驚訝地瞥了一眼隨何,但凡是人,皆有愛護故土之情,這隨何倒是狠辣,第一把火頭燒到了家鄉人頭上了。

隨何卻一點心理負擔都沒,繼續道:“如此,三萬北軍進入隨地,既找不到人,也搜不到糧,便面臨無米可食的境地,隨縣東西皆是大山,南方的安陸自從被武忠侯放棄遷民之後,方圓百里內,也早已是一片白地。北軍無處就食,想要前進,就得從後方南陽郡運糧,一路補充。”

“但隨道綿長,路狹,山川相逼,樹木叢雜,行軍緩慢,隊伍會拉得很長。都尉可派人潛伏山林之中,擊其輜重,燒其糧秣,軍無輜重、糧食、委積,便也不敢冒險進軍,只能留在本地與吾等空耗。”

“嘶。”季嬰眼前一亮,這倒是一個好主意!

他不由想起數月前,黑夫走華容道,而令他去雲杜、新市做的事。

黑夫讓季嬰、共尉帶着五千人在那邊襲擊馮毋擇輜重,還教給他十六字真言: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隨何拊掌:“不錯,便是這打法,這恐怕也是武忠侯讓都尉鎮守隨地的原因啊。”

周昌卻在一旁潑冷水:“如隨……隨人不願與吾等離開,該如何是好?”

季嬰眼睛一瞪:“綁,也得綁着走,不能給逆軍留一粒糧食,一個人手!”

隨何笑道:“此事簡單,十多年前,隨地還屬於楚國,秦滅楚,破隨縣,因爲隨人抵抗,城破後,有許多人被砍了腦袋,當做斬首計功去了。”

“那之後,隨縣被稱作新地,常有盜寇爲亂,隨縣的年輕人,也無不與秦吏有仇,兩個月前,北伐軍方至,隨人便殺官投降。都尉只需告訴隨人,北軍來了後,要追究隨人之罪,恐將屠城,隨人懼怕,定會隨吾等離開。”

“善!”

季嬰感覺渾身都是幹勁,守城野戰他不行,但化整爲零,避實擊虛卻有些心得,遂拍板道:“便依隨先生之策,周昌,你立刻去鄢縣,將隨縣的應對,告知君侯!”

……

出了縣寺,周昌從後面喊住了隨何。

“隨、隨先生,你說的都是真話?”

隨何回首,撫着頷下灰白的鬍鬚道:

“千真萬確,用我之計,至少能將北軍拖在隨縣一個月!”

周昌搖頭:“我,我是說,隨人的事……”

隨何一愣,啞然失笑:

“敢問周君,放眼天下,哪些人會投靠北伐軍?”

周昌搖了搖頭:“我未曾想過。”

隨何指了指周昌,又指了指自己:“一種是,像你我一樣,不甘於布衣小吏身份,心有抱負之輩。”

“第二種,是那些得了君侯承諾,想要過上好日子的人。”

“還有一種人,若能利用好了,他們對君侯,對北伐軍,最是死心塌地。”

隨何收斂了笑容,看着周遭得知北軍將至,人人惶恐,懼怕遭到屠殺的家鄉父兄昆弟,嘆息道:

“活不下去的人!”

……

八月初,在北軍抵達之前,隨城滿縣火起,上下通紅,農民含着淚看着自己的屋舍被點燃,在軍吏的催促下,跟着北伐軍的旗幟,往山裡走去。

而周昌則走了相反的方向,被點燃的隨縣,已被拋在身後,周昌帶着十數人先向南,再向西,走綠林山的小道,八月上旬時,可算出了連綿起伏的羣山,來到綠林山西側,漢水之濱。

此處是郊郢(湖北鍾祥)附近,周昌要往北抵達鄀縣,再西至鄢城,將隨縣發生的事告訴武忠侯。

但還不等他抵達鄀縣,卻目睹了駭人的一幕……

一支打着黑色旗幟的車騎,正馳騁在這片漢東膏腴平坦之地上,他們驅趕、殺戮妄圖割稻的南郡農夫,放火點燃田地裡來不及收的莊稼。

火焰在枯黃的稻田裡跳舞,將春夏秋三季的辛苦變成一堆灰燼,這火自南向北,連綿不絕,待那些車騎放完火後,又揚長而去,只留下一片焦土,還有農夫的血與淚……

看着遠去的煙塵,周昌不由駭然:“王賁手下的車騎,已深入到這了?”

要知道,這可是襄陽以南兩百里的地方啊,若兩軍依舊對峙,王賁是不可能讓車騎孤軍深入至此的,他心裡頓時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等周昌小心翼翼,避開隨時會碰上的北軍車騎,抵達鄀縣後,發現這兒已四門緊閉,如臨大敵,卻拿城外大肆破壞鄉邑農田的車騎無可奈何。

鎮守此城的陳嬰認識周昌,讓他入城後,告知了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

“前線,吃敗仗了!”

……

PS:第二章在晚上。

第740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405章 對歷史人物要一分爲二第739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下)第443章 紅氅第198章 官大夫第97章 足跡學第351章 蒙恬第817章 秦始皇三十八年第437章 單于王庭第525章 取之於無形第970章 風口第353章 項籍第962章 仇恨之輪第78章 大行於世第249章 有種無種第455章 除惡務盡第373章 羊圈第72章 亂世銅爐第606章 三十四年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75章 義我所欲也第734章 太陽落山了(上)第813章 立國家之主贏幾倍?第605章 你爹第334章 堇荼如飴第862章 等上路兵線第329章 一國兩制瞭解一下第549章 大索十日第123章 任俠第286章 秦王(下)第722章 國家終於同意給我們發老婆了!第994章 了斷第245章 除安陸尉第921章 誅惡第130章 軍醫第576章 舊部第843章 隻手豈能扶天傾?第650章 藥(下)第1021章 趙無恤第330章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第552章 羣雄第163章 陽城第137章 禮與劍(上)第859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第246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814章 蜀道難第330章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第682章 明伐暗渡第913章 一飯之恩必償第196章 卸甲第757章 農民的兒子第921章 誅惡第756章 小小的改變第205章 入郢第678章 風暴第319章 柱下第154章 芟夷略盡第40章 回家(下)第812章 鼎烹第678章 風暴第77章 水驛江程去路長第634章 封侯!第870章 “天之驕子”第166章 居則有禮第64章 投書者第409章 胡馬追隨出蹛林第785章 一騎紅塵第111章 恨屋及烏第748章 灌水第158章 受金第255章 行矣第216章 明察秋毫第588章 公子從軍第75章 義我所欲也第133章 劉季第494章 一人之心第500章 綁架第591章 輔助第224章 四月行縣第345章 隸書第57章 赤幘第719章 混亂是一把梯子第185章 軍賊第458章 好男兒第316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464章 塞上中原第936章 武忠侯是天!第1031章 扶桑第1022章 驕兵必敗第273章 百年仇讎發書一週年總結,順便求月票!(有劇透)第821章 八千里路雲和月第483章 汝等欲爲亂乎?第96章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犯罪第43章 舂穀持作飯第733章 頂峰之上第259章 章邯第724章 厲人憐王第69章 人贓俱獲第66章 監守自盜
第740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405章 對歷史人物要一分爲二第739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下)第443章 紅氅第198章 官大夫第97章 足跡學第351章 蒙恬第817章 秦始皇三十八年第437章 單于王庭第525章 取之於無形第970章 風口第353章 項籍第962章 仇恨之輪第78章 大行於世第249章 有種無種第455章 除惡務盡第373章 羊圈第72章 亂世銅爐第606章 三十四年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75章 義我所欲也第734章 太陽落山了(上)第813章 立國家之主贏幾倍?第605章 你爹第334章 堇荼如飴第862章 等上路兵線第329章 一國兩制瞭解一下第549章 大索十日第123章 任俠第286章 秦王(下)第722章 國家終於同意給我們發老婆了!第994章 了斷第245章 除安陸尉第921章 誅惡第130章 軍醫第576章 舊部第843章 隻手豈能扶天傾?第650章 藥(下)第1021章 趙無恤第330章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第552章 羣雄第163章 陽城第137章 禮與劍(上)第859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第246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814章 蜀道難第330章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第682章 明伐暗渡第913章 一飯之恩必償第196章 卸甲第757章 農民的兒子第921章 誅惡第756章 小小的改變第205章 入郢第678章 風暴第319章 柱下第154章 芟夷略盡第40章 回家(下)第812章 鼎烹第678章 風暴第77章 水驛江程去路長第634章 封侯!第870章 “天之驕子”第166章 居則有禮第64章 投書者第409章 胡馬追隨出蹛林第785章 一騎紅塵第111章 恨屋及烏第748章 灌水第158章 受金第255章 行矣第216章 明察秋毫第588章 公子從軍第75章 義我所欲也第133章 劉季第494章 一人之心第500章 綁架第591章 輔助第224章 四月行縣第345章 隸書第57章 赤幘第719章 混亂是一把梯子第185章 軍賊第458章 好男兒第316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464章 塞上中原第936章 武忠侯是天!第1031章 扶桑第1022章 驕兵必敗第273章 百年仇讎發書一週年總結,順便求月票!(有劇透)第821章 八千里路雲和月第483章 汝等欲爲亂乎?第96章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犯罪第43章 舂穀持作飯第733章 頂峰之上第259章 章邯第724章 厲人憐王第69章 人贓俱獲第66章 監守自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