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逃難的學問

平日裡稱兄道弟,難保關鍵時刻不兩肋插刀,刀全插朋友身上了。也有那熱乎乎的親戚,遇到事兒反而將你出賣的,這可以說是屢見不鮮。

公子重耳的長兄被驪姬設計害死,親生父親又派兵捉拿自己,反而是趙衰等一干朝中大臣拼死前來護衛。要知道,重耳眼下面臨的,只有出奔這一條道路,至於能不能回到晉國,什麼時候能夠回到晉國,那都是不一定的事情。所以重耳被這些義無反顧跟隨自己的大臣深深感動了。當然這也和重耳平日裡的所作所爲有關,據說重耳少有賢名,在他十七歲的時候,已經像對待父親一樣對待狐偃,像對待老師一樣對待趙衰,像對待長者一樣對待狐射姑,也就是平時的羣衆基礎就很好。所以重耳一旦出事,這些人紛紛跟隨。

只有大夫郤芮和呂怡甥素來和公子夷吾交好,而虢射是公子夷吾的舅舅,所以這三位前往屈地給公子夷吾報信,說晉獻公已經明令賈華髮兵攻打屈地,捉拿您來了。

夷吾聽說自己的親爹殺了大哥世子申生還不解恨,還派兵捉拿自己,也非常意外並且恐慌,急忙命令收兵入城防守。

且說賈華此人對於世子申生和公子重耳與夷吾的遭遇非常同情,但是朝中現在驪姬獨大,所以賈華也是敢怒而不敢言。所以晉獻公雖然派賈華捉拿公子夷吾,但是賈華處於同情根本就不想認真辦事。於是剛到屈地賈華就命令士兵擺開陣勢,虛張聲勢,暗地裡卻派人給公子夷吾送信,說您還是趕緊逃跑吧,不然將來晉兵大部隊來了我看您肯定是危險了。

夷吾也是一腦門子官司,傻子都知道單憑區區屈地不可能與晉兵抗衡。

可是天地之大,要往哪兒去逃呢?

於是夷吾問郤芮道,“聽說重耳前往翟國避難,不如我們也去翟國如何?”

郤芮心想這位還真是小孩兒心性,逃難還有扎堆兒的?郤芮爲夷吾分析道,“公子想去翟國與公子重耳會合自然是好的。只是此次主公正是因爲您二位合夥才下令捉拿你們,如果您連逃難都和重耳一起,那不是給驪姬藉口了嗎?晉兵恐怕不日就將到翟國將我們一網打盡了。現在您不如前往樑國,樑國和秦國很近。聽說秦國現在很是強大,而且秦國和我們晉國又是婚姻之好,將來主公百年之後,正好可以藉助秦國的力量收復晉國。”

原來逃難也是有學問的。

逃難第一條是不能給敵人可乘之機,如果逃難的結果是讓敵人全殲自己,那不如不要辛苦逃跑好了。

逃難第二條是要爲將來的發展埋下伏筆,倘若能夠利用避難的力量重新達到自己的目的,那這逃難可以說是一種戰略上的迂迴,將是非常成功的。

看來夷吾身邊的能臣雖然少,但是也不是泛泛之輩。

夷吾覺得郤芮說的很有道理,於是帶領隨從投奔樑國。

賈華率領晉軍在後面佯裝追趕,全當送行。

等到公子夷吾順利逃脫晉軍包圍圈,賈華放心的回國覆命。不料晉獻公勃然大怒道,“這兩個公子一個都抓不到,可見你們這些人根本沒有用心辦事!給寡人推出去斬了!”

果然有後娘就有後爹,在驪姬的影響下,晉獻公已經將自己的親生兒子放到了自己的對立面。

眼看賈華性命不保,旁邊有人說情道,“主公息怒!之前主公命人修築蒲地和屈地的城池,這才讓他們能夠有所防備,主公何必爲此折了自己一員大將呢?”

晉獻公一看,說情的是丕鄭父。

樑五也從旁解說道,夷吾是平庸之輩,不足爲慮。只是公子重耳素有賢名,而且追隨他的人實在是太多了!主公如果不加阻止,恐怕您這朝堂上就要沒人,得關門大吉了!而且翟國本來和我們晉國是世仇,現在正是您討伐他們的好機會。

晉獻公一聽也是,自己的兒子自己知道,那重耳的確是才華過人,而且深得人心。倘若不加阻止,自己搞不好還真成了光桿司令了。

於是晉獻公命令放了賈華,叫勃鞮過來。

這世界上最快的速度是光。

比光還快的速度,那是小道消息無疑。

勃鞮還沒過去就已經聽說了賈華由於沒抓到夷吾差點腦袋搬家的事情。等到晉獻公傳自己的時候,勃鞮覺得腿都發軟了。

自己去能有好嗎?

晉獻公憑什麼就把賈華摟一頓放了自己?

就憑自己是內侍賈華是將軍?

還是憑自己放走的重耳更有才華?

勃鞮怎麼想自己這回都要遭。

索性路上又有消息傳來,說樑五已經建議晉獻

公攻打翟國了。

要說勃鞮腦袋瓜轉的是快,一進門就撲通跪倒,先是誠懇認錯,然後就是強烈要求率兵攻打翟國。主公您可是不知道,這翟國我可是早就看他們不順眼了!必須派我去,不然我這口氣我真是咽不下去啊!

晉獻公一看勃鞮態度非常誠懇,心裡覺得舒服了不少,心說還得是身邊的工作人員,那麼知道寡人的心意呢!

於是晉獻公答應了勃鞮請求。

可是晉獻公忽略了一點,勃鞮曾經率兵捉拿手無寸鐵的公子重耳,還讓重耳給跑了,而且是在他毫不放水的情況下。現在讓勃鞮率領晉軍攻打翟國,翟國雖小,那可是一個國家啊!

成功的概率可想而知。

果然勃鞮率領晉軍不負衆望,在採桑之地與翟國軍隊對壘。

這一對抗就是兩個月。

這時候丕鄭父又勸說晉獻公道,“父子怎麼樣也不會成爲仇人的啊!而且二公子的罪行也並沒有什麼證據,您何必執着於此呢?他不是已經出奔了嗎?何況您覺得我們一定能夠打贏翟國嗎?”

這話說得雖然隱晦,但是已經觸及問題核心。

您不就是向着小兒子,眼氣別的兒子嗎?都已經是逃難到別的國家的人了,何必非要趕盡殺絕呢?已經不能阻礙您的心願達成了!

晉獻公仔細思考一番,覺得丕鄭父說得很對。

畢竟這倆公子已經不能對奚齊將來繼承大統構成威脅了。對抗下去也沒意思。

關鍵是當廢物點心勃鞮遇到二貨翟君,這誰勝誰負還真是不好說。

於是晉獻公下令勃鞮率領晉軍回朝。

不過晉獻公始終擔心朝內還會有公子重耳和夷吾的心腹,將來會對奚齊構成威脅,所以他下令晉國所有的公子都立刻離開晉國。

這可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所有的人都感嘆,您可真是奚齊一人的親爹!

怎麼什麼都想到了,怎麼還做得這麼絕呢?

但是識時務者爲俊傑,眼看這位晉獻公對自己的親生兒子申生、重耳和夷吾那都是如同秋風掃落葉般的無情,別的公子還敢得瑟嗎?

麻溜土豆子搬家,性命要緊!

於是晉國公族爲之一空。

這在當時諸侯國之中還是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情。

驅逐了羣公子,晉獻公放心的立奚齊爲世子。

晉獻公此舉令百官心寒無比,除了“二五”和荀息,多有官員藉故告老還鄉者。

晉獻公爲奚齊掃平了障礙,但是也爲晉國脈下了大亂的隱患。

此時是周襄王元年,晉獻公二十六年。

這年秋天,晉獻公前往參加葵丘之會,沒想到去晚了,會議結束。晉獻公在路途之上染病,回到晉宮便感沉重。

驪姬抱着孩子坐在地上哭泣不已,所哭叫得無非是主公啊,您把羣公子驅逐了,將來有什麼事情,叫我們娘倆依靠誰去呢?

看來驅逐羣公子驪姬還覺得不放心,殺了他們永絕後患纔好呢!

晉獻公掙扎着交待驪姬,太傅荀息是忠心不二的人,將來我會將你們託付給他的。

晉獻公於是傳令招荀息,進行了臨終前的託孤儀式。

晉獻公先是問荀息,什麼是忠信呢?

荀息不假思索的回答道,“盡心事主曰忠,死不食言曰信。”

晉獻公當即表示,驪姬和孩子我就託付給你了,如何/

荀息表示敢不竭盡死力?

晉獻公留下了混濁的淚水,去世了。

驪姬號啕大哭,將世子奚齊包給荀息。這時候世子奚齊剛十一歲。荀息於是奉命安排世子奚齊舉喪,百官戴孝。

驪姬於是秉晉獻公遺命,加荀息爲上卿,加樑五和東關五爲左右司馬,率領軍隊在國內巡視,以備不時之需。

看來驪姬還是心虛,因爲不是名正言順,衆望所歸的,所以總擔心別人會來搶,不得不想着各種防備辦法。

國內大小事宜,都稟報荀息然後決斷。

荀息命令明年爲新君元年,訃告於諸侯。

晉獻公去世了,一切都貌似按照晉獻公的心願在進行中。可是在追悼會上,百官羣中沒有狐突的身影。

狐突告病未來。

裡克也暗地裡問丕鄭父道,“孺子已經繼位,那些出奔的公子卻又如何呢?”

丕鄭父回答說,這事兒還得看荀息。

於是裡克與丕鄭父乘車一同來到荀息府上。

一切還都是未知數。

第50章 天生的王者第58章 重耳和夷吾的危機第9章 讓人煮了吧第30章 小人亂國第29章 奈何以死懼之第8章 力量對比:七比一第25章 劍指山戎第23章 亡國與救國第32章 人才決定勝利第10章 冬日之陽第1章 逃難的學問第28章 此人非彼人第35章 結草銜環第26章 伏龍山上找螞蟻第33章 演技派第50章 一時之利與千古信義第8章 齊桓公的怒與悲第38章 齊楚頂尖辯論賽第72章 一念之差第9章 伍子胥的一石三鳥第14章 黃泉相見第12章 被母親嫌棄的國君第13章 辭職有風險第83章 瘋狂的音樂愛好者第5章 隨心所欲的周幽王第38章 誰的忠心第8章 西戎霸主第27章 “俞兒”是什麼東東第3章 階下囚的機遇第47章 衛宣公的荒唐混亂生活第23章 三千里江山第33章 人才與羣毆第5章 攻克中山第24章 愚蠢的勇者第12章 趙穿發瘋第14章 黃泉相見第34章 絕境第36章 憤怒的牛羣第11章 默默無語幾度春第9章 伍子胥的一石三鳥第43章 縱火犯魏犨第22章 秉筆直書第37章 無言的結局第2章 水災導演第60章 魯襄公見義勇爲第44章 爲錢而戰第13章 士會的舞臺第37章 謠言是可怕的工具第2章 小白的大麻煩第40章 未卜先知的小孩第91章 預先凋零的花兒第37章 從夫妻到仇敵第74章 晉平公綁票第26章 容人雅量楚昭王第34章 絕境第7章 合縱長的恥辱第67章 十香軟筋散第1章 餡餅爭奪戰第9章 晉國人事變動第39章 辱人者,人必辱之第49章 晉國的動盪第7章 不是刺殺那麼簡單第13章 “怕”就一個字第8章 吳起跳槽第78章 都是鳳爪惹的禍第42章 祭足的選擇第1章 有鼠西來第25章 劍指山戎第43章 國破山河在第17章 心病難醫第38章 士氣!士氣!第10章 最小大使:甘羅第46章 生死相搏第11章 諸侯爭霸風向標第24章 六裡,六百里第19章 一鳴驚人第6章 過不去的河第4章 華麗轉身第29章 種瓜得瓜第62章 繞樑三日第39章 美麗的傳說第25章 孔父嘉的妙計第15章 李牧之死第4章 最富魅力領導第10章 秦孝公的羽翼第39章 聲勢驚人第23章 沒那麼簡單第11章 遷都辯論會第33章 白日見鬼第48章 舟之僑無舟第11章 人才爭奪戰第35章 結草銜環第27章 戰前準備第58章 重耳和夷吾的危機第8章 力量對比:七比一第42章 秦王請客第5章 不能原諒自己的先軫第18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第3章 荀寅設計的不和平演變第58章 個人主義者管仲
第50章 天生的王者第58章 重耳和夷吾的危機第9章 讓人煮了吧第30章 小人亂國第29章 奈何以死懼之第8章 力量對比:七比一第25章 劍指山戎第23章 亡國與救國第32章 人才決定勝利第10章 冬日之陽第1章 逃難的學問第28章 此人非彼人第35章 結草銜環第26章 伏龍山上找螞蟻第33章 演技派第50章 一時之利與千古信義第8章 齊桓公的怒與悲第38章 齊楚頂尖辯論賽第72章 一念之差第9章 伍子胥的一石三鳥第14章 黃泉相見第12章 被母親嫌棄的國君第13章 辭職有風險第83章 瘋狂的音樂愛好者第5章 隨心所欲的周幽王第38章 誰的忠心第8章 西戎霸主第27章 “俞兒”是什麼東東第3章 階下囚的機遇第47章 衛宣公的荒唐混亂生活第23章 三千里江山第33章 人才與羣毆第5章 攻克中山第24章 愚蠢的勇者第12章 趙穿發瘋第14章 黃泉相見第34章 絕境第36章 憤怒的牛羣第11章 默默無語幾度春第9章 伍子胥的一石三鳥第43章 縱火犯魏犨第22章 秉筆直書第37章 無言的結局第2章 水災導演第60章 魯襄公見義勇爲第44章 爲錢而戰第13章 士會的舞臺第37章 謠言是可怕的工具第2章 小白的大麻煩第40章 未卜先知的小孩第91章 預先凋零的花兒第37章 從夫妻到仇敵第74章 晉平公綁票第26章 容人雅量楚昭王第34章 絕境第7章 合縱長的恥辱第67章 十香軟筋散第1章 餡餅爭奪戰第9章 晉國人事變動第39章 辱人者,人必辱之第49章 晉國的動盪第7章 不是刺殺那麼簡單第13章 “怕”就一個字第8章 吳起跳槽第78章 都是鳳爪惹的禍第42章 祭足的選擇第1章 有鼠西來第25章 劍指山戎第43章 國破山河在第17章 心病難醫第38章 士氣!士氣!第10章 最小大使:甘羅第46章 生死相搏第11章 諸侯爭霸風向標第24章 六裡,六百里第19章 一鳴驚人第6章 過不去的河第4章 華麗轉身第29章 種瓜得瓜第62章 繞樑三日第39章 美麗的傳說第25章 孔父嘉的妙計第15章 李牧之死第4章 最富魅力領導第10章 秦孝公的羽翼第39章 聲勢驚人第23章 沒那麼簡單第11章 遷都辯論會第33章 白日見鬼第48章 舟之僑無舟第11章 人才爭奪戰第35章 結草銜環第27章 戰前準備第58章 重耳和夷吾的危機第8章 力量對比:七比一第42章 秦王請客第5章 不能原諒自己的先軫第18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第3章 荀寅設計的不和平演變第58章 個人主義者管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