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國葬

在薊城北十里外有一座茂密幽靜的山林,幾條溪流從山林中蜿蜒而過,陽光穿過樹葉的縫隙,在草地上留下無數光斑。

在密林深處,有無數英靈在那裡安然棲息。

在整個陵園內一片空地中央已挖好一個墓坑,四周皆用青石、水泥砌成固定,旁邊還立着一塊巨大的墓碑。墓碑正面由衛朔親書的永垂不朽四個大字熠熠生輝,背面則是祖逖生前好友劉琨謄寫的祖逖生平記。

這裡便是安葬祖逖之地,太興二年八月十二,衛朔、劉琨、張統、高瞻、裴嶷等遼東高層親自護送棺柩前往墓地。

由八名武備學堂學員擡着祖逖棺木緩緩走向旁邊那輛去了車廂的四輪馬車,棺k上覆蓋着一面嶄新的遼東軍軍旗。

很快載着祖逖棺k的馬車沿着通往陵園的水泥馬路緩緩而行,遼東自衛朔而下,包括各級官員、將領、普通百姓,無不徒步跟在靈車身後前往墓地。

整個陵園早被修葺一新,無數隱隱綽綽的墓碑在陽光中閃耀着聖潔的光芒,彷彿也在歡迎英雄的到來。

在通往陵園的直道兩側站滿了全副武裝的遼東軍士兵,自薊城外一直延伸至墓地,所有人屏息凝視着緩緩移動的靈車,而右手持環首刀立於身體右側,一動不動。

莊嚴隆重的靈車載着祖逖的棺木,從這些站的筆直的軍列中間駛過,緩緩駛向陵園墓地。

當靈車來到陵園入口處才停下,靈車上負責擡棺木的薛濤、賈堅、姚蘭、姚益生等學員紛紛肅立,小心翼翼擡着棺木下了靈車。

這時在兩側列隊歡迎祖逖棺柩的士兵已換成了陌刀手,一個個盔甲玄亮的陌刀手手持一把把寒光四射的陌刀,自陵園門口一直延伸到墓地終點。

陌刀隊是遼東最爲精銳的兵種,在遼東軍中象徵着勝利、榮耀、武勇,再沒有比陌刀手更合適來迎接祖逖到來。

“敬禮!向故鎮西大將軍祖逖致敬!”

隨着陳安一聲令下,所有陌刀手排成整齊的隊列,分列到道路兩側,將手裡的陌刀鄭重的放到左側,然後十分乾練的橫起右臂,擡頭挺胸,陌刀微微前斜。

與此同時,四名侍衛走到棺木前,抽出腰間環首刀,列於身體右側,踏步向前,負責引導棺木前往墓地。

身後負責擡棺的學堂學員們緊隨其後,邁着緩慢的步伐,平穩的如同滑動一般,踩着整齊的步伐,一步一步穿過陌刀陣列,緩緩來到了早已挖好的墓地處。

幾乎在同時,激昂的號角、戰鼓聲驟然響起,一股肅殺的氣勢充塞天地間。

而這時天空也淅淅瀝瀝下起了小雨,似乎上天也在爲英雄去世而動容。

隨着祖逖棺木葬入墓穴,衛朔木然上前,含淚大聲說道:“今天,我們在此沉痛悼念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他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首壯烈的人生序曲。他無愧於炎黃子孫,爲抵抗胡虜而死,其死重於泰山。”

“故鎮西大將軍祖公諱逖,字士稚,范陽人,終年五十有三。祖家爲北地大族,世代都有兩千石的高官。太康十年,公被郡府舉爲孝廉。”

“公少時生性豁蕩,不拘小節,輕財重義,慷慨有志節,常賙濟貧困,深受鄉黨宗族敬重。成年後公發奮讀書,博覽書籍,涉獵古今,時人都稱爾有贊世之才,常懷報國之心。”

“公剛直豪爽,沉毅知兵,爲將善戰。永嘉年間護百姓南下,公親歷徐州保衛戰,戰功顯著。朝廷嘉之,進位徐州刺史,拜鎮西將軍。”

“建興初,

公既至淮陰,簡料戰士,信賞必罰,兵勢遂振。始招徠降寇,得兵數萬人,又繕葺城池,安撫百姓,使淮陰面貌一新。後公舉兵北伐徐州,西征豫州,與胡虜角逐十數戰,力挫敵鋒,收復城池無數。”

“太興二年,胡虜自西而東,集於彭城。公聞之欣躍,齎金銀、兵械,纖悉畢具。然終因年邁體弱,力不從心,不幸以身殉國,令中外悲嘆。”

“嗚呼!如公之忠義,敗且不懼,沮而不屈,毅然有古忠臣烈士之風。”

“詩曰:洪河滔滔,撼野摧山。砥柱中立,力當狂瀾。知無不爲,獨殿中原。方事北討,將以身先。赤羽若日,朱旗絳天。將帥大才,英勇抗胡。赤子之心,後人敬仰。”

“豪傑西去,永垂不朽。嗟夫祖逖,伏惟尚饗!”

現場遼東文武高層,各級將領、士子、學員、百姓代表紛紛上前弔唁,前來祭奠者,絡繹不絕。而與祖逖感情最深的劉琨,長跪在地嚎啕大哭不能自已,整個人似呆傻一般。

裡裡外外,滿懸一幅幅輓聯。香燭、冥錢,裝滿一筐又一筐,硬是擺滿整個墓地,已經有二十幾排。

衛朔面容肅穆,傾聽着四周一片oo簌簌的飲泣聲,不禁想起當初檢驗祖逖遺骸時發現的傷情,他身上共有幾十處創傷,致命的創傷有七處,全部都在身體正面。可見即便戰至最後一刻,祖逖都昂首向前。

祖將軍,你生前恐怕不會想到,會死的這般屈辱,而又這般壯烈,你無愧於炎黃子孫,是民族的驕傲、朝廷的棟樑。

胡虜蠻夷猙獰的面目,因你的頑強而失色;胡虜血染的雙手,因你的無畏而顫抖;昏君佞臣燻黑的心靈,也因你的正氣而黯然。

祖將軍,即便你早已身死,但正氣仍猶在。你是個值得人人敬重的真英雄、大豪傑。

祖將軍,你雖死猶生,大晉百姓爲你而驕傲,爲你而自豪。

祖將軍,你安息吧!

隨着塵土漸漸填滿墓穴,墓碑被赫然立起,國葬儀式漸漸進入尾聲。

衛朔站在衆人面前,拔劍指天,高聲喝道:“爲祖將軍送行!”

現場三千名士兵頓時揮舞起長刀,嘴中發出‘嚯嚯’的巨響,節奏鏗鏘有力。

對着祖逖墓碑深深鞠了一個躬,衛朔最後大聲道:“請允許我以一個普通晉人的身份謝謝大家,感謝諸位來送別我們民族的英雄。”

“沒錯,在我看來祖逖就是當代民族英雄!何爲民族英雄?指的是華夏民族在反抗外來民族的侵略、壓迫的鬥爭中,不畏強暴、不怕犧牲,並做出了傑出貢獻的人物。如春秋戰國時趙武靈王、李牧、秦開,秦時蒙恬,漢時衛青、霍去病、李廣、竇憲等等。”

“這些民族英雄都曾爲保護華夏不受胡虜入侵而奮戰不已,他們英魂長存天地間。從今天起,我們要爲他們立英烈祠,讓所有華夏英烈們享受世世代代百姓的供奉與祭拜。”

“衆所周知,魏晉以來各民族間矛盾驟然加劇,各地胡族競相入寇華夏,導致華夏民族面臨生死存亡,在保家衛國抵抗胡虜入侵的過程中,涌現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

“前有胡奮、胡烈、馬隆奮戰西北邊疆,後有祖逖、邵續、李矩、張軌與胡虜並爭於世。”

“身爲炎黃子孫,我們都要像祖將軍一樣,爲民族不受外族欺辱去征戰沙場,保護華夏百姓幸福生活下去,華夏民族纔有希望。”

“爲華夏崛起征戰沙場,在所不惜!”

“哪怕有一天你們戰死在抵抗胡虜入侵的沙場上,你們也不用沮喪,因爲你們是爲抵抗外族侵略而犧牲。多年後,百姓們會傳頌你們的英雄事蹟,你們的後代,會因爲有你們這樣的先輩而自豪,你們的名字將會像這巍巍羣山,永不磨滅,流芳百世!”

“萬勝萬勝!”(。

強烈推薦:

第241章 喜得貴子第426章 宋禕初啼第625章 長矛兵之威第390章 蔡豹之死,羣豪離心第318章 司馬保僣位晉王第669章 東晉內訌第350章 科舉攬人才第300章 陰謀在醞釀第111章 整編胡騎第138章 開府治事第481章 形勢不妙第622章 謝艾的打算第314章 欲行科舉第592章 王敦‘入朝’第412章 中原變局第12章 拖!第438章 成漢入援仇池第288章 謀取隴東第350章 科舉攬人才第131章 炒茶帶來的風暴第399章 賽馬場上定大計第129章 謀取東夷校尉之職第36章 劉隗的招攬第278章 校閱出征第6章 暴利!絕對的暴利!第583章 四州發展藍圖第268章 毛寶初上陣第282章 回師膚施!第89章 喜相聚第483章 整編青州兵第507章 爾等欲抗旨乎?!第1章 天顯異象第177章 公主也要當先生第287章 馮翊賑災第373章 扶南偷襲第590章 餘波第9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424章 宋禕北上第14章 立下根基第620章 太寧元年科考第666章 龜茲大捷第676章 和談破裂第440章 公主身份公開第199章 上谷寇氏是‘仙家’第312章 吞併劉琨部衆第537章 雙方備戰第318章 司馬保僣位晉王第345章 薛氏強兵第63章 胡人突襲,彭城失守第518章 羅馬商人在遼東第345章 薛氏強兵第205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208章 再添一良將第30章 打賭!第83章 清河公主第189章 公私分開第205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428章 宴請隱士第154章 大鍊鋼鐵第195章 邵續反了?!第351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570章 襄國欲和談第524章 河西大捷第427章 名動薊城第60章 有人來打劫!第261章 偷襲臨榆鎮第221章 先攻段氏,再滅慕容第655章 活捉焉耆王!第367章 授劍儀式第392章 祖、劉再會第13章 安撫流民第537章 雙方備戰第629章 成立內務府第210章 溫嶠的試探第172章 祥瑞帶來麻煩第662章 兵臨城下第210章 溫嶠的試探第357章 江左眼中的遼東第30章 打賭!第583章 四州發展藍圖第562章 羯胡弱點第326章 討胡檄文!第401章 司馬保稱帝第66章 倉皇而逃第345章 薛氏強兵第554章 羯胡中計第100章 引來烏丸人第570章 襄國欲和談第645章 太寧二年第463章 馬踏彈汗山第7章 美好前景!第662章 兵臨城下第154章 大鍊鋼鐵第409章 榆眉會戰之背城而戰第543章 遼東挖坑第240章 劉、衛深談第451章 婚期將至第643章 決心西征第642章 平定蜀地
第241章 喜得貴子第426章 宋禕初啼第625章 長矛兵之威第390章 蔡豹之死,羣豪離心第318章 司馬保僣位晉王第669章 東晉內訌第350章 科舉攬人才第300章 陰謀在醞釀第111章 整編胡騎第138章 開府治事第481章 形勢不妙第622章 謝艾的打算第314章 欲行科舉第592章 王敦‘入朝’第412章 中原變局第12章 拖!第438章 成漢入援仇池第288章 謀取隴東第350章 科舉攬人才第131章 炒茶帶來的風暴第399章 賽馬場上定大計第129章 謀取東夷校尉之職第36章 劉隗的招攬第278章 校閱出征第6章 暴利!絕對的暴利!第583章 四州發展藍圖第268章 毛寶初上陣第282章 回師膚施!第89章 喜相聚第483章 整編青州兵第507章 爾等欲抗旨乎?!第1章 天顯異象第177章 公主也要當先生第287章 馮翊賑災第373章 扶南偷襲第590章 餘波第9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424章 宋禕北上第14章 立下根基第620章 太寧元年科考第666章 龜茲大捷第676章 和談破裂第440章 公主身份公開第199章 上谷寇氏是‘仙家’第312章 吞併劉琨部衆第537章 雙方備戰第318章 司馬保僣位晉王第345章 薛氏強兵第63章 胡人突襲,彭城失守第518章 羅馬商人在遼東第345章 薛氏強兵第205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208章 再添一良將第30章 打賭!第83章 清河公主第189章 公私分開第205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428章 宴請隱士第154章 大鍊鋼鐵第195章 邵續反了?!第351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570章 襄國欲和談第524章 河西大捷第427章 名動薊城第60章 有人來打劫!第261章 偷襲臨榆鎮第221章 先攻段氏,再滅慕容第655章 活捉焉耆王!第367章 授劍儀式第392章 祖、劉再會第13章 安撫流民第537章 雙方備戰第629章 成立內務府第210章 溫嶠的試探第172章 祥瑞帶來麻煩第662章 兵臨城下第210章 溫嶠的試探第357章 江左眼中的遼東第30章 打賭!第583章 四州發展藍圖第562章 羯胡弱點第326章 討胡檄文!第401章 司馬保稱帝第66章 倉皇而逃第345章 薛氏強兵第554章 羯胡中計第100章 引來烏丸人第570章 襄國欲和談第645章 太寧二年第463章 馬踏彈汗山第7章 美好前景!第662章 兵臨城下第154章 大鍊鋼鐵第409章 榆眉會戰之背城而戰第543章 遼東挖坑第240章 劉、衛深談第451章 婚期將至第643章 決心西征第642章 平定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