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馮翊賑災

匈奴人即將被趕出關中,然而戰爭給關中百姓帶來的傷害卻不是輕易能夠消除的。

戰爭完全摧毀了馮翊、上郡、北地三郡國的民生,大量流民無家可歸等候官府救濟。

然而關中連續兩年遭遇乾旱、蝗災,再加上戰爭破壞,各地百姓紛紛逃荒,使得關中農業生產遭到毀滅性打擊。連皇帝都填不飽肚子,更別說普通百姓了。

當衛朔收復了馮翊、北地之後,才意識到將要承擔起什麼樣的責任。好在經過連續近五年的推廣,如今紅薯、玉米已成爲幽平兩地最高產的糧食,讓遼東儲備了大量糧食,不至於面對災民時束手無策。

面對關中嗷嗷待哺的災民,衛朔一邊下令從幽平緊急調撥糧食入關,另一邊則組織人手着手賑災。

後來他又任命馮翊大族遊氏出身遊子遠爲馮翊郡守,全權協助他賑濟災民。遊子遠不負所托,說服遊氏捐出萬石糧食用以賑災。萬石糧食對於十多萬災民而言,不過是杯水車薪,卻也解了衛朔的燃眉之急。

糧食一到手,衛朔便召集幕僚商議馮翊、北地賑災事宜,任何賑災都得有糧食,不然一切都是空談。

“天災、人禍幾乎將馮翊、北地兩郡變成一片白地,大量民衆爲了躲避戰亂,紛紛逃難他鄉,使得田地荒蕪,民力凋弊。秦漢時關中的富饒一去不復返,沒個三五年的休養,怕是恢復不了元氣啊!”

對於關中的衰敗,衛朔非常痛惜,頓了頓,他掃了幾位幕僚一眼。然後以堅定的口吻道:“必須儘快採取措施,重建關中!”

確如衛朔所言,自從永嘉年間開始,關中戰事大小不斷,一直打到現在才稍稍停歇。遼東雖然贏得了勝利,可得到的卻是一片荒蕪以及流民遍地。

大戰結束後。胡人再次敗退幷州,不少逃難地老百姓開始重回故鄉,再加上各地流民,數目衆多,如何安置他們,如何重建關中,已是眼下最迫在眉睫的事情。

衛朔就算沒親自經歷過災難,可他也知道災後重建是一個長期工程,需要統籌規劃、兼顧各方。因此當戰爭剛一分出勝負。他便就指示幕僚們開始做準備工作。

如今的局勢更加穩定,各路大軍齊出,掃蕩各地,雖然仍有很繁重地軍務要處理,但相對來說已經輕鬆多了,衛朔自然而然地把精力轉移到重建工作上來了。

衛朔話音剛落,裴嶷輕咳一下道:“咳!主公所言極是,臣也以爲救助災民重建關中已是刻不容緩的急務。依目前情勢來看。戰爭不但摧毀了當地經濟,同時也破壞了世家在馮翊的統治。”

“大量世家藏匿的人口將被釋放出來成爲自耕農。再加上逃難返家的人,這些都是需要朝廷幫助的對象。要讓衆人在回到故鄉後不至於捱餓,不至於受凍,要讓他們有飯吃,有田種,有房住。”

“屬下按照先前遼東重建時採取過措施。出動士兵搭建了不少簡易房屋給災民居住。而且有了遊氏捐助的糧食,遊郡守已在各地開設了粥棚。同時以均田制爲基礎,官府開始給災民分配土地並鼓勵他們開懇田地,恢復生產。”

“只是由於還缺乏大量糧食、牲畜等各種物資,導致災後重建工作進展仍是十分緩慢。目前仍有大量百姓沒有住處,沒有飯吃,沒有醫藥治病。”

在座之人如衛朔、莫含、魯昌、遊子遠諸人均曾到各地看望過災民,非常瞭解如今災情。確如裴嶷所言,已有很多災民病情得不到及時治療而死去,也有部分人因缺少糧食而餓死,想起災民的悲慘遭遇,衆人不禁心有慼慼焉。

莫含更是毫不猶豫道:“主公,如今大的戰事已基本結束,遼東應該騰出手來賑濟災民。”

莫含的話擲地有聲,讓其餘衆人聳然動容,不由得齊道:“臣等無異議!”

“好,遼東就是砸鍋賣鐵也得將災民安置妥當,只是眼下物資緊缺,我等該如何做呢?”

“主公,在剛剛結束的大戰中,遼東軍繳獲頗豐,除了給出徵將士頒發賞賜外,還能餘下很多。臣以爲可將物資借給災民,以資助他們蓋房子、買牲畜、買種子。另外,在戰場上受傷的馬匹也可免費送給災民,只要災民咬緊牙關熬過今年一年,到了明年關中就可穩定下來。”

莫含作爲商賈出身,十分擅長利用已有物資發揮最大效用。大戰之後,遼東軍繳獲了大量物資,如今全堆積在府庫中,在幽燕賑災物資運抵之前,戰利品便是遼東唯一可用來賑災的物資。

“除此之外,遼東還可以在上郡、馮翊、北地建立水泥、玻璃、香皂等作坊,一來可給災民提供薪酬給養家人;二來生產出來的水泥、玻璃、香皂等商品可賣給世家大族,以此來換取災民急需的糧食。”

“太好了,世容此言大善!”

衛朔滿眼笑意,十分滿意莫含的表現。在衆人中,也就只有莫含纔會從商業角度考慮賑災,真要讓裴嶷、遊子遠等人出主意,無非就是什麼發放糧食罷了,卻根本想不到以工代賑這方面。

“接下來郡守府就按照剛剛莫長史說得那樣去做,只是爾等可不要以身試法,一旦發現有奸商、貪官從中漁利,某絕不輕饒!該關就關,該殺就殺,絕不手軟!”

衛朔殺氣騰騰的話讓衆人心頭一凜,一些剛剛投效遼東的官員紛紛暗自提醒自己,自家主公看起來不是個好惹的主,一定的好好約束好自己,省得將來被遼東樹立成反面典型。

經過衛朔與幕僚多日商討,又聽取了各方意見後,最終馮翊郡守府出臺了‘以工代賑’政策。鑑於上郡、北地、馮翊三地災民遍地,爲了節省行政成本,衛朔便任命遊子遠爲馮翊郡守統管三地民政。

以工代賑一經推出,便在關注引起巨大震動,比當初遼東軍大敗匈奴還讓人震驚。各方勢力無不對遼東大手筆賑災感到瞠目結舌,不少人口水直流地看着物資、金錢如流水一般花出去,恨不得據爲己有。

在這段時間內,爲了籌集以工代賑的資本,遼東騎兵四處出擊,掃蕩盤踞在四周的胡族,通過掠奪胡人物資,來維持郡守府的賑災運行下去。

郡守府在莫含、衛朔的指點下,先後推出了一系列賑災工程,這些工程基本上以農田水利、道路橋樑爲主,而大量災民青壯通過以工代賑領到了養活家人的薪水和糧食。

爲了鼓勵災民參與到以工代賑,郡守府規定災民通過勞動獲得的回報遠遠超過接受救濟的人。凡是到各地幹活者,不但保障衣食,還能賺取工錢,可比只領一份口糧划算多了,但凡有點能力的人都毫不猶豫的選擇了以工代賑。

爲了加強對朔方北地控制,趁着以工代賑機會,郡守府打算修建一條橫貫上郡、馮翊、朔方三地的南北大動脈。這條水泥路寬達六丈,雖不如幾百年前的秦直道,但也算是古代少有的工程。

南北大動脈將南起大荔縣,沿途經重泉、粟邑、頻陽、高奴、膚施、龜茲、大城諸縣,往北直抵朔方城,全程八百多公里,計劃八年內建成,建成後,將成爲遼東控制河套平原的戰略要道,戰爭中被俘的胡族俘虜將全部被髮配到該工程做苦力。

除了這條軍事意義重大橫貫南北的大動脈外,郡守府還將以各郡治所爲中心建設次一級的水泥路。(。)

第337章 晉陽公祭第62章 裴盾又回來了第601章 王敦病重第189章 公私分開第540章 誰是獵物?第430章 發展關中,商業爲先第388章 羅馬人的震驚第410章 榆眉會戰之單騎衝陣第560章 牀弩,又見牀弩第468章 漠南,我的漠南!第13章 安撫流民第228章 風起北疆第316章 一聲驚雷第281章 擒殺劉虎第178章 司馬嫣在遼東第160章 修好慕容廆第219章 高瞻遺計助幷州第224章 盧家的選擇第556章 危在旦夕第57章 大捷後的影響第352章 張榜公佈第11章 再進縣城!第348章 欲徵南洋第586章 給藩屬國立規矩第64章 彭城之殤第520章 又添強敵第551章 司馬睿的算計第55章 前奏第318章 司馬保僣位晉王第35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76章 民心即天道第609章 伐蜀之議第341章 整合軍隊第274章 一刻不得閒第10章 練兵不易!第370章 南陽王野心作祟第580章 受封燕王第590章 餘波第321章 福船戰艦入役第22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12章 拖!第216章 艦隊歸來第646章 西征之前第179章 再見雙姝第425章 太子司馬紹第641章 車師前國內附第573章 再見張賓第669章 東晉內訌第639章 收復越巂第248章 抵達建鄴第190章 洞房花燭第224章 盧家的選擇第255章 逼退江東水師第538章 王敦佔上風第124章 四下串聯第179章 再見雙姝第660章 前哨戰第469章 長城會盟(上)第302章 宣威朔方第16章 ‘官府’來人了第662章 兵臨城下第642章 平定蜀地第332章 呼家將投誠第517章 先緩一緩第158章 司馬鄴登基第418章 隱士獻策第70章 均田令第57章 大捷後的影響第408章 榆眉會戰之前鋒戰第120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232章 代縣榷場第454章 威逼張賓第270章 擂鼓助威第409章 榆眉會戰之背城而戰第327章 騎兵奪城第616章 北宮純的計劃第80章 招募船工第599章 美人間諜第591章 交換領土第34章 裴盾的變化第442章 兩個夫人,豔福齊天第561章 不分勝負第169章 說服劉琨第474章 張賓獻計取淮南第153章 平州州學第583章 四州發展藍圖第323章 謝艾與韋謏第373章 扶南偷襲第207章 女將掛帥第51章 只聞其聲,未見其人第172章 祥瑞帶來麻煩第99章 遼東初印象第536章 風雲驟起第471章 徐州之變第176章 民心即天道第518章 羅馬商人在遼東第151章 提升工匠的地位第276章 關中求援第108章 烏丸人的選擇第304章 有人要作死
第337章 晉陽公祭第62章 裴盾又回來了第601章 王敦病重第189章 公私分開第540章 誰是獵物?第430章 發展關中,商業爲先第388章 羅馬人的震驚第410章 榆眉會戰之單騎衝陣第560章 牀弩,又見牀弩第468章 漠南,我的漠南!第13章 安撫流民第228章 風起北疆第316章 一聲驚雷第281章 擒殺劉虎第178章 司馬嫣在遼東第160章 修好慕容廆第219章 高瞻遺計助幷州第224章 盧家的選擇第556章 危在旦夕第57章 大捷後的影響第352章 張榜公佈第11章 再進縣城!第348章 欲徵南洋第586章 給藩屬國立規矩第64章 彭城之殤第520章 又添強敵第551章 司馬睿的算計第55章 前奏第318章 司馬保僣位晉王第35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76章 民心即天道第609章 伐蜀之議第341章 整合軍隊第274章 一刻不得閒第10章 練兵不易!第370章 南陽王野心作祟第580章 受封燕王第590章 餘波第321章 福船戰艦入役第22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12章 拖!第216章 艦隊歸來第646章 西征之前第179章 再見雙姝第425章 太子司馬紹第641章 車師前國內附第573章 再見張賓第669章 東晉內訌第639章 收復越巂第248章 抵達建鄴第190章 洞房花燭第224章 盧家的選擇第255章 逼退江東水師第538章 王敦佔上風第124章 四下串聯第179章 再見雙姝第660章 前哨戰第469章 長城會盟(上)第302章 宣威朔方第16章 ‘官府’來人了第662章 兵臨城下第642章 平定蜀地第332章 呼家將投誠第517章 先緩一緩第158章 司馬鄴登基第418章 隱士獻策第70章 均田令第57章 大捷後的影響第408章 榆眉會戰之前鋒戰第120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232章 代縣榷場第454章 威逼張賓第270章 擂鼓助威第409章 榆眉會戰之背城而戰第327章 騎兵奪城第616章 北宮純的計劃第80章 招募船工第599章 美人間諜第591章 交換領土第34章 裴盾的變化第442章 兩個夫人,豔福齊天第561章 不分勝負第169章 說服劉琨第474章 張賓獻計取淮南第153章 平州州學第583章 四州發展藍圖第323章 謝艾與韋謏第373章 扶南偷襲第207章 女將掛帥第51章 只聞其聲,未見其人第172章 祥瑞帶來麻煩第99章 遼東初印象第536章 風雲驟起第471章 徐州之變第176章 民心即天道第518章 羅馬商人在遼東第151章 提升工匠的地位第276章 關中求援第108章 烏丸人的選擇第304章 有人要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