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龜茲大捷

燕軍佔據上風除了本身訓練有素外,擁有更先進的兵器亦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多年來在衛朔大力支持下,鍊鋼技術得到巨大發展。

在戰場上常常會出現這樣一幕:烏孫人舉着彎刀相抗,卻被迎面而來的燕軍鐵騎用馬刀將其連兵器帶人劈成兩段。

不到一個時辰,西域騎兵羣漸漸顯出頹勢。南北兩股騎兵,如洪流怒潮破岸,洶涌直逼聯軍騎兵陣中的烏孫王。

原本悅般王還在左右猶豫,思謀是否退兵,突見烏孫王大旗倒下,又見自家人馬亂紛紛吼叫,頓時生出畏懼之心,立即喝令麾下退兵。

敵我雙方早已攪合在一起,結果悅般王一撤立即造成敵軍陣型大亂,再也不能相互呼應,確切來說是兵敗如山倒,遍野大逃亡。

燕軍鐵騎則根本不需要主將軍令,立即聚成了一股股洪流,遙遙從兩翼展開包抄追殺。

此時正逢夕陽西下,漫天晚霞之下,黃沙漫天,人馬茫茫。燕軍鐵騎如風暴一般席捲天山而過,西域聯軍騎兵則如被撕碎的雲團,漫天飄飛身不由己。

……

“大王,我們勝了!”溫嶠、魯昌興奮地呼喊起來。

“是呀,我們勝了!”

衛朔喃喃自語,目光緊緊盯着在戰場上正追亡逐北的燕軍將士,原本懸着的心終於放回了肚子裡。

儘管還未統計戰果,但僅從戰場上數也數不清的西域俘虜看,此戰聯軍主力幾乎全軍覆沒。

“這一戰徹底將打垮了西域各國試圖頑抗的野心,接下來只要好好經營,用不了多久這裡將變成華夏固有領土。”

“大王,接下來大軍是不是趕緊派兵回援高昌?高車、車師後國數萬大軍已圍着高昌攻打了半月之久,臣擔心周撫、李柏二人堅持不下去。”

“嗯,太真此言甚是!等下諸將歸來,稍作休整後立即展開第二階段作戰。”

說到這兒,衛朔舉目遙望遠方接着道:“如今西域聯軍主力盡喪,當趁此機會,立即揮師攻下整個西域。我是這樣想的:將大軍一分爲三,其中一部由陽鶩統領,以冉瞻爲前鋒,向北越過天山,進攻烏孫國,而後由西向東橫掃車師後國。”

“另一部則交給姚益生統領,以騎兵爲主,立即回援高昌。在解了高昌之圍後,匯合高昌守軍立即揮師向西北,與陽鶩同時東西並進,兩面夾擊車師後國。”

“剩下部分兵力則交由鄧嶽統領繼續西進,消滅疏勒,一直打到蔥嶺爲止!”

“最後,再傳令給正長,告訴他負責攻取整個南道諸國,然後與鄧嶽會師蔥嶺。”

“看來大王是要數路大軍同時並進,一舉拿下整個西域!”魯昌摸着下巴道。

“兩位卿家會不會覺得寡人冒險了?”

“怎麼會?如今二十萬西域聯軍被一掃而空,各國人心惶惶,只要大軍兵臨城下,還怕各國不舉手投降?”

衛朔與溫嶠、魯昌等人剛剛商量好接下來的進軍方略,負責追擊的衆將紛紛返回。幾乎每個人臉上都是掛着興奮的神情,可見衆將皆有收穫。

事實確實如此,要知道此次大戰中光是參戰的國王就有二三十個,就算平均下來,每個將領能分四五個。因此在追擊當中,幾乎每個將領都俘虜了幾個國王回來。

當然了,由於國有大小,國王也有尊卑之分,像什麼尉犁、莎車之類的小國國王,肯定不如於闐、龜茲這樣的大國國王有分量。

看着被衆將押回來的各國國主,衛朔笑道“你們每個人收穫都不小嘛!”

“哈哈哈,託大王洪福,此戰收穫極大!其中宏武運氣最好,不但俘虜了幾個小國國王,還親手抓住了烏孫王,立下破天大功。”

“陽將軍說笑了!回稟大王,末將冉瞻前來複命!”冉瞻雖嘴上說着客氣,但臉上的得意之色怎麼也掩飾不住。

“龜茲、烏孫、于闐等強國國主都抓到了嗎?”雖說即便有人逃脫了燕軍追殺,也不可能翻起大浪,但衛朔還是希望能儘量多俘虜幾個國主,以便爲日後攻略西域減少阻力。

“稟大王,除了疏勒國國主提前逃竄,以及十幾個小國國王戰死外,其餘烏孫、龜茲等國國主皆已被擒住,正等候大王處置。”

“好!諸位幹得漂亮!此戰我軍能大獲全勝,皆是諸位之功,待日後西域大勢底定,寡人當親自爲諸位賀功。”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冷不丁從衆人口中冒出這樣一句,衛朔頓時當場錯愕,在他還沒反應過來時,在場衆將連同士兵紛紛跪倒在地,山呼萬歲。

“你……你們這是幹什麼?”

“大王內平胡患,外御強敵,開創華夏亙古未有之盛世,當即皇帝位,統御萬民!”

“請大王登基,即皇帝位!”

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衛朔不知該作何反應。他稍稍沉默了幾息,目光一一從溫嶠、魯昌、陽鶩、冉瞻、荀灌娘、鄧嶽等身上略過,感受到衆人迫切希望他登基的急切心情。

若他所料不錯,眼前這一幕肯定是出自溫嶠、魯昌之手,說不定與後方坐鎮的其他內閣大學士們也有關聯,就是不知他們何時開始謀劃的。

衛朔深吸幾口氣,很快就有了決斷,朗聲道:“傳寡人旨意,命內閣着手準備登基儀式,待平定西域後,寡人當即皇帝位,統御萬民。”

“大王英明!”聞言衆人頓時激動起來,大家都清楚,一旦衛朔登基稱帝,他們皆是大燕帝國的開國功臣,日後名垂青史當不在話下。

“好了,稱帝一事暫時先交給內閣處理,接下來我等要抓緊時間拿下西域。”

“請大王吩咐,末將當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

打掃過戰場,經過初步統計,燕軍此戰共消滅西域聯軍近二十萬,逃走者寥寥。包括龜茲王、烏孫王在內的六大強國國主全都被擒。

更讓衛朔感到高興的是,此戰燕軍傷亡極小,尤其對步兵而言,傷亡幾乎可忽略不計。唯有騎兵損失了數千人,但都在可承受之內。

戰後不久,衛朔就將大本營遷至屈茨城,今後一段時間內,他都打算停留在屈茨城,以便處理西域事務。

安頓好後,衛朔立即給衆將安排了新任務,他這才騰出時間來見見被俘的各國國主。

走進關押俘虜的房間,衛朔看到十幾個西域國主臉色慘白的歪坐在地上,其中受傷的人還不斷哼哼唧唧。

“咳咳!”衆人聞聲擡頭一瞧,看到一個年輕人站在門口,不明所以。唯有龜茲王心思一動,立即想到眼前這個年輕人恐怕就是大名鼎鼎的燕王。

陳安見衆人看到衛朔一動不動,頓時勃然大怒,上前一步喝道:“我家大王到此,爾等還不趕緊起來行禮?”

衆人一聽燕王來了,再加上威武雄壯的陳安手持環首刀虎視眈眈,頓時打了個激靈,一咕嚕爬起來,跪倒在地,連剛剛還在呻吟的傷員也不敢發出一絲動靜,生怕被遷怒。

“大王饒命啊,我等願投降!”除了少數幾個頑固派外,多數國主紛紛叩首求饒。

衛朔嘴角露出一絲冷笑道:“現在想起投降了,早幹什麼去了?我燕國講究的是以血還血、以牙還牙,爾等既然選擇了武力對抗,那麼就要承受由此帶來的後果。”

“某今日過來,只是告訴諸位一聲,從今日起,西域將進入新的時代!一個由我燕國開創的新時代!而你們再也沒有機會見證西域的未來!”(。)

第178章 司馬嫣在遼東第155章 新式馬刀、陌刀第158章 司馬鄴登基第237章 終遇莫含第156章 選拔陌刀手第227章 涼州大馬,橫行天下第409章 榆眉會戰之背城而戰第530章 西海大捷第548章 會師南皮第590章 餘波第220章 逼降段匹磾!第510章 涼州猛將——索苞第229章 出使拓跋第675章 燕王歸來!第229章 出使拓跋第559章 驅除胡虜,復我華夏!第201章 遼東軍初戰!第269章 炮灰作用第369章 扶南欲圖夷州第486章 貨賣兩家第667章 西域初定第188章 財政會議第215章 武備學堂第369章 扶南欲圖夷州第110章 封釋的打算第364章 封奕出使南洋第211章 西征廣寧第399章 賽馬場上定大計第279章 南守北打第281章 擒殺劉虎第577章 止步淮河第297章 威壓索綝第35章 徐州新軍第290章 盧水胡精騎?屁!第40章 刀盾結合第333章 眼花繚亂第443章 視察遼東第522章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336章 落下帷幕第481章 形勢不妙第531章 時光如梭第645章 太寧二年第587章 勸進風起第469章 長城會盟(上)第434章 秦州局勢第572章 襄國之亂第565章 石虎、石勒被擒第279章 南守北打第9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303章 替拓跋六修請封第501章 高僧佛圖澄第577章 止步淮河第95章 討好曹嶷第90章 初見蘇峻第73章 對自由的嚮往第35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614章 蝗蟲來了第263章 慕容廆欲決戰第652章 西域使者!第585章 祭祀炎黃第294章 高調入長安第8章 紙上得來終覺淺第583章 四州發展藍圖第224章 盧家的選擇第512章 涼州張家第334章 躁動的琅琊王第210章 溫嶠的試探第470章 長城會盟(下)第447章 天子賜婚第177章 公主也要當先生第197章 石勒的轉變第372章 告別薊城第611章 東北劃界第383章 秦州聯盟第464章 鮮卑主力南下第98章 籌謀遼東第333章 眼花繚亂第86章 兩棲登陸戰第14章 立下根基第101章 插手遼東第209章 高瞻歸來第343章 河東世家第39章 王家新動作第629章 成立內務府第175章 祖逖的死局第491章 賈堅神射第217章 返回薊城第405章 西北氐族反第505章 新年述理論第607章 不甘心的李越第461章 有點兒不對勁!第357章 江左眼中的遼東第500章 調整農業政策第352章 張榜公佈第42章 參加名士聚會第462章 第二次河南之戰第568章 人心惶惶的襄國城第529章 成漢來使第635章 世家的罪惡第358章 謝艾的選擇
第178章 司馬嫣在遼東第155章 新式馬刀、陌刀第158章 司馬鄴登基第237章 終遇莫含第156章 選拔陌刀手第227章 涼州大馬,橫行天下第409章 榆眉會戰之背城而戰第530章 西海大捷第548章 會師南皮第590章 餘波第220章 逼降段匹磾!第510章 涼州猛將——索苞第229章 出使拓跋第675章 燕王歸來!第229章 出使拓跋第559章 驅除胡虜,復我華夏!第201章 遼東軍初戰!第269章 炮灰作用第369章 扶南欲圖夷州第486章 貨賣兩家第667章 西域初定第188章 財政會議第215章 武備學堂第369章 扶南欲圖夷州第110章 封釋的打算第364章 封奕出使南洋第211章 西征廣寧第399章 賽馬場上定大計第279章 南守北打第281章 擒殺劉虎第577章 止步淮河第297章 威壓索綝第35章 徐州新軍第290章 盧水胡精騎?屁!第40章 刀盾結合第333章 眼花繚亂第443章 視察遼東第522章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336章 落下帷幕第481章 形勢不妙第531章 時光如梭第645章 太寧二年第587章 勸進風起第469章 長城會盟(上)第434章 秦州局勢第572章 襄國之亂第565章 石虎、石勒被擒第279章 南守北打第9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303章 替拓跋六修請封第501章 高僧佛圖澄第577章 止步淮河第95章 討好曹嶷第90章 初見蘇峻第73章 對自由的嚮往第35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614章 蝗蟲來了第263章 慕容廆欲決戰第652章 西域使者!第585章 祭祀炎黃第294章 高調入長安第8章 紙上得來終覺淺第583章 四州發展藍圖第224章 盧家的選擇第512章 涼州張家第334章 躁動的琅琊王第210章 溫嶠的試探第470章 長城會盟(下)第447章 天子賜婚第177章 公主也要當先生第197章 石勒的轉變第372章 告別薊城第611章 東北劃界第383章 秦州聯盟第464章 鮮卑主力南下第98章 籌謀遼東第333章 眼花繚亂第86章 兩棲登陸戰第14章 立下根基第101章 插手遼東第209章 高瞻歸來第343章 河東世家第39章 王家新動作第629章 成立內務府第175章 祖逖的死局第491章 賈堅神射第217章 返回薊城第405章 西北氐族反第505章 新年述理論第607章 不甘心的李越第461章 有點兒不對勁!第357章 江左眼中的遼東第500章 調整農業政策第352章 張榜公佈第42章 參加名士聚會第462章 第二次河南之戰第568章 人心惶惶的襄國城第529章 成漢來使第635章 世家的罪惡第358章 謝艾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