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祖、劉再會

?祖該攔着正急匆匆往外走的祖逖問:“兄長要出去嗎?”

“嗯,越石賢弟邀請我到家中做客,怎麼?你有何事找我?”

“倒也沒什麼大事,原來兄長要去劉司空家做客,不如我陪兄長一起去如何?”

“好吧!”

說着祖逖、祖該二人在侍衛的護送下,坐上馬車前往劉琨府邸。祖逖透過車窗望着熱鬧非凡的街道沉思着,不知爲什麼每次來到遼東,總是感到分外舒心。他早發現遼東與大晉其他地方不一樣,讓人感到勃勃生機,其中又蘊藏着一股無比龐大的力量。

“兄長到了!”

正當祖逖沉思時,突聽得耳邊祖該提醒,忙掀開門簾走了出來,擡頭一瞧就看到劉琨正站在臺階上,笑吟吟望着他。

“哈哈哈,兄長別來無恙,真是想煞兄弟了!”劉琨上激動地一把拉住了祖逖。

“多年未見賢弟風采依舊,真是可喜可賀!”

“哈哈哈,兄長過譽了!走走走,有什麼話,到了府內再談。”

說着祖、劉二人把臂而行,緩緩步入劉府。自劉琨遷居薊城後,衛朔就將一座風景雅緻的獨居小院送給了他。像這樣的房產衛朔手中有不少,主要就是用來送人,就像古代皇帝給臣下賜田產、房子一樣,都是拉攏人心的手段。

“早聽說賢弟在遼東享福,對此我原本還有些懷疑,可今日一看才曉得果真如此!”

“呵呵,這事說起來全是直元的功勞,若非他將琨從繁重的政務、軍務中解脫出來,說不定眼下不知我躲在哪兒愁眉苦臉呢!”劉琨笑着解釋道。

祖逖聞言一動,當初聽說劉琨隱退時,他還曾擔心其是受到了遼東逼迫。可看到眼前輕鬆愜意的劉越石,他才明白劉琨隱退怕還真是其自願的。

“而今胡虜未滅,賢弟怎麼就突然隱退了呢?難道賢弟忘了當初你我之間的約定?”

年輕時,祖、劉在司州主簿的職位上相遇相識。

劉琨“有縱橫之才,善交勝己!”,而祖逖則博覽書記,該涉古今,有贊世才具。

二人志同道合,很快由一般同事關係發展成情比金堅的兄弟。

他們共被同寢,聞雞起舞,關心世事,每每中宵起坐,他們會相互鼓勵。

再後來二人就有了一個約定:“若四海鼎沸,豪傑並起,吾與足下當相避於中原耳!”

年輕時的約定雖猶在耳邊響起,可多年過去了,天下四海鼎沸的亂世真的來了。而祖逖、劉琨二人卻一南一北,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他們是朋友,相互激賞,彼此惦念,在黑暗時代他們能夠照亮人心,只可惜當年的約定已變得永遠無法完成。

“唉!說起來是小弟失約了!非是小弟忘了與兄長的約定,而是我把完成這個約定責任交給了直元。直元其才勝我十倍,某相信早晚一天他定會與兄長相遇於中原。我希望到時兄長不要忘記當初的約定,能與直元‘相避於中原!’”

劉琨滿臉鄭重地望着祖逖,他是真不願看到日後衛朔與祖逖發生衝突。自打來到薊城之後,劉琨雖說過上了悠閒生活,可他也不是什麼都不懂的傻子。這些年他看得分明,衛朔志向遠大,小小的鎮北將軍只是一個起點罷了,未來其成就肯定不可限量。

然而今日看到祖逖,又突聽他提起了當年約定,劉琨雖不再發愁日後與祖逖相遇中原後誰退避相讓的問題,可他不能不替祖、衛二人擔心。這兩人都是胸有大志的人,一旦日後在中原相遇,誰能保證雙方不發生衝突。

“這點請賢弟放心,直元功高蓋世,再說又幾度相助於我,兄長豈能與他爲敵?”

眼下祖逖心中的確是沒有與衛朔爲敵的想法,不過這是建立在衛朔沒有反叛晉室的前提下。不然以祖逖對晉室的忠心,一旦衛朔站到了晉室的對立面,祖逖肯定會毫不猶豫選擇與其絕交。

“如此最好不過!兄長與直元都是才高八斗的人物,同是朝廷重要方伯,坐鎮一方。日後剿滅胡虜還需你們二人精誠合作,小弟不希望你們因誤會而發生衝突,那樣只會讓親者痛而仇者快!”

“賢弟今日是怎麼啦?說話怎麼怪怪的?”祖逖頗爲不解道。

見祖逖起疑心,劉琨忙掩飾道:“沒,沒什麼,想起當年在司州與兄長一同讀書、習武的日子,有些傷感罷了!”

……

“臣姚弋仲拜見鎮北大將軍!”姚弋仲恭恭敬敬給坐在主位上的衛朔深施一禮。

看到眼前的姚弋仲,衛朔不禁又想起了遠在西北的苻洪。在歷史上,兩人的出身、老家、經歷十分相似,就像一對“雙胞胎”似的。而他們的後人,又各自建立了一個國家,也像“兩兄弟”,分別是前秦、後秦。

苻洪、姚弋仲兩人還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十分識時務,曾多次投靠比自己強大的勢力。然而雖屢次變節,但並不代表他們沒本事,說起來兩個都是文武雙全、雄才大略,在各自的部落享有崇高的威望。

不過,他們的能力也沒達到梟雄的級別,別說跟石勒這樣的牛人比不了,就是與次一點兒的劉曜、劉聰比起來也差一點兒。不然歷史上,他們也不會在“前趙”、“後趙”面前不堪一擊,先是投降劉曜,再投降石勒。

“姚首領舉衆來投,朔不勝歡喜!”

衛朔並不介意姚弋仲在歷史上多次變節,畢竟連受過傳統教育的不少晉人在這個大爭之世中都會變節投敵,更何況人家本是胡族出身,哪裡懂什麼是忠義?而且姚弋仲、苻洪都是在勢窮力孤時才變節,不過是識時務罷了。

“不知首領對將軍府的安排可還滿意?希望首領不要誤會,讓首領父子侄三人到武備學堂進修,並不是要雪藏諸位,而這本就是遼東定下的規矩。凡是新加入遼東的將軍都必須先到武備學堂進修一段時間,只有進修合格者才能重新出來帶兵。”

“主公多慮了,臣沒有任何不滿。”

姚弋仲忙解釋起來,剛開始得知遼東將其父子侄三人安排進武備學堂,他的確有些不滿,認爲這是遼東在輕視他,直到得知這是遼東慣例他才釋然,不過他心裡還是有點兒不痛快。

再怎麼說姚弋仲也是一部之首領,不說直接安排個總兵之職,起碼也得跟當年段文鴦投誠時一樣吧,結果呢?卻被‘發配’到學堂當學生。

然而當姚弋仲在學堂內,見到不少正在參加進修的學員後,心中徹底沒了芥蒂。要知道剛剛高中科舉第四名的謝艾,還有河東世家子弟薛濤,這兩個人哪個不比他受衛朔重視?可不也一樣被其丟到學堂進修?

這說明到武備學堂進修確如衛朔所言,並不是要雪藏他,相反正是要重用其的先兆。

“嗯,你能這樣想就很好!不讓你直接帶兵並不是不信任爾等,而是遼東軍與其他軍隊不同,不學習日後怎能好好的指揮廂軍?”

“請主公放心,臣一定在武備學堂內好好學習,絕不辜負主公信任。”

“好!不錯!我等着你早日建功立業的捷報傳來!”

“另外,我還有些話要囑咐你,在遼東將不再有什麼羌人、鮮卑人、匈奴人,日後你們只會有一個身份,那就是晉人!”

衛朔的話讓姚弋仲心中一凜,他雖還心有不甘,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他只好躬身答應下來。(。)

第529章 成漢來使第109章 刺史府門前的年輕人第37章 偶遇第220章 逼降段匹磾!第272章 昌黎大捷!第74章 來自江左的關注第160章 修好慕容廆第630章 王敦將死第492章 大戰之後第142章 全取遼東第22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93章 僥倖過關第89章 喜相聚第256章 淮南羣豪第35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512章 涼州張家第378章 南洋大捷第513章 局勢將變第159章 新任陌刀將第666章 龜茲大捷第187章 祖約野心初膨脹第269章 炮灰作用第416章 入長安第439章 陰差陽錯第546章 范陽陷落第509章 姑臧爭鋒第468章 漠南,我的漠南!第90章 初見蘇峻第288章 謀取隴東第34章 裴盾的變化第101章 插手遼東第479章 青州之爭第605章 權錢交易第579章 反攻清算(2)第84章 再見祖逖第88章 蘇峻的打算第446章 仇池滅亡第663章 騎兵威力第616章 北宮純的計劃第203章 戰後餘波第19章 海盜下帖子第93章 僥倖過關第127章 改土歸流第36章 劉隗的招攬第620章 太寧元年科考第658章 又見高僧第44章 宴會之後第73章 對自由的嚮往第290章 盧水胡精騎?屁!第135章 心急的崔毖第503章 過年第7章 美好前景!第48章 祖逖來了第540章 誰是獵物?第213章 女將顯威第575章 南北碰撞第22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540章 誰是獵物?第602章 治蝗之議第314章 欲行科舉第500章 調整農業政策第239章 敲詐拓跋六修第646章 西征之前第152章 河北邵續第410章 榆眉會戰之單騎衝陣第640章 宋褘立功第441章 擒獲李琀、李稚第32章 司馬奧逃了第39章 王家新動作第555章 擊殺麻秋第374章 被激怒的遼東軍第9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542章 石勒的雄心第45章 曹宏入軍營第144章 玄菟郡(上)第561章 不分勝負第272章 昌黎大捷!第447章 天子賜婚第27章 途經郯縣第555章 擊殺麻秋第470章 長城會盟(下)第144章 玄菟郡(上)第427章 名動薊城第353章 租賃朱涯第551章 司馬睿的算計第229章 出使拓跋第542章 石勒的雄心第23章 南下徐州第424章 宋禕北上第70章 均田令第156章 選拔陌刀手第600章 陳郡謝氏第612章 再戰漠北第608章 大案要案第369章 扶南欲圖夷州第557章 張賓‘料事如神’第399章 賽馬場上定大計第427章 名動薊城
第529章 成漢來使第109章 刺史府門前的年輕人第37章 偶遇第220章 逼降段匹磾!第272章 昌黎大捷!第74章 來自江左的關注第160章 修好慕容廆第630章 王敦將死第492章 大戰之後第142章 全取遼東第22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93章 僥倖過關第89章 喜相聚第256章 淮南羣豪第35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512章 涼州張家第378章 南洋大捷第513章 局勢將變第159章 新任陌刀將第666章 龜茲大捷第187章 祖約野心初膨脹第269章 炮灰作用第416章 入長安第439章 陰差陽錯第546章 范陽陷落第509章 姑臧爭鋒第468章 漠南,我的漠南!第90章 初見蘇峻第288章 謀取隴東第34章 裴盾的變化第101章 插手遼東第479章 青州之爭第605章 權錢交易第579章 反攻清算(2)第84章 再見祖逖第88章 蘇峻的打算第446章 仇池滅亡第663章 騎兵威力第616章 北宮純的計劃第203章 戰後餘波第19章 海盜下帖子第93章 僥倖過關第127章 改土歸流第36章 劉隗的招攬第620章 太寧元年科考第658章 又見高僧第44章 宴會之後第73章 對自由的嚮往第290章 盧水胡精騎?屁!第135章 心急的崔毖第503章 過年第7章 美好前景!第48章 祖逖來了第540章 誰是獵物?第213章 女將顯威第575章 南北碰撞第22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540章 誰是獵物?第602章 治蝗之議第314章 欲行科舉第500章 調整農業政策第239章 敲詐拓跋六修第646章 西征之前第152章 河北邵續第410章 榆眉會戰之單騎衝陣第640章 宋褘立功第441章 擒獲李琀、李稚第32章 司馬奧逃了第39章 王家新動作第555章 擊殺麻秋第374章 被激怒的遼東軍第9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542章 石勒的雄心第45章 曹宏入軍營第144章 玄菟郡(上)第561章 不分勝負第272章 昌黎大捷!第447章 天子賜婚第27章 途經郯縣第555章 擊殺麻秋第470章 長城會盟(下)第144章 玄菟郡(上)第427章 名動薊城第353章 租賃朱涯第551章 司馬睿的算計第229章 出使拓跋第542章 石勒的雄心第23章 南下徐州第424章 宋禕北上第70章 均田令第156章 選拔陌刀手第600章 陳郡謝氏第612章 再戰漠北第608章 大案要案第369章 扶南欲圖夷州第557章 張賓‘料事如神’第399章 賽馬場上定大計第427章 名動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