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爾等欲抗旨乎?!

?不出宋配所料,只過了幾日,就有消息從秦州傳至姑臧,稱天子已下旨遼東,要求大司馬衛朔接任涼州牧一職。

由此可見遼東圖涼州之意,張茂不敢大意忙將涼州上下找來商議,但是商量來商量去也沒拿定主意。

雖說涼州上下皆畏懼遼東強大實力,但是卻也不甘心就此束手就縛。

因爲涼州自永寧初年,即公元301年,張軌出任護羌校尉、涼州刺史以來,到了今日張家已鎮守涼州近二十年。

眼下涼州境內百姓賓服,文昌武盛,即便實力遠遠不及遼東,涼州上下亦有信心逼遼東退讓。

長史宋配足智多謀,想了一會兒提議道:“主公,眼下涼州不宜明目張膽對抗遼東,不如先暗中整頓兵馬,然後急速派人到薊城找大司馬疏通,務必爲涼州爭取到自立的條件。”

“嗯,長史所言甚是,涼州實力遠不及遼東,最好能和平解決眼前危機。”張茂面色沉重,贊同宋配的意見。

然而不等涼州做出反應,太興三年,正月十七,秦州都督北宮純正式傳檄河西涼州,並對外宣佈了朝廷詔書。

詔書中明確表示由於前涼州牧張寔驟然遇難,朝廷以涼州地處西陲,位居要道,顯重於天下,不可輕授於人。張寔之子張駿年幼無知,難理政事,天子遂請大司馬衛朔以國事爲重,暫代涼州牧一職,爲朝廷戍守涼州。

另外朝廷念張家兩代執掌涼州多年,深得民心,功勞甚大,故敕封張駿爲涼國公,以表彰張家功績。

秦州都督北宮純一邊打着朝廷旗號大舉北上涼州,一邊要求涼州上下接受朝廷旨意。

當張茂得知這一切時面色變得雪白,一下子就明白了遼東吞併涼州心意之堅決。但是出於保全父兄基業之考慮,張茂明知事不可爲仍然派出宋配親往秦州去見北宮純。寄希望於宋配的能言善辯,以說服遼東退兵。

可惜拿下涼州是遼東既定之策略,別說北宮純無意放棄眼前機會,即便他想沒有衛朔親手簽發的文書,北宮純也不敢輕易更改大司馬定下的戰略。

“我敬宋公意欲保全涼州基業之心情,然如今天下重新一統勢在必行。涼州地處要道歷屬中原,遼東上下萬萬不能做分裂華夏疆土之罪人。再者涼州偏僻,即便沒有今日之禍,難保日後不會有其他事情發生。”

“不若趁眼前機會早早併入遼東,如此不但涼州上下富貴可保,也能讓涼州百姓不再受戰亂分離之苦。”

果然宋配剛一見到北宮純不但被其毫不猶豫拒絕,還被對方勸說放棄抵抗。這下他徹底明白了遼東意圖所在,在那位旨在一統天下的大司馬眼中,怎麼可能繼續允許涼州這樣的割據勢力存在。

想到這兒,宋配懷着一絲僥倖心理繼續勸道:“北宮將軍,你也曾是涼州出身,受過先涼州刺史張公厚待,請務必看在涼州數十萬百姓的面上,在大司馬面前美言幾句。”

“若大司馬允許張家繼續坐鎮涼州,我涼州願世代臣服遼東,絕不敢有絲毫二心!”

“長史大人,正因爲我出身涼州,才希望涼州上下儘快納入遼東,這滿天下還有誰不知道大司馬最愛護百姓?!只有大司馬才能給涼州百姓百姓帶去幸福安康的生活。”

“反倒是涼州衆人屢屢拒絕遼東軍進入涼州,遲遲不願接受朝廷旨意,難得爾等欲抗旨乎?”

“本都督在此鄭重警告涼州,希望你們不要爲了一己之私而選擇頑抗,如此不但害了涼州百姓,也害了衆人。先生乃才智高絕之輩,回去之後希望你能勸導涼州上下儘早接受天子旨意,免得戰火降臨,荼毒地方。”

宋配當然不會相信北宮純所言,其實這事說白了就是遼東看上了涼州一畝三分地,而涼州的原有主人卻不甘心拱手相讓,最終還需做過一場才能決定涼州歸屬。

……

見宋配從秦州無功而返,張茂便知遼東非欲得涼州,無可奈何之下只好領兵相抗。他聯合宋、陰、汜、索河西四大世家集中五萬兵力固守姑臧,試圖憑藉堅城抵擋遼東入侵。

但涼州內部並非團結一心,除了涼州世家、文武高層擔心併入遼東自身利益受損而選擇頑抗外,境內尚有不少底層百姓、寒門士子殷切盼望着遼東軍入主涼州。

甚至連張寔遺孀以及十二歲的兒子張駿母子二人同樣不願與遼東刀兵相向,倒不是張駿捨得放棄涼州基業,而是張駿母子看得分明,即便沒有遼東軍橫插一腳,張駿也不可能繼承張寔的職位。

無論能力還是威望,張駿都遠遠不及叔父張茂,他必須等到張茂百年之後纔有機會,這還得是在張茂無有子嗣的情況下。若將來張茂萬一有了自家兒子,誰知道他還會不會再將涼州基業交到張駿手中。

因此當下涼州無論落到誰手中,與張駿母子沒有多大關係。反而他們母子經過深思熟慮發現,若痛快接受朝廷旨意,張駿作爲張寔兒子順理成章得到一國公之位,日後自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可一旦像張茂、宋配等人那樣選擇頑抗,即將到手的國公爵位不但會飛走,恐怕日後還會有滅門之災。因爲張駿母子同樣沒有信心對抗遼東,當年張寔在位時,曾無數次私下裡對教育他們母子,未來若是遼東一統中原,涼州就不要再做無謂抵抗,順勢歸順遼東,以保全性命。

然而張駿母子雖有心投誠,但苦於手中並無實權,只能眼睜睜看着張茂等人在姑臧豎起反旗,負隅頑抗。

……

太興三年(公元320年)秦州都督北宮純親率三萬步騎聯軍渡過黃河北上涼州,一路所向披靡直達姑臧城下。

姑臧城外,一面巨大的遼東軍軍旗高高飄揚,北宮純策馬眺望着高大的姑臧城,不禁心潮起伏。當年他也曾是涼州文武中一員,後來奉張軌之名千里馳援帝都,沒想到今日會以‘敵方’將領的身份重返涼州。

三萬遼東步騎聯軍有條不紊推進至姑臧城下,整齊而沉悶的腳步聲,不斷敲打在涼州文武心間。

早聽說遼東軍軍容嚴整,而今終於眼見爲實,果然是名副其實。看着城下一排排整齊的步兵方陣,在陽光下泛着寒光的雪亮馬刀,涼州上下清晰地感受到遼東軍那氣勢如虹的士氣以及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盎然戰意。

三萬遼東軍分左中右三列,其中左右兩翼各兩廂騎兵,中軍爲八廂步兵,其中包括三廂弓弩手以及五廂刀盾兵。

五廂刀盾兵是此次攻克姑臧的主力,每個士兵都身穿制式紙甲,並且左手拿小圓盾,右手持環首刀,列於最前面。

在刀盾兵後面是聞名天下的弓弩兵,其裝備了各式各樣的攻城器械,包括大型牀弩、弩炮等等極爲先進的武器。

站在城牆上正觀察遼東軍的張茂,看到城下一臺臺高大的弩炮、一具具犀利的牀弩,不禁心神俱震。

原本張茂以爲靠着優勢兵力和高大城牆,或許有希望擊退遼東軍進攻,進而謀取涼州獨立。

可他當看到城下排列地密密麻麻的牀弩、弩炮等武器時,好不容易聚起來的信心一下子消失的無影無蹤。

這時北宮純打馬來到城下,高聲叫道:“爾等還要執迷不悟,欲抗旨不尊乎?爾等可知此戰一旦打響,你們將不再是涼州功臣,而是華夏千古罪人。城破之後,張、宋、索、陰、汜五族很有可能就此從涼州消失。”(。)

第251章 琅琊王的心病第51章 只聞其聲,未見其人第601章 王敦病重第273章 處置宋該第588章 成漢與江東第564章 羯胡崩潰第664章 弩破胡騎第56章 留縣大捷!第229章 出使拓跋第562章 羯胡弱點第674章 何去何從第127章 改土歸流第474章 張賓獻計取淮南第292章 閒話西北第187章 祖約野心初膨脹第438章 成漢入援仇池第290章 盧水胡精騎?屁!第529章 成漢來使第438章 成漢入援仇池第640章 宋褘立功第411章 榆眉會戰之大獲全勝第61章 勸祖逖南撤第438章 成漢入援仇池第23章 南下徐州第485章 東、西羅馬之爭第559章 驅除胡虜,復我華夏!第462章 第二次河南之戰第447章 天子賜婚第375章 雖遠必誅!第89章 喜相聚第521章 決戰張掖第186章 終議親第502章 與高僧交流第8章 紙上得來終覺淺第122 章 遼東對第79章 參觀船坊第91章 曹嶷邀請第171章 祥瑞白鹿第288章 謀取隴東第435章 出巡之調查第544章 大破支雄第533章 江左風起第534章 各方準備第158章 司馬鄴登基第220章 逼降段匹磾!第638章 蜀中變局第677章 最後一戰第642章 平定蜀地第386章 南安姚弋仲!第534章 各方準備第341章 整合軍隊第575章 南北碰撞第178章 司馬嫣在遼東第482章 謝艾智破麻秋第95章 討好曹嶷第262章 勢不可擋第383章 秦州聯盟第219章 高瞻遺計助幷州第287章 馮翊賑災第622章 謝艾的打算第660章 前哨戰第551章 司馬睿的算計第610章 成漢反應第97章 水泥作坊第99章 遼東初印象第570章 襄國欲和談第246章 損失慘重的江左世家第371章 古代馬六甲第600章 陳郡謝氏第550章 薛濤守涿縣第611章 東北劃界第577章 止步淮河第520章 又添強敵第32章 司馬奧逃了第117章 浴血廝殺第157章 邵續來訪第45章 曹宏入軍營第159章 新任陌刀將第368章 南洋風雲第597章 不同的選擇第146章 祖逖西征豫州第405章 西北氐族反第643章 決心西征第128章 放牧濟州島第305章 奇襲雁門第491章 賈堅神射第343章 河東世家第467章 草原大捷第171章 祥瑞白鹿第326章 討胡檄文!第483章 整編青州兵第337章 晉陽公祭第589章 天子駕崩第502章 與高僧交流第19章 海盜下帖子第359章 扶南的麻煩第333章 眼花繚亂第668章 設州立郡第486章 貨賣兩家第321章 福船戰艦入役
第251章 琅琊王的心病第51章 只聞其聲,未見其人第601章 王敦病重第273章 處置宋該第588章 成漢與江東第564章 羯胡崩潰第664章 弩破胡騎第56章 留縣大捷!第229章 出使拓跋第562章 羯胡弱點第674章 何去何從第127章 改土歸流第474章 張賓獻計取淮南第292章 閒話西北第187章 祖約野心初膨脹第438章 成漢入援仇池第290章 盧水胡精騎?屁!第529章 成漢來使第438章 成漢入援仇池第640章 宋褘立功第411章 榆眉會戰之大獲全勝第61章 勸祖逖南撤第438章 成漢入援仇池第23章 南下徐州第485章 東、西羅馬之爭第559章 驅除胡虜,復我華夏!第462章 第二次河南之戰第447章 天子賜婚第375章 雖遠必誅!第89章 喜相聚第521章 決戰張掖第186章 終議親第502章 與高僧交流第8章 紙上得來終覺淺第122 章 遼東對第79章 參觀船坊第91章 曹嶷邀請第171章 祥瑞白鹿第288章 謀取隴東第435章 出巡之調查第544章 大破支雄第533章 江左風起第534章 各方準備第158章 司馬鄴登基第220章 逼降段匹磾!第638章 蜀中變局第677章 最後一戰第642章 平定蜀地第386章 南安姚弋仲!第534章 各方準備第341章 整合軍隊第575章 南北碰撞第178章 司馬嫣在遼東第482章 謝艾智破麻秋第95章 討好曹嶷第262章 勢不可擋第383章 秦州聯盟第219章 高瞻遺計助幷州第287章 馮翊賑災第622章 謝艾的打算第660章 前哨戰第551章 司馬睿的算計第610章 成漢反應第97章 水泥作坊第99章 遼東初印象第570章 襄國欲和談第246章 損失慘重的江左世家第371章 古代馬六甲第600章 陳郡謝氏第550章 薛濤守涿縣第611章 東北劃界第577章 止步淮河第520章 又添強敵第32章 司馬奧逃了第117章 浴血廝殺第157章 邵續來訪第45章 曹宏入軍營第159章 新任陌刀將第368章 南洋風雲第597章 不同的選擇第146章 祖逖西征豫州第405章 西北氐族反第643章 決心西征第128章 放牧濟州島第305章 奇襲雁門第491章 賈堅神射第343章 河東世家第467章 草原大捷第171章 祥瑞白鹿第326章 討胡檄文!第483章 整編青州兵第337章 晉陽公祭第589章 天子駕崩第502章 與高僧交流第19章 海盜下帖子第359章 扶南的麻煩第333章 眼花繚亂第668章 設州立郡第486章 貨賣兩家第321章 福船戰艦入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