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分道揚鑣

看完了張安樂的回信,張之江非常高興,他其實從一開始就不贊同馮玉祥反奉。只是國民軍中馮玉祥就像是個皇帝,擁有絕對的權利,犯了錯的將領都得下跪受罰。張之江和馮玉祥搭檔這麼些年,也看出他是什麼人,所以只執行不發表意見。

現在事情搞砸了,他一拍屁股走了。現在把這個爛攤子交給自己,四周的勢力全得罪光了,如果拼死抵抗只有死路一條。

他在山西被閻錫山關着的時候就與李鳴鐘討論過這個問題,兩人分析了一下現在局面,只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是投奔北方的幾個勢力。二是與南方的國民黨合作,一南一北相呼應。

原來馮玉祥的打算是後者,但是南方的國民黨一直在內鬥,哪怕是胡漢民出了國還是在鬥。再說遠水也解不了近渴,更何況蔣中正也一直在北伐還是不北伐之間徘徊,他一直在等國民軍和北方軍閥拼個你死我活的時候,他跳出來坐收漁翁之利。

吳佩孚和張作霖又都不接納他們,他果斷的找上了張安樂,張安樂同意了,現在最起碼有一部分兄弟可以暫時不用再打仗了。

反奉之前國民軍一共十二個師,將近20萬人,反奉前夕,增編六個師,兵力達到30萬。30萬有多少人願意跟自己走,又會有多少人會被裁掉,他心裡一點底都沒有,但是馬上就會有答案了。

“總司令,大家都到齊了。”張之江的副官過來說道。

張之江走進會議室,那裡十八步兵師、兩個騎兵旅的長官一個不拉。五虎上將,十三太保再加上楊虎城、李虎臣一共二十個人蔘加這次會議。

張之江並沒有坐到最上首的位置,而是坐到了自己平常坐的位置。

“討逆之初,我們南有吳佩孚、孫傳芳作爲盟友,北有李景林和郭鬆齡、閻錫山互爲犄角。短短兩月,郭鬆齡兵敗,閻錫山投降,李景林、吳佩孚倒戈只剩我們國民軍苦苦支撐。我軍三十萬將士,逆軍百萬之衆。總司令下野之前,將國民軍的重擔託付給我,讓我無論如何保住國民軍的火種。”說到這裡張之江環顧了一下大家有的人認真的聽着,有的人在那裡和旁人竊竊私語不知道在說些什麼。

“我自知才思短淺,今天把大家召集在一起,主要目的就是討論我國民軍何去何從。現在看來我們還有兩個選擇,第一個就是繼續抵抗,剛纔已經說了,我軍三十萬將士,逆軍百萬之衆,這不是一個好的選擇。還有一個就是和談,但是大家都知道,吳佩孚非要我們放下武器繳械才能談。我們是和談而不是投降,怎麼可能繳械!張作霖也不願意接受我們,前日我與曉東商量給西北軍張安樂去了一封信。他回信同意我們歸附西北軍,但是要我們撤出直隸和熱河。”

“直隸和熱河是你們打下來的,我和曉東都沒有參與,所以我不敢替你們做主,今天召集大家來就是要討論究竟要怎麼做。好了我說到這裡,下面大家發言吧。”張之江把當前的形式分析了一下,然後就坐在那裡不說話。

“我覺得歸附西北軍是一個不錯的想法。”最先開口的是總參謀長石敬亭“不管是吳佩孚還是張作霖和我們都有深仇大恨,唯有張安樂和我們沒有什麼糾紛。更何況他不要我們繳械。”

“繳械是不用,但是裁軍就少不了吧。”劉鬱芬接着說道“看看閻錫山,十七個師直接裁掉了十四個,還剩三個師。我們十八個師剩幾個?三個?五個?現在大家都是師長,軍長,轉眼成了旅長,團長,誰幹,你幹麼?”

劉鬱芬現在是北平警備司令,要他放棄門都沒有。

“劉軍長說的沒錯,咱們現在討論是戰是和,主要就是爲了保存實力。要是真和閻錫山一樣,十幾個師裁撤只剩三個四個的,那還不如打呢。”劉鬱芬的手下孫良誠等劉鬱芬一說完,立刻跟上。

“我也不同意裁軍,還有直隸和熱河都是兄弟們拼死拼活打下來的,你說撤就撤,兄弟們的血白流了!”已經擔任了熱河都統的鹿鍾麟一聽說要裁軍,撤出熱河怎麼會同意。

“我同意鹿軍長的觀點,直隸和熱河是兄弟們拼死拼活打下來的,不能說撤就撤。”直隸督軍宋哲元也不同撤軍。

“那好大家舉手看一下,同意歸附西北軍的舉手。”張之江沒讓其餘的人再多說話,他知道現在就這兩條路,說完他自己把手舉了起來。

李鳴鐘、孫連仲、樑冠英、石敬亭、張自忠、馮治安、吉鴻昌、楊虎城和李虎臣舉起了手,再加上張之江正好十個人。

“那支持劉軍長意見的呢?”張之江開口問道。

劉鬱芬、鹿鍾麟、宋哲元、韓復榘、石友三、劉汝明、孫良誠、鄭大章、孫維璽和佟麟閣舉起了手。也是十個人,正好一半一半。

“一半一半,咱們是回去考慮考慮下午再決定還是……”

張之江的話還沒說完,鹿鍾麟開口了。

“我看也不用考慮了,咱們各幹各的吧,總司令帶着部隊留在河南,我和宋軍長一個守熱河,一個守直隸。萬一我們敗了,將來還能投靠總司令。”

看來他們早就商量好了,其實這個情況也太正常了,馮玉祥派張之江和李鳴鐘去山西,派宋哲元和鹿鍾麟一個打北平,一個打天津。拿下北平之後,讓鹿鍾麟去了熱河,劉鬱芬帶着自己的兩個師去了北平。這樣一來十八個師留了七個在河南,再加上張之江和李鳴鐘的兩個師,正好九個師。令張之江沒有想到的是,楊虎城和李虎臣居然願意回來,而孫維璽和石友三居然不願意留在河南,這樣也好。九個師編成三個師,比十八師個師編成三個師要容易的多。

拿定主意之後,張之江向李鳴鐘和石敬亭望去,兩人都點了點頭。

“那好,就按鹿軍長說的辦,我們這九個師留在河南歸附西北軍,你們9個師在直隸和熱河。大家自求多福,各安天命吧。好了散會!”

“沒有想到楊虎城和李虎臣也要歸附西北軍。”一散了會,張之江和石敬亭、李鳴鐘去了張之江的辦公室。

“他們雖然都是副軍長,可是鹿鍾麟和宋哲元並不信任他們,畢竟他們不像我們是一直跟着總司令的人。反倒是石友三,這小子不一直是你的手下麼?”石敬亭能理解楊虎城和李虎臣,卻不理解石友三。

“這小子,估計鹿鍾麟給他什麼好處了吧,他是典型的有奶就是娘。”李鳴鐘一聽說石友三,撇了撇嘴道。

“這樣也好,咱們九個師整編的話,裁軍還容易一些,只是不知道西北軍給我們幾個師的編制。”張之江最想知道的就是這個問題,誰都想自己手下多一些力量。

“前天我看西北區的新年致辭,要把部隊擴充到二十五個師。他們現在有二十個師,還有一個裝甲師,能給咱們的也就是三個師的編制。”這種事情一猜就能猜到,石敬亭根本不用考慮就能知道答案。

“三個師的話,還是可以接受的,咱們部隊之前才幾萬人,後來十幾萬一下子擴充到30萬。部隊人數是上去了,可是我們裝備不足,部隊人員素質也參差不齊,能有多少戰鬥力。現在給我們三個師的編制,按照西北軍的編制,我們能留下4萬人,這樣留下的倒也都是精銳部隊。一個河南省樣四萬部隊還是比較輕鬆地。”李鳴鐘有點期望裁軍之後的情況了。

“你確定不當師長了?”張之江問道。

“厭倦了,我決定棄武從政,如果是三個師的話,你們倆再加上楊虎城、或者李虎臣正好三個師長,只是這些當慣了師長的人,再當團長不知道會不會犯彆扭。”

“彆扭總比打了敗仗沒了命強。”

“你們看看,總司令才走沒兩天,就迫不及待的想分家。我看他讓閻錫山抓去指不定給了什麼好處。”宋哲元不滿的說道。

“哼,算了,不管他們,咱們好不容易打下的地盤總不能拱手讓人。我看他們是被嚇到了,也不想想郭鬆齡幾萬部隊就能打得張作霖差點跑去避難,咱們30萬部隊怕什麼。”鹿鍾麟冷哼一聲,不過嘴上雖然這麼說,可是心裡還是有些犯嘀咕,大家都知道郭鬆齡是栽在了日本人手裡。上次日本人會插手,這次也難保他們不插手。

“我看要不咱們就和南方國民政府合作,咱們宣佈服從國民政府的領導,推翻現任政府就是,反正現在北平就在咱們手裡。”劉鬱芬的膽子更肥。

“這倒不失爲一個好主意,這麼做就算是響應他們最近一直在宣傳的北伐。”鹿鍾麟聽了劉鬱芬的提議動心了。

一月六日,張之江發表通電,自己與九位國民軍將領一共回師河南,服從北京政府,同時加入西北軍。

同一天鹿鍾麟、宋哲元、劉鬱芬三人聯合發表通電,他們三個軍接受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的領導。

國民軍戰前分裂,大跌所有人的眼鏡。

第13章 視察海軍基地第45章 郭鬆齡身死第13章 視察海軍基地第23章 朝陽寺事件第59章 恐高與平等的誤會第50章 孫中山逝世第14章 入主鈴木(下)第12章 徐志摩誇我是大才第55章 飛機下線第28章 猛虎連第11章 你是親我爸爸第10章 秋操軍演第3章 聲東擊西第18章 蘇聯撤軍第16章 尋找大小姐第44章 全線突破第36章 孫中山北上第75章 還有後手第58章 與日本人會面第11章 新年,新開始第18章 蘇聯撤軍第8章 小有收穫第53章 蘇聯的底線第16章 尋找大小姐第54章 活捉傅作義第39章 戰爭爆發第13章 入主鈴木(上)第53章 拿下平型關第41章 雛鷹初啼第21章 和蘇聯合作第37章 孫中山北上(二)第38章 各懷鬼胎第11章 你是親我爸爸第18章 一人一杯喝多了第6章 國民軍又投降了第24章 蒙古軍南下第1章 各位領導都很忙第2章 《哈爾濱條約》第7章 驅虎吞狼第24章 武昌之戰(三)第15章 怎麼又是你?第28章 又見任務第57章 進展順利第50章 平型關之戰第34章 抵達天津第46章 政治局會議第9章 外交的勝利第57章 李景林下野第21章 和蘇聯合作第56章 鷹擊長空第8章 小有收穫第40章 意料之外的開局第35章 段府宴會第29章 攻佔西直門車站第10章 秋操軍演第10章 秋操軍演第11章 新年,新開始第48章 形式上的統一第1章 各位領導都很忙第63章 延長石油廠第31章 拿下海州第80章 三足鼎立第20章 禍不單行第46章 角色轉變第25章 收回租界第25章 收回租界第12章 好事成雙第6章 都想要海軍第46章 政治局會議第17章 初見黃金榮第35章 段府宴會第16章 尋找大小姐第21章 和蘇聯合作第70章 戰事又起第3章 百萬雄師計劃第57章 進展順利第74章 爲張學良立威第18章 一人一杯喝多了第56章 鷹擊長空第29章 又晚了一步第39章 攻克南京第49章 西南有變(下)第6章 大帥駕到第43章 日本干涉第11章 武力威脅第56章 鷹擊長空第五十八 掌閻錫山的來信第13章 入主鈴木(上)第20章 招賢納士第23章 風雨欲來第26章 新渤海艦隊第30章 施從濱之死第62章 不賣給日本人第20章 招賢納士第56章 鷹擊長空第50章 智取海參崴第46章 角色轉變第59章 恐高與平等的誤會第25章 茶館見聞第25章 收回租界
第13章 視察海軍基地第45章 郭鬆齡身死第13章 視察海軍基地第23章 朝陽寺事件第59章 恐高與平等的誤會第50章 孫中山逝世第14章 入主鈴木(下)第12章 徐志摩誇我是大才第55章 飛機下線第28章 猛虎連第11章 你是親我爸爸第10章 秋操軍演第3章 聲東擊西第18章 蘇聯撤軍第16章 尋找大小姐第44章 全線突破第36章 孫中山北上第75章 還有後手第58章 與日本人會面第11章 新年,新開始第18章 蘇聯撤軍第8章 小有收穫第53章 蘇聯的底線第16章 尋找大小姐第54章 活捉傅作義第39章 戰爭爆發第13章 入主鈴木(上)第53章 拿下平型關第41章 雛鷹初啼第21章 和蘇聯合作第37章 孫中山北上(二)第38章 各懷鬼胎第11章 你是親我爸爸第18章 一人一杯喝多了第6章 國民軍又投降了第24章 蒙古軍南下第1章 各位領導都很忙第2章 《哈爾濱條約》第7章 驅虎吞狼第24章 武昌之戰(三)第15章 怎麼又是你?第28章 又見任務第57章 進展順利第50章 平型關之戰第34章 抵達天津第46章 政治局會議第9章 外交的勝利第57章 李景林下野第21章 和蘇聯合作第56章 鷹擊長空第8章 小有收穫第40章 意料之外的開局第35章 段府宴會第29章 攻佔西直門車站第10章 秋操軍演第10章 秋操軍演第11章 新年,新開始第48章 形式上的統一第1章 各位領導都很忙第63章 延長石油廠第31章 拿下海州第80章 三足鼎立第20章 禍不單行第46章 角色轉變第25章 收回租界第25章 收回租界第12章 好事成雙第6章 都想要海軍第46章 政治局會議第17章 初見黃金榮第35章 段府宴會第16章 尋找大小姐第21章 和蘇聯合作第70章 戰事又起第3章 百萬雄師計劃第57章 進展順利第74章 爲張學良立威第18章 一人一杯喝多了第56章 鷹擊長空第29章 又晚了一步第39章 攻克南京第49章 西南有變(下)第6章 大帥駕到第43章 日本干涉第11章 武力威脅第56章 鷹擊長空第五十八 掌閻錫山的來信第13章 入主鈴木(上)第20章 招賢納士第23章 風雨欲來第26章 新渤海艦隊第30章 施從濱之死第62章 不賣給日本人第20章 招賢納士第56章 鷹擊長空第50章 智取海參崴第46章 角色轉變第59章 恐高與平等的誤會第25章 茶館見聞第25章 收回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