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二大史詩

作品相關 印度教二大史詩

阿三的文明,並不是差的。《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是阿三的二大史詩,很久之前已經出現了。

《摩訶婆羅多》核心故事梗概:

《摩訶婆羅多》全書共分十八篇,以列國紛爭時代的印度社會爲背景,敘述了婆羅多族兩支後裔俱盧族和般度族爭奪王位繼承權的鬥爭。

象城的持國和般度是兩兄弟。持國天生眼瞎,因而由般度繼承王位。持國生有百子,長子難敵。般度生有五子,長子堅戰。這便是偉大的婆羅多族的兩支後裔,前者被稱作俱盧族,後者被稱作般度族。不久,般度死去,由持國攝政。堅戰成年後,理應繼承父親般度的王位。但難敵不答應,企圖霸佔王位,糾紛從此開始。

難敵設計了一座易燃的紫膠宮,讓般度族五兄弟去住,準備縱火燒死他們。般度族五兄弟倖免於難,流亡森林。其間,般遮羅國王的女兒黑公主舉行選婚大典,般度族五兄弟喬裝婆羅門前往應試。五兄弟之一阿周那按照選婿要求,挽開大鐵弓,射箭命中目標,贏得了黑公主。從此,黑公主成爲般度族五兄弟的共同妻子。而般度族五兄弟也在這次事件中暴露了自己的真實身份。於是,持國召回他們,分給他們一半國土。

般度族在分給他們的國土上建都天帝城,政績輝煌。難敵心生妒忌,又設計擲骰子賭博的騙局。堅戰並不願意參加賭博,但出於禮節,還是接受了難敵的邀請。在擲骰子中,堅戰輸掉一切財產和王國,又輸掉四個弟弟和自己,最後輸掉他們五兄弟的共同妻子黑公主。於是,難敵命令自己的弟弟難降將黑公主強行拽來,在賭博大廳當衆橫加羞辱。般度族五兄弟之一怖軍怒不可遏,發誓要報仇雪恨。持國預感惡兆,不得不出面干預,答應黑公主的要求,釋放般度族五兄弟。但難敵不死心,找回般度族五兄弟,要求再賭一次,講定輸者一方流放森林十二年,還要在第十三年過隱匿的生活,如被發現,就要再次流放十二年。這次賭博的結果自然又是堅戰輸掉。這樣,般度族五兄弟被迫交出國土,流亡森林十二年,並在第十三年裡隱姓埋名,在摩差國毗羅吒王宮廷裡充當僕役。

十三年期滿後,般度族五兄弟要求歸還失去的國土,難敵堅決不允。於是,雙方各自爭取盟友,準備戰爭。般度族獲得多門城黑天(大神毗溼奴的化身)的支持。般度族和俱盧族雙方使者來回談判。難敵一意孤行,拒絕講和。堅戰爲了避免流血戰爭,作出最大讓步,提出只要歸還五個村莊就行,而難敵宣稱連針尖大的地方也不給。最後,雙方在俱盧之野開戰。

大戰進行了十八天,經過反覆的激烈較量,俱盧族全軍覆滅。眼看般度族大功告成,沒有料到俱盧族剩下的三員大將竟在夜間偷襲酣睡的般度族軍營,殺死般度族全部將士。黑天和般度族五兄弟因不在軍營而倖免。面對如此悲慘的結局,堅戰精神沮喪,但在衆人的勸說下,終於登基爲王。堅戰統治了三十六年後,得知黑天逝世昇天。於是,他指定般度族的惟一後嗣——阿周那的孫子爲王位繼承人,然後與自己的四個弟弟和黑公主一起遠行登山昇天。

這些故事是印度史詩《摩詞婆羅多》的主要情節,據說它是印度傳說中的大聖人毗(p-)耶娑創作的,反映了古代印度各階層的生活,被譽爲印度古代社會的百科全書,長達20多萬行,是荷馬史詩的8倍,是世界上最長的史詩。在印度一年一度的廟會上,藝人們都要分段朗誦它,聽衆常常會被感動得流下眼淚。

羅摩衍那(梵語रमयन音譯,意思爲“羅摩的歷險經歷”),作者是詩人蟻垤,共分爲七章,24,000對對句。內容主要講述阿逾陀國王子羅摩和他妻子悉多的故事。中國文學作品中的《西遊記》也受到它的影響。羅摩在印度文化中的地位甚至相當於耶穌在基督教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羅摩衍那成書不早於公元前300年,第二章到第六章是原作,第一章和第七章可能是後來(不早於公元前200年)補充進去的,原作將羅摩描繪成一位理想的英雄,但後來補充的部分將羅摩說成是毗溼奴的化身,兩部分的文筆也不一致。

原書依據吠陀體系推算,羅摩和魔王羅波那之間的戰爭發生在距2005年880,147年之前,印度傳統的歷書都是根據這種推算編制的,但是並不爲現代歷史學家所接受。

印度傳統認爲羅摩是毗溼奴的化身,他殺死魔王羅波那,確立了人間的宗教和道德標準,神曾經答應蟻垤,只要山海還存在,人們就仍然需要閱讀羅摩衍那。

內容概要

第一章《青年書》

描寫阿逾陀國王向神祭祀求子,火中出現一位仙人,送來神奶,讓他分給三個妻子,生了四個兒子,來了一位仙人要求他的長子羅摩和其異母兄弟羅什曼去保護自己免受魔鬼的干擾,兄弟倆經歷了許多冒險,並受到仙人的教導,也從仙人那裡獲贈幾種神奇的武器。

他們受到遮那竭國王的邀請,參與國王爲女兒悉多選婿大會,要求參賽者拉開一把溼婆神弓。沒有人能拉動,羅摩不僅成功地拉開神弓,而且將弓拉斷了,因此獲得悉多爲妻,經過盛大的婚禮後,兩人回到阿逾陀。

第二章《阿逾陀書》

幾年以後阿逾陀國王決定退引到森林中,讓長子羅摩繼位。他的另一位妻子曾經在一次戰爭中由她的戰車手救過國王的命,國王曾經答應要滿足她兩個願望,現在她嫉妒羅摩的母親,就在羅摩的即位大典前,由於僕人的慫恿,向國王提出了兩個願望:

讓她自己的兒子繼承王位;

將羅摩放逐出阿逾陀,14年不允許回來。

第三章《森林書》

羅摩和他的妻子退居森林,他的兄弟羅什曼堅決要和他一起退居森林。繼任的國王也對自己的母親不滿意,跑到森林要求羅摩回去擔任國王。羅摩一定要完成父親的諾言,他的兄弟只得將他的鞋子要走,作爲國王的標誌,宣稱自己只是代行王政,如果14年後羅摩不回來收回國王的位置,自己就要自殺。

魔王羅波那的妹妹對英俊的羅摩傾心,多方引誘,但羅摩忠於自己的妻子,毫不動心。羅什曼感到憤怒,將女魔的鼻子割掉。女魔向兄長哭訴,魔王放出一隻金鹿,引誘羅摩和羅什曼追逐,趁機用飛車將悉多劫走。

第四章《猴王國書》

羅摩在尋找悉多的過程中遇到猴王國國王須羯哩婆,須羯哩婆被篡位者巴里奪去王位和妻子,羅摩和神猴哈努曼幫助須羯哩婆殺死巴里,奪回王位。重新成爲猴王國國王的須羯哩婆答應幫助羅摩尋找他的妻子悉多。

第五章《哈努曼書》

須羯哩婆派遣哈努曼去尋找悉多的下落,哈努曼向南方一直走到印度洋,他有跨越印度洋的能力,但由於受到詛咒,他忘記了自己的能力,在大家的鼓勵下,他恢復了記憶,跨越印度洋,在楞伽島找到了悉多。

哈努曼發現悉多被囚禁在魔王羅波那的宮殿中,他要求魔王放悉多回去,否則會受到羅摩的懲罰,魔王非常憤怒,要處死哈努曼。但在他弟弟維毗沙那的勸說下,認爲不應該處死使節,決定讓他的魔鬼部下將哈努曼的尾巴點着。哈努曼帶着燃燒的尾巴,飛出牢籠,橫穿整個楞伽島,引起大火,燒燬了城市,自己並沒有受傷。然後返回向羅摩報信。

羅摩、羅什曼和哈努曼一起向南方進發,解救悉多,直到印度洋邊。

第六章《戰爭書》

羅摩要求羅波那放回自己的妻子,受到羅波那的拒絕,他決定發起戰爭,在神兵的幫助下建立了一座通往楞伽島的橋樑,殺死魔王羅波那,救回悉多,讓悉多接受火的驗證,證實其保持貞潔。這時已經過去14年,他們一起回到阿逾陀,羅摩接受王位。他統治的時期印地語稱爲“羅摩萊亞”(羅摩統治期間),這個詞在印度文化中一直代表理想的治理和公正的法律。

第七章《結局書》

這章中講述由於臣民仍然懷疑悉多不貞,羅摩將悉多放逐到森林中,悉多爲羅摩生下兩個孩子,再次聲明自己清白,呼籲大地母親接納她,然後被大地吞沒。

有許多人認爲這一章描繪的羅摩違反了以前的道德準則,可能是後來由其他人添加的,不是蟻垤的原作。

羅摩衍那不僅是印度文化的根源之一,對東南亞的文化也有很大的影響,爪哇島、巴厘島、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柬埔寨、緬甸、老撾都有關於羅摩或源於羅摩衍那的類似的史詩。一些廟宇中也有羅摩和魔王作戰的壁畫。中國《西遊記》最早版本中的“猴行者”孫悟空就是取材於哈努曼。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

瑜珈:通向光明和永恆之路!

第35節 陪了夫人又折兵第25節 好大的湖第44節 絕世毒婦(四)第21節 酷刑第68節 這批殺手不太冷第35節 君臨ROMA第6節 襄江之戰(四)第4節 天子南巡(二)第14節 艱鉅的談判第6節 易過吃蔗第19節 荷蘭港第91節 索福倫妮雅之野望(三)第4節 茫茫雪路第22節 火車撞了周瑜的腰第12節 向西挺進第15節 消滅彌加第12節 前進路上第36節 新野絞肉機第16節 令人不得不服的棒子第3節 飛奪薩莉希亞堡第9節 龍遊大江第57節 《羅馬史》第1節 神州新氣象第20節 何不用金磚打人?帕爾米拉城第19節 攻陷上隘口第9節 君心兩面第1節 和尚來了第37節 再幹一票(三)第1節 居獅子國第21節 周瑜之訊第13節 人才歸順第4節 襄江之戰(二)第15節 你有錘頭,我有人頭(一)第73節 攪屎棍第16節 收個打手第41節 大進軍第12節 吞併日耳曼(八)第79節 日耳曼時光第12節 管治南印度第51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捕鯊記第13節 牝雞司晨(一)第44節 大豐收(二)第27節 操統北方第58節 羅馬假日(一)第58節 希臘美女第21節 周瑜之訊第42節 絕世毒婦(二)第5節 吞併日耳曼(一)第21節 酷刑第15節 大戰之後(一)第29節 收官-----關公在諶離架空小說硬傷大檢討第17節 老將出馬?第19節 司馬折棒子(二)第7節 綠帽危機第19節 強搶民女第39節 噬命的圍牆第75節 希臘有戰火(五)第23節 印第安之王(一)第50節 豬豬威震羅馬(一)第59節 羅馬假日(二)第19節 孟獲之死第31節 昆杜斯和阿蘭的報告(一)第5節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36節 軍務一樁第13節 鄧艾們的幸福時光第16節 風暴過後第88節 二次革命第7節 前哨戰第81節 九九歸一:歸國第51節 豬豬威震羅馬(二完)第3節 先苦後甜第14節 牝雞司晨(二)第53節 元宮秋(一)第22節 如何保持戰力第8節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31節 溼婆李第74節 希臘有戰火(四)第24節 統治阿三儒家時代是歷史必經的時期第17節 居仁堂會議第56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入教第9節 抽水機大破巴姆堡第21節 皇帝當強盜(二)第9節 第一天當太守第42節 全部剝光豬第35節 福兮禍兮第21節 花園口慘案第10節 殘酷的叢林戰第81節 進謁皇后第25節 皇冠上的珍珠第31節 青龍一口吞下n個島第8節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8節 秋交會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第27節 撲克牌之黑桃8第46節 辛巴德歷險記(一)第50節 劉備的命運(一)第24節 雲州事務第25節 周泰發瘋
第35節 陪了夫人又折兵第25節 好大的湖第44節 絕世毒婦(四)第21節 酷刑第68節 這批殺手不太冷第35節 君臨ROMA第6節 襄江之戰(四)第4節 天子南巡(二)第14節 艱鉅的談判第6節 易過吃蔗第19節 荷蘭港第91節 索福倫妮雅之野望(三)第4節 茫茫雪路第22節 火車撞了周瑜的腰第12節 向西挺進第15節 消滅彌加第12節 前進路上第36節 新野絞肉機第16節 令人不得不服的棒子第3節 飛奪薩莉希亞堡第9節 龍遊大江第57節 《羅馬史》第1節 神州新氣象第20節 何不用金磚打人?帕爾米拉城第19節 攻陷上隘口第9節 君心兩面第1節 和尚來了第37節 再幹一票(三)第1節 居獅子國第21節 周瑜之訊第13節 人才歸順第4節 襄江之戰(二)第15節 你有錘頭,我有人頭(一)第73節 攪屎棍第16節 收個打手第41節 大進軍第12節 吞併日耳曼(八)第79節 日耳曼時光第12節 管治南印度第51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捕鯊記第13節 牝雞司晨(一)第44節 大豐收(二)第27節 操統北方第58節 羅馬假日(一)第58節 希臘美女第21節 周瑜之訊第42節 絕世毒婦(二)第5節 吞併日耳曼(一)第21節 酷刑第15節 大戰之後(一)第29節 收官-----關公在諶離架空小說硬傷大檢討第17節 老將出馬?第19節 司馬折棒子(二)第7節 綠帽危機第19節 強搶民女第39節 噬命的圍牆第75節 希臘有戰火(五)第23節 印第安之王(一)第50節 豬豬威震羅馬(一)第59節 羅馬假日(二)第19節 孟獲之死第31節 昆杜斯和阿蘭的報告(一)第5節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36節 軍務一樁第13節 鄧艾們的幸福時光第16節 風暴過後第88節 二次革命第7節 前哨戰第81節 九九歸一:歸國第51節 豬豬威震羅馬(二完)第3節 先苦後甜第14節 牝雞司晨(二)第53節 元宮秋(一)第22節 如何保持戰力第8節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31節 溼婆李第74節 希臘有戰火(四)第24節 統治阿三儒家時代是歷史必經的時期第17節 居仁堂會議第56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入教第9節 抽水機大破巴姆堡第21節 皇帝當強盜(二)第9節 第一天當太守第42節 全部剝光豬第35節 福兮禍兮第21節 花園口慘案第10節 殘酷的叢林戰第81節 進謁皇后第25節 皇冠上的珍珠第31節 青龍一口吞下n個島第8節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8節 秋交會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第27節 撲克牌之黑桃8第46節 辛巴德歷險記(一)第50節 劉備的命運(一)第24節 雲州事務第25節 周泰發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