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八章 潛入金墉城

甬道內,王羽一邊快跑,一邊和徐晃確認計劃的完成度。

“其他人都已經就位了嗎?”

“周軍侯拿到了信物,已經往東城去了;剩下的人在北城外待命,城內一切順利,胡令君正在南城,南城四門,至少有三座掌控在手中,隨時可以開啓!”

王羽點點頭,沉默片刻,長嘆道:“大亂一起,恐怕還是會有很多無辜者死傷啊。”

“末將適才混入西涼軍中……”徐晃搖搖頭,將西涼軍諸將的話複述了一遍。

“就算沒有主公,西涼人也是要在城中大掠一番,然後強逼民衆西行的。若當真成行,別說十之一二,恐怕是十不存一啊!提前引百姓出城躲避,戰略上來說是釜底抽薪,讓西涼人功虧一簣,同時也是活人無數的仁行,主公又何必妄自菲薄呢?”

徐晃身上穿着全副的鐵甲,但絲毫未對行動造成妨礙,他帶來接應王羽的有十幾個人,除了他,都是輕裝上陣,但此刻,卻只有他能跟在王羽身後,其他人都被甩得老遠。

王羽本來只是隨口感嘆,他原本的計劃是完整的佔據洛陽,但王允的不配合讓他功虧一簣,現在能採取的已經是最佳對策。

百姓都跑了,董卓燒不燒洛陽的區別就不是很大了。他乖乖撤走,自己也算是盡了全功;若是還死撐着不退,那就等自己到南陽之後,再起大軍來收拾他好了。

爲了實現這個計劃,他將帶來的斥候都派遣出去,四處煽動的同時,等到大逃亡開始時,還能起到引導的作用;此外,他與胡母班、皇甫嵩等人也商量過,說服對方幫忙開城。

西涼軍的兵力捉襟見肘,洛陽城又大,不可能將所有城門都掌控在手中。董卓嚴密佈防的除了他自己所在的南宮之外,只有東城和北城戒備森嚴,西城和南城,都是交給京軍把守。

當然,波及全城的大亂,造成的傷亡恐怕也不會少了,哪怕有疏導也白搭。王羽的感嘆正是因此而來,不過即便徐晃不說,他也不會糾結於此,再讓他重來一遍,他一樣會這麼做。

“公明說的是,不過,你不覺得奇怪嗎?”

徐晃微微一怔:“主公的意思是……”

“西涼軍心已經動搖,尤其是對迎戰的北軍不放心……”王羽沉吟道:“別人倒也罷了,李儒可是才智高絕之人,他怎麼會出此下策?單純爲了爭取時間麼?可他又沒有立刻撤退的意思,看起來對北軍很有信心啊?”

王羽一向喜歡料敵從寬,早在他從虎牢關出發前,賈詡就慎重叮囑過了,他又怎麼會輕視李儒?

“這……末將不知。”徐晃爲人並不固執,又精通將略,他認真想了想,也發覺了矛盾的地方,但同樣摸不到頭緒。

“總之,很奇怪,不能掉以輕心。”眼見已經到了地道出口,王羽甩甩頭,不再繼續糾結,他的將士還等着他,完成最後一項計劃呢。

地道出口,設在北城,就在谷水河南岸的一座小山谷之中。

山谷並不大,山也不高,卻足以容得下數百人並立,而且完美的擋住了除北方之外,其他幾個方向的視線,相當之隱秘。

若是有那不明真相的過路人,偶然見到此谷,想尋幽探勝一番,肯定會被嚇得魂飛天外。此刻,谷中數百甲兵林立,手中一色的巨劍,鋒芒閃閃,讓人望而生畏!

從密道中出來,王羽看到的也是此景,他很滿意的點點頭,徐晃統兵的能力還是不錯的,短短几天時間,就能將不重軍紀的白波兵調教出這般軍容,哪怕只是樣子貨,也足夠了。

“情況大家都知道,本將就不多說了!爲了拯救天下,拯救洛陽的幾十萬百姓,弟兄們,隨我來,去給西涼人最後一擊!”

雖然司徒府的大火可以起到一定的掩護作用,但西涼兵也不是吃素的,地道隨時會被發現,就算加上那幾條岔道的擾亂,追兵到來的時間也不會超過半個時辰。

時間緊迫,王羽用最簡練的語言,鼓起了新兵們的士氣,然後猛一揮手,指向谷外。

“噢!”發言雖短,卻很對路,救國對徐晃這樣的人更有作用,救民就只有這些黃巾出身的兵卒才最感同身受了。

五百勁卒昂然出谷,沿着谷水,大踏步的轉向西方,目標直指洛陽西北的金墉城!

說是金墉城,但實際上,那座著名的洛陽衛城是興建於魏晉時期,此刻還不存在。在洛陽西北的這座城,其實就是個臨時建起的城寨,因爲緊靠谷水,地勢又能俯瞰洛陽,所以,董卓將這裡當成了撤退的重要據點,以及屯糧之所。

囤積在這裡的,除了西涼軍入洛以來,搜刮的糧草錢財外,還有大批船隻!

李儒的才幹確實毋庸置疑,爲了遷都,他做了相當充分的準備。若不是董卓不太擅長納諫,西涼軍本身也是問題多多,他的遷都行動沒準還真能達成目標。

王羽的最後目標,就是金墉城!打掉這個據點,連糧食帶船隻一起燒掉,西涼軍就徹底陷入窮途末路了。

當然,這麼重要的地方,李儒自然不會輕忽。

在兵力捉襟見肘的情況下,西涼軍依然在金墉城佈置了三千兵馬!同時,將營寨修建得也是極爲堅固,如果有敵人進攻,營內會在第一時間舉烽火,洛陽城的援兵轉眼間就會趕來。

正常情況下,只要洛陽不陷落,地處洛陽西北的金墉城就穩若泰山。

五百人的隊伍,是相當乍眼的目標,遠在數裡之外,就已經被金墉城的守軍發現了。

守軍的反應不大,也許是把王羽這些人當成了友軍,又或許是覺得這種規模的部隊,即便是敵兵,也造不成多大威脅,總之沒有舉烽火的意思。

倒是王羽這邊的氣氛有些緊張,新兵打仗時很有勇氣,但這種敵後作戰他們都是第一次,大咧咧的在敵人的營寨前面走動,多少都有些不安。好在鐵盔擋住了他們的臉,寨牆上的守軍看不見他們的表情,否則很可能早就起疑了。

王羽從容的走在徐晃身後,他的年紀太輕,相對而言,還是徐晃更有個軍官的樣子。

守軍的警惕性很高,雖然沒舉烽火,卻也沒有開門的意思,遠遠的就揚聲問道:“止步!這裡是軍營重地,來此何事?”

徐晃遙指洛陽城,揚聲道:“關東諸侯遣細作入城作亂,意欲配合曹操的攻勢,丞相恐金墉城有失,故而遣本將來此增援!軍情緊急,還不速速開門?”

寨牆上沉默了一陣,守軍似乎在商議什麼,過了片刻,又有人問道:“丞相有令,屯糧重地,非他手令不得入內,將軍的手令何在?”

“你們,要在牆上俯視丞相的手令嗎?”徐晃故作不耐煩的喝道:“某倒是敢給你們看,就怕你們看過後,吃罪不起!趕快開門,否則耽誤了丞相的事情,罪責都是你們的,與某無關。”

“……請將軍稍待。”

西涼軍中原本不太重視這些禮儀之類的東西,不過進了洛陽後,董卓結交名士,譜也是越擺越大。守將也不確定到底有沒有不能俯視手令的禮節,而徐晃的口氣又大,結果把他給嚇住了。

不多時,寨門打開了一條縫,那守將帶着幾個親兵迎了出來。此人鬚髮略帶黃色,即便不是胡人,也應當有胡人血統,應該是個親信。要知道,除了親眷,董卓最信任的就是胡人。

“末將胡赤兒,將軍看着面生,是丞相身邊的人嗎?”

“某是剛從河東調過來的,”徐晃還是一副老大不耐煩的樣子,“喏,城內事急,幷州軍也有不穩的跡象,丞相急着調派兵馬,來不及寫手令了,說是用這個信物代替,你看看好了。”

“哦?”叫這樣的名字,胡赤兒自然是個胡將,他本來也不認識幾個大字,給他手令他也看不懂,拿信物來倒也符合情理。

“這是……玉?”

“廢話,某還能拿塊石頭來消遣你不成?”晃一晃手中的玉佩,徐晃語帶不屑的說道:“就這點見識,還敢自稱丞相的親信?連這塊玉你都不知道?這可是天子賜下的玉佩,丞相每日裡貼身攜帶的!”

“啊?這就是那塊玉?”

胡赤兒大驚,低頭仔細端詳片刻,又是一陣咋呼,“果然是,丞相先前在酒宴上給大夥兒看過,說是從小皇帝手裡搶……咳咳,接過來的,僅次於玉璽的東西!對,就是這個,冷天摸着是暖的,熱天摸着是涼的……”

“這麼神?”幾個親兵也湊上來了,一個個將眼睛瞪得老大,疊羅漢似的擠在徐晃身前。

“那當然,是天子的東西,能差得了嗎?”

亮信物的時候,徐晃還有些不安,一手展示玉佩,另一手已經摸上了斧柄。等見到胡赤兒等人大驚小怪的模樣,他算是放心了,又是一臉桀驁的嚷嚷起來:“好了,好了,信物驗過了,到底還開不開門?這麼多人在門口擠着,萬一幷州人殺過來,讓某的兒郎們怎麼辦?”

“說的是,將軍說的是……”看過玉,胡赤兒的神態變得恭敬了許多,看過的人都知道,這塊玉是丞相的寶貝,隨身攜帶,不是特別高興的時候,根本都不給別人看!

今天連這塊玉都拿出來當信物了,形勢肯定已經相當緊急了,另外,這位面生的將軍,恐怕也是非常得寵信的那種。

聽說,前陣子牛中郎連續搞砸了幾件大事,丞相有意休了他,再招個新女婿,看這位將軍相貌堂堂的模樣,說不定……

想到這裡,胡赤兒心中再無疑慮,轉身喊道:“開門!迎接將軍大駕!”()

三八六章 沮授遺策一八五章 運氣惹的禍七三六章 胡人的掙扎五五零章 漢末縱橫家六二二章 拂曉朔風悲一一九章 洛陽大亂三一九章 波平波起六六五章 兩強之爭二五八章 王羽的兵諫二一七章 獻身衛道五三六章 廣開言路八二五章 定北諸事八九三章 大亂終起一九七章 萊蕪攻防戰五零一章 從林王者七五五章 如牆而進四二九章 強弱之勢八五九章 激流勇進二一九章 意外連連六六八章 太史慈歸來一四五章 鳳凰涅盤八五四章 侯府家宴一五五章 軍心盡收四八五章 派系與權術九五零章 八方雲動二三九章 威凌碧波上第33章 籌謀須在先二七五章 決勝一着九五五章 箭嵐破甲一九八章 確立權威第72章 夜探皇城第3章 偏向虎山行三八二章 夜襲與潰敗一七七章 軍威煊赫一四零章 能戰方能和六零二章 工藝與海外第91章 兵臨城下七四五章 長久之策三四二章 怒濤何洶涌七四三章 漢道乃昌第91章 兵臨城下第29章 寧枉亦勿縱八五零章 波瀾漸起四六零章 社會大分工八百章 鬥智鬥力七零五章 車懸再現六七零章 得失之間二零二章 戰略部署一五四章 好自爲之八七零章 決死對衝一一二章 血戰的開啓五一一章 無名英雄一八五章 運氣惹的禍七六三章 大舉追擊六九一章 王羽北上四八零章 個性魯子敬六五零章 處處針對四五二章 戰場之外九二三章 江東分裂九六四章 窮追猛打八七七章 自己作死五百章 坑王之王五二六章 靜中有動九零六章 龍山會戰六一零章 袁術的籌碼一五七章 生子如鵬舉七三零章 許攸毒計二二零章 田豐來訪八四零章 戰爭潛力四七二章 煊赫軍威七五二章 鼓作破陣鳴一八二章 勇不可當二九七章 相交貴相知三四八章 劉備再弄巧二八九章 再興兵戈七八九章 勝券在握七二二章 三方競速八五一章 樂在其中九四七章 血冷心自寒四五一章 兗州刺史三四八章 劉備再弄巧三四四章 兩全之策一六六章 玉石俱焚八七七章 自己作死一七九章 奔襲都昌九一七章 趙雲戰馬超七五五章 如牆而進六九零章 公孫之危五三零章 難以揣度九百章 馬超對策七四八章 旌旗所向四八五章 派系與權術九六一章 逝者如風七九四章 泰山崩色不變第77章 一石千層浪第4章 月黑殺人夜三二九章 夜襲茌平六七三章 四方雲動六五八章 當機立斷九四零章 煙攻如天助
三八六章 沮授遺策一八五章 運氣惹的禍七三六章 胡人的掙扎五五零章 漢末縱橫家六二二章 拂曉朔風悲一一九章 洛陽大亂三一九章 波平波起六六五章 兩強之爭二五八章 王羽的兵諫二一七章 獻身衛道五三六章 廣開言路八二五章 定北諸事八九三章 大亂終起一九七章 萊蕪攻防戰五零一章 從林王者七五五章 如牆而進四二九章 強弱之勢八五九章 激流勇進二一九章 意外連連六六八章 太史慈歸來一四五章 鳳凰涅盤八五四章 侯府家宴一五五章 軍心盡收四八五章 派系與權術九五零章 八方雲動二三九章 威凌碧波上第33章 籌謀須在先二七五章 決勝一着九五五章 箭嵐破甲一九八章 確立權威第72章 夜探皇城第3章 偏向虎山行三八二章 夜襲與潰敗一七七章 軍威煊赫一四零章 能戰方能和六零二章 工藝與海外第91章 兵臨城下七四五章 長久之策三四二章 怒濤何洶涌七四三章 漢道乃昌第91章 兵臨城下第29章 寧枉亦勿縱八五零章 波瀾漸起四六零章 社會大分工八百章 鬥智鬥力七零五章 車懸再現六七零章 得失之間二零二章 戰略部署一五四章 好自爲之八七零章 決死對衝一一二章 血戰的開啓五一一章 無名英雄一八五章 運氣惹的禍七六三章 大舉追擊六九一章 王羽北上四八零章 個性魯子敬六五零章 處處針對四五二章 戰場之外九二三章 江東分裂九六四章 窮追猛打八七七章 自己作死五百章 坑王之王五二六章 靜中有動九零六章 龍山會戰六一零章 袁術的籌碼一五七章 生子如鵬舉七三零章 許攸毒計二二零章 田豐來訪八四零章 戰爭潛力四七二章 煊赫軍威七五二章 鼓作破陣鳴一八二章 勇不可當二九七章 相交貴相知三四八章 劉備再弄巧二八九章 再興兵戈七八九章 勝券在握七二二章 三方競速八五一章 樂在其中九四七章 血冷心自寒四五一章 兗州刺史三四八章 劉備再弄巧三四四章 兩全之策一六六章 玉石俱焚八七七章 自己作死一七九章 奔襲都昌九一七章 趙雲戰馬超七五五章 如牆而進六九零章 公孫之危五三零章 難以揣度九百章 馬超對策七四八章 旌旗所向四八五章 派系與權術九六一章 逝者如風七九四章 泰山崩色不變第77章 一石千層浪第4章 月黑殺人夜三二九章 夜襲茌平六七三章 四方雲動六五八章 當機立斷九四零章 煙攻如天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