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五章 車懸再現

七零五章 車懸再現

驚呼聲,慘叫聲,人仰馬翻的碰撞、倒地聲,聲嘶力竭的號令聲,攪動着瀰漫的煙塵,形成了慘烈戰場上獨有的風景。

“穩住,穩住!把矛舉起來,不要亂!”

“擋不住青州人,大夥兒都是個死!”

“他們要趁亂突進來了,頂住,頂住啊!”

隊列就是步兵的生命線,雖然也有陷陣營、摧鋒營這樣可以不依靠隊列,也能奮勇搏殺的特例,但整體而言,這個道理還是適用於絕大多數情況的,特別是在步兵面對騎兵的時候。

雖然沒經歷過實戰,但先登營畢竟是麴義一手訓練出的強軍,生死關頭,他們還是表現出了相當的素質,一片人仰馬翻之中,長矛之林被撞得七扭八歪,卻奇蹟般的沒有崩潰,而是頑強的堅持下來,執拗的將森寒的矛鋒對準了敵騎。

麴義鬆了口氣,只要陣型沒徹底崩潰,這仗就有的打。

然而,就在疾馳而至的身影透過煙塵,逐漸變得清晰可見的那一刻,銳利的矛鋒率先探了出來,如閃電般疾刺而前!

“喝啊!”正當面的幾名長矛手心中雖然驚駭,但腦子卻很清楚,知道唯一的生路是什麼,他們不閃不避,大聲呼喝着,挺起長矛,奮力反刺。

“啊!”幾支步矛將將遞到煙塵邊緣,離敵騎還有段不短的距離,騎矛卻如靈蛇一般確切的找上了其中一名長矛手的前胸,矛起矛落,血光飛濺!

被害者低下頭,不能置信的看着胸前的巨大傷口,鬆開了長矛,想用雙手捂住傷口。不讓鮮血繼續外流,以挽回急速流逝的生命……他的努力是徒勞的,在同伴的角度看來,他只是發出了一聲慘叫,向虛空處揮了一下手,就那麼倒了下去。

“怎麼……可能?”包括主將麴義在內,長矛手們震驚得無以復加。

初現崢嶸那一仗,烈火鐵騎用的是丈二馬槊,三尺槊鋒。六尺槊杆,兩尺多長的槊纂。

因爲這樣的構造,馬槊也被稱爲兩頭矛。合格的標準是用一根麻繩吊在槊尾二尺處,整個丈八馬槊可以在半空中如秤桿般兩端不落不墜,所以單手持之衝鋒。只要拿正了位置,就可以完全不需要把握平衡,非常省力。

單手持之可高速衝鋒,雙手揮舞也可低速近戰,比中世紀歐洲騎士所用的一次性的騎槍,要強上許多。

馬槊配合重鎧的威力,麴義當然不會視而不見。爲此,他特意在戰前給長矛手換裝,換上了長達一丈八的長矛,就是爲了針對敵軍的馬槊。

一寸長一寸強。丈八的長矛不能完全抑制騎兵的衝鋒,但可以保證在敵人攻擊範圍之外,儘可能的對騎兵造成傷害,這樣的細節累計下來。勝利的天平就會慢慢倒向己方。

然而,再次讓他意外的是。王羽竟然也打着相同的主意!

那獠牙般探過來的長矛!遠在矛陣能攻擊到的範圍之外,就已經對長矛手造成了殺傷!而且不是個例,在兩軍正面接觸的第二個回合剛開始,先登營的長矛手就毫無反擊之力的被刺倒了一大片。

一寸長,一寸強!

比丈八長矛還長的騎矛,這完全就違背了常理啊!

丈八就是四米,這樣的兵器威力是足夠強了,但四米的慣性,運轉起來不是一般的困難。除非是張飛那樣不世出的猛將,天賦異稟,力大無窮,否則就算經過嚴格訓練,也無法保障在格鬥的時候不破綻百出。

步戰的長矛兵不用考慮太多,因爲步兵作戰偏重配合,兵器長些,就能在更安全的距離上刺倒敵人,爲袍澤贏得戰機,所以用丈八矛也沒有壓力。

但騎兵就不同了,騎兵固然也需要配合,但個人戰力纔是關鍵所在。現在青州騎兵遠在矛陣攻擊距離之外,就已經攻擊到步兵了,說明他們的武器很可能比丈八還長,使用這樣極端的兵器,難道是說……他們完全放棄了低速格鬥,將高速衝鋒做爲了決勝手段?

不可能!

念頭剛冒出來,就被麴義自己否決了。

如果他帶的是一支雜胡組成的烏合之衆,王羽倒是可以採用那種極端戰法。只要在最初的交鋒中,給予前鋒長矛手重大殺傷,中軍就會動搖,乃至崩潰。

但麴義不認爲王羽會這麼小覷自己,其他不說,單憑對方那招驅馬亂陣,就是重視的證明!

心念電轉,再看到鐵騎之間較一般陣列更長的間隔,麴義剎那間做出了判斷,並當機立斷的做出了指示:“穩住,長矛只是幌子,敵騎還是要近身搏殺!”

利用更長的騎矛高速突進的戰法,騎兵之間的間距越小越好,騎矛越密集,單位面積上造成的殺傷就越大,對步兵造成的士氣壓制也越大。而青州鐵騎衝陣的間距拉得很開,完全不符合這個標準。

主將的呼喊,對先登將士來說,已經無關緊要了,他們無暇去聽,聽到了也無暇去想,按照常識,騎兵的突刺之後,接踵而來的就是劇烈的衝撞,那將是他們展示氣魄的最後時刻。

然而,正當面的長矛手們驚愕的發現,意想之中的衝撞並沒有來的,剛剛刺殺過對手的騎兵居然減速了!

其實到底是不是減速,在這麼短暫的時間內,是很難分辨得出的,長矛手之所以有這樣的感覺,是因爲他們有參照物可用——在第一名騎兵完成刺殺之後,在他身後的騎兵驟然提速,越過了前者,發動了第二次突刺!

整個過程只在剎那之間,所以沒人能用語言來表達心中的震驚,只能大聲呼喊着,眼睜睜的看着另一支長得不像話的長矛刺擊而來……兩輪突刺並非終結,因爲後面還有接踵而至的第三輪突刺。

“噗!”長矛刺入人體,發出巨大的聲響。

這些長得離譜,高達兩丈四的長矛不具備馬槊所擁有的緩衝和蓄力能力,但憑藉着戰馬的速度,他們依然給先登營造成了巨大的殺傷。

不少步矛手的身體竟然被騎矛刺透,整個人糖葫蘆般在矛杆前段掙扎,哀嚎。長矛的主人一臉漠然,只是用全身力量把矛身端平,壓低,直到矛尖又刺到了下一個目標,手掌的力量再也把握不住矛杆。

先登營的前陣就像雪崩一般坍塌下去,他們不怕和騎兵對撞,但卻完全適應不了青州軍的節奏。

如果青州鐵騎是整體壓上,只要前軍死戰,後排的長矛手就有反擊的機會,但青州軍卻是一批批,如層層疊浪一般壓上來,讓他們完全找不到反擊的時機。

這種疊浪似的攻擊,在步兵對戰中還有過先例,畢竟步兵速度較慢,有調整、指揮的餘裕,可騎兵衝鋒的速度何等之快,哪有接受指令的時間呢?

鐵騎完成衝刺後,第一時間扔掉了難以拔出的長矛,操起馬槊或環首刀,在陣中大肆砍殺起來。

到了這個時候,能看到總體戰局的人對鐵騎的進攻模式就看得更清楚了。進入了纏戰階段,那種匪夷所思的節奏依然保持着。

準確形容的話,鐵騎是以三爲單位,三人爲一個小組,三組結成一個小隊,像是一個個小小的錐形陣,通過馬速和彼此的間隙,不斷調整相對位置,使得總是由生力軍面對敵人,同時使得敵人無法把握攻擊的時機和位置。

對中間的敵人發動攻擊,就會發現敵人突然避開,同時,兩側的騎兵猛然加速,對自己發動了致命一擊,而中間的敵人卻將矛頭轉向了自己的同伴。

這不是鎖定目標就能解決的問題,因爲騎兵速度快,所以在對戰之中掌握着充分的主動權,雖然總體數量更少,但真正打起來之後,卻是騎兵在以衆凌寡。

先登營的長矛手無法適應這種戰法,被鐵騎的迅猛攻擊打得節節敗退,傷亡慘重。

矛陣沒有解體或崩潰,但在麴義看來,矛陣崩潰與否已經無關緊要了,因爲青州騎兵用這種詭異的節奏,始終保持着整體推進的態勢。只要這個態勢維持下去,矛陣後面的戈陣就無法發揮作用,這一戰……別說打贏,恐怕連消耗對手的目的都無法達成!

造成這一切的,不是驅馬攻陣的小計謀,也不是那長得不像話的騎矛,甚至都不是鐵騎身上的重甲……

麴義很清楚,這些手段都是王羽爲了降低傷亡而採用的,實際上決定勝負的,是敵騎展示出來的奇異戰法!只要能完美的施展出這個戰法,就算沒有上述的那些東西,這一戰的贏家也只會是王羽!

因爲那不是普通的戰法,而是一種戰陣!在今天之前,麴義一度認爲,這個戰陣早已失傳,只存在於傳說之中,即便有幸運兒得到陣圖,也不可能將其重現、複製出來。

同樣的,既然這座傳說中的奇陣再現了,那麼作爲奇陣攻擊的目標,自己的頑強抵抗也只能是垂死掙扎,給這座奇陣的重現再增添幾分輝煌與榮耀了。

因爲,這是大漢朝曾經的第一強兵——霍去病的驃騎軍橫掃大漠,縱橫無敵的無雙利器……

騎戰車懸陣!

()

五六八章 幕前幕後三五三章 弓刀皆稱絕七九八章 意氣風發一二九章 豈不憚艱險八九零章 屋漏偏逢雨六七七章 欲建奇功八三五章 好人不長命九三四章 開路有銅錢一八九章 黃巾大聯盟四三五章 徐庶斬將五百章 坑王之王第73章 一計不成八八七章 孫策北上四八一章 千頭萬緒二三七章 海上羣狼第94章 灰飛煙滅八五四章 侯府家宴一九六章 大風起兮五五八章 高調南下四四一章 難忍之痛二一四章 一敗塗地五四四章 人人如龍一七一章 衣錦還鄉六二一章 摔個臉着地第73章 一計不成一二一章 形勢突變六二八章 一起打架吧七二一章 強突猛進第30章 稱雄先揚名三二一章 且戰且退八四二章 決戰之期三二五章 草莽英雄六三四章 伯符不服九四四章 生死鏖戰第97章 仙法之秘第58章 亮劍誰爭鋒三六四章 暴政始與末二二三章 曹操的困境二六三章 奉旨討不臣八五九章 激流勇進一九一章 各有奇謀二九一章 盡帶黃金甲七六六章 心病難治第32章 大義是爲名三八五章 逝者如風一七八章 搖身一變九七七章 江東之變第95章 黃巾力士六一零章 袁術的籌碼二七四章 十蕩十決八六九章 遇強更強第20章 一喝退千軍一一二章 血戰的開啓一零七章 風起雲涌六三二章 場上場下八九零章 屋漏偏逢雨二三一章 故事重提第90章 驅狼搏虎五六一章 恐怖組合二二五章 田豐治政五九五章 送羊入虎口八三四章 不得不緩六六一章 亂起亂平七五九章 力士再現二三六章 龍戰於洋七百章 鐵騎碾壓九七五章 吾志高遠九一一章 紙甲滅連弩現四五六章 一語破迷津三七五章 求穩亦不得第98章 萬衆皆歡騰八一九章 態度的轉變三一七章 永不退避三一九章 波平波起六五八章 當機立斷八四二章 決戰之期一八九章 黃巾大聯盟二六八章 英傑匯聚八三三章 亦步亦趨九零一章 五成勝算第18章 泰山小霸王一零四章 忠義徐公明一三二章 棋逢對手八八七章 孫策北上一二九章 豈不憚艱險六九三章 胡塵遮天三七七章 子系中山狼九三二章 陳到的請求第42章 世事皆洞明六七四章 欲盡全功八二八章 陳琳獻策五八二章 大亂將起第50章 一擲定乾坤第68章 下次長進點第40章 重賞值萬金一二四章 無心插柳七零二章 巨馬水之戰五零五章 變陣與勝算六百章 誰坑了誰八五五章 猛虎再添翼
五六八章 幕前幕後三五三章 弓刀皆稱絕七九八章 意氣風發一二九章 豈不憚艱險八九零章 屋漏偏逢雨六七七章 欲建奇功八三五章 好人不長命九三四章 開路有銅錢一八九章 黃巾大聯盟四三五章 徐庶斬將五百章 坑王之王第73章 一計不成八八七章 孫策北上四八一章 千頭萬緒二三七章 海上羣狼第94章 灰飛煙滅八五四章 侯府家宴一九六章 大風起兮五五八章 高調南下四四一章 難忍之痛二一四章 一敗塗地五四四章 人人如龍一七一章 衣錦還鄉六二一章 摔個臉着地第73章 一計不成一二一章 形勢突變六二八章 一起打架吧七二一章 強突猛進第30章 稱雄先揚名三二一章 且戰且退八四二章 決戰之期三二五章 草莽英雄六三四章 伯符不服九四四章 生死鏖戰第97章 仙法之秘第58章 亮劍誰爭鋒三六四章 暴政始與末二二三章 曹操的困境二六三章 奉旨討不臣八五九章 激流勇進一九一章 各有奇謀二九一章 盡帶黃金甲七六六章 心病難治第32章 大義是爲名三八五章 逝者如風一七八章 搖身一變九七七章 江東之變第95章 黃巾力士六一零章 袁術的籌碼二七四章 十蕩十決八六九章 遇強更強第20章 一喝退千軍一一二章 血戰的開啓一零七章 風起雲涌六三二章 場上場下八九零章 屋漏偏逢雨二三一章 故事重提第90章 驅狼搏虎五六一章 恐怖組合二二五章 田豐治政五九五章 送羊入虎口八三四章 不得不緩六六一章 亂起亂平七五九章 力士再現二三六章 龍戰於洋七百章 鐵騎碾壓九七五章 吾志高遠九一一章 紙甲滅連弩現四五六章 一語破迷津三七五章 求穩亦不得第98章 萬衆皆歡騰八一九章 態度的轉變三一七章 永不退避三一九章 波平波起六五八章 當機立斷八四二章 決戰之期一八九章 黃巾大聯盟二六八章 英傑匯聚八三三章 亦步亦趨九零一章 五成勝算第18章 泰山小霸王一零四章 忠義徐公明一三二章 棋逢對手八八七章 孫策北上一二九章 豈不憚艱險六九三章 胡塵遮天三七七章 子系中山狼九三二章 陳到的請求第42章 世事皆洞明六七四章 欲盡全功八二八章 陳琳獻策五八二章 大亂將起第50章 一擲定乾坤第68章 下次長進點第40章 重賞值萬金一二四章 無心插柳七零二章 巨馬水之戰五零五章 變陣與勝算六百章 誰坑了誰八五五章 猛虎再添翼